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背景下,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不难理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教学效果的强化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简单来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主要就是指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实现数字化,从而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当然,教师应该明白,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指导思想是现代教育理念。
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但不能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应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为此,本文会以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为基础,通过以下几点来谈一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用的方式不恰当。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对于其应用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是教材内容的替代品,他们会按照一定的模式把教材内容制作成课件,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这些课件进行教学。换句话说,这只是把原本的纸质教材变成了电子教材,而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第二,课件的质量有待提升。这同样是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只是从网络上下载教学资源,而利用这种方式制作的课件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也会使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热情
毋庸置疑,在課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要的目的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是进行式子计算的教学方式,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些互动类的题目,由学生进行操作来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显示屏会显示出一些鼓励的话,而当学生做错时,就会提示学生是否要重做这道题或者选择查看这道题的答案,同时,在过讲解的过程中,屏幕中会对一些关键的点进行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哪些问题是需要着重关注的。
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电梯、窗户、风车等物体的移动,并让学生结合教材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现象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教学内容通过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这不断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学科,因为有一些数学知识是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或者直观想象能力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一些难点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而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我经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应用到了教学过程中。
在几何画板当中,主要包括点、线、面这样几个基本的要素,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构造、变换、计算、跟踪轨迹等,可以构造成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在教学中,我利用几何画板进行了图形的演示,而学生则在图形的猜测、观察、验证中增加了对于这些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再以《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我同样利用多媒体进行了动态化的演示,通过“割补法”给学生演示了从等腰直角三角形到普通的直角三角形的转化过程,而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之后,我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深化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最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有效提高了《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自主探究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学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拓宽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渠道。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自主探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形式提高自主探究的质量。
在《圆内接正多边形》这一节的教学当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首先,我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表现把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我要求学生思考自己能够想到的关于多边形与圆的位置关系,并把自己当想法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出来,然后,我把学生绘制的图形保存下来,并把这些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出来。接着,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1)什么图形是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中心在什么位置?
(3)把对称中心作为圆心,以对称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长为半径画一个圆,你有什么发现?之后,我让各个小组的学生结合这些问题以及自己画出的图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合作讨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正多边形的概念以及正多边形半径与边长、中心角、边心距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尽管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最直接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材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给学生延伸出一些新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视图》这一节的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从立体图形到三视图以及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转化方法。在完成这一节的教学之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了练习,为了强化练习的效果,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名为“你画我猜”的课堂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每个小组各选两名代表,由这两名学生画出任意两个物品的三视图,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则根据三视图猜测这是什么物品,各组依次绘制图形。
最终,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价值,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责编
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但不能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应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为此,本文会以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为基础,通过以下几点来谈一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用的方式不恰当。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对于其应用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是教材内容的替代品,他们会按照一定的模式把教材内容制作成课件,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这些课件进行教学。换句话说,这只是把原本的纸质教材变成了电子教材,而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第二,课件的质量有待提升。这同样是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只是从网络上下载教学资源,而利用这种方式制作的课件很多时候并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也会使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热情
毋庸置疑,在課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要的目的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是进行式子计算的教学方式,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些互动类的题目,由学生进行操作来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显示屏会显示出一些鼓励的话,而当学生做错时,就会提示学生是否要重做这道题或者选择查看这道题的答案,同时,在过讲解的过程中,屏幕中会对一些关键的点进行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哪些问题是需要着重关注的。
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电梯、窗户、风车等物体的移动,并让学生结合教材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现象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教学内容通过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这不断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学科,因为有一些数学知识是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或者直观想象能力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一些难点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而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理解,我经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应用到了教学过程中。
在几何画板当中,主要包括点、线、面这样几个基本的要素,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构造、变换、计算、跟踪轨迹等,可以构造成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在教学中,我利用几何画板进行了图形的演示,而学生则在图形的猜测、观察、验证中增加了对于这些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再以《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我同样利用多媒体进行了动态化的演示,通过“割补法”给学生演示了从等腰直角三角形到普通的直角三角形的转化过程,而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之后,我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深化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最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有效提高了《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自主探究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学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拓宽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渠道。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自主探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形式提高自主探究的质量。
在《圆内接正多边形》这一节的教学当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首先,我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表现把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我要求学生思考自己能够想到的关于多边形与圆的位置关系,并把自己当想法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出来,然后,我把学生绘制的图形保存下来,并把这些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出来。接着,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1)什么图形是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中心在什么位置?
(3)把对称中心作为圆心,以对称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长为半径画一个圆,你有什么发现?之后,我让各个小组的学生结合这些问题以及自己画出的图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合作讨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正多边形的概念以及正多边形半径与边长、中心角、边心距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尽管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最直接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材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给学生延伸出一些新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视图》这一节的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从立体图形到三视图以及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转化方法。在完成这一节的教学之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了练习,为了强化练习的效果,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名为“你画我猜”的课堂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每个小组各选两名代表,由这两名学生画出任意两个物品的三视图,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则根据三视图猜测这是什么物品,各组依次绘制图形。
最终,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价值,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