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ng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的必修课,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点,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案,以期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可以有所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表达能力;策略
  本文对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阐述了五个策略,一为教师引领小学生发掘语言的魅力,二为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三为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感,四为累积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素养,五为开展语言教学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教师引领小学生发掘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工具,也是文化,它经历过世代的洗刷,变革为当今人们所见的模样。人们之间互相沟通,分享情感,都需要经过语言的润色,才能完整且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因此具有表达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热爱,引领学生发掘语言的魅力。教师可用朗朗上口的小诗和优美的散文展现出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诗歌和散文大声地读出来,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朗诵。朗诵之前,教师为学生做一个示范,教导学生发音的准确性。此外,学生通过文字对诗歌和散文有不同的理解,教师也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表达出来。学生对文字有一定地理解,就会对诗歌和散文产生自己的情感理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越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才越能发现语言的魅力,教师善用则能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课文《父亲、树林和鸟》,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把这篇文章朗读出来,朗读之前教师不做示范,学生自己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朗读全文,读毕以小组的形式探讨该文。在探讨时学生通过不同的思维想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发现文章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活性,反之学生很容易心不在焉,造成课堂的混乱。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表达欲,对此教师要营造出适合学生激发表达能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得以畅所欲言。表达能力需要不同的技巧进行锻炼,良好的氛围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积极地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用极大的热情感染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带入到氛围之中,让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氛围的热度。例如: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可以以该文的体系设计自由讨论课程《我爱故乡的××》,不限事物的种类,每位学生都对自己家乡中印象深刻的事物进行介绍,以轻松的氛围自由地畅谈。
  三、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表达能力最重要的地方,提高学生的语感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则需要从三个方向培养,其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其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三是拓展阅读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则对文章的感情和文字表达的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精准地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只有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才能对文章做出準确的表达,才能使学生的表达具有逻辑性和思想性,也才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例如:课文《纸的发明》,教师可以由纸拓展知识,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解纸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四大发明一同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现世和古世,让学生在庞大的历史宏观中理解纸之所以伟大的缘由。
  四、累积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素养
  空洞的词汇不足以支撑学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三个方向提升学生的阅读累积量,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知识,二是扩大课内文章的阅读范围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三是立足于课堂辅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活动。大量的阅读累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良好的语言素养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里对学生展开语言素养的培养,教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累积方法,使学生习惯成自然,之后再增加学生的阅读活动时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课文《荷花》,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可以由“荷花”为重心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同时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或季羡林的散文《荷塘清韵》,让学生能够对荷花的印象更加突出,对荷花的了解更加丰富。之后学生再反过来阅读课文《荷花》时,便可以对作者热爱荷花的感情产生共鸣。
  五、开展语言教学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寓教于乐,是指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可以收获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入手,展开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乐于吸收知识。教师可以针对每位学生的语言表达现状设计教案,增加每位学生的参与度。例如举行辩论赛,让学生对一个论点进行不同观念的讨论,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表达机会。再如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站在人物的角度带入人物的感情,如此可以让学生提高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提高对表达能力的精确性。
  六、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育不再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的方向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其中表达能力就是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环节。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良好的语言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增添学生的人格魅力。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加出众,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有更好的前景,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8(73):70-70.
  [2]黄瑾珲.紧抓“三要素”,打开“话匣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9(15):79-79.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小学数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有着提升,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因素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解决,如教学中没有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再者,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存在不科学之处。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就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只
◆摘 要: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是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小学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路径,则可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个人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课;合作学习;教学路径  1信息技术背景下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1信息技术的使用合理适度  
◆摘 要:倾听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用心倾听,从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今后更多课程的学习,倾听是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倾听能力更应该是老师重点培养的。下面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习惯;课堂教学  在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是一个重要学科,也是学生们学习其他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小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今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掌握独到的学习方法才尤为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自学意识,本文做出了一些探索与研究,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兴趣;自学意识;能力  一、兴趣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  1.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新教改已经把自学能力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