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农村小学语文活跃课堂气氛的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有感触,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呢?下面就谈谈我几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 ,开门见山入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直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它是课堂的“先锋队”,是上好一节的前提,也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乐于学习的关键。
  (一)用课文配套的挂图引入
  农村的教学条件有限、设施简陋,没配备有多媒体影像设备,只有课文所配套的挂图。在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第一时间融入课文的情境,就要配合挂图进行教学。在学习《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时,我展示祖国地图的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根据课文的诗句,在地图上找出祖国的沙漠、高山、湖泊、平原等地貌,使枯燥乏味的课文诗句教学变得形像可见图形和简单易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对所学习知识感兴趣,很快就融入到课文中去。
  (二)用悠扬的音乐开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去学习,主动去学习,进而爱上学习。根据小学生的爱好音乐的天性,利用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走进丽江》一课时,我用VCD播放孙楠所演唱的《净土》,并在电视屏上展现出丽江美丽的风光,同学们很快被悠扬的旋律和美丽的视频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焕发;正当兴奋至极,我暂停了VCD的播放,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看这电视中美丽的景色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然后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中去了。
  二、抓住学生亮点,充分肯定学生
  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肯定时,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一次,在教学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巴金先生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喜爱和向往,我出示了相应的语句,让同学们说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让学生互评。一位同学说,作者通过写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鸟的各种姿态——扑飞,扑,以及写一只歌声美妙的画眉鸟,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在“天堂”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巴金赞美这棵美丽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我一一给予鼓掌肯定,正当我准备点评时,我发现有一位平时不爱发言女生在凝视着我,似乎有言预出,我便让她来说说。她站起来犹豫的说,我非常赞同学们的说法。我以为她就这样点评而已,便示意她坐下,但她犹豫了,于是我鼓励她表达自己的看法!她无所顾忌地说,什么是“天堂”?天堂是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天地,那地方如仙境一般。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上的小鸟没有敌人,没有争吵。只有快乐、自在、幸福,就像生活在天堂一般,这正是巴金先生所赞美和向往的天堂。全班不约而同给了她长时间的掌声,我也当场表扬、点赞她,我想不到她体会如此的深刻的情感。随后的学习中,这位学生变得爱发言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注重提问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提问是一门艺术,是让学生深入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提问,但怎样提才好却是难点。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学生又觉得没意思、乏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的情况和知识的规律,提出问题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以小游戏、小幽默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再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往往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鼓励表扬,逐步转化学生
  表扬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是继续学习的充电器,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农村小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我时刻表扬学生的进步。记得有一次我提问时,一位平时不爱听课的学困生跟其他学生一样高高地举起手,我深深地知道,他肯定回答不出那个问题,但我还是把机会留给了他。当他站起来时,牙缝里半天挤不出一个字,同学都在嘲笑,但我反而表扬他“你比以前进步多了,上课也专心,有回答的想法和勇气了”。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这位同学还是能勉强地能回答那个问题。在后来的学习中,他非常努力,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已经在原来的倒数梯队中上升到中等水平。
  总之,活跃一节课学习氛围,老师要运用多种方法相互调节,时时创新,处处留意,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学习,才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内容丰富多彩,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高。探其根源,主要是教学方法陈旧——以讲述为主,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越来越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视,抛锚式教学策略也广泛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  一、抛锚式教学的定义  抛锚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富
期刊
众所周知,拼音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拼音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将来学生的汉字学习、习作学习、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等。但是生活在壮族方言地区的小学生们,由于受到母语即壮语方言的影响,拼音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关于壮语方言地区小学拼音教学所面临的普遍困境,并大胆的提出几条解决方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壮语方言地区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新模式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即是立足于写作来促使学生进行阅读,同时阅读并不是无要求、无目的地浏览群书,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文本的阅读与吸收。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阅读方能灵活运用并成为写作素材的过程。这时候便需要教师悉心、耐心地教和学生不厌其烦地记忆、自觉地阅读和学习模仿。例如,我们的教材,便是很好的传授阅读方法的文本。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对于语文
期刊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既了解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理解、思维逻辑的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其特点:具有开放和综合性,解应用题体现了身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和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期刊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
期刊
笔者从事音乐教育已有十多年了,如何用美好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人道德高尚,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本人—直探索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把握音乐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把握音乐教学内容是—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选择内容积极向上的,具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音乐作品,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有这样一个例子:抗战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
期刊
一、研读教材  (一)教学内容  我们这次研究的内容是《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中的一个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一节概念课。这节课主要有两个知识点,一是认识体积的概念;二是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  (二)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对体积单位的实际大
期刊
本次教学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7课,由于教学时间紧,两课时内容必须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于是在研读课标和考点后,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整合,并选取初三年级3个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尝试。经过这次试验,对翻转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认识,希望我的体会对同仁有所帮助。  首先,以课标为准绳设计教学目标。本课的课标是这样阐述的: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
期刊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我常常思考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有效”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争取最高效率。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新课程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不是简单地把三个维度相加,而是通过整合,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学过程中的快乐,思索、探究和掌握学习的方法,钻进教材,渗透教材与体验编者的意图,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