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竺可桢国立浙江大学年谱(1936—1949)》探询资料,2016年暑假,我们自驾走了一趟浙大西迁路。正如陈坚师在为拙著《重走西迁路》作的《小引》中写到的:“泰和、宜山、遵义、湄潭,是我们的前辈曾经驻足的地方,是曾经大师云集、思想纵横的地方,是浙江大学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诞生地,说她们是浙大的精神故乡,当毫不为过。”于是,我们的一场以浙大西迁地为中心的自驾游,也像拥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既得以回溯浙大故事,也借以回望精神故乡,江西泰和,就是这其中的一程。
沿着国道进泰和
泰和离吉安不远,大概40公里,因为路途有限,且有赣江相伴,我们特意不上高速,只沿国道一路向南,中间还顺道去了永和古镇和吉州窑博物馆。
开在国道上就是不一样,早年骑行的感觉一下就回来了。还是那么熟悉的路边场景:村庄、城镇、河流、田野、山谷、树林;还是那么真实的运动体验:想前进前进,想停顿停顿,一旦某个景不错,司机就立马靠边,比走高速自在多了。
泰和县城中规中矩,是我想象中的模样,跟我们经过的许多城镇一样,任国道雄纠纠穿城而过。当街景经历了从清冷到繁华再到清冷,也就走完了整个小城。马一浮诗《登快阁》首联即云:“峭岸奔流到此平,四郊如掌一江清”,叙述的自是历兵荒马乱初入泰和体验到的清静与平和,这在今天多少有点奢侈。当年浙大师生从建德迁来江西,先在吉安借白鹭洲吉安中学完成学期课业,继以泰和上田村萧氏大院为临时校址。所以,师生们的足迹主要是在泰和城西五华里的上田村,当大型活动才跑来县城,集会啊,募捐啊,公演啊,比赛啊等等。所以我们在城里小转一圈,寻得快阁、搞定住宿就准备去上田,不巧遇上一场倾盆大雨,下了足有二三十分钟,城里瞬间流水汤汤。
赣江水和浙大堤
雨一停我们就急急出发。想五里路应该是一脚油门的事,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这场雨把赣江边这座小村庄的痼疾都洗出来了。八十余年前,浙大人赶来此地的时候还是冬天,但一开春,他们就花大力气为泰和做了一件大事:修堤,以制水患。因泰和为赣江主流所经之地,雨季江水泛滥,上田村饱受其害,浙大人深感治水患义不容辞。查校史记载,1938年3月11日,泰和开学不久的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便与同事们议定,拟与江西省当局商议出资,由土木系工读学生(勤工俭学的学生)测量赣江水位和堤基,兴建防水大堤。3月20日,土木系开始洪水渍测量;4月1日,制就测量、塘工图表;4月28日,防水大堤开工;5月底,在学校师生和当地民工的共同努力下,筑堤工程第一阶段告成;6月底完工。大堤东起泰和县城,西至梁家村,长15公里。这一年,赣江难得平静。第二年,1939年8月19日,已身在广西宜山的竺可桢得知,“七月间泰和大水,水几平浙大之堤,为近来罕见,故地方人士称道浙大不置。”这道“浙江大学堤”绵延至今。
2016年入夏,雨水似乎特别留恋人间。六月底七月初,降水带久久滞留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挥之不去,洪水滔滔的景象在许多城市上演。我们出发前后,降雨又突然跑到华北、中原撒野,全没有把我们放在暴风雨中心历练、考验的样子。所以走在路上的二十多天,几乎天天艳阳高照,原先应付暴雨的种种心理准备和驾驶预案一样没用上,不禁小有失落。现在想来,当时这二十多分钟暴雨下得真是意味深长,像是冥冥中的一种呼应;既算是对我们有勇有谋的“暴雨期待”的一个交代,更让我们瞬间联想起此地与浙大最深的那个梗:赣江水——浙大堤。
这场雨对赣江水位不至有甚影响,但却让去上田的道路变得狰狞。出县道向西,进村的路不长,但地面坑洼处积满泥水,深浅莫测。当地人骑摩托就像在路上转广场舞。一开始司机还想避开水坑,后来发现完全避之不及,也就勇往直前了。
“萧百万”的传说
待看见村子,我们习惯性地找村民问路。没承想,在村口遇见的第一位老人,就是村子里为数不多见证了泰和今昔的“活历史”。老人自告奋勇带我们进村参观。她87岁了,耳聪目明,步履矫健,普通话讲得极好,让我完全不能将她与“耄耋老人”联系在一起。老人17岁嫁到泰和村萧家,算起来,大约是1946年前后。尽管浙大在泰和的情形她不曾亲历,但对萧氏家族和家族传奇人物“萧百万”,她能如数家珍。
当年在上田,竺可桢曾得趣园主人、萧炳南曾孙萧敏佑(福苍)、萧敏伟(天奇)提供的其伯祖萧绍芬(芸浦)和祖父萧绍典(楷堂)《行状》,知“萧百万”本名萧炳南(鉴亭公),因入蜀为商致富,后其子(芸浦)、孙(敷德、敷政)次第中举,一门鼎甲、盛极一时云云。而综合今天可以获得的其他一些信息,包括一份现存扬州的《萧芸浦家传》,“萧百万”之称或当冠于时在扬州经营盐号的萧炳南长子萧芸浦。萧芸浦(1854—1910),名绍芬,字茂林,芸浦乃其号。“祖以上皆力田,父炳南以義行闻于乡。发逆变起乃弃儒而商于蜀。”相关人士据此考证,芸浦确曾考过进士,但“屡试春官不第”,转而“侨居维扬承父命经营盐务”,竟成近代扬州盐商之领袖人物。萧芸浦热衷慈善事业,曾被朝廷封为“萧义士”;又精通诗文书画,喜欢收藏古董,这些都与上田“萧百万”的传说甚吻合。不过,于父子相承或族中名望,我更愿意理解“萧百万”之称或是此家族几代人营就的共同荣耀。
以“萧百万”的财富为基础,萧氏及其族人亦在上田广置房产,除修私宅(趣园)、修私塾(临清书屋)、修祠堂(萧氏宗祠)、修书院(大原书院)以外,还在村中心修建了9幢18套小型“租屋”,供村民选用。这些房子现在都还基本完好,看去是整整齐齐的三排,每排三幢,每幢两套,很像现在的“排屋”或老上海的石库门。老人做着我们的向导,言谈中对这位在扬州发迹的豪绅满是感激,“那个时候萧百万家还开学堂、开药房,穷人念书、瞧病、抓药都不要钱。”在她嫁入上田的时候,应该满眼都是“萧百万”留下的繁华。
“彝叙堂”和“种德堂”
曾用作澄江学校和教授俱乐部的萧氏宗祠“彝叙堂”和“种德堂”相距不远,彝叙堂还上着锁。于是大中午的太阳下,老人赶去掌管祠堂的她一个侄子家,喊人家专门来为我们开门。祠堂是宗法社会的行政中心、司法中心,很多时候也是社交中心、娱乐中心、教育中心,总之,是个多功能厅。 小时候在农村,五岁起就被关进学堂。记得正是村中一座祠堂的厢房里,一边还停有许多寿材,我们终日对着它们书声琅琅。今天回想那样一个场景,真是感慨无比,在那方小小的天地里,人的生和死,起和终,被那样自然地叠合在一处,了无痕迹,这是多么豁达的生命教育。学堂里大小孩子混班,先生讲完我们学前班的课,转身就为一旁的高年级同学上课,留我上讲台带小朋友读拼音、做算题——哦,算起来,我是五岁就当“老师”的人啊。“教室”只一侧有墙,八面透风,隔着天井就是中厅和戏台。到了冬天,是必须抱着“铜耷”(老家一种装炭火用于取暖的铜炉)才抵御得了山里的寒风的,“十年寒窗”真是如假包换。当然,老家的祠堂早就没了踪影。
而在泰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两座小祠堂都还在使用。两边靠墙整整齐齐排放的两长溜桌椅,足以让人想象那种熙熙攘攘、一村一族的热闹与亲和。两座祠堂的内部柱梁都已作了修缮,有些柱子置换了下半部,屋瓦自然不少是新盖的。村里人自发集资出力,使两座祠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见我们赞叹祠堂的生命力,老人补充说,“这两个是小祠堂,都是萧百万造的,村口六合学校原先趣园里那个萧氏宗祠(咸正堂),比这两个大得多,而且走进那里,就跟走进《红楼梦》大观园一样,漂亮极了。可惜后来都拆掉了。”
萧氏大宅
联系《竺可桢日记》上称“趣园”、“遐观楼”、“咸正堂”、“临清苑”的那些萧氏建筑,我想象老人所言非虚。竺可桢第一次抵上田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当日),那天他先来到江西省政府公路处,想问在公路处任处长的哈佛老同学萧庆云借车子去泰和找校舍,没想萧庆云主动建议校长去他家在上田的空置老宅萧家大院看看。于是在县长、保长陪同下,竺可桢考察了萧氏大屋,“屋之结构甚佳,高敞,而梁柱门窗均有精细之雕刻,惟楼板及窗均毁。”院内连绵有九幢楼,参差错落地点缀在大观园一样景致的庄园里,难怪校长连夜赶往南昌活动,请求江西省政府拨付萧宅和大原书院给浙江大学办学。的确,这里“交通方便,出产丰富,兼有屋宇,故颇适宜于大学暂避也”,关键,院落是那么轩昂,精美。
未写群书付礼堂, 尚容环堵住庚桑。
晴天过鸟留无影, 高树闻蝉得坐忘。
阅世每同萤火聚, 安心长在水云乡。
万方何日销兵革?各使苍生足稻粱。
这是马一浮笔下的《村居》。看得出来,诗人对这里的一切颇感满意。1938年春,他被浙大校车接来泰和上田,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读书讲学,观云闻蝉,很享受和期待那种“新村主义”的理想和未来。
泰和北距吉安八十里,浙江大學临时校址在泰和城西五里之上田村。泰和古西昌地,又名白下,前挹澄江,后引科岭,良畴中拓,豁然平衍,庐舍田园,远近映带,衣冠文物,代不乏人。上田村,著姓萧氏之居也,有大原书院与趣园、遐观楼,负山襟江,真趣洋溢,中涵池塘,可资灌溉。俯仰之间,轩豁明秀,殆清淑之所萃也。前人诗云:“百年乔木今更蕃,万卷遗书旧常有。”今古榭幽茂,学舍整饬,惟遐观楼旧有藏书,已遭兵燹之厄,今仍设大学图书馆。
这是张其昀在其《文文山与王阳明》一文中描述泰和与趣园的一段文字。趣园中设教室十九间,以一至十九编号,以遐观楼作浙大图书馆。马一浮泰和讲学,即或在大原书院,或在这里最大的十号教室。这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一如最奢华的江南园林,以至有个不幸的孩子起夜行路时竟在这里溺水身亡。
新中国成立不久,这处“地主”庄园就被拆毁了。具体时间不详,但对老宅有印象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散落的遗址
现在的萧氏大宅旧址之上,是12年一贯制的“泰和县六合伏羲学校”。校外护村河边的围墙上,落有四个金色大字:“浙大原址”。隔着一条村道,校园前方还有一座池塘,正开满娇艳的荷花,从地理上讲,它许还是趣园一角呢。校门右手边,有竺可桢亲植之柏树三株(原植四株,其一夭折),都高大茂盛。操场右侧则是学校礼堂,墙边也落着几个大字:“原浙江大学礼堂”——显然,这里是原先用作浙大礼堂的萧氏宗祠“咸正堂”遗址,唱响马一浮《横渠四句教》歌的毕业典礼在这里,公祭魂断泰和的校长夫人张侠魂女士的灵堂也在这里。
六合学校已经放假,门口有领导值班。我们说明来意,值班罗老师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向我们介绍,还把我们引去学校左侧一条小路,拜访老校长办公旧址,“临清书屋”。临清苑落成于1906年,是萧百万为子孙们读书建的私塾;它在趣园偏安一隅,周围两座月牙形的池塘长满水葫芦,建筑风格趋于保守。它或许是趣园留在今天的惟一旧迹了。现在它是泰和博物馆的一处分展馆,布有浙大西迁史展。但那天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是,那两个系在一起的钥匙能开进院子的大门,却怎么也开不了书屋的大锁!罗老师还冒雨帮我们去校内再找,也竟未得,我们只能在这座两层楼建筑前仰望、徘徊,至为遗憾。
难以寻觅的往昔岁月
泰和原是浙大师生属望久留的地方。甫抵泰和,除修大堤建码头、开办澄江学校,浙大还在江边沙村垦地开荒,既作农学院实习基地,也用于安置各地难民,以助他们自食其力、异地谋生。学生方面,则创办民众俱乐部,设立平民夜校,组织话剧演出,指导难民垦殖等,让一个古老的县城瞬间激情四溢。学校宣传阵地亦开始复苏,除校刊外,还有“七七”事变后杭州创刊的《国命旬刊》、《浙大学生》和梅城创刊的《浙大日报》等。5月21日,《浙大日报》并已出至百期。这份由浙大工读学生每晚收听国内外电台并记录整理、连夜出刊发行的日报,为当地民众打开了一扇连通、探视外面世界的窗子。教师中还专门组织了“前方将士慰劳队”,人员包括张其昀、束星北和王淦昌等,暑假伊始就转赴前线。
1938年6月中旬以后,日军相继攻陷安庆、马当、彭泽,直逼九江和鄱湖,赣中面临极大威胁。只小住一个学期的浙大师生不得不再次选择离开。
而浙大的没能久留,至今让泰和人念兹在兹。日本兵后来并未深入泰和。据说浙大离去不久,泰和成了江西的临时省会,新创立的国立中正大学也落户此间,小城一时繁盛,与蒋经国治理的赣南并成南北呼应之势。那是今天难以寻觅的轩昂与繁华。
(责任编辑:钱益清)
沿着国道进泰和
泰和离吉安不远,大概40公里,因为路途有限,且有赣江相伴,我们特意不上高速,只沿国道一路向南,中间还顺道去了永和古镇和吉州窑博物馆。
开在国道上就是不一样,早年骑行的感觉一下就回来了。还是那么熟悉的路边场景:村庄、城镇、河流、田野、山谷、树林;还是那么真实的运动体验:想前进前进,想停顿停顿,一旦某个景不错,司机就立马靠边,比走高速自在多了。
泰和县城中规中矩,是我想象中的模样,跟我们经过的许多城镇一样,任国道雄纠纠穿城而过。当街景经历了从清冷到繁华再到清冷,也就走完了整个小城。马一浮诗《登快阁》首联即云:“峭岸奔流到此平,四郊如掌一江清”,叙述的自是历兵荒马乱初入泰和体验到的清静与平和,这在今天多少有点奢侈。当年浙大师生从建德迁来江西,先在吉安借白鹭洲吉安中学完成学期课业,继以泰和上田村萧氏大院为临时校址。所以,师生们的足迹主要是在泰和城西五华里的上田村,当大型活动才跑来县城,集会啊,募捐啊,公演啊,比赛啊等等。所以我们在城里小转一圈,寻得快阁、搞定住宿就准备去上田,不巧遇上一场倾盆大雨,下了足有二三十分钟,城里瞬间流水汤汤。
赣江水和浙大堤
雨一停我们就急急出发。想五里路应该是一脚油门的事,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这场雨把赣江边这座小村庄的痼疾都洗出来了。八十余年前,浙大人赶来此地的时候还是冬天,但一开春,他们就花大力气为泰和做了一件大事:修堤,以制水患。因泰和为赣江主流所经之地,雨季江水泛滥,上田村饱受其害,浙大人深感治水患义不容辞。查校史记载,1938年3月11日,泰和开学不久的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便与同事们议定,拟与江西省当局商议出资,由土木系工读学生(勤工俭学的学生)测量赣江水位和堤基,兴建防水大堤。3月20日,土木系开始洪水渍测量;4月1日,制就测量、塘工图表;4月28日,防水大堤开工;5月底,在学校师生和当地民工的共同努力下,筑堤工程第一阶段告成;6月底完工。大堤东起泰和县城,西至梁家村,长15公里。这一年,赣江难得平静。第二年,1939年8月19日,已身在广西宜山的竺可桢得知,“七月间泰和大水,水几平浙大之堤,为近来罕见,故地方人士称道浙大不置。”这道“浙江大学堤”绵延至今。
2016年入夏,雨水似乎特别留恋人间。六月底七月初,降水带久久滞留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挥之不去,洪水滔滔的景象在许多城市上演。我们出发前后,降雨又突然跑到华北、中原撒野,全没有把我们放在暴风雨中心历练、考验的样子。所以走在路上的二十多天,几乎天天艳阳高照,原先应付暴雨的种种心理准备和驾驶预案一样没用上,不禁小有失落。现在想来,当时这二十多分钟暴雨下得真是意味深长,像是冥冥中的一种呼应;既算是对我们有勇有谋的“暴雨期待”的一个交代,更让我们瞬间联想起此地与浙大最深的那个梗:赣江水——浙大堤。
这场雨对赣江水位不至有甚影响,但却让去上田的道路变得狰狞。出县道向西,进村的路不长,但地面坑洼处积满泥水,深浅莫测。当地人骑摩托就像在路上转广场舞。一开始司机还想避开水坑,后来发现完全避之不及,也就勇往直前了。
“萧百万”的传说
待看见村子,我们习惯性地找村民问路。没承想,在村口遇见的第一位老人,就是村子里为数不多见证了泰和今昔的“活历史”。老人自告奋勇带我们进村参观。她87岁了,耳聪目明,步履矫健,普通话讲得极好,让我完全不能将她与“耄耋老人”联系在一起。老人17岁嫁到泰和村萧家,算起来,大约是1946年前后。尽管浙大在泰和的情形她不曾亲历,但对萧氏家族和家族传奇人物“萧百万”,她能如数家珍。
当年在上田,竺可桢曾得趣园主人、萧炳南曾孙萧敏佑(福苍)、萧敏伟(天奇)提供的其伯祖萧绍芬(芸浦)和祖父萧绍典(楷堂)《行状》,知“萧百万”本名萧炳南(鉴亭公),因入蜀为商致富,后其子(芸浦)、孙(敷德、敷政)次第中举,一门鼎甲、盛极一时云云。而综合今天可以获得的其他一些信息,包括一份现存扬州的《萧芸浦家传》,“萧百万”之称或当冠于时在扬州经营盐号的萧炳南长子萧芸浦。萧芸浦(1854—1910),名绍芬,字茂林,芸浦乃其号。“祖以上皆力田,父炳南以義行闻于乡。发逆变起乃弃儒而商于蜀。”相关人士据此考证,芸浦确曾考过进士,但“屡试春官不第”,转而“侨居维扬承父命经营盐务”,竟成近代扬州盐商之领袖人物。萧芸浦热衷慈善事业,曾被朝廷封为“萧义士”;又精通诗文书画,喜欢收藏古董,这些都与上田“萧百万”的传说甚吻合。不过,于父子相承或族中名望,我更愿意理解“萧百万”之称或是此家族几代人营就的共同荣耀。
以“萧百万”的财富为基础,萧氏及其族人亦在上田广置房产,除修私宅(趣园)、修私塾(临清书屋)、修祠堂(萧氏宗祠)、修书院(大原书院)以外,还在村中心修建了9幢18套小型“租屋”,供村民选用。这些房子现在都还基本完好,看去是整整齐齐的三排,每排三幢,每幢两套,很像现在的“排屋”或老上海的石库门。老人做着我们的向导,言谈中对这位在扬州发迹的豪绅满是感激,“那个时候萧百万家还开学堂、开药房,穷人念书、瞧病、抓药都不要钱。”在她嫁入上田的时候,应该满眼都是“萧百万”留下的繁华。
“彝叙堂”和“种德堂”
曾用作澄江学校和教授俱乐部的萧氏宗祠“彝叙堂”和“种德堂”相距不远,彝叙堂还上着锁。于是大中午的太阳下,老人赶去掌管祠堂的她一个侄子家,喊人家专门来为我们开门。祠堂是宗法社会的行政中心、司法中心,很多时候也是社交中心、娱乐中心、教育中心,总之,是个多功能厅。 小时候在农村,五岁起就被关进学堂。记得正是村中一座祠堂的厢房里,一边还停有许多寿材,我们终日对着它们书声琅琅。今天回想那样一个场景,真是感慨无比,在那方小小的天地里,人的生和死,起和终,被那样自然地叠合在一处,了无痕迹,这是多么豁达的生命教育。学堂里大小孩子混班,先生讲完我们学前班的课,转身就为一旁的高年级同学上课,留我上讲台带小朋友读拼音、做算题——哦,算起来,我是五岁就当“老师”的人啊。“教室”只一侧有墙,八面透风,隔着天井就是中厅和戏台。到了冬天,是必须抱着“铜耷”(老家一种装炭火用于取暖的铜炉)才抵御得了山里的寒风的,“十年寒窗”真是如假包换。当然,老家的祠堂早就没了踪影。
而在泰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两座小祠堂都还在使用。两边靠墙整整齐齐排放的两长溜桌椅,足以让人想象那种熙熙攘攘、一村一族的热闹与亲和。两座祠堂的内部柱梁都已作了修缮,有些柱子置换了下半部,屋瓦自然不少是新盖的。村里人自发集资出力,使两座祠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见我们赞叹祠堂的生命力,老人补充说,“这两个是小祠堂,都是萧百万造的,村口六合学校原先趣园里那个萧氏宗祠(咸正堂),比这两个大得多,而且走进那里,就跟走进《红楼梦》大观园一样,漂亮极了。可惜后来都拆掉了。”
萧氏大宅
联系《竺可桢日记》上称“趣园”、“遐观楼”、“咸正堂”、“临清苑”的那些萧氏建筑,我想象老人所言非虚。竺可桢第一次抵上田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当日),那天他先来到江西省政府公路处,想问在公路处任处长的哈佛老同学萧庆云借车子去泰和找校舍,没想萧庆云主动建议校长去他家在上田的空置老宅萧家大院看看。于是在县长、保长陪同下,竺可桢考察了萧氏大屋,“屋之结构甚佳,高敞,而梁柱门窗均有精细之雕刻,惟楼板及窗均毁。”院内连绵有九幢楼,参差错落地点缀在大观园一样景致的庄园里,难怪校长连夜赶往南昌活动,请求江西省政府拨付萧宅和大原书院给浙江大学办学。的确,这里“交通方便,出产丰富,兼有屋宇,故颇适宜于大学暂避也”,关键,院落是那么轩昂,精美。
未写群书付礼堂, 尚容环堵住庚桑。
晴天过鸟留无影, 高树闻蝉得坐忘。
阅世每同萤火聚, 安心长在水云乡。
万方何日销兵革?各使苍生足稻粱。
这是马一浮笔下的《村居》。看得出来,诗人对这里的一切颇感满意。1938年春,他被浙大校车接来泰和上田,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庄读书讲学,观云闻蝉,很享受和期待那种“新村主义”的理想和未来。
泰和北距吉安八十里,浙江大學临时校址在泰和城西五里之上田村。泰和古西昌地,又名白下,前挹澄江,后引科岭,良畴中拓,豁然平衍,庐舍田园,远近映带,衣冠文物,代不乏人。上田村,著姓萧氏之居也,有大原书院与趣园、遐观楼,负山襟江,真趣洋溢,中涵池塘,可资灌溉。俯仰之间,轩豁明秀,殆清淑之所萃也。前人诗云:“百年乔木今更蕃,万卷遗书旧常有。”今古榭幽茂,学舍整饬,惟遐观楼旧有藏书,已遭兵燹之厄,今仍设大学图书馆。
这是张其昀在其《文文山与王阳明》一文中描述泰和与趣园的一段文字。趣园中设教室十九间,以一至十九编号,以遐观楼作浙大图书馆。马一浮泰和讲学,即或在大原书院,或在这里最大的十号教室。这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一如最奢华的江南园林,以至有个不幸的孩子起夜行路时竟在这里溺水身亡。
新中国成立不久,这处“地主”庄园就被拆毁了。具体时间不详,但对老宅有印象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散落的遗址
现在的萧氏大宅旧址之上,是12年一贯制的“泰和县六合伏羲学校”。校外护村河边的围墙上,落有四个金色大字:“浙大原址”。隔着一条村道,校园前方还有一座池塘,正开满娇艳的荷花,从地理上讲,它许还是趣园一角呢。校门右手边,有竺可桢亲植之柏树三株(原植四株,其一夭折),都高大茂盛。操场右侧则是学校礼堂,墙边也落着几个大字:“原浙江大学礼堂”——显然,这里是原先用作浙大礼堂的萧氏宗祠“咸正堂”遗址,唱响马一浮《横渠四句教》歌的毕业典礼在这里,公祭魂断泰和的校长夫人张侠魂女士的灵堂也在这里。
六合学校已经放假,门口有领导值班。我们说明来意,值班罗老师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向我们介绍,还把我们引去学校左侧一条小路,拜访老校长办公旧址,“临清书屋”。临清苑落成于1906年,是萧百万为子孙们读书建的私塾;它在趣园偏安一隅,周围两座月牙形的池塘长满水葫芦,建筑风格趋于保守。它或许是趣园留在今天的惟一旧迹了。现在它是泰和博物馆的一处分展馆,布有浙大西迁史展。但那天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是,那两个系在一起的钥匙能开进院子的大门,却怎么也开不了书屋的大锁!罗老师还冒雨帮我们去校内再找,也竟未得,我们只能在这座两层楼建筑前仰望、徘徊,至为遗憾。
难以寻觅的往昔岁月
泰和原是浙大师生属望久留的地方。甫抵泰和,除修大堤建码头、开办澄江学校,浙大还在江边沙村垦地开荒,既作农学院实习基地,也用于安置各地难民,以助他们自食其力、异地谋生。学生方面,则创办民众俱乐部,设立平民夜校,组织话剧演出,指导难民垦殖等,让一个古老的县城瞬间激情四溢。学校宣传阵地亦开始复苏,除校刊外,还有“七七”事变后杭州创刊的《国命旬刊》、《浙大学生》和梅城创刊的《浙大日报》等。5月21日,《浙大日报》并已出至百期。这份由浙大工读学生每晚收听国内外电台并记录整理、连夜出刊发行的日报,为当地民众打开了一扇连通、探视外面世界的窗子。教师中还专门组织了“前方将士慰劳队”,人员包括张其昀、束星北和王淦昌等,暑假伊始就转赴前线。
1938年6月中旬以后,日军相继攻陷安庆、马当、彭泽,直逼九江和鄱湖,赣中面临极大威胁。只小住一个学期的浙大师生不得不再次选择离开。
而浙大的没能久留,至今让泰和人念兹在兹。日本兵后来并未深入泰和。据说浙大离去不久,泰和成了江西的临时省会,新创立的国立中正大学也落户此间,小城一时繁盛,与蒋经国治理的赣南并成南北呼应之势。那是今天难以寻觅的轩昂与繁华。
(责任编辑:钱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