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生产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撑。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其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经较难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加快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模式引入项目管理中,从而有效解决现存问题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项目管理中现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以精细化管理理念解决相应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精细化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存问题
1.1粗放式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具体方面的详细监督,影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施工进程,并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在调研过程中分析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项目设计规划的方案可行性存在问题,在实际施工时存在无法按照方案实施的现象;二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运营不规范;三是项目管理执行力不高等。对上述问题聚类分析,其根本原因源于管理模式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整体进度、质量和成本目标不明确,出现大量的建设资源浪费,影响项目良性发展。
1.2管理制度不合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周期长,这导致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对各个施工环节的工作量进行计算,增加项目施工的人力成本,造成施工目标的实现难以有效实现。同时,在调研中可以发现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是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普遍问题。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损失。此外,对工程建筑材料管理缺乏科学性,时常出现采购、分配不合理现象,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使用的材料往往比较昂贵,一些材料缺乏特殊和标准化的储存方法,容易导致材料无法使用,造成建设成本高居不下。
1.3管理执行不力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是规范项目建设过程,有效遏制存在的违规行为,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行为的束缚。但实际施工中,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员工仍未能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执行力不佳,在执行管理任务的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发挥管理作用,造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产生重大问题。此外,电力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信息通信的误解依然存在。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对策探究
2.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精细化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业务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施工质量,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管理过程中,综合分析环境因素和外部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加强对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从根本上提高质量,不使用变质材料或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工具,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注意引进现代化机械设备,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好充分准备。
2.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精细化
为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要关注项目建设的最终结果,更要關注项目的执行过程。质量是关键目标,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以准确的质量检验数据作为管理依据,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无缺陷。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所需改进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施工过程、施工内容、施工质量审批等。明确划分管理要求和标准,使每个建设环节的运作更加规范,以此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为后期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
2.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精细化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主要采取双方合作的形式。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要求,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施工合同,对整个施工过程具有约束力,但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甲乙双方达到双赢的目标,所以在合同管理中应该以严格认真的态度对待。一是双方要重视各自权利与义务,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考虑和分析,避免合同条款出现漏项,从而能够在项目施工中出现错误时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需要提高管理的及时性,确保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的合同内容能够包含所有的施工内容和细节,并在合同的基础上履行合同的管理任务,确保双方所签订合同的有效性、时效性。从而能够充分保护双方利益,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提供完善的支撑。
2.4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精细化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电力工程相关数据和信息的综合管理,根据内部规定,实时掌握电力工程建设状况,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确保能够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尤其当下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项目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从而更加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对于电力公司而言,需提升管理理念,注重对信息化的应用,从而为推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完善和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5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执行的精细化
完整、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在开展行政工作时,要注意确保条例的实施符合标准,并且要求所有员工都严格执行,积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为开展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奖惩制度限制和管理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对表现好的员工给予鼓励或物质奖励,调动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高;在必要时还应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使员工能够高水平的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对项目管理而言,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因此,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督促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管理效能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将有助于工程建设项目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研究通过识别项目管理现存问题,将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理念引入其中解决此类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推动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振,唐仁敏.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21(07):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