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学固生于1892年,祖籍安徽桐城,毕业于安徽国立法政专门学校、京师大学堂。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1982年卒于上海,享年90岁。
学固先生出身翰墨世家,6岁临池习书,先习欧、颜楷法,由于其父督课甚严,加上先生的勤奋和聪颖,中学时代,他便能为人作楹联条幅了。其父曾谆谆教导日:“字不必宗一体,书不必拘一家,应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发挥各人所长,始有成就。”这对先生日后的习书和发展,可说是受用一生的。
学固先生16岁起学治印,初法南通印人丁尚庚,得安雅淳朴象迹。贯通邓石如、吴让之、黄牧甫的篆刻风格,六十岁后,则反溯秦汉,兼研西泠八家和赵(扌为)叔印风。其印冲、切相用,以小篆为主,间或籀文,在工稳的布局中,寻求质朴和厚实的美感。尤擅边款,笔势铿锵,气贯首尾,举目印坛,可为一绝。
早在抗日时期,学固先生在书坛上已有声名,与潘伯鹰、曾克瑞、周弃子等诸多闻人,时有唱和往还。曾与同宗潘伯鹰和曾克瑞联合举办过篆刻、书法展览,饮誉渝城。
五十年代末,他与诸多篆刻名家共同创作了《鲁迅笔名印谱》。
一、与沈尹默等创建第一个书法篆刻团体
六十年代初,学固先生和沈尹默、潘伯鹰、王个簃、郭绍虞等积极参与创建成立了“上海书法金石篆刻研究会”。“书刻会”成立之初,会员均为沪地著名书法篆刻家,其中以上海市文史馆书画组二十八位组员为基本会员。身为文史馆书画组召集人的潘学固先生,为成立书法篆刻家自己的组织日夜奔走,倾注了大量心血。当时潘伯鹰先生肝病已趋严重,沈尹老又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王个老当时负责上海中国画院院务,郭绍虞先生则是复旦大学文学所主要负责人,因此“书刻会”诞生前后的相当一个时期的一些具体事务,多由学固先生鼎力操办。
“书刻会”的成立,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法、篆刻家学术社会团体的先河,为上海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点燃了书法篆刻艺术蓬勃发展之火,全国各地纷纷相继成立了书法家协会,为书法篆刻艺术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61年,上海市文史馆在今上海展览馆东厅隆重推出第一次书法展览。次年,又在人民公园内主办第二次大型书法展览,潘学固先生负责这两次展览的筹备和评审。稍后的“上海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也是在他的建议下以“书刻会”和上海市文史馆的名义联合举办的,并主持了评审工作。这三次展会盛况空前,震撼海内外书坛,为弘扬中华瑰宝之书法篆刻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几十年来,学固先生为上海书法篆刻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不辞辛劳、不计报酬而脚踏实地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书法篆刻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需要几代人用心血去培育,方能灿烂辉煌。上海市青年宫自1961年始共创办了九届书法篆刻学习班,邀请了当时有名望和富有教学经验的书法家任教,学固先生是唯一从第一届至第九届的导师,直至“文革”停办。
学固先生教导学生:盖草书之演进,均有其根源,不识根源,随意为之必错,错则令人不识,或另错成一字,若不下苦功夫,写来必有错误与舛讹。若以为草书可以随意为之,美其名曰“创新”,那就大错而特错矣。学固先生总是谆谆告诫学生必须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切莫贪图捷径。并常常用李北海的话对学生说:“学我者死,师我者俗。”从学固先生给学员的复信中充分体现了学固先生以极大的热忱,积极提掖后生,自始至终地执教其中。其所教学员甚多,可以这么说,如今活跃在上海书坛以至全国书坛的部分书法篆刻家,当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学固先生的点拨和教诲,学固先生为书法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淡泊名利,终生未卖过一张字
学固先生终生未卖过一张字,凡求书者无不挥毫相赠。书法篆刻作品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及广交会展品被博物馆、收藏家收藏,从不取酬,全献国家。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和印尼总统苏加诺访问上海时,上海书法金石篆刻研究会公推学固先生治印各一方馈赠。
学固先生生性淡泊,常以“知足常乐”告诫自己,一生恪守“不贪、不求、不过份”,并以此教育子女。“文革”后期,根据抄家物资落实政策之规定:按抄家清单,有原物还原物,无原物以同类物品抵还,以此消账。学固先生领回了存世仅五本的手拓“白石印谱”,发现该印谱盖有“钱君匋藏”之印,八十九高龄的学固先生毅然以“君子不夺他人所爱”之心,送归钱君匋先生,白石大师对其艺术作品的自我评价: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可见该印谱艺术价值之高。为此,钱君甸先生治印二方赠学固先生,以答谢学固先生之高风亮节。
学固先生对旧体诗词很有研究,尤精绝句,他应邀参观苏、浙、湖、粤各名胜古迹时,往往即席赋诗、对景作联、当场挥毫,留下了大量的诗痕墨迹。在镇江北固山书联曰:“屈指数英雄,须识此金汤锁钥:凭栏观胜迹,莫只谈水月风花。”为金山寺书联曰:“看依然万顷波涛汹涌,奔腾东去;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物,继往开来。”一反东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名句,立意新颖,思想积极,率直天真,臻于妙境。
1979年上海市友好代表团出访日本,潘学固与刘海粟等书画名家共同创作了书画精品,馈赠日本朋友,同年再度参加上海——大阪书法联合展览。1980年日本政府代表团访华,他书写《中日友好万古常青》条幅专赠。同年,鉴真和尚塑像回国探亲,他又作《恭逢鉴真大师归宁祖国颂》:“心光圆照五蕴空,眼明常被浮尘障;华夏扶桑皆佛土,无去无来自在观。”并以洒金螺纹宣纸写就装裱,赠日本奈良招提寺。
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原副会长巨赞法师准备云游,拟请学固先生书写百幅字,分赠全国各地名山古刹,学固先生以耄耋之年,欣然应命,因此,作品流传较广,嵩山少林寺、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成都文殊院等寺庙都藏有他的墨翰。特别是“文革”后修葺的上海龙华塔塔顶及寺庙殿宇屋脊上的文字,全都采用了学固先生存世不多的楷书,凝重温文。
三、人书俱老,有长者风,是草之圣
学固先生八十七岁高龄时,对草书“飞白体”产生了浓厚兴趣。“飞白体”书法始于我国东汉的蔡邕,唐代十分盛行,宋后能继者寥寥,至晚更濒临佚失。学固先生认为:吾辈岂可坐视这一传统书体湮没呢?!从此,学固先生不顾年高体弱,查阅有关史料,研悉“飞白体”的书写特征,并试用变幻书写工具的方法,选取了蓄墨多,富韧性的藤笔,终于创作了理想中的“飞白体”——“龙跳天门虎卧凤阕”,这是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的赞誉,学固先生写来云烟起伏,犹如春风轻拂白练,透纸离纸,辩证统一。
学固先生精于草书,亦擅长真、隶、篆、甲骨诸书体,他早年宗二王并广涉历代碑帖,晚年对张芝、怀素、孙过庭等名家书法十分偏爱,尤其对孙过 庭《书谱》,更是潜心钻研、谙熟于心,几可背临,深得其奥秘。他晚年曾为《书谱》的遗散佚落部分进行补遗,堪与“书谱”形交神合,为行家所称道,认为如将《书谱》补遗本出版传世,则无论对时人学书,还是后人研究书法史都将是无量功德,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大贡献。
自汉魏以来书家辈出,至今仍有众多手迹及传抄广为流存于世,但在书法理论方面,唯孙过庭《书谱》尚存人间,《书谱》宗旨:“举前贤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折其枝派,贵使之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诡辞异说,非所详焉。”全篇以辩证观点归纳总结前人书法成就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失为一本书法和书法理论的重要参考书。书法和书论有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只有造诣高深的书法家,才能写出高水平的精辟书论。学固先生正是凭藉着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写出了一篇篇书法理论方面的著述,生动易懂,以便学者口诵心会,恭录《笔法偈》供赏:
笔能生法立于心 意在笔先是准绳
用笔行法渐入门 任笔为体是痴人
牙签垩帚与枯藤 一样叫它随跟行
莫向沙虫求真谛 灵犀一点在天君
学固先生的书法圆脱挥洒、率然天真,深得王摩诘清远超尘之气,海内外知音,称他的字为“神仙书”,古淡闲雅,得意在笔先,逸兴悠悠。成都女才子黄雅荃赞:“无一俗笔,无一败笔,现今不可多见之作也。”尤其至晚岁,其日臻化境的风格,可谓炉火纯青,在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青岛书画金石名家苏白赞曰:“潘老作书,坚重雄厚,秀丽苍劲,笔酣墨饱,逸兴悠然,人书俱老。”
1987年3月,上海市文史馆和上海书协联合举办了《潘学固先生遗墨展》,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为展会题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如云,盛况空前,应观众要求,展期延长了两天,这在书展史上实属罕见。电视、电台及报章等各新闻媒介、争相介绍学固先生的书品和人品,令人惊叹展品中有以棉花、牙签代笔的作品,若不注明卷棉书、牙签书,无法辨认非毛笔所书。江苏省作协原副主席、评论家柯文辉盛赞他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人书合一,以草书最为突出,淳厚与飘逸,法与趣,规矩与自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用马克思的话来说:“风格就是人。”学固先生逝世,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上海市文联原副主席方去疾当时特撰文篇,推崇学固先生一生不图名、不谋利的君子之德,晚年书法达到“人书俱老”境地,孜孜不倦于书法教育工作,一生为书法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痛惜艺术界失去了一位有成就的书家。
上海市文联对学固先生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赠挽联日:
“耄耋享大年,音容永在,典范恒存。是贤者德,是长者风,是仁者寿;”
“立名垂远世,朱墨分明,龙蛇并竞。乃文之英,乃草之圣,乃印之家。”
学固先生出身翰墨世家,6岁临池习书,先习欧、颜楷法,由于其父督课甚严,加上先生的勤奋和聪颖,中学时代,他便能为人作楹联条幅了。其父曾谆谆教导日:“字不必宗一体,书不必拘一家,应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发挥各人所长,始有成就。”这对先生日后的习书和发展,可说是受用一生的。
学固先生16岁起学治印,初法南通印人丁尚庚,得安雅淳朴象迹。贯通邓石如、吴让之、黄牧甫的篆刻风格,六十岁后,则反溯秦汉,兼研西泠八家和赵(扌为)叔印风。其印冲、切相用,以小篆为主,间或籀文,在工稳的布局中,寻求质朴和厚实的美感。尤擅边款,笔势铿锵,气贯首尾,举目印坛,可为一绝。
早在抗日时期,学固先生在书坛上已有声名,与潘伯鹰、曾克瑞、周弃子等诸多闻人,时有唱和往还。曾与同宗潘伯鹰和曾克瑞联合举办过篆刻、书法展览,饮誉渝城。
五十年代末,他与诸多篆刻名家共同创作了《鲁迅笔名印谱》。
一、与沈尹默等创建第一个书法篆刻团体
六十年代初,学固先生和沈尹默、潘伯鹰、王个簃、郭绍虞等积极参与创建成立了“上海书法金石篆刻研究会”。“书刻会”成立之初,会员均为沪地著名书法篆刻家,其中以上海市文史馆书画组二十八位组员为基本会员。身为文史馆书画组召集人的潘学固先生,为成立书法篆刻家自己的组织日夜奔走,倾注了大量心血。当时潘伯鹰先生肝病已趋严重,沈尹老又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王个老当时负责上海中国画院院务,郭绍虞先生则是复旦大学文学所主要负责人,因此“书刻会”诞生前后的相当一个时期的一些具体事务,多由学固先生鼎力操办。
“书刻会”的成立,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书法、篆刻家学术社会团体的先河,为上海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点燃了书法篆刻艺术蓬勃发展之火,全国各地纷纷相继成立了书法家协会,为书法篆刻艺术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61年,上海市文史馆在今上海展览馆东厅隆重推出第一次书法展览。次年,又在人民公园内主办第二次大型书法展览,潘学固先生负责这两次展览的筹备和评审。稍后的“上海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也是在他的建议下以“书刻会”和上海市文史馆的名义联合举办的,并主持了评审工作。这三次展会盛况空前,震撼海内外书坛,为弘扬中华瑰宝之书法篆刻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几十年来,学固先生为上海书法篆刻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不辞辛劳、不计报酬而脚踏实地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为书法篆刻艺术这一中华民族的国粹,需要几代人用心血去培育,方能灿烂辉煌。上海市青年宫自1961年始共创办了九届书法篆刻学习班,邀请了当时有名望和富有教学经验的书法家任教,学固先生是唯一从第一届至第九届的导师,直至“文革”停办。
学固先生教导学生:盖草书之演进,均有其根源,不识根源,随意为之必错,错则令人不识,或另错成一字,若不下苦功夫,写来必有错误与舛讹。若以为草书可以随意为之,美其名曰“创新”,那就大错而特错矣。学固先生总是谆谆告诫学生必须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切莫贪图捷径。并常常用李北海的话对学生说:“学我者死,师我者俗。”从学固先生给学员的复信中充分体现了学固先生以极大的热忱,积极提掖后生,自始至终地执教其中。其所教学员甚多,可以这么说,如今活跃在上海书坛以至全国书坛的部分书法篆刻家,当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学固先生的点拨和教诲,学固先生为书法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淡泊名利,终生未卖过一张字
学固先生终生未卖过一张字,凡求书者无不挥毫相赠。书法篆刻作品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及广交会展品被博物馆、收藏家收藏,从不取酬,全献国家。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和印尼总统苏加诺访问上海时,上海书法金石篆刻研究会公推学固先生治印各一方馈赠。
学固先生生性淡泊,常以“知足常乐”告诫自己,一生恪守“不贪、不求、不过份”,并以此教育子女。“文革”后期,根据抄家物资落实政策之规定:按抄家清单,有原物还原物,无原物以同类物品抵还,以此消账。学固先生领回了存世仅五本的手拓“白石印谱”,发现该印谱盖有“钱君匋藏”之印,八十九高龄的学固先生毅然以“君子不夺他人所爱”之心,送归钱君匋先生,白石大师对其艺术作品的自我评价: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可见该印谱艺术价值之高。为此,钱君甸先生治印二方赠学固先生,以答谢学固先生之高风亮节。
学固先生对旧体诗词很有研究,尤精绝句,他应邀参观苏、浙、湖、粤各名胜古迹时,往往即席赋诗、对景作联、当场挥毫,留下了大量的诗痕墨迹。在镇江北固山书联曰:“屈指数英雄,须识此金汤锁钥:凭栏观胜迹,莫只谈水月风花。”为金山寺书联曰:“看依然万顷波涛汹涌,奔腾东去;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物,继往开来。”一反东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名句,立意新颖,思想积极,率直天真,臻于妙境。
1979年上海市友好代表团出访日本,潘学固与刘海粟等书画名家共同创作了书画精品,馈赠日本朋友,同年再度参加上海——大阪书法联合展览。1980年日本政府代表团访华,他书写《中日友好万古常青》条幅专赠。同年,鉴真和尚塑像回国探亲,他又作《恭逢鉴真大师归宁祖国颂》:“心光圆照五蕴空,眼明常被浮尘障;华夏扶桑皆佛土,无去无来自在观。”并以洒金螺纹宣纸写就装裱,赠日本奈良招提寺。
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原副会长巨赞法师准备云游,拟请学固先生书写百幅字,分赠全国各地名山古刹,学固先生以耄耋之年,欣然应命,因此,作品流传较广,嵩山少林寺、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成都文殊院等寺庙都藏有他的墨翰。特别是“文革”后修葺的上海龙华塔塔顶及寺庙殿宇屋脊上的文字,全都采用了学固先生存世不多的楷书,凝重温文。
三、人书俱老,有长者风,是草之圣
学固先生八十七岁高龄时,对草书“飞白体”产生了浓厚兴趣。“飞白体”书法始于我国东汉的蔡邕,唐代十分盛行,宋后能继者寥寥,至晚更濒临佚失。学固先生认为:吾辈岂可坐视这一传统书体湮没呢?!从此,学固先生不顾年高体弱,查阅有关史料,研悉“飞白体”的书写特征,并试用变幻书写工具的方法,选取了蓄墨多,富韧性的藤笔,终于创作了理想中的“飞白体”——“龙跳天门虎卧凤阕”,这是后人对王羲之书法的赞誉,学固先生写来云烟起伏,犹如春风轻拂白练,透纸离纸,辩证统一。
学固先生精于草书,亦擅长真、隶、篆、甲骨诸书体,他早年宗二王并广涉历代碑帖,晚年对张芝、怀素、孙过庭等名家书法十分偏爱,尤其对孙过 庭《书谱》,更是潜心钻研、谙熟于心,几可背临,深得其奥秘。他晚年曾为《书谱》的遗散佚落部分进行补遗,堪与“书谱”形交神合,为行家所称道,认为如将《书谱》补遗本出版传世,则无论对时人学书,还是后人研究书法史都将是无量功德,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大贡献。
自汉魏以来书家辈出,至今仍有众多手迹及传抄广为流存于世,但在书法理论方面,唯孙过庭《书谱》尚存人间,《书谱》宗旨:“举前贤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折其枝派,贵使之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诡辞异说,非所详焉。”全篇以辩证观点归纳总结前人书法成就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不失为一本书法和书法理论的重要参考书。书法和书论有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只有造诣高深的书法家,才能写出高水平的精辟书论。学固先生正是凭藉着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写出了一篇篇书法理论方面的著述,生动易懂,以便学者口诵心会,恭录《笔法偈》供赏:
笔能生法立于心 意在笔先是准绳
用笔行法渐入门 任笔为体是痴人
牙签垩帚与枯藤 一样叫它随跟行
莫向沙虫求真谛 灵犀一点在天君
学固先生的书法圆脱挥洒、率然天真,深得王摩诘清远超尘之气,海内外知音,称他的字为“神仙书”,古淡闲雅,得意在笔先,逸兴悠悠。成都女才子黄雅荃赞:“无一俗笔,无一败笔,现今不可多见之作也。”尤其至晚岁,其日臻化境的风格,可谓炉火纯青,在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青岛书画金石名家苏白赞曰:“潘老作书,坚重雄厚,秀丽苍劲,笔酣墨饱,逸兴悠然,人书俱老。”
1987年3月,上海市文史馆和上海书协联合举办了《潘学固先生遗墨展》,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为展会题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如云,盛况空前,应观众要求,展期延长了两天,这在书展史上实属罕见。电视、电台及报章等各新闻媒介、争相介绍学固先生的书品和人品,令人惊叹展品中有以棉花、牙签代笔的作品,若不注明卷棉书、牙签书,无法辨认非毛笔所书。江苏省作协原副主席、评论家柯文辉盛赞他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人书合一,以草书最为突出,淳厚与飘逸,法与趣,规矩与自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用马克思的话来说:“风格就是人。”学固先生逝世,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上海市文联原副主席方去疾当时特撰文篇,推崇学固先生一生不图名、不谋利的君子之德,晚年书法达到“人书俱老”境地,孜孜不倦于书法教育工作,一生为书法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痛惜艺术界失去了一位有成就的书家。
上海市文联对学固先生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赠挽联日:
“耄耋享大年,音容永在,典范恒存。是贤者德,是长者风,是仁者寿;”
“立名垂远世,朱墨分明,龙蛇并竞。乃文之英,乃草之圣,乃印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