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同行

来源 :赤水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w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城市还未苏醒,我们已在路上。沿着岁月之河逆流而上,姐姐,我们去乡野阡陌间,找寻那些覆盖于历史风沙之下的红色足印,重温理想与信念的光辉。
  经过城南郊区的烈士墓。那时薄雾轻笼,早春的阳光温柔地刺穿肆虐一冬的酷寒,明亮亮地照射下来,如此温暖。
  早些年的烈士墓,在县城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黄土堆,四周竖了些青石碑,碑上镌刻着烈士的姓名与事迹。当然,那黄土之下,肯定还掩埋着些青石碑不曾记录下姓名与事迹的革命烈士。念师范学校的时候,学校会在清明节组织我们前去祭扫。由于不时会听闻有热血少年们聚在烈士墓群殴,所以每次参加祭扫,看到日渐残损的墓碑,都会感到格外的荒凉和失望。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烈士墓得以重新迁建。旧时的荒凉破损,才被应有的庄严肃穆所取代。英灵不朽,终于摆脱尘世喧嚣,得以安歇,这也算是一种慰藉。冷寂的空气中,我们迎着庄严的英雄纪念碑拾级而上,内心充满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姐姐,每向上迈动一步,我对先辈们在创造历史时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就多一重理解,沐浴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点亮的普天阳光之下,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国家、民族的极度渺小!一种愧疚与责任充斥心间,在高高的英雄纪念碑下,我深深地、虔诚地三鞠躬。
  沿着纪念碑旁侧的墓碑走了一圈,除了记住郝世贵等姓名,姐姐。我还无法忘记另一位墓碑上虽记录有事迹却不知晓姓名的烈士。那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外省少年,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远离母亲和家园千里万里;为了实现自由和解放,他把如花的生命献给了这苦难的国度、这贫瘠的土地。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二十一世纪,那些穿行于盛世繁华之中的“90后”、“00后”们,是否会像这样,也为理想和信仰而甘愿付出全部?
  二
  姐姐,若是如此,我们有幸了!
  我们继续向西,去以古镇的安尔村,有五名红军战士就埋在那里的山岗上。
  山路崎岖。车行缓慢,车窗外的一切以散步般的速度向后退去。冬寒未尽,春天的痕迹被冷藏。山是枯黄的,树是干瘦的,路边倔强的野草虽然顶着些绿,看上去也那么凝重。姐姐,若不是车向前,树向后,我几乎就要以为漫长的冬天把时光也冻结了!
  进入场坝镇的地界。一户人家的墙壁上有一条红艳艳的标语,闯进了我们的视线,“假使人生八百岁,百年读书又何妨”。这一行在料峭寒风中暖暖招摇的文字,是镇雄全县上下“普九”攻坚的见证,在其他乡镇的岩壁上、公路边,也还能看到许多类似的标语,我们告别落后摆脱桎梏的决心,声势浩大地张贴在每个角落。
  这让我想起县城里熙来攘往的建设街墙壁上的“毛主席万岁”几个字。一段历史尘埃满面地悬挂在墙上,注视着那条街道的变迁。在求富图强的道路上,我们步履蹒跚,而这些内容各异的标语,也许正标注了不同历程中同样需要的信心和勇气。
  人生若是八百,算是漫长吗?读书若尽百年,算是勤恳吗?姐姐,不知道脚下这片饱受千年农耕文化浸润的土地,要接受现代文明的精致包装,究竟需要耗费多少时间?
  “穷县办大教育”,是镇雄特色,这坚定信念以及巨大勇气背后,泛着些无可奈何的心酸,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征途上,是什么为难了我们?
  经过麻园小学,我们停车走进校园。
  这个小学的主体建筑,是国民党陆军少将安纯三建于1942年的私人住宅。高大的拱形门洞,俨然伫立的廊柱,黝黑静默的屋瓦,这栋略显西式风格的建筑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却也还残留着些旧时威严奢华的气势。
  出生于彝族地主家庭的安纯三,从隐藏于深山褶皱间的麻园村出发,走进了云南讲武堂,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中国现代革命,三十多岁便做到了卢汉所部第一方面军第二路军暂编第二十师师长。这个恃才傲物、春风得意的人十分看重自己,在云南解放前夕,即便他曾宣布随卢汉及胞兄安恩溥起义。却又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红与白的取舍之间,最终选择做了蒋介石的铁杆Fans,祸乱川滇黔边区。
  那么,他苦心经营的这些富贵与荣华。是注定要归于尘土的了。负隅顽抗的安纯三。到底是走投无路,只得投案自首,最后病死狱中。他与民为敌的灵魂,还将继续接受历史和正义的拷问。
  现在,校园内阳光满地,几只鸟轻捷地掠过天际,教室内响起朗朗书声。姐姐,春天来了,一切都是新的。
  三
  安尔村有一条街,很小。一个老太太在街边用养蚕用的簸箕摆了个卖面条的摊,拉开了这天乡场的序幕。街上其实再无他人,她站在面摊后的认真与坚守被寂寥冷清的街道放大,我们仿佛走进了专属她一人的世界。
  尽管她对于我认为那面条擀制得过于粗糙很有意见,也还是热心地告诉我们,红军坟就在沿街往前不远的地方。
  1936年3月,红二、六军团长征途径镇雄、彝良。为了摆脱国民党的重兵堵截围剿,他们在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高山河谷间纵横穿插,与敌人浴血奋战。从3月9日进入镇雄到3月15日的七天时间里,红军经过了花山、安尔洞等126个村庄,并在场坝巴溜村三合头设立贺龙指挥部。取得了哲庄坝伏击战的胜利。
  那红军坟里,长眠着红二、六军团的七名烈士。1936年3月14日,红六军团十七师在安尔与敌军郝梦龄部接触,敌机投弹轰炸,就有五名战士牺牲于丫口竹林内;另外两位烈士是因病掉队。而被当地土匪残忍杀害的。
  黑色花岗岩的纪念碑高高地耸立在黄土岗上,纪念碑旁的坟茔上刻着“乌蒙徊旋存浩气,青山萦绕护忠魂”的诗句。我默诵良久。姐姐,瞻仰每一座纪念碑,都是一次心痛的仰望。每一座碑后,都铭记着些早陨的生命之星,都凝聚着些血染的故事。
  午后阳光正好,附近劳作的人们来来往往。姐姐,浸润于黄土之下的热血,早已灿烂地绽放成花。
  四
  返回的时候,以萨沟的一些村民正聚在路边,蹲蹲站站,晒太阳,聊天。乡村的生活,就是如此的闲散随意。
  长长的以萨沟,默然地安睡了多久?除了多年前有过一些被枪炮声敲碎的宁静夜晚,还有什么能为它带来激情与躁动?纤细的溜沙河,静静地流淌了多久?除它而外,还有谁为这小小的村落歌唱?
  在以萨沟小学的操场上,我们,还有村里那些见状兴奋的老老少少围成一个圈,就算作年轻的歌手吴渊与方绍兴的舞台了。许是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悟在心,即便场地简陋,音响随意,他们的歌声也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个杵着拐杖的老奶奶,佝偻着身子听得出神;几个活泼的孩子,跑到菜地里摘了黄灿灿的油菜花。献给让他们心生崇拜的偶像。
  黄昏时分,我们返城。离开的时候,我在车窗后深深地回望了一眼这个狭长的山谷。姐姐。我们一同走过的这一天,还有那些我们结伴而行的时光,那些我们一同走过的路。那些路上感动了我们的景观,就从此定格,时时萦绕在我心间了。
其他文献
1、要多个心眼  2012年元月1日,在街上走了一圈,买了一个火盖,五斤板栗,在陈代理先生那儿坐了一会,天极冷,街上的行人都抱手抱脚的,有些中年妇女,像披着铺盖上街。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从大市场出来,形象极为猥琐,身上挂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将东西放在树脚后,这个老人打电话叫人来接,电话那头说要半个小时才到,老人就在陈代理摊子边坐了下来。老人和陈代理先生是熟人,说话极为随便,说到地方上的许多名流和世家(
期刊
纵目远眺,群山蜂涌而至。伟人的足迹已被颓败的乱石及杂草掩埋,永远翻不出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沧桑岁月。莽苍千里的赤水,在一首打鱼的民谣里,涌过高山峡谷,磅礴的水势,浪拍沙石,与黔水汇聚成一道闪闪东去入川的波光。  豪迈的河水,像一支马不停蹄的队伍,勇敢地冲向大江的前线,又如一去不返的骑士,消失在天地之外。瞬间的回忆,聆听了一首动人的壮歌,还是激情的凯旋。  两岸的青山,重重叠叠,一些飘渺的雾霭,在水
期刊
一根头发飘上了我的电脑  它的末梢微卷,稍黄  那是去年春节的一场烫、染、卷  因我渴望美而让它遭受的洗礼  它从少女一样泛着浅黄的淡黑  一夜成熟  妇人般的风姿绰约  造型完美  气质密不透风  清纯的散漫经理发师的手  成长为深刻的教养  像一位女子在一场婚姻的仪式之后  变得矜持庄重不苟言笑  俨然大家闺秀  半步以内兀自芬芳  可是岁月的风  扯离了它的乳根  一扑打就能撒落生命的细胞 
期刊
从某些角度,可以对一些文字讳莫如深  诸如:“赤水河,旧名赤虺,源出芒部,  经红土川东流入江,每雨涨,水色深赤”  那个下午,学校扶贫,要到安家坝去  车顺着场坝不停地往上爬,杳无人迹  土地在荒凉中略显湿润,树木的阴影  阳光可以照射着包谷草割掉之后寂静的泥土  岔路口,带路的成老师说,左边通往以古  ——镇雄一个有点偏僻的乡镇——  右边通往安家坝,前去就是坪上  那里数不清的煤炭。越野车不
期刊
当我心情糟糕时,想大喊,  但我还是保持安静。  当我孤独时就像要死去,没有一切,  但我想起冬天那空旷原野上的一株树。  我看着冷清清的满月,在那寒冷的天宇里  移动。  怎么就像我,一个人在林中散步。  树叶托着静默的寒露,而我  脚踏泥地。  啊,在虚度了漫长的一天后,连这最后一刻  也被我耗去了,  我像一个聋子,世界的声音离我很远。  傍晚  天空染上了墨汁,大树睡眠了,  像田里圆滑的
期刊
曾寿澜  曾寿澜站在乐居一中教学楼四楼的走廊上,干燥的嘴唇微张着翕动着喘着粗气。他用左手抹了几下那油珠般沁着汗的额头,抹得他往两边分的头发一阵糟糟乱。他的右手叉在他那蓝色运动衣束着的腰上。因为喘息的用力,随着他的腰在那儿一起一伏着。体质单弱、身材矮小的曾寿澜,那纤弱的腰被手这一叉,就有些往前弯,以致差不多整个身子都有些往前倾斜了。或许是他有意往前倾斜的,他的头都已探出了走廊的栏杆,他似乎在努力地往
期刊
云赤,竹根,酒,魂  赤水河的女儿  在一朵云彩的胸腔里  诞生  你携带了  赤水河母亲的古香古色  你占尽了  古邦丽影的百媚千姿  你一定  怀揣了赤水的根  才会在,我的杯盏中  孕育一场典雅  才会让我,把一场心事或者快乐  同杯盏的声响进行交谈  仅仅是,一个媚眼的传递  就可以引出  彩云之南新生的画卷  仅仅是,一缕拂鼻的温暖  就可以让我  为你书写满城的酒香
期刊
人做的酒和酒做的人  “我知道酒的个性,我知道由上游流经下游的清冽悦耳的过程”。这话说的霸道、傲慢,因是说酒,又有些性情和可爱了。  由上游流经下游,最好是溪水。溪水清幽,是隽流,隽流则是书生和淑女的味道。而单一个“冽”字,又让其有了一种不可阻挡的隐秘汹涌。这又像是刺客的胸襟质地。刺客的眼光是细致独到的,诗人的也是,诗人扑捉无形的灵感和细微中颤变的美和思,刺客出其不意,一击中的。  溪水清净,又作
期刊
春之声  把这个春天劈开,请你,我的木匠妹妹  我需要一个木桶,盛满温热的清水  我需要一次彻底的沐浴,我的花瓣  我需要焚香祷告,我的女神  这样的早晨,任何心思都不必隐瞒  尤其是面对你和我,热的汗水和气息,山川大地  不会感动的人以及不会唱歌的鸟,不配活到今天  把这个春天翻过来,没有污迹,我需要呼吸  我需要书写新的诗句,属于山巅的眼界  属于辽远的道路,属于众神的恩赐,属于你  这样的早
期刊
古镇上有一家百年茶馆。茶馆在一百多年前修建好以后就开始经营至今。我不知道茶馆是否是镇雄最古老的茶馆,也不知道九十三岁的老奶奶是否是年龄最长的茶馆老板,但我敢说,九十三岁的老奶奶是镇雄乃至云南、中国最老的茶馆服务员。  整个古镇沿街而建,街两边静静地矗立着两排青瓦木房。老奶奶的茶馆位于街左面靠近山的位置。用来经营茶室的是临街的堂屋。堂屋正对大门的墙壁上供着神龛,神龛下面摆着一张虽显破旧但却擦洗得发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