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学生党支部的管理模式凸显出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本文将党小组辅导员制度引入到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中,遴选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作为低年级党小组辅导员,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党员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组织生活和党建工作、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关键词】 低年级 学生党支部 党小组辅导员制度
1. 党小组辅导员制度
普通高校低年级学生党员是高校的第一批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第一站。由于他们在高中时缺乏长期的党基本知识理论的系统学习,进入大学后便缺乏党支部工作的经验,加之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并不完善,因此组织活动开展的成效不是太明显。考虑到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亟需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低年级的学生党员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党小组辅导员制度正是借鉴长江大学学生高级干部培训班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提出的一种工作制度。本制度的核心在于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以高带低,传授经验”,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开展丰富活动锻炼党员的实践能力,以严格考核方案增強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以加强互动交流促进支部和谐。党小组辅导员具体负责指导低年级开展组织活动、参加理论学习、完成实践任务,旨在帮助低年级的新党员更好的适应组织生活,更认真的加强理论学习,更有效的开展支部活动,更切实的服务同学。
2. 目前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存在的弊端
2.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中学党建工作脱节
发展一个党员需要一段时间,培养一名党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党组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和正式党员的再教育等方面需做大量政治教育工作。而多数中学并不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学生党员的慎重过程大多沦为“走过场”的短暂形式,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机会极少,甚至根本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这使得他们在高中时缺乏长期党基本知识理论的教育,缺乏党建工作的经验,导致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组织生活、组织活动开展的成效不是太明显,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2 部分高校不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疏于对党员的培养、考察
由于低年级党员少,很多高校不重视对低年级党员的培养、考察,不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党员在支部没有得到到应有的权利。有些高校虽有党支部,却名存实亡,并未有效地组织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等党性教育的活动,党员的党性修养得不到普遍提高便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亦无法真正起到战斗堡垒作用。
2.3 狭义党支部的任务与目的
党的十七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的第三点: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1]。故学生党支部应该就是学生党员学习、锻炼、提高的一个特殊平台,而在实际运作中党支部更多地注重工作任务的安排,而忽略了对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和支部成员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这也将严重影响党员的整体素质。
3. 实现党小组辅导员制度的意义
3.1有利于传承学生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的交流工作经验
学生辅导员就像是为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加的一层“保护膜”,组织结构的相对稳定,更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经验和传统一[2]。这种辅导员模式使得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形成传、帮、带的共建模式,使得上届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继承和发扬。此外,辅导员将党建工作经验和在支部生活的经历与低年级党员分享,如此历届循环,学生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一届一届薪火相传并不断积淀,为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党员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组织基础。
3.2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学生党小组的考核评比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犹如催化剂,用得恰当就能极大地促进工作的开展,由于很多老师对党小组疏于管理与考察,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成效很难比较,也就很难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比机制。本制度探索性地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党小组的工作成效得到真正体现,进一步促进学生班党支部工作的开展。
3.3有利于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制度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到低年级党小组辅导,正是对学生党员的一种最好的激励、关怀、帮扶措施。首先,为低年级党员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通过本制度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更好的培养和发展自己,能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会更加熟悉党支部的工作流程和细则,为日后的党建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该机制的建立,既为高年级学生党员的实践锻炼搭建平台,也为他们施展才华和不断学习提供舞台。高年级的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他们必定会参与到低年级得党建工作之中,而先律己方能束人。为此,他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习,而且在言行上还必须做好表率。这必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
4. 实行党小组辅导员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4.1 完善、细化工作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培养机制
合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培养机制是党支部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工作评价以党支部书记为主和辅导员协助开展,具体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党小组的工作评价,主要从党小组成员的表现和考勤进行评价,一个学期评选出一个明星党小组;第二部分,对党员的评价,根据党员的个人考勤以及在活动学习中的表现情况,在期末评选出优秀党员。第三部分,对辅导员的考核根据辅导员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辅导员。创新型的培养机制是本制度的亮点,在该机制下在注重传统制度下对党员培养之外,更加注重党员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为党员搭建更多的学习、锻炼和提高的平台,鼓励各党小组独立的开展活动,创新党内活动形式。
4.2 严格遴选优秀的学生党员作为辅导员
辅导员是该制度组成的重点,辅导员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制度实施成效的好坏,所以在遴选辅导员时一定要从严,这些学生辅导员可以从上一届党支部中选出,也可以从上上届党支部中选出,主要目的是选出真正能胜任该职务的优秀党员,切不可随意任命,要做到宁缺毋滥。
4.3 更加注重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本制度应更强调对党员的管理方式以量化考核的方为主,对于无故缺勤、迟到以及表现不合格者进行适当的扣分,对在学习、工作和活动中表现优异者进行适当的加分,对于扣分达到一定分数的党员由党支部书记将与其谈话。量化考核由辅导员具体负责,考核结果每月公布总结一次,在实行本制度时应更加注重辅导员的引导教育,避免至上而下的传统说教,促进支部生活民主化。
参考文献:
[1] 金水法.党支部工作[M]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4.
[2] 陈曦.以学科梯队优势加强研究生基层的组织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65.
作者简介:何陵沅,1991年出生,男,湖南常德人,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籍本科生。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低年级 学生党支部 党小组辅导员制度
1. 党小组辅导员制度
普通高校低年级学生党员是高校的第一批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第一站。由于他们在高中时缺乏长期的党基本知识理论的系统学习,进入大学后便缺乏党支部工作的经验,加之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并不完善,因此组织活动开展的成效不是太明显。考虑到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亟需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低年级的学生党员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党小组辅导员制度正是借鉴长江大学学生高级干部培训班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提出的一种工作制度。本制度的核心在于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以高带低,传授经验”,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开展丰富活动锻炼党员的实践能力,以严格考核方案增強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以加强互动交流促进支部和谐。党小组辅导员具体负责指导低年级开展组织活动、参加理论学习、完成实践任务,旨在帮助低年级的新党员更好的适应组织生活,更认真的加强理论学习,更有效的开展支部活动,更切实的服务同学。
2. 目前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存在的弊端
2.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中学党建工作脱节
发展一个党员需要一段时间,培养一名党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党组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和正式党员的再教育等方面需做大量政治教育工作。而多数中学并不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学生党员的慎重过程大多沦为“走过场”的短暂形式,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机会极少,甚至根本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这使得他们在高中时缺乏长期党基本知识理论的教育,缺乏党建工作的经验,导致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组织生活、组织活动开展的成效不是太明显,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2 部分高校不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疏于对党员的培养、考察
由于低年级党员少,很多高校不重视对低年级党员的培养、考察,不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党员在支部没有得到到应有的权利。有些高校虽有党支部,却名存实亡,并未有效地组织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等党性教育的活动,党员的党性修养得不到普遍提高便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亦无法真正起到战斗堡垒作用。
2.3 狭义党支部的任务与目的
党的十七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的第三点: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1]。故学生党支部应该就是学生党员学习、锻炼、提高的一个特殊平台,而在实际运作中党支部更多地注重工作任务的安排,而忽略了对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和支部成员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这也将严重影响党员的整体素质。
3. 实现党小组辅导员制度的意义
3.1有利于传承学生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的交流工作经验
学生辅导员就像是为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加的一层“保护膜”,组织结构的相对稳定,更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经验和传统一[2]。这种辅导员模式使得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形成传、帮、带的共建模式,使得上届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继承和发扬。此外,辅导员将党建工作经验和在支部生活的经历与低年级党员分享,如此历届循环,学生党支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一届一届薪火相传并不断积淀,为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党员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组织基础。
3.2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学生党小组的考核评比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犹如催化剂,用得恰当就能极大地促进工作的开展,由于很多老师对党小组疏于管理与考察,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成效很难比较,也就很难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比机制。本制度探索性地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党小组的工作成效得到真正体现,进一步促进学生班党支部工作的开展。
3.3有利于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制度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到低年级党小组辅导,正是对学生党员的一种最好的激励、关怀、帮扶措施。首先,为低年级党员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通过本制度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更好的培养和发展自己,能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会更加熟悉党支部的工作流程和细则,为日后的党建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该机制的建立,既为高年级学生党员的实践锻炼搭建平台,也为他们施展才华和不断学习提供舞台。高年级的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他们必定会参与到低年级得党建工作之中,而先律己方能束人。为此,他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习,而且在言行上还必须做好表率。这必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
4. 实行党小组辅导员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4.1 完善、细化工作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培养机制
合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培养机制是党支部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工作评价以党支部书记为主和辅导员协助开展,具体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党小组的工作评价,主要从党小组成员的表现和考勤进行评价,一个学期评选出一个明星党小组;第二部分,对党员的评价,根据党员的个人考勤以及在活动学习中的表现情况,在期末评选出优秀党员。第三部分,对辅导员的考核根据辅导员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辅导员。创新型的培养机制是本制度的亮点,在该机制下在注重传统制度下对党员培养之外,更加注重党员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为党员搭建更多的学习、锻炼和提高的平台,鼓励各党小组独立的开展活动,创新党内活动形式。
4.2 严格遴选优秀的学生党员作为辅导员
辅导员是该制度组成的重点,辅导员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制度实施成效的好坏,所以在遴选辅导员时一定要从严,这些学生辅导员可以从上一届党支部中选出,也可以从上上届党支部中选出,主要目的是选出真正能胜任该职务的优秀党员,切不可随意任命,要做到宁缺毋滥。
4.3 更加注重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本制度应更强调对党员的管理方式以量化考核的方为主,对于无故缺勤、迟到以及表现不合格者进行适当的扣分,对在学习、工作和活动中表现优异者进行适当的加分,对于扣分达到一定分数的党员由党支部书记将与其谈话。量化考核由辅导员具体负责,考核结果每月公布总结一次,在实行本制度时应更加注重辅导员的引导教育,避免至上而下的传统说教,促进支部生活民主化。
参考文献:
[1] 金水法.党支部工作[M]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4.
[2] 陈曦.以学科梯队优势加强研究生基层的组织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65.
作者简介:何陵沅,1991年出生,男,湖南常德人,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籍本科生。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