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在“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上,有位知名的教授,作了一个专门关于“中国基础教育转型”的主题报告。报告阐述了基础教育阶段面临的不少问题和现象,他最后得出结论:“评价教育体制最重要的准则是该体制是否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若按此准则来界定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且相当成功”。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教育界人士热议,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查阅了该教授的具体讲话内容,发现,该教授的报告新意不少,部分观点也立意较深。然而,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且相当成功”这一定论时,笔者有话想说。
笔者身在基教一线30多年,30多年的光阴与蹉跎,经历了本行业的一系列风雨变化,也见证了变化之后的结果和模样。回首往事,放眼今朝,今天耳闻目睹的中小学教育现状,实不敢全面认同该教授的“基础教育成功说”。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做过任课教师,当过班主任,到过重点中学任教,也到过非重点中学任教,由于从没离开过学校与学生半步,自然更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现在的学生到底在怎样读书?教师在怎样施教?学校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教书育人”?其实,并不像教授想象的那样运行。
一、学生的现状
先从学生方面说。按照教育的真谛,孩子在学校读书受教育是一种自然状态下有序的、快乐的学习活动,知识的掌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让孩子健全人格,增强体魄,提高心智,增长见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应将来人生发展和社会生存需要。孩子读书不存在逼迫和精神负担。然而,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功利因素严重影响,本该正常进行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学习并没有完全成为孩子十分期盼和向往的行为。如果有人能沉下去,静下心来,看看学校运作现状,听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约有80%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乐学、想学。今天由于强烈的读书功利性使然,使原本兴趣盎然的学习读书活动在学校变得十分单调、枯燥和无聊。尽管还有不少“诱惑”渗透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中,“鼓励”着孩子们为学校、为家庭、为个人的美好前程昼夜在题海中苦斗,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受够了这种读书方式的“痛苦与煎熬”,他们大多不得已而为之。近几年,全国时有所闻的中学生集体毁书、焚书事件,部分省市不断重演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虽是个别和少数)这些充分反映中小学学生学习挫折心理,不同程度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现象,或多或少折射出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面对这种情况,有人还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且相当成功”?再从另一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年龄大多在8~18岁,这一阶段,应该是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快乐、健康、阳光是他们的代名词,笑脸该时常充盈他们的脸庞。而看今天的孩子怎样?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小学生有30%的近视率,初高中学生70%左右。且更糟糕的是,不少学生由于长期困守教室或书房,为分数高低精疲力竭,不要说经得起风吹雨打,就连最普通的阳光下集会活动,也会发生晕厥事件。
二、教师的现状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和义务。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教书,更大意义上,肩负着“育人”的功能。然而,由于受目前社会上部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影响,不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已变得十分畸形变相。他们除了会“教书”(狠抓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外),很少再去承担育人的职责,更不要说去实施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谁都知道,在现有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其重心都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不管是谁,也不管他或她用什么手段教,(例如,加班加点,滥订资料,有偿家教,高温逼熟,拔苗助长,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等)只要能把学生的分数搞上去,他就是一个“好老师”,由于长期受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影响,便使得不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失去了应有的标准,自此师德水准开始明显下降。如个别教师,为了抓出分数,努力争做现有标准下的“好老师”,他们对学生使用的方法手段,哪是一位正常教师能做出的事?另外,还有一点很明显的感觉,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部分教育目标、理念出现偏差———重分数,轻育人,便使得不少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技能也变得片面。记得我们上中小学时,不少老师除了会教自己的专业课外,都具有不少别的才能或技艺可培养辅导学生,有的老师甚至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这让许多学生在校读书变得兴致倍增。其中,有位地理老师的表现,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全校体育运动会的入场仪式上,他居然能一人吹响两支军号,让热烈的运动会入场仪式倍添光彩,多么好的素质。而对比现今的不少中小学教师,大部分都是单面手,他们除了会抓分数与升学率外,很少还有别的素质和技能可传授给学生们。由于部分教师素质的欠缺与畸形,自然导致所教学生素质的欠缺和畸形。所以,说到基础教育成功的话题,仅从教师层面讲,就不尽如人意。
三、学校的现状
依照常态看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都该是球声、琴声、读书声,声声融合的亮丽画卷,学校也该是所有孩子共同向往的地方。而看看现在校园景象,不要说初高中校园听不到美丽的交响曲,就连小学,甚至幼儿园也难闻其声。现在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唯有分数、升学率才成为学校的“正道”,至于如何“育人”,怎样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的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学校都觉得无所谓,一切无足轻重。假如有人能到学校去看一看,考量一番,你会赫然发现,现在的个别学校是在用怎样的方法“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说实话,现在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始终减不下来,教育部明令规定的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一直落不到实处,相当程度上,是学校不作为,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等功利因素所致。正如北京一位知名教授哀叹:(他经长期细致观察,调查部分学校后得出比方)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加工厂,教师变成制造分数的机器,学生成为加工后的产品,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除此之外,学校再无别的意义可言。试想,作为肩负重要“育人”使命的学校,变得这样境况,基础教育的成功又能说到哪里去?当然,话说回来,造成学校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也不全在于教育,教师与学校,是别无选择,无奈之举……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理想的基础教育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说得好,他认为,成功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全人格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教育应该围绕或伴随孩子的人格形成而展开,而不是漫天的应试与分数。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年龄大多在8~18岁阶段,这个时候,是每个人人生观培养和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这时期,如果丢掉或缺少对一个人人格的教育,而去侧重于别的什么教育,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称为成功的或完美的教育。早在100年前,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有这样的观点,他非常重视一个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他曾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另一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关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基础教育,也作过深刻的阐述,他提出,基础教育的对象是0~18岁的人,这阶段最适合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所谓人格,简单地说,指人的品格,其中也包含着道德人格、心理人格、法律人格、做人的资格等诸多因素,学生一般都是18岁左右高中毕业,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完成,更标志着他们已经成人,将以成人的姿态步入社会。因此,他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是培养造就学生良好完美的人格,唯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基础教育。而任何人都不难感受到,今天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施行的教育,是重在培养教育学生人格的形成,还是重在造就学生的分数?一切尽在不言中。
诚然,在全国级的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发言者需要将新意带进会场,才会有价值,才会引起大家共鸣,这无可厚非。论坛上,也提倡,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笔者以为,对某一事物成功与否的论述评判,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不能泛泛而谈。事实上,无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任何一位有真知灼见者,他们的理论或观点在形成发表前,一定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的,从来不会凭空而谈。这个论坛告诉我们一点,倘若再有类似的教育话题在论坛上发表,请每个人务必做到先调查,后发言,把事情搞清楚再说,否则,最好的“口才”也难以服众。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教育界人士热议,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查阅了该教授的具体讲话内容,发现,该教授的报告新意不少,部分观点也立意较深。然而,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且相当成功”这一定论时,笔者有话想说。
笔者身在基教一线30多年,30多年的光阴与蹉跎,经历了本行业的一系列风雨变化,也见证了变化之后的结果和模样。回首往事,放眼今朝,今天耳闻目睹的中小学教育现状,实不敢全面认同该教授的“基础教育成功说”。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做过任课教师,当过班主任,到过重点中学任教,也到过非重点中学任教,由于从没离开过学校与学生半步,自然更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现在的学生到底在怎样读书?教师在怎样施教?学校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教书育人”?其实,并不像教授想象的那样运行。
一、学生的现状
先从学生方面说。按照教育的真谛,孩子在学校读书受教育是一种自然状态下有序的、快乐的学习活动,知识的掌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让孩子健全人格,增强体魄,提高心智,增长见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适应将来人生发展和社会生存需要。孩子读书不存在逼迫和精神负担。然而,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功利因素严重影响,本该正常进行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学习并没有完全成为孩子十分期盼和向往的行为。如果有人能沉下去,静下心来,看看学校运作现状,听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约有80%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乐学、想学。今天由于强烈的读书功利性使然,使原本兴趣盎然的学习读书活动在学校变得十分单调、枯燥和无聊。尽管还有不少“诱惑”渗透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中,“鼓励”着孩子们为学校、为家庭、为个人的美好前程昼夜在题海中苦斗,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受够了这种读书方式的“痛苦与煎熬”,他们大多不得已而为之。近几年,全国时有所闻的中学生集体毁书、焚书事件,部分省市不断重演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虽是个别和少数)这些充分反映中小学学生学习挫折心理,不同程度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现象,或多或少折射出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面对这种情况,有人还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而且相当成功”?再从另一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年龄大多在8~18岁,这一阶段,应该是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快乐、健康、阳光是他们的代名词,笑脸该时常充盈他们的脸庞。而看今天的孩子怎样?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小学生有30%的近视率,初高中学生70%左右。且更糟糕的是,不少学生由于长期困守教室或书房,为分数高低精疲力竭,不要说经得起风吹雨打,就连最普通的阳光下集会活动,也会发生晕厥事件。
二、教师的现状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和义务。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教书,更大意义上,肩负着“育人”的功能。然而,由于受目前社会上部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影响,不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已变得十分畸形变相。他们除了会“教书”(狠抓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外),很少再去承担育人的职责,更不要说去实施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谁都知道,在现有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其重心都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不管是谁,也不管他或她用什么手段教,(例如,加班加点,滥订资料,有偿家教,高温逼熟,拔苗助长,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等)只要能把学生的分数搞上去,他就是一个“好老师”,由于长期受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影响,便使得不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失去了应有的标准,自此师德水准开始明显下降。如个别教师,为了抓出分数,努力争做现有标准下的“好老师”,他们对学生使用的方法手段,哪是一位正常教师能做出的事?另外,还有一点很明显的感觉,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部分教育目标、理念出现偏差———重分数,轻育人,便使得不少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技能也变得片面。记得我们上中小学时,不少老师除了会教自己的专业课外,都具有不少别的才能或技艺可培养辅导学生,有的老师甚至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这让许多学生在校读书变得兴致倍增。其中,有位地理老师的表现,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全校体育运动会的入场仪式上,他居然能一人吹响两支军号,让热烈的运动会入场仪式倍添光彩,多么好的素质。而对比现今的不少中小学教师,大部分都是单面手,他们除了会抓分数与升学率外,很少还有别的素质和技能可传授给学生们。由于部分教师素质的欠缺与畸形,自然导致所教学生素质的欠缺和畸形。所以,说到基础教育成功的话题,仅从教师层面讲,就不尽如人意。
三、学校的现状
依照常态看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都该是球声、琴声、读书声,声声融合的亮丽画卷,学校也该是所有孩子共同向往的地方。而看看现在校园景象,不要说初高中校园听不到美丽的交响曲,就连小学,甚至幼儿园也难闻其声。现在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唯有分数、升学率才成为学校的“正道”,至于如何“育人”,怎样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的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学校都觉得无所谓,一切无足轻重。假如有人能到学校去看一看,考量一番,你会赫然发现,现在的个别学校是在用怎样的方法“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说实话,现在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始终减不下来,教育部明令规定的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一直落不到实处,相当程度上,是学校不作为,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等功利因素所致。正如北京一位知名教授哀叹:(他经长期细致观察,调查部分学校后得出比方)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加工厂,教师变成制造分数的机器,学生成为加工后的产品,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除此之外,学校再无别的意义可言。试想,作为肩负重要“育人”使命的学校,变得这样境况,基础教育的成功又能说到哪里去?当然,话说回来,造成学校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责任也不全在于教育,教师与学校,是别无选择,无奈之举……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理想的基础教育呢?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说得好,他认为,成功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全人格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教育应该围绕或伴随孩子的人格形成而展开,而不是漫天的应试与分数。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年龄大多在8~18岁阶段,这个时候,是每个人人生观培养和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这时期,如果丢掉或缺少对一个人人格的教育,而去侧重于别的什么教育,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称为成功的或完美的教育。早在100年前,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有这样的观点,他非常重视一个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他曾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另一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关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基础教育,也作过深刻的阐述,他提出,基础教育的对象是0~18岁的人,这阶段最适合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所谓人格,简单地说,指人的品格,其中也包含着道德人格、心理人格、法律人格、做人的资格等诸多因素,学生一般都是18岁左右高中毕业,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完成,更标志着他们已经成人,将以成人的姿态步入社会。因此,他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是培养造就学生良好完美的人格,唯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基础教育。而任何人都不难感受到,今天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施行的教育,是重在培养教育学生人格的形成,还是重在造就学生的分数?一切尽在不言中。
诚然,在全国级的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发言者需要将新意带进会场,才会有价值,才会引起大家共鸣,这无可厚非。论坛上,也提倡,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笔者以为,对某一事物成功与否的论述评判,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不能泛泛而谈。事实上,无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任何一位有真知灼见者,他们的理论或观点在形成发表前,一定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的,从来不会凭空而谈。这个论坛告诉我们一点,倘若再有类似的教育话题在论坛上发表,请每个人务必做到先调查,后发言,把事情搞清楚再说,否则,最好的“口才”也难以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