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幼儿园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家长工作,对幼儿成长影响深远。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必须依靠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方能奏效。本文主要分析阐述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在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幼儿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儿童。
关键词:有效;幼儿园;家长工作
一、 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因此,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必须紧密联系,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提高家教水平,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二、 幼儿园的做法,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基础立足点
处在幼儿发展主导地位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掌握必要的技巧,科学指导家长育儿;还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唤起家长的主体意识,主动积极参与家园共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家长工作的艺术性
除专业知识的深造外,针对我园的实际情况,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如:说说家长工作上碰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或组织家长交流、研讨、分享家长育儿心得,通过来自一线的好经验、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长工作的乐趣和成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家长工作的水平。我们还让“合作意识”根植教师们的意识,让她们在家园共育互动中,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家长互为支持、合作的合作关系。
(二)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保障体系
聘请专家来园进行培训,如:结合我园课程模式的开展,邀请美国海森高教育专家陈宇华博士对全园教师进行线上直播培训,培训专题是:防疫停学期间,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做好三级跳,即家长认同老师——家长配合老师——家长和老师共同育儿,实现最高境界:老师、家长、孩子同频共振。
目前儿童感统失调的发生率正不断攀升,不仅影响孩子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邀请福建省早期教育协会的罗晋球教授对全园一线教师进行“感统失调表现与解决方案、感觉统合的动态操作技巧与指导、儿童身心发展与测评技巧、亲子教育与家庭环境创设”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
(三)拓宽家校沟通渠道,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
1. 家长会——了解幼儿园及幼儿的发展状况
每学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园性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接受教育的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状况,也使教师对幼儿在家的情况了然于胸,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每个幼儿的个案成长计划,使因材施教更凸显。
2. 家长开放日——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
开放日活动中家长的参与能促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了解幼儿在园、与同伴交往中的表现,进一步熟知育儿方法,使活动更具实效性,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从不同方向开展教育的有机融合。
3. 亲子活动——增进教师与家长情感交流
亲子活动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孩子和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帮助教师与家长情感交融。每学期我园都会结合传统节日等教育契机,开展亲子手工制作、亲子运动会、亲子DIY、亲子美食等活动,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碰撞,更有利于家长在教师的支持下发现问题,更新家教观念,改进家教方法,增进对教师的信任。
4. 家访——搭建幼儿园和家庭交流的平台
除了入离园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指导、电访之外,每学期我们都集体约访、个别家访等多种形式,针对孩子特殊的或突出的问题,填写家访登记表,搜集学生案例,总结工作经验,与家长进行交流反馈,及时解决幼儿成长问题。
5. 家园联系栏及家园联系手册——架设家园沟通桥梁
每班设置家园联系栏,定期上传家教论文,如该月幼儿集中学习、区域活动内容和安全、保健须知等家教知识,使家长们不仅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也学习到家教科学知识,更了解家园共育的前沿方向。同时根据家园同步教育,合理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孩子的主要特点、不足的地方在联系手册上可以反映出来,并指导家长对孩子某些方面给予针对性教育,家长有什么问题、建议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反映,相互交流。
三、 家长的配合,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强化推进剂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幼儿的总和=幼儿园 家长。”家长的积极配合,是促使孩子全面、健康、快乐、主动地发展的强化推进剂,必须充分得到重视。那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认同教师,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与幼儿园、社会尤为重要。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孩子发展,家长也要在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巩固孩子在园获得的生活经验和好习惯。部分家长让孩子养成在家里的一种习惯,却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成效。因此,家长朋友应切实履行职责,认同并落实专业幼教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共同配合,做好幼儿在家的教育工作。
(二)配合教师,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联系性
家长应及时保持与幼儿园的联系,以便更好地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首先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家长参与活动的好处是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最直接地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最直接地感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家园联系奠定基础。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幼儿园保持联系。如利用入离园接送孩子时与教师短谈;可以通过电话、微信与教师联系,与教师交流幼儿发展近况;还可以关注幼儿成长手册、评估手册的方式,从记录中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等。
再者,对幼儿在园教育和在家教育铺设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在家教育成为在园教育的有机延续。 (三)家园共育,为幼儿园增强教育合力
幼儿主体主动发展,并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培育、教育影响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成长与发展。因此,应当利用家长委员会,挖掘家长的职业、能力等资源,与幼儿园共同培育,增强教育合力。如:对幼儿园发展规划和事关幼儿身心健康的事项提出建设性意见;发挥家长的专业特长和职业资源优势,拓展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局限;协助幼儿园开展社区、村居家庭教育指导和交流。指导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学习交流活动,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分享科学的育儿知识和适宜的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合力。
四、 为社会服务,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终极目标
幼儿园的发展,既依托于家庭、社区的支持而发展,同时也有服务社会,特别是为所在社区、村居服务的义务。“家庭、校园、社区一体化”必将成为一所幼儿园成功办园的指导思想。
(一)走出去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幼儿园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周边的资源,走进社区,走近社会,让幼教打破教育疆界。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特别是海盐生产、福船制作等自然、人文和历史等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利用,为提高和拓展幼儿视野服务。
1. 走进社会生活,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幼儿能力
为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合作协商的能力,我们带幼儿去社区的超市体验导购;为培养幼儿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我们带幼儿到十字路口现场“执法”;为让幼儿懂得绿色环保,我们带幼儿去社区捡垃圾,传发“节约粮食”宣传单;为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尊重、关注残疾、智障儿童,我们带幼儿到社区的福利院和院里儿童一起游戏;我们还开展农耕研学,到农业基地观察、采摘草莓,结合我区“505”微心愿等公益活动捐赠劳动所得等。一个个小小“导购、交警、环保卫士、志愿者”的成长,是我们为社会力所能及的贡献。
2. 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
在我区,我园指导和建立村居早教家教点286个,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向家长宣传0~3岁家庭教育知识,每月推荐一些关注孩子成长的热点文章,与社区家长共同探讨当前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有效策略。并积极鼓励家长撰写读后感受,与教师交流育儿心得。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给予科学的建议,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更好地参与科学育儿。
3. 向社区居民开放幼儿园教育设备、设施等
如: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的需求,进行自我调整,在探索和尝试创造多种服务于社会的途径上不断探索,逐步开放“家长学校”“0~3岁幼儿的喂养”“幼儿作品展示”“亲子活动”“家园同乐”“小饭桌”“毒品的危害”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科学指导、合作共赢。
(二)请进来方式——实现双向互动、双向服务、同步发展
“走出幼儿园”的少部分儿童,无法满足更多家长渴望孩子发展的愿望。于是我们利用传统节日等契机,请进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派出所民警叔叔、消防大队消防战士、医院医生等,按大、中、小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分别组织以“我是爷爷小帮手”“关心他人我能行”“我是消防小兵”等为主题的大型体验活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主动交往,互相协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也邀请社区有专长的人员入园进行家长助教活动,拓展幼儿园教育的空间,拉近孩子、老师、社区群众心灵的距离,促进社区合作。
五、 结语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个幼教工作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家长工作的系统性,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会等方面共同协作。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幼儿园要掌控主导地位,教师要专业引导,鼓励家长参与,取得家长认同和配合,再加上社会资源的加入,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携手共擎,家长工作一定会迎來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象。
参考文献:
[1]何芳.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职责发挥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9):66-69.
[2]叶淑娟.浅谈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1):141-142.
[3]吴剑清.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6):26-27.
作者简介:
张素贞,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有效;幼儿园;家长工作
一、 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因此,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必须紧密联系,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提高家教水平,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二、 幼儿园的做法,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基础立足点
处在幼儿发展主导地位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掌握必要的技巧,科学指导家长育儿;还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唤起家长的主体意识,主动积极参与家园共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家长工作的艺术性
除专业知识的深造外,针对我园的实际情况,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如:说说家长工作上碰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或组织家长交流、研讨、分享家长育儿心得,通过来自一线的好经验、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长工作的乐趣和成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家长工作的水平。我们还让“合作意识”根植教师们的意识,让她们在家园共育互动中,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家长互为支持、合作的合作关系。
(二)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保障体系
聘请专家来园进行培训,如:结合我园课程模式的开展,邀请美国海森高教育专家陈宇华博士对全园教师进行线上直播培训,培训专题是:防疫停学期间,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做好三级跳,即家长认同老师——家长配合老师——家长和老师共同育儿,实现最高境界:老师、家长、孩子同频共振。
目前儿童感统失调的发生率正不断攀升,不仅影响孩子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邀请福建省早期教育协会的罗晋球教授对全园一线教师进行“感统失调表现与解决方案、感觉统合的动态操作技巧与指导、儿童身心发展与测评技巧、亲子教育与家庭环境创设”等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
(三)拓宽家校沟通渠道,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
1. 家长会——了解幼儿园及幼儿的发展状况
每学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园性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接受教育的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状况,也使教师对幼儿在家的情况了然于胸,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每个幼儿的个案成长计划,使因材施教更凸显。
2. 家长开放日——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
开放日活动中家长的参与能促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了解幼儿在园、与同伴交往中的表现,进一步熟知育儿方法,使活动更具实效性,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从不同方向开展教育的有机融合。
3. 亲子活动——增进教师与家长情感交流
亲子活动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孩子和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帮助教师与家长情感交融。每学期我园都会结合传统节日等教育契机,开展亲子手工制作、亲子运动会、亲子DIY、亲子美食等活动,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碰撞,更有利于家长在教师的支持下发现问题,更新家教观念,改进家教方法,增进对教师的信任。
4. 家访——搭建幼儿园和家庭交流的平台
除了入离园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指导、电访之外,每学期我们都集体约访、个别家访等多种形式,针对孩子特殊的或突出的问题,填写家访登记表,搜集学生案例,总结工作经验,与家长进行交流反馈,及时解决幼儿成长问题。
5. 家园联系栏及家园联系手册——架设家园沟通桥梁
每班设置家园联系栏,定期上传家教论文,如该月幼儿集中学习、区域活动内容和安全、保健须知等家教知识,使家长们不仅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也学习到家教科学知识,更了解家园共育的前沿方向。同时根据家园同步教育,合理利用家园联系手册,孩子的主要特点、不足的地方在联系手册上可以反映出来,并指导家长对孩子某些方面给予针对性教育,家长有什么问题、建议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反映,相互交流。
三、 家长的配合,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强化推进剂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幼儿的总和=幼儿园 家长。”家长的积极配合,是促使孩子全面、健康、快乐、主动地发展的强化推进剂,必须充分得到重视。那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认同教师,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与幼儿园、社会尤为重要。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孩子发展,家长也要在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巩固孩子在园获得的生活经验和好习惯。部分家长让孩子养成在家里的一种习惯,却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成效。因此,家长朋友应切实履行职责,认同并落实专业幼教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共同配合,做好幼儿在家的教育工作。
(二)配合教师,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联系性
家长应及时保持与幼儿园的联系,以便更好地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首先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家长参与活动的好处是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最直接地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最直接地感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家园联系奠定基础。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幼儿园保持联系。如利用入离园接送孩子时与教师短谈;可以通过电话、微信与教师联系,与教师交流幼儿发展近况;还可以关注幼儿成长手册、评估手册的方式,从记录中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等。
再者,对幼儿在园教育和在家教育铺设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在家教育成为在园教育的有机延续。 (三)家园共育,为幼儿园增强教育合力
幼儿主体主动发展,并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培育、教育影响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成长与发展。因此,应当利用家长委员会,挖掘家长的职业、能力等资源,与幼儿园共同培育,增强教育合力。如:对幼儿园发展规划和事关幼儿身心健康的事项提出建设性意见;发挥家长的专业特长和职业资源优势,拓展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局限;协助幼儿园开展社区、村居家庭教育指导和交流。指导家长开展线上、线下学习交流活动,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分享科学的育儿知识和适宜的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合力。
四、 为社会服务,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终极目标
幼儿园的发展,既依托于家庭、社区的支持而发展,同时也有服务社会,特别是为所在社区、村居服务的义务。“家庭、校园、社区一体化”必将成为一所幼儿园成功办园的指导思想。
(一)走出去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幼儿园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周边的资源,走进社区,走近社会,让幼教打破教育疆界。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特别是海盐生产、福船制作等自然、人文和历史等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利用,为提高和拓展幼儿视野服务。
1. 走进社会生活,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幼儿能力
为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合作协商的能力,我们带幼儿去社区的超市体验导购;为培养幼儿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我们带幼儿到十字路口现场“执法”;为让幼儿懂得绿色环保,我们带幼儿去社区捡垃圾,传发“节约粮食”宣传单;为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尊重、关注残疾、智障儿童,我们带幼儿到社区的福利院和院里儿童一起游戏;我们还开展农耕研学,到农业基地观察、采摘草莓,结合我区“505”微心愿等公益活动捐赠劳动所得等。一个个小小“导购、交警、环保卫士、志愿者”的成长,是我们为社会力所能及的贡献。
2. 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
在我区,我园指导和建立村居早教家教点286个,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向家长宣传0~3岁家庭教育知识,每月推荐一些关注孩子成长的热点文章,与社区家长共同探讨当前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有效策略。并积极鼓励家长撰写读后感受,与教师交流育儿心得。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给予科学的建议,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更好地参与科学育儿。
3. 向社区居民开放幼儿园教育设备、设施等
如: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的需求,进行自我调整,在探索和尝试创造多种服务于社会的途径上不断探索,逐步开放“家长学校”“0~3岁幼儿的喂养”“幼儿作品展示”“亲子活动”“家园同乐”“小饭桌”“毒品的危害”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科学指导、合作共赢。
(二)请进来方式——实现双向互动、双向服务、同步发展
“走出幼儿园”的少部分儿童,无法满足更多家长渴望孩子发展的愿望。于是我们利用传统节日等契机,请进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派出所民警叔叔、消防大队消防战士、医院医生等,按大、中、小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分别组织以“我是爷爷小帮手”“关心他人我能行”“我是消防小兵”等为主题的大型体验活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主动交往,互相协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也邀请社区有专长的人员入园进行家长助教活动,拓展幼儿园教育的空间,拉近孩子、老师、社区群众心灵的距离,促进社区合作。
五、 结语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个幼教工作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家长工作的系统性,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会等方面共同协作。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幼儿园要掌控主导地位,教师要专业引导,鼓励家长参与,取得家长认同和配合,再加上社会资源的加入,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携手共擎,家长工作一定会迎來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象。
参考文献:
[1]何芳.幼儿园家长委员会职责发挥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9):66-69.
[2]叶淑娟.浅谈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11):141-142.
[3]吴剑清.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6):26-27.
作者简介:
张素贞,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