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沙地:亲戚一大群 称谓全“乱套”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说来,伦理称呼有直称、间称和他称。直称是当面称呼,间称指人前背后其他场合的间接性称呼,他称指外界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称呼。江苏启东、海门的沙地人的伦理称呼与国内其他地区十分不同,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爷父”分不清
  沙地人称父亲为爸爸、阿爸,称母亲为“呒买”(取其音);人前背后称我爷、我爸、我娘、我妈。对于后父,有的称伯,有的称叔,也有的称“寄爷”;后娘称呒妈、呒娘,人后称慢爷、慢娘、后娘。祖父称公公、爷爷、爹爹,祖母称“婆哇”(也取其音)、亲婆;人后称亲公、亲婆、奶奶。
  对于“爹”与“爷”的称呼,一般人的概念是父亲为爹、爸,祖父为爷。启东有一杨姓人家养有四女,是一九六三年的迁移户,迁入之初一天到晚管亲爸叫爷爷。他人好奇,杨女们辩解说:“你们管爷爷叫爹(爹),我们管爹(爹)叫爷爷有什么不对?”
  父子关系在他称的场合下叫“爷父子”,与捕鱼人用食盐把潮鲻、乌鲻等海鱼、沟鱼腌起来的“腌乌鲻”叫法一样。
  以前,当地夫妻间很少称呼对方姓名,有事“喂喂喂”的好像打电话,还常常以“呒(你)”、“哦(我)”、“伊”代指,背后也不称名字,称他爸、他爹、他妈、他娘、“我家那个”。丈夫在人前人后称呼妻子不用“媳妇”一词,但是丈夫的父母却时常把“媳妇”挂在嘴边。
  母亲的嫡姊妹,按次序称大(度)姨、二姨、三姨,排行第四的称小姨(避讳),然后是五姨,也有统一称大(度)姨,然后按照排行叫“大大姨”、“二大姨”、“三大姨”等。
  对于妻子的父母,丈夫当面称呼跟着妻子叫,书信语言尊为岳父、岳母,背后称丈人、泰山、丈呒,他称叫做翁婿、聋丈俩。“母”(呒)与度量衡的“五”谐音,间称、他称时又称丈五娘,进而又称丈半娘(一丈等于十尺,五则为半)。
  “男女”分不清
  婚前,男女双方都称对方的父母为寄爷、寄娘,直到结婚才改口。可是现在有的青年只要双方相中、满意,第一次登门见面便叫爸妈。这种闪电式的称呼令准公婆、准岳父母们措手不及,只好尴尬含糊地应对着。寄爷、寄娘的称谓不仅可以称呼青年男女婚前的双方父母,也可以相应称呼姑夫姑母、舅父舅母、姨夫姨娘为寄爷寄娘。
  如果你认为寄爷是“爷”,对方必然是个男的,你就错了。沙地人的一声“寄爷”,不仅可以称呼女性,年龄还不限呢!刚出生的小娃娃也可以当“寄爷”!
  比如,父亲的姊妹叫姑娘、姑母,也可以叫“朵朵”,按排行叫“大朵朵”、“二朵朵”。甚至男女不分,可以称为“姑爹”。然而这姑母、姑爹有可能年龄还很小,才七八岁甚至一两岁,这“母”、“爹”两字都有点难以出口,干脆就改“母”、“爹”为“爷”,叫“寄爷”了。
  “生肖寄爷”则与他处“契爹”、“干爹”习俗大体相同,当地主要以生肖为依据找寄爷,男女不限,婚否不限,孩子要以寄爷的姓氏为姓氏,叫做“寄名出姓”。如果寄爷是女性,则寄爷的丈夫也被叫为寄爷。如果寄爷是男性,则寄爷的妻子就叫寄娘了。
  “邻居寄爷”大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人觉得这个小孩乖巧、秀气、聪明、可爱,说一声“叫我寄爷吧”,现场拍板便叫开了。也有跟风的,见大家都喊这个人寄爷,就跟着叫了。
  让人一头雾水的是,姊夫称妻哥、妻弟为阿舅,称阿舅的妻子为“聚呒”(取其音),许多人说不清什么意思。
  最复杂的,要数亲兄弟娶姊妹俩、甥舅俩同娶姊妹俩的家庭了。对于兄弟、姊妹、甥舅变成嫡连襟、嫡妯娌、上下辈,周围的人们都非常关心(他)她们彼此间的称呼,常常闹出“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笑话,只有掩着嘴巴各自嘀咕的份儿了。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辈分排序的公认准则,由此产生的称谓无疑是维系家族关系和情感凝聚力的符号。一声“呒买、爹爹”、一声“公公、婆哇”,听的人早已喜形于色、心花怒放了。那些久别重逢的亲人只要一声哥弟、一声姊妹,早已口未开泪先流,人伦称谓的价值意义此刻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亲属称谓,各地都不尽相同,有些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大概也不为过。譬如,广东丰顺县一些客家地区的亲属称谓,祖父母称“阿公”、“阿婆”,外祖父、外祖母称为“姐(音)公”、“姐(音)婆”,儿子叫父亲,不叫“爸爸”叫“阿伯”、“阿叔”,外人则称呼父子俩为“子爷”俩,女婿则叫“阿郎”等。相信别的地区,独特的称谓也有不少。这种有趣的称谓折射出传统称谓文化的丰富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婚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溯可追寻至周代,古籍记载为“昏礼”。《释名》给婚姻的定义是“婚,昏时之礼也;姻,女因媒也。”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婚嫁程序就已确定,基本框架定有“六礼”:纳采(提亲)、问名(问姓名、请八字)、纳吉(订婚)、纳征(收受聘礼)、请期(定嫁娶之日)、亲迎(婚礼)。旧时南京的婚礼习俗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基本上承袭明代的仪式,从婚前到婚后,
期刊
[摘 要]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待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活动 城市多元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差异性,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民俗文化的不同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魅力价值或者
期刊
[摘 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培育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实力。  [关键字]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 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继
期刊
陕西“面花之镇”大荔县阿寿村制作的各种“花馍”,相传是古代金石礼品演化的产物,是流行于黄河流域麦产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能工巧匠以面团的可塑性为基础结合传统民间故事创造出与民俗生活紧紧相关的造型艺术,质朴大方人见人爱,从清朝盛行至今。  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庙会的日子,村民们都要提前三五天,靠巧手揉捏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面花,如药王洞、药葫芦、花轿、蜗牛山、药王戏楼、牌楼、狮
期刊
[摘 要]山茱萸与吴茱萸不同科、属,并非一个家族。吴茱萸叶和果具腺点含挥发性油,成为杀菌驱虫、逐寒祛风、去秽辟邪的材料,因而与重阳结缘;山茱萸不具此特点,不为重阳所用。吴茱萸本是茱萸所产地域的专指,与茱萸同义;古代医书和重阳诗词文章中所述茱萸乃吴茱萸,绝非山茱萸。食茱萸与吴茱萸同科异属是近亲,有类似特点和性质,唐以前两者并无严格区分。史载吴茱萸分布北沿曾达北纬39度线,有无吴茱萸或山茱萸要看当时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舞蹈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及提高舞蹈者素质两方面说明了视唱练耳课程在舞蹈专业中的重要性,简单分析了视唱练耳普遍在舞蹈专业中开展得不够好的原因,从而深入的分析舞蹈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该如何开展和应用的论述。  [关键词]舞蹈 视唱练耳 音乐欣赏 旋律 节奏  一、舞蹈专业中学习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蹈,中国民间歌舞,还是国外舞蹈,舞蹈和音乐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舞蹈是人身体
期刊
苏绣,简单说来就是苏州地方刺绣,它最初起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后来慢慢发展,如今已遍及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是我国四大刺绣之一。  苏绣产生的时间,最早一说是春秋时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吴国贵族“绣饰华丽”,日常衣物甚至陈设饰品都用丝绣点缀。据说,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迄今为止,苏绣可以看到的历史大约在1100年——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苏州的几幅南宋苏绣经袱
期刊
[摘 要]合唱起声是完成一首合唱作品的关键,是鉴别一个合唱队好坏的重要标准。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痼疾”,鉴于合唱起声训练方面的专项信息资料较少,因此只能是在实践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寻求办法,摸索经验,去粗取精,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起声训练手段。  [关键字]群众合唱 对拍点的预测——跳绳的启示 起声状态准备  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唱不到点子上”这种现象
期刊
火草,一种生长在山坡、箐沟间的野草。曾作为火镰(击石块取火的器具)取火时的引火物。在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百花园”中,至今还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罕见的利用火草织成的衣服,这就是火草褂子,也叫火草衣。其形古朴庄重,美丽大方,加上制作工艺繁琐费时,故而十分珍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希望自己能穿上一件火草褂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姑娘出嫁前要织好足够数量的火草布为新郎家每人缝制一套火草衣作为
期刊
从前,客家有个等郎妹,一直等了十六年,才等到了郎(出生)。她不但要操劳家务,还要每晚像抚育孩子般服侍“丈夫”。实在满肚子委屈,半夜三更无法入睡,将苦恼作山歌随口吟唱: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睡目揽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唔知系子还系郎。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屎尿屙满床。  唔系看你爷娘面,三拳二脚踢下床。  谁知这山歌被隔壁叔婆听到了,便唱出山歌劝慰她:  隔壁侄嫂你爱贤,带大老公只几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