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心和重视。小学语文基层教育者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立足于教学实践与经验,从“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赏读语言,提升学生审美”和“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发表一些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21
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最核心部分,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力量,每个学科的学科素养都各不相同,小学语文学科亦然如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思维
无论学习什么学科,单纯地学习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其中,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求知欲,进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例如,在详细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提问:“这篇文章围绕骆驼都写了哪些事?”经过讨论学生给出了笔者答案,如看骆驼咀嚼、询问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想给骆驼剪毛、询问骆驼的去处。笔者接着提问:“那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呢?”学生说什么的都有。由此笔者以“想替骆驼剪毛”为例,让学生带思考“为什么想替骆驼剪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小英子很爱整洁,所以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还有的学生说“因为小英子非常的可爱,但也非常的幼稚,大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接着笔者又以“询问骆驼去处”为例,提出“为什么小英子要不停地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说“小英子是个小孩子,所以她有很强的好奇心。”还有的学生说“因为小英子非常喜欢骆驼。”……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还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素养的提升。
二、赏读语言,提升学生审美
小学语文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审美教育功能。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大都有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美、感受美、追求美和创造美,通过赏读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在朱自清的《匆匆》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惋惜。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用十分简洁却优美的语言,展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同时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不论是写燕子、柳树还是桃花,都说明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但最终都和“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因此文中处处都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在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时,教师一定要将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魅力,同时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一来,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强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教师应打破以往语文课堂中单一的评价方式,通过多元的评价来引导鼓励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请学生分组做游戏,然后笔者计时,看哪一组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子中拉出来。之后笔者要求参加游戏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也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们对实验展开的激烈的讨论。之后笔者让学生总结他们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的答案不是死板和固定的。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这都会导致学生看法不一致,因此,教师在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甚至千差万别的答案,允许学生有新奇独特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评价的语言要带有鼓励性和赏识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丰富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使学生更了解自己,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總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贯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但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坚持,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做进一步探究,以促进笔者个人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3).
[2]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4).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21
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最核心部分,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力量,每个学科的学科素养都各不相同,小学语文学科亦然如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有效提问,培养学生思维
无论学习什么学科,单纯地学习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其中,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求知欲,进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例如,在详细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提问:“这篇文章围绕骆驼都写了哪些事?”经过讨论学生给出了笔者答案,如看骆驼咀嚼、询问骆驼为什么系铃铛、想给骆驼剪毛、询问骆驼的去处。笔者接着提问:“那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呢?”学生说什么的都有。由此笔者以“想替骆驼剪毛”为例,让学生带思考“为什么想替骆驼剪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小英子很爱整洁,所以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还有的学生说“因为小英子非常的可爱,但也非常的幼稚,大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接着笔者又以“询问骆驼去处”为例,提出“为什么小英子要不停地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说“小英子是个小孩子,所以她有很强的好奇心。”还有的学生说“因为小英子非常喜欢骆驼。”……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还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素养的提升。
二、赏读语言,提升学生审美
小学语文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审美教育功能。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大都有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美、感受美、追求美和创造美,通过赏读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在朱自清的《匆匆》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惋惜。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用十分简洁却优美的语言,展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同时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不论是写燕子、柳树还是桃花,都说明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但最终都和“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因此文中处处都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在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时,教师一定要将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魅力,同时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一来,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多元评价,鼓励学生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强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教师应打破以往语文课堂中单一的评价方式,通过多元的评价来引导鼓励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请学生分组做游戏,然后笔者计时,看哪一组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子中拉出来。之后笔者要求参加游戏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也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们对实验展开的激烈的讨论。之后笔者让学生总结他们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的答案不是死板和固定的。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家庭环境也不同,这都会导致学生看法不一致,因此,教师在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甚至千差万别的答案,允许学生有新奇独特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评价的语言要带有鼓励性和赏识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丰富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使学生更了解自己,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總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贯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但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坚持,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做进一步探究,以促进笔者个人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3).
[2]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