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数学,自然需要解题。解题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和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波利亚指出:“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回顾。”要提高解题教学的效率,避免学生对数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通病,发展学生的思维,解题后的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和题目特征进行反思,进一步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能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1 反思解题过程
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在解完题后,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解题过程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略了隐含条件,是否以特殊代替了一般,是否漏掉了特殊情况,等等。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
例1:已知不等式(a-2)x2+2(a-2)x-4<0对任何实数x都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对此类问题,很多学生会有类似的错解:令f(x)=(a-2)x2+2(a-2)x-4,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依题意有a-2=0△=4(a-2)2+16(a-2)<0,解得-2 反思:上述解题过程以函数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学生习惯上把函数只当作二次函数,其实当-2 2 反思解题思路
解题后,可以重新回顾解题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题目的特点及特殊因素,可以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不仅可以锻炼思维的发散性,而且可以培养综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例2:已知a>0,b>0,a+b=1。求■+■的最小值。首先,我们可以用通法解答:因为a>0,b>0,a+b=1,所以■≤■=■,即0 反思:上面的解法是把原式通分,然后利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小值,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考虑题中未知 的特殊性,妙用“1”来解题,这样便有思路2:■+■=■+■=1+■+1+■≥2+2■=4。又由a+b=1联想到三角函数,于是有思路3:设a=sin2a,b,=cos2a(a≠■,k∈Z),则■+■=■+■=■=■≥4。
3 反思题目特征
解完一道题后,反思题目特征,加深对题目特征的本质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并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能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例3:已知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利用正切函数的性质,讨论直线的斜率及其绝对值的变化情况:①0° 变式1:设直线的斜率为k,且-■ 变式2:已知点A(-2,3),B(3,2),P(0,-2),过点P的直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求直线l的斜率的变化范围。
变式3: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1-m3(m∈R),求直线l的倾斜角及其取值范围。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反思品质,让学生学会反思,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1 反思解题过程
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在解完题后,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解题过程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略了隐含条件,是否以特殊代替了一般,是否漏掉了特殊情况,等等。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
例1:已知不等式(a-2)x2+2(a-2)x-4<0对任何实数x都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对此类问题,很多学生会有类似的错解:令f(x)=(a-2)x2+2(a-2)x-4,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依题意有a-2=0△=4(a-2)2+16(a-2)<0,解得-2 反思:上述解题过程以函数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学生习惯上把函数只当作二次函数,其实当-2 2 反思解题思路
解题后,可以重新回顾解题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题目的特点及特殊因素,可以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不仅可以锻炼思维的发散性,而且可以培养综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例2:已知a>0,b>0,a+b=1。求■+■的最小值。首先,我们可以用通法解答:因为a>0,b>0,a+b=1,所以■≤■=■,即0
3 反思题目特征
解完一道题后,反思题目特征,加深对题目特征的本质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并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能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例3:已知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利用正切函数的性质,讨论直线的斜率及其绝对值的变化情况:①0° 变式1:设直线的斜率为k,且-■
变式3: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1-m3(m∈R),求直线l的倾斜角及其取值范围。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反思品质,让学生学会反思,形成良好的反思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