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样的文化,可能因时空、对象的不同而诱发其破坏性的负功能,衍生出“不谐调文化”的文化现象,要防止校园文化中偏激的制度化、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忽略次文化、极端的传统化,校园文化应注意以下十大特性
【关键词】 制度化 形式化 校园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
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生活中,腐朽落后的文化与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要传播先进文化,“要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要“严格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口标准”等,以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艺术方式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提高师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在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中,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因为“任何社会的文化在建立和塑造社会人格方面都是主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德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全市大中小学建设“五个校园”的建设。 “人文校园”着眼于培育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但是,同样的文化,可能因时空、对象的不同而诱发其破坏性的负功能,衍生出“不谐调文化”的文化现象,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文化,广义的解释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也有学者将其规定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康绍邦,胡尔湖1991);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按这一定义,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状态的或精神的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观念、心理和习俗等,甚至还包括“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与习惯”(泰勒)。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是后者,即狭义上的校园文化,因其与学校德育的要求更相一致。
那么,在当前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事业中,存在着哪些妨碍德育工作的“不谐调文化”现象呢?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失衡:偏激的制度化
在文化与政治、经济及其他的社会事业的交互作用中,因文化自身的缺陷或由于使用者的操作不当而引发文化负功能是常见的事实,即文化不仅未能有效促进某项社会事业、生活的发展,反而对该事物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日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特别的是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更因该文化自身的缺陷,严重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
就制度本身而言,不过是某个人群共同体为着自己的预期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或思想导向的方法与措施,说到底,制度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在这一层意义上,制度自身的建设并成为其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无不是,因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团结、凝聚一群师生的活动,当然有目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需要制度文化建设。但问题的产生是不少学校偏执于单纯的制度完善,从“章程”到“条例”逐条细化并趋于极端的量化,这就使得制度的工具性功能被无限夸大,而毫不考虑被规范者的心理认同及情感接受;制度制定者——德育工作者们似乎还将自己的管理思维停留在已被时代批判的、过时的“经济人”假设上,一厢情愿地维护着制度的完美与尊严;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例“不谐调文化”的现象了。
事实上,极端的“制度化”已产生了可怕的文化负功能,如中学生离家出走、施暴、敲诈,甚至自杀等,多少与过分强化的制度建设有所关系。相反,在我们善意完善学校德育制度时,更应注重其文化的意义,而非工具的意义:制度是为管理、为德育服务的,绝不是相反;制度建设是为了德育的某种观念的实现而进行的,但绝不是为了追求技术的、工具的存在而进行的;制度建设是为了给人以某种文化的熏陶,而绝不是给人以限制的、“专制的”强化……总之,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也理应更富有时代主流文化的内涵,而非陷于外在于文化的,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变异:德育工作的形式化
文化,古谓“文治教化”,故以文从化,文是手段,化是目的,也即将一定的主张(观念、意识等)通过泛物质的载体(如实物、抽象符号、人类活动等)在后人中得以传承和创新。同理,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是要将共产主义信仰及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培植于我们的学生头脑中,因此也应以文化的运行规律进行有利于德育工作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德育的主张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结合得并不十分友好,甚至于各行其是。例如为迎接本市“五个校园建设”活动,各级学校都在大搞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展板、贴标语、布置文明寝室、树立模范班级等活动热闹纷呈,而与之配套的“知识竞赛”、文艺活动、征文演讲等群众性“运动”也热火朝天;但是,在如此突击式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背后,应说是学校德育工作主张的能量聚变呢,还是其主张在盲目动因下的衰变? 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直接表现,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并不直接等同于学生的文化活动。相反,活动过多,还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思不放在学习,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确实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任何形式都是因其内容而存在的,也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其内容。先就文化而言,其自身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表现形式,而是“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模式,使得行为规范化、生活系统化”,即文化可能表现为一种形式,但形式并非就是文化;其次,就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德育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形式,而非相反,即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德育工作为转移,不得阻碍、于扰德育工作。基于上述论调,不难看出,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实体的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宰后者。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有力、有效地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形式,但不能将自己退化为单纯的文娱演出、文体活动,不能因此类泛物化的表现形式动摇自己的主导地位,更不同被所谓的泛物化的文化表现方式所“同化”;否则,学校德育工作将丧失其理念与意义,演变为没有精神引领的干瘪的物化形式。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忽略次文化
按照文化在特定社会、人群中的作用地位,可将其粗分为主文化和次文化,主流阶层、群体和非主流群体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某一特定时空范畴内,都只能产生出一种主文化,但却同时存在着若干的次文化,这是因为主流群体只有一个。而非主流群体却有若干。因此,“一主多元”的状态是文化结构的基本表征。同理,校园文化也如此:就文化的来源看,有以弘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文化,也有外来的西方次文化;就文化的构成看,有倡导人文关怀为主的思想文化,也有注重科学素养的学科文化;就文化的表现形式看,有外在物化的文化,也有内在观念的文化;就文化的影响范围看,有总体的校园文化,也有局部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就文化的功能来看,有正确导向的主流文化,也有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文化……那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就必须关注相应的次文化问题,否则,可能导致工作的重大失误。
实际上,当前的不少学校在大搞校园文化建设中,似乎都不太关心次文化的存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主文化的强大涵盖能力,使次文化的作用低微故可视而不见,如在一个校风纯正的学校中,个别问题学生及其所代表的某类次文化是不值得理会的;其二,主文化的倡导者因自身的偏见,故意或善意地否定了次文化,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因个性心理偏好或为理性规避“负功能的正强化”效应等,从心理上首先就否定了次文化,故在其工作中也不再尊重次文化;其三,某些次文化的主张与主文化雷同,故被主文化的光环所笼罩,不轻易为人所察觉。但是。事易时移,随着“人本时代”的到来,个性的主张将日趋激烈,那些不为我们所关注的或是潜在的次文化都将或多或少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将自身的功能展示出来;如在我们大力实践新课程改革时,也导致一批师生的迷惘、不合作及反抗,并由此衍生出批判素质教育、回归应试教育的“反教改思潮”;而这类次文化现象是具有极大负作用的。
故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重视、研究、引导或利用好次文化,即是尊重“一主多元”文化存在的本质规定性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悖论:极端的传统化
“深人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既能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这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是德育自身的规定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德育工作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中,“不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道德教育,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这正如其他人文要求一样,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要求其成员个体的现代化,也要求塑造个体的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德育的现代化当然离不开时代的文化养料。与此相适应,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能充分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文化特征。然而,可能限于种种原因,不少的学校坚决地拒绝时代的文化要求,盲目排斥、全盘否定外来文化。
诚然,在德育理念指引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中;但是,文化建设不仅是被动的继承活动,而应是对传统文化的吸取、批判、解释和创新,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活动,并应尽力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整合、转换与自我调节。这一切,考查人类的文明历程不难发现,任何优秀的文化,只有以博大的胸襟、对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点兼容并蓄,才能保持自己的勃勃生机。同理,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固执地醉心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只取材于传统文化,而仇视外来文化;相反,应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科学的态度去迎接、吸纳外来文化,身体力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先哲诉求。例如,面对颇受争议的网络文化,当然不能以简单粗暴的一个“禁”字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外来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时代文化的特征,虽然目前还处于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更多的文化养料价值,对此,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健康有益的对策入手,主动的、能动的工作思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倡行。
反之,若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传统文化取材上,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的逐步僵化萎缩,自取其亡;进而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受阻,甚至于德育工作被时代所淘汰
所以校园文化应注意以下十大特性:
1、知识性。校园文化包含并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各类知识功能。学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其知识性特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
2、艺术性。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塑造物化的形象,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容,比如通过建筑物的形状、布局,文字材料,音像图片,雕塑景观,园林设计等等,用一些形象具体的物体作为文化符号,赋予其文化意义。
3、观赏性。蕴含有一定校园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观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
4、独有性。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5、系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在进行校园文化知识选择时,要注意把某一科和某一块某一类知识系统的加以整理,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是大致梗概,可以是完整内容,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让师生不知首尾,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6、积淀性。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临时张贴几张标语,悬挂几个条幅,粉刷一下墙壁,栽种几棵树木,编写几句口号,打扫一下卫生,学生表演一次节目来体现的。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一点一滴的细节磨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升华,又加以反复的实践,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风格、个性、特征,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规则规范、传统价值观、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思想。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 7、渗透性。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师生在每天看到本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师生互相的一言一行,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式建设着校园文化,渗透着校园文化,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渗透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8、传承性。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规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9、丰富性。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
10、实践性。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创新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原动力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把握其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总之,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合理、高效地开展好为之服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不谐调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王宁.中国文化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康绍邦,胡尔湖。新编社会主义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奚从清,沈赓3-社会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向晶.渗透民族文化的主体道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4(3).
[6]杨尊伟.德育现代化探微.教育科学研究,2004.
[7]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
【关键词】 制度化 形式化 校园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
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生活中,腐朽落后的文化与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要传播先进文化,“要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要“严格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口标准”等,以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艺术方式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提高师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在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中,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因为“任何社会的文化在建立和塑造社会人格方面都是主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德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全市大中小学建设“五个校园”的建设。 “人文校园”着眼于培育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但是,同样的文化,可能因时空、对象的不同而诱发其破坏性的负功能,衍生出“不谐调文化”的文化现象,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文化,广义的解释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也有学者将其规定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康绍邦,胡尔湖1991);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按这一定义,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状态的或精神的文化,它包括知识、信仰、观念、心理和习俗等,甚至还包括“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他的能力与习惯”(泰勒)。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是后者,即狭义上的校园文化,因其与学校德育的要求更相一致。
那么,在当前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事业中,存在着哪些妨碍德育工作的“不谐调文化”现象呢?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失衡:偏激的制度化
在文化与政治、经济及其他的社会事业的交互作用中,因文化自身的缺陷或由于使用者的操作不当而引发文化负功能是常见的事实,即文化不仅未能有效促进某项社会事业、生活的发展,反而对该事物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日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特别的是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更因该文化自身的缺陷,严重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
就制度本身而言,不过是某个人群共同体为着自己的预期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或思想导向的方法与措施,说到底,制度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在这一层意义上,制度自身的建设并成为其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无不是,因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团结、凝聚一群师生的活动,当然有目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需要制度文化建设。但问题的产生是不少学校偏执于单纯的制度完善,从“章程”到“条例”逐条细化并趋于极端的量化,这就使得制度的工具性功能被无限夸大,而毫不考虑被规范者的心理认同及情感接受;制度制定者——德育工作者们似乎还将自己的管理思维停留在已被时代批判的、过时的“经济人”假设上,一厢情愿地维护着制度的完美与尊严;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例“不谐调文化”的现象了。
事实上,极端的“制度化”已产生了可怕的文化负功能,如中学生离家出走、施暴、敲诈,甚至自杀等,多少与过分强化的制度建设有所关系。相反,在我们善意完善学校德育制度时,更应注重其文化的意义,而非工具的意义:制度是为管理、为德育服务的,绝不是相反;制度建设是为了德育的某种观念的实现而进行的,但绝不是为了追求技术的、工具的存在而进行的;制度建设是为了给人以某种文化的熏陶,而绝不是给人以限制的、“专制的”强化……总之,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也理应更富有时代主流文化的内涵,而非陷于外在于文化的,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变异:德育工作的形式化
文化,古谓“文治教化”,故以文从化,文是手段,化是目的,也即将一定的主张(观念、意识等)通过泛物质的载体(如实物、抽象符号、人类活动等)在后人中得以传承和创新。同理,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是要将共产主义信仰及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培植于我们的学生头脑中,因此也应以文化的运行规律进行有利于德育工作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德育的主张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结合得并不十分友好,甚至于各行其是。例如为迎接本市“五个校园建设”活动,各级学校都在大搞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展板、贴标语、布置文明寝室、树立模范班级等活动热闹纷呈,而与之配套的“知识竞赛”、文艺活动、征文演讲等群众性“运动”也热火朝天;但是,在如此突击式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背后,应说是学校德育工作主张的能量聚变呢,还是其主张在盲目动因下的衰变? 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直接表现,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并不直接等同于学生的文化活动。相反,活动过多,还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思不放在学习,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确实必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任何形式都是因其内容而存在的,也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其内容。先就文化而言,其自身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表现形式,而是“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模式,使得行为规范化、生活系统化”,即文化可能表现为一种形式,但形式并非就是文化;其次,就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德育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形式,而非相反,即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德育工作为转移,不得阻碍、于扰德育工作。基于上述论调,不难看出,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实体的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宰后者。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有力、有效地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形式,但不能将自己退化为单纯的文娱演出、文体活动,不能因此类泛物化的表现形式动摇自己的主导地位,更不同被所谓的泛物化的文化表现方式所“同化”;否则,学校德育工作将丧失其理念与意义,演变为没有精神引领的干瘪的物化形式。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忽略次文化
按照文化在特定社会、人群中的作用地位,可将其粗分为主文化和次文化,主流阶层、群体和非主流群体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某一特定时空范畴内,都只能产生出一种主文化,但却同时存在着若干的次文化,这是因为主流群体只有一个。而非主流群体却有若干。因此,“一主多元”的状态是文化结构的基本表征。同理,校园文化也如此:就文化的来源看,有以弘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文化,也有外来的西方次文化;就文化的构成看,有倡导人文关怀为主的思想文化,也有注重科学素养的学科文化;就文化的表现形式看,有外在物化的文化,也有内在观念的文化;就文化的影响范围看,有总体的校园文化,也有局部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就文化的功能来看,有正确导向的主流文化,也有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文化……那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就必须关注相应的次文化问题,否则,可能导致工作的重大失误。
实际上,当前的不少学校在大搞校园文化建设中,似乎都不太关心次文化的存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主文化的强大涵盖能力,使次文化的作用低微故可视而不见,如在一个校风纯正的学校中,个别问题学生及其所代表的某类次文化是不值得理会的;其二,主文化的倡导者因自身的偏见,故意或善意地否定了次文化,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因个性心理偏好或为理性规避“负功能的正强化”效应等,从心理上首先就否定了次文化,故在其工作中也不再尊重次文化;其三,某些次文化的主张与主文化雷同,故被主文化的光环所笼罩,不轻易为人所察觉。但是。事易时移,随着“人本时代”的到来,个性的主张将日趋激烈,那些不为我们所关注的或是潜在的次文化都将或多或少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将自身的功能展示出来;如在我们大力实践新课程改革时,也导致一批师生的迷惘、不合作及反抗,并由此衍生出批判素质教育、回归应试教育的“反教改思潮”;而这类次文化现象是具有极大负作用的。
故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重视、研究、引导或利用好次文化,即是尊重“一主多元”文化存在的本质规定性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悖论:极端的传统化
“深人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既能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这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是德育自身的规定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德育工作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中,“不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道德教育,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这正如其他人文要求一样,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要求其成员个体的现代化,也要求塑造个体的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德育的现代化当然离不开时代的文化养料。与此相适应,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能充分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文化特征。然而,可能限于种种原因,不少的学校坚决地拒绝时代的文化要求,盲目排斥、全盘否定外来文化。
诚然,在德育理念指引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土壤中;但是,文化建设不仅是被动的继承活动,而应是对传统文化的吸取、批判、解释和创新,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活动,并应尽力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整合、转换与自我调节。这一切,考查人类的文明历程不难发现,任何优秀的文化,只有以博大的胸襟、对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点兼容并蓄,才能保持自己的勃勃生机。同理,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固执地醉心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只取材于传统文化,而仇视外来文化;相反,应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科学的态度去迎接、吸纳外来文化,身体力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先哲诉求。例如,面对颇受争议的网络文化,当然不能以简单粗暴的一个“禁”字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外来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时代文化的特征,虽然目前还处于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更多的文化养料价值,对此,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健康有益的对策入手,主动的、能动的工作思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倡行。
反之,若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传统文化取材上,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的逐步僵化萎缩,自取其亡;进而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受阻,甚至于德育工作被时代所淘汰
所以校园文化应注意以下十大特性:
1、知识性。校园文化包含并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各类知识功能。学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其知识性特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
2、艺术性。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塑造物化的形象,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容,比如通过建筑物的形状、布局,文字材料,音像图片,雕塑景观,园林设计等等,用一些形象具体的物体作为文化符号,赋予其文化意义。
3、观赏性。蕴含有一定校园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观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
4、独有性。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5、系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在进行校园文化知识选择时,要注意把某一科和某一块某一类知识系统的加以整理,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是大致梗概,可以是完整内容,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让师生不知首尾,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6、积淀性。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临时张贴几张标语,悬挂几个条幅,粉刷一下墙壁,栽种几棵树木,编写几句口号,打扫一下卫生,学生表演一次节目来体现的。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一点一滴的细节磨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升华,又加以反复的实践,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风格、个性、特征,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规则规范、传统价值观、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思想。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 7、渗透性。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师生在每天看到本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师生互相的一言一行,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式建设着校园文化,渗透着校园文化,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渗透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8、传承性。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规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9、丰富性。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
10、实践性。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创新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原动力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校园文化的十大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把握其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总之,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合理、高效地开展好为之服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不谐调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王宁.中国文化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康绍邦,胡尔湖。新编社会主义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奚从清,沈赓3-社会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向晶.渗透民族文化的主体道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4(3).
[6]杨尊伟.德育现代化探微.教育科学研究,2004.
[7]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