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各种功能,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意提问类型的多样性与和实效性。
一、教师要学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利用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加强下述的六大提问意识。
1.目标意识
课堂提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而是要有的放矢。是否该问,问些什么,怎样发问,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提问是教学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应该不问;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应该少问;而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应该多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地设计提问。这些在备课时就要有所考虑和设计,虽然在课堂实施中要有临场应变的能力,要随时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但不能太随意。
2.时机意识
设计课堂提问的着眼点有:内容的关键处、内容的矛盾处、内容的含蓄处、知识的规律处、事物的联系处以及学生的不在意处等。提问应主要着眼于内容的关键处。所谓内容的关键处是指教学的重点、难点。
3.精简意识
课堂提问过多有许多害处。从教的角度看,势必面面俱到,喧宾夺主,从学的角度看,势必易于应付,为答而答。可借鉴系统工程的方法,采取合并、简化、取消、加大问题容量、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等方法,力求精简问题的数量,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直接感知和操作,提高感悟能力。精简问题的数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让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
4.训练意识
数学是需要“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建议提问不宜太“白”(说白了的“白”)、太直接,要把提问也作为一种训练,要和“做数学”结合起来才能深入有效,尤其是高中学生,不是靠一、两个趣味问题可以解决的,而是要注重每一次提问的训练效果。
5.过程意识
好的课堂提问能体现训练过程,随着一次次提问、回答,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要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整体性:教师要把教材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分解成前后相联系的几项要素或几个部分,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把每一部分当作一个阶梯,精心设问,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
②层次性: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辅助问题要注意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提高,达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③展示性:课堂提问应注意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学生思考结果的正确,很少问及学生是怎么思考的,有的是教师代替学生表述思考过程或主观想象学生的思考过程。
6.质疑意识。
学贵知疑,能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自学能力,也是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且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又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首先学会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
1.适度地确定提问的内容
提问内容的把握,主要包括范围、深度和难度等的确定。设定负有不同功能的提问,提问内容涉及的深浅、宽窄、难易等,应各有不同,须灵活把握。有的提问问题可大一点,比如:总结性提问;有的则应小一点,比如:反馈性提问;有的问题可难一点,比如:检测性提问;有的则应容易一点,比如:负有组织教学功能的提问。有时,同一类提问,其深难度和范围大小可审时度势地予以变通,而不照上述常规行事。
2.精心地设计问题的情景
问题的设计,既包括上面所讲提问内容的确定,还包括问题的切入点、问题的表述以及提问的方式等多个方面。切入点符合知识的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易于引发学生思维,收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这就犹如庖丁解牛的道理。问题的表述也很重要。教师的设问要语言简洁、准确、切中要害,切忌似是而非、罗嗦。提问的方式应根据问题的内容和功能灵活掌握,不可处处直问式,如可以是“是非”式,也可以是导思式,甚至还可以设而不问----教师铺垫,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甚至由学生向教师提问。
3.适当地选择提问的对象
设定负有不同功能的提问,应根据目的、内容的难易程度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成绩的优劣、理解能力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差异等)而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有的问题应提问中、下学生(如检测性提问),有的则应提问中、上学生(如导入性提问),还有的问题则应提问多种类型的学生(如反馈性提问)。有时,对于特定情境和某种需要,又可不按上述方法处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总之,提问对象选择的恰当与否反映出教师教学上的机智与成熟。
4.正确地进行提问的操作
课堂提问的操作中,应注意:先发问后叫人,以使每个学生都有面临被提问之感,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使人人都积极思考;先发问后叫人,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否则会使提问失去意义;乱而有序,即时前时后,时左时右,时差生时好学生地提问学生,以不让学生觉出规律,而人人都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盯”而不“死”,即当一个学生不能作出回答时,既不轻易让其坐下,亦不“死盯”不放,而置其它学生于不顾。
5.巧妙地运用重复的手段
就同一个问题盲目地反复叫起许多学生,作无须动脑子的单纯重复式回答,是不可取的。然而,巧妙的重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同一个问题,可在一节课上的不同时间,先后二、三次重复提出,甚至在下一次课上再提出,可起到强调和加深印象的效果;或者同一个问题,可有意先后二、三次地重复(甚至突然)提问同一个学生,对其本人乃至对全班都会收到极佳效果。
6.灵活地进行回答的评判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直接给予简单评判,指出回答正确与否,虽然无可指摘,但着意引导(甚至有意反向引导),效果会更好。学生答错,可有意不予评判,而是进而面向全班改变角度引深、追问、设问,最终引出答案;当几个学生的回答有分歧时,不简单指出谁对谁错,而是抓住分歧,鼓励多向乃至逆向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当学生已作出正确回答时,教师可故意误导(或提出反向问题,或提出质疑或引导自疑等),最后再指出正确答案。这种有意诱导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扎实掌握知识,更可引导学生深入多向思考。
一、教师要学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利用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加强下述的六大提问意识。
1.目标意识
课堂提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而是要有的放矢。是否该问,问些什么,怎样发问,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提问是教学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应该不问;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应该少问;而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应该多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地设计提问。这些在备课时就要有所考虑和设计,虽然在课堂实施中要有临场应变的能力,要随时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但不能太随意。
2.时机意识
设计课堂提问的着眼点有:内容的关键处、内容的矛盾处、内容的含蓄处、知识的规律处、事物的联系处以及学生的不在意处等。提问应主要着眼于内容的关键处。所谓内容的关键处是指教学的重点、难点。
3.精简意识
课堂提问过多有许多害处。从教的角度看,势必面面俱到,喧宾夺主,从学的角度看,势必易于应付,为答而答。可借鉴系统工程的方法,采取合并、简化、取消、加大问题容量、变顺向提问为逆向提问等方法,力求精简问题的数量,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直接感知和操作,提高感悟能力。精简问题的数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让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
4.训练意识
数学是需要“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在这样的前提下去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建议提问不宜太“白”(说白了的“白”)、太直接,要把提问也作为一种训练,要和“做数学”结合起来才能深入有效,尤其是高中学生,不是靠一、两个趣味问题可以解决的,而是要注重每一次提问的训练效果。
5.过程意识
好的课堂提问能体现训练过程,随着一次次提问、回答,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要做到这点,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整体性:教师要把教材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分解成前后相联系的几项要素或几个部分,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把每一部分当作一个阶梯,精心设问,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
②层次性: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辅助问题要注意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提高,达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③展示性:课堂提问应注意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学生思考结果的正确,很少问及学生是怎么思考的,有的是教师代替学生表述思考过程或主观想象学生的思考过程。
6.质疑意识。
学贵知疑,能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自学能力,也是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且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又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首先学会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
1.适度地确定提问的内容
提问内容的把握,主要包括范围、深度和难度等的确定。设定负有不同功能的提问,提问内容涉及的深浅、宽窄、难易等,应各有不同,须灵活把握。有的提问问题可大一点,比如:总结性提问;有的则应小一点,比如:反馈性提问;有的问题可难一点,比如:检测性提问;有的则应容易一点,比如:负有组织教学功能的提问。有时,同一类提问,其深难度和范围大小可审时度势地予以变通,而不照上述常规行事。
2.精心地设计问题的情景
问题的设计,既包括上面所讲提问内容的确定,还包括问题的切入点、问题的表述以及提问的方式等多个方面。切入点符合知识的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易于引发学生思维,收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这就犹如庖丁解牛的道理。问题的表述也很重要。教师的设问要语言简洁、准确、切中要害,切忌似是而非、罗嗦。提问的方式应根据问题的内容和功能灵活掌握,不可处处直问式,如可以是“是非”式,也可以是导思式,甚至还可以设而不问----教师铺垫,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甚至由学生向教师提问。
3.适当地选择提问的对象
设定负有不同功能的提问,应根据目的、内容的难易程度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成绩的优劣、理解能力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差异等)而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有的问题应提问中、下学生(如检测性提问),有的则应提问中、上学生(如导入性提问),还有的问题则应提问多种类型的学生(如反馈性提问)。有时,对于特定情境和某种需要,又可不按上述方法处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总之,提问对象选择的恰当与否反映出教师教学上的机智与成熟。
4.正确地进行提问的操作
课堂提问的操作中,应注意:先发问后叫人,以使每个学生都有面临被提问之感,从而调动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使人人都积极思考;先发问后叫人,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否则会使提问失去意义;乱而有序,即时前时后,时左时右,时差生时好学生地提问学生,以不让学生觉出规律,而人人都处于紧张的思考之中;“盯”而不“死”,即当一个学生不能作出回答时,既不轻易让其坐下,亦不“死盯”不放,而置其它学生于不顾。
5.巧妙地运用重复的手段
就同一个问题盲目地反复叫起许多学生,作无须动脑子的单纯重复式回答,是不可取的。然而,巧妙的重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同一个问题,可在一节课上的不同时间,先后二、三次重复提出,甚至在下一次课上再提出,可起到强调和加深印象的效果;或者同一个问题,可有意先后二、三次地重复(甚至突然)提问同一个学生,对其本人乃至对全班都会收到极佳效果。
6.灵活地进行回答的评判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直接给予简单评判,指出回答正确与否,虽然无可指摘,但着意引导(甚至有意反向引导),效果会更好。学生答错,可有意不予评判,而是进而面向全班改变角度引深、追问、设问,最终引出答案;当几个学生的回答有分歧时,不简单指出谁对谁错,而是抓住分歧,鼓励多向乃至逆向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当学生已作出正确回答时,教师可故意误导(或提出反向问题,或提出质疑或引导自疑等),最后再指出正确答案。这种有意诱导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扎实掌握知识,更可引导学生深入多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