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章包括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要解读文章,一要理解其思想内容,即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材料;二要了解其表现形式,即文章的语言表达及结构特色。纵览语文教学名家的经验之谈,可以得出:文章解读并无定法,但无定之中有“一定”。方法林林总总,不胜枚举,高明的语文教师能够做到随手拈来,独具匠心,好像是全无设计,但却都是厚积薄发,源于长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积累,源于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灵活变通和机智运用,正所谓先规矩而后才能方圆。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指做人应有的境界,真正的好的语文教学,也应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这“随心所欲”的境界,就是“活”。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语文教学贵在激活教法,讲究课堂机智,讲究灵活多变,使语文教学灵感四射,精彩纷呈,正像英特尔公司的总裁葛洛夫所说的:“永远不变的是变化”,语文教学也应如此。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前提是能够掌握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了解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规律这方法,就是“矩”。本文试着从语文阅读教学的“无定之中的一定”,来阐述一下文章解读的几种行之有效的常规方法。
一、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主题和表现主题的材料。拟定标题一般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揭示主题的标题,二是揭示材料的标题。另外,有些文章的标题赋予了强烈的主观感情,如用象征语,间接地表现主旨;用提示语发问,以引起人们的深思与注意,等等。对标题进行分析、改造、加工,在题目上做文章,也是打开理解课文大门的一把钥匙。
1.解析法,抓住重点字词剖析。《白杨礼赞》、《琐忆》、《多收了三五斗》、《伤仲永》,可以抓住题眼,重点理解“礼”、“琐”、“多”、“伤”。
2.重拟法,由老师或学生另拟标题,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评价说明优劣高下,以此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另拟成《穷人和富人》,《哈佛尔一家》,《我们一家人》,《遭遇》;《二六七号牢房》,可以让学生加上修饰成分,自己拟定标题:《狭小窒息的牢房》,《关得住肉体关不住灵魂的牢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重拟成《风雪之夜山神庙里杀敌报仇》。例如,宁鸿彬在讲授《七根火柴》时,故意将标题写成《六根火柴》,并说:“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你能以讲解员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吗?”当学生指出是六根火柴时,宁鸿彬笑道:“明明是七根火柴,为什么变成六根火柴呢? 这一根火柴到哪里去了?这一根火柴在漫漫草地上起了什么作用?”这样妙改标题,欲擒故纵,既强化了关键词语,又让学生兴趣盎然。例如,将《论雷峰塔的倒掉》,改成《记雷峰塔的倒掉》;将《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你”,改成“您”;将《多收了三五斗》标题中的“多”改成“少”。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优劣高下,从而理解作者所拟标题的深意所在。
3.加上副标题,如《皇帝的新装》——一个××样的皇帝,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比如《一个爱穿新衣服的皇帝》,《一个自以为是的皇帝》,《一个愚蠢的皇帝》等等,通过学生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质疑法(提问法),教师可以就标题提出问题,或高屋建瓴,或一语中的,或引发深思,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师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呢?”,再如《死海不死》,可以提问:“它为什么会被称为死海?死海为什么又不死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高中课本选编的巴金的《灯》,一位教师这样设问:“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灯?”学生回答:“驱散黑暗”。教师又问:“黑暗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夜晚的黑。”教师又问:“有没有另外一种黑暗呢?”学生想了半天,教师提示:“比如阴暗,暗无天日。”学生豁然开朗,联想到悲观丧气,厌世绝望,心灰意冷,回答:“心灵,内心的黑暗。”教师进一步启发:“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巴金的‘灯’指的是什么?它要照亮什么?”……教师的步步设问,让学生进行了一场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更有助于把握住文章的精神内涵。
二、抓重点 理解文章要找对“准星”,这样才能百发百中。这“准星”就是文章的重点和关键。理解了重点部分,其他部分就可以高屋建瓴,迎刃而解,甚至可以淡化处理,可以不求甚解。抓住重点解读文章,可以说是理解文章的万能钥匙。例如,理解记叙文,人物和事件是重点。记人为主的,就要看记了几个人,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什么性格特征;叙事为主的,要了解记的是什么事,其来龙去脉,何因何果;当然,解读记叙文,理解其思想内涵也很重要。议论文就应抓住中心论点,以及中心论点下面的各个分论点。
抓重点,就要锁住关键词,找出中心句,抓住重要语段,这样理解文章往往是取其大概,舍形取神,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往往用于初读时的整体感知课文,精读之后的归纳总结课文。例如,警句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理解了几句警世名言,也就大致理解了文章的精华,这种方法,初看似乎过于功利,实际上用于初读时的整体感知,精读之后的归纳总结,比较合适,比较易于宏观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读古文时,尤为合适。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记住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抓住了主旨,理解并背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一写景名段,完成了对语言的鉴赏与积累,其他部分大可不求甚解。江苏教育出版社新编课本《语文》(九年级下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的探究练习四,要求背诵两篇课文,我觉得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但似乎有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之嫌。只要背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身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对课文的理解就抓住了重点,而对于那些艰涩古奥的语句,尽可以不求甚解,能通读一遍就算完成。 理解重点句,是理解文章的捷径,并不意味着其他部分都可一略而过。如唐弢先生的《琐忆》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句高度概括了鲁迅先生的人格,也统领了全文的内容。虽然理解了它,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只有细细地体味其他七件小事,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鲁迅这种爱憎分明的情感;只有对七件小事咀嚼分析,才能真正懂得鲁迅先生的为人。
对于一些实用文体,理解的重点就是文体模式,即文章的结构章法。宁鸿彬主讲新闻《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只用了三个步骤,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步,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标题),第二步谁能用一段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导语),第三步,谁能用几段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主体),这三个问题明白了,就理解了新闻的结构。
三、抓联系 教读某一篇课文时,教师应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找出联系点,打通理解文章的血脉和关节。如初中选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人物形象,熟悉故事情节。郑屠户对金翠莲,是一占、二弃、三诈;鲁提辖对金家父女,是一问、二赠、三救;鲁提辖对郑屠户,是一嘲耍、二揭露、三痛打;郑屠户对鲁提辖,是一顺从、二拼命、三求饶。从对比中,可以看出鲁智深与郑屠户的不同性格,一个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一个是恃强凌弱、欺压良善的泼皮无赖。
鉴于学生的阅历不足,经验有限,体验不深,往往对有些文章理解起来有障碍。如果能适当联系生活,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正像美国的爱默生所说:“我们读书时,要把自己的生活当成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把学习语文同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自己的影子,通过生活来唤醒他们的感觉体验,就可以激活并拓展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领悟生活的内涵、人生的真谛。例如,讲解《背影》、《散步》,可以让每个学生讲述或描写身边的亲情;讲《这不是一颗流星》与《羚羊木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初一课本),可以让学生讲述与父母的隔阂与代沟;教读《我的叔叔于勒》,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人与人之间这种金钱关系,了解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苏秦的故事,苏秦落魄时,家里人侧目视之,而他得志时,家里人则对他毕恭毕敬。也可以联想到《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尤其是其岳父胡屠户的前后不同表现。或者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于勒们”的遭遇。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人们之间都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关系——虚情假意;人性之中,都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弱点——趋炎附势。
另外,课文之间也有诸多的联系,比如,同一题材和体裁,主题挖掘有深有浅,写作风格可能大异其趣,这些都可在联系中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鉴别和欣赏能力。比如,高中阶段,读鲁迅的《药》、《祝福》、《拿来主义》等作品,由于初中阶段对鲁迅及作品已有初步了解,孤立地讲可能效果一般。可以把他的作品串联起来讲解,甚至还可以开一个鲁迅及其作品专题讲座,把学生已有的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回忆激活,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鲁迅及作品。比如从《<呐喊>自序》,了解它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演变;从他的杂文与小说,《故乡》、《狂人日记》、《药》等等,可以看出他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的深邃的思想和锐利的眼光;从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风筝》、《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以及唐弢先生的《琐忆》,可以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的童年,了解他对老师的怀念,对弟弟的愧疚,对朋友的同情与爱,对青年的扶助和激励,了解他侠骨中柔情的一面。通过如此的重新盘点与介绍,使学生既了解了文学中的鲁迅,又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鲁迅,鲁迅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莫测高深的伟大的作家,而是一个平易亲切、幽默风趣、可亲可近的长者,学生更容易走进作品,走近鲁迅。
四、抓因果 事物之间有时有因果联系,在剖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可以由因寻果,或由果溯因。因果关系也非常复杂,有时一因一果,有时多因一果,有时一因多果,有时多因多果。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果溯因,探寻事件背后深在的原因,是揭示文章主旨,领悟作者深意的一个重要捷径。
如教读鲁迅的《药》,小说两个事件交织,明线是华老栓为华小栓去买人血馒头回来治病,结果小栓的病也没有治好;暗线交待夏瑜被杀,鲜血被做成人血馒头出卖。两件事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果溯因地深究起来,夏瑜为何被杀,一方面由于革命者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孤军奋战;另一方面,由于老栓和小栓这样的民众的普遍的不觉悟,普遍的愚昧,对革命及革命者缺乏了解、支持和同情。所以,夏瑜被杀与老栓买人血馒头之间也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这也是鲁迅要给我们揭示的一个社会痼疾,普遍存在于民众精神上的痼疾——麻木与不觉悟。 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鲁迅对华老栓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矛盾的心理了。
有的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宝玉挨打》,其中心事件是宝玉挨打,如果由这一结果去追溯原因,可以找出直接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与戏剧演员蒋玉菡的平等交往,二是对金钏跳井而死的同情,三是贾环出于嫉恨的诬告。了解了直接原因,有助于对情节进行概括与了解,而其挨打的根本原因是:宝玉鄙弃道德文章,厌恶仕途经济,与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贾政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两种价值观念、两种文化思潮的对立与冲突,了解了根本原因,是吃透作者深意了解作品宏旨的关键。
五、抓演变 比如小说,故事情节有起伏变化,人物的外在容貌、行为举止及内心情感也会有所变化,抓住了这些变化,然后去追究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就会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一个角度。如《最后一课》,主人公是小弗朗士,他由开始对法文课不喜欢到最终的喜欢,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教师提问设计就可以抓住这种变化,比如提问:小弗朗士为什么会转变?其转变过程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大的启发性,学生找到了答案,就理解了文章的精髓:当一个人不但要失去祖国,甚至连运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权利也要被剥夺时,那种耻辱感和心灵的震撼,能唤起人们对祖国的巨大热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由忍耐到造反,这种演变,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道理。《故乡》有家乡的变化和人物的变化,闰土由活泼圆润的少年变成了木讷寡言的中年,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顺手牵羊、庸俗自私的“细脚伶仃的圆规”。闰土和杨二嫂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也有三次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包含了什么深意?《我的叔叔于勒》中,家里人对于勒前前后后态度的变化揭示了什么?诸如此类,抓住变化,进行探究设问,深入探究导致变化的深层的主客观缘由,从而深入理解鲁迅在《故乡》中寄予的苍凉怅惘、悲悯无奈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祝福》中鲁迅对旧时代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人文内涵。
以上简要论述了阅读教学解读文章的一些方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当然解读文章的方法很多,不一而足,并各有千秋,方法充其量只是技巧层面,“真正的技巧是无技巧”,要达到这样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还需汲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随机应变,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姜玉梅,山东烟台教育学院中文系)
一、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主题和表现主题的材料。拟定标题一般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揭示主题的标题,二是揭示材料的标题。另外,有些文章的标题赋予了强烈的主观感情,如用象征语,间接地表现主旨;用提示语发问,以引起人们的深思与注意,等等。对标题进行分析、改造、加工,在题目上做文章,也是打开理解课文大门的一把钥匙。
1.解析法,抓住重点字词剖析。《白杨礼赞》、《琐忆》、《多收了三五斗》、《伤仲永》,可以抓住题眼,重点理解“礼”、“琐”、“多”、“伤”。
2.重拟法,由老师或学生另拟标题,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评价说明优劣高下,以此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另拟成《穷人和富人》,《哈佛尔一家》,《我们一家人》,《遭遇》;《二六七号牢房》,可以让学生加上修饰成分,自己拟定标题:《狭小窒息的牢房》,《关得住肉体关不住灵魂的牢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重拟成《风雪之夜山神庙里杀敌报仇》。例如,宁鸿彬在讲授《七根火柴》时,故意将标题写成《六根火柴》,并说:“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你能以讲解员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吗?”当学生指出是六根火柴时,宁鸿彬笑道:“明明是七根火柴,为什么变成六根火柴呢? 这一根火柴到哪里去了?这一根火柴在漫漫草地上起了什么作用?”这样妙改标题,欲擒故纵,既强化了关键词语,又让学生兴趣盎然。例如,将《论雷峰塔的倒掉》,改成《记雷峰塔的倒掉》;将《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你”,改成“您”;将《多收了三五斗》标题中的“多”改成“少”。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优劣高下,从而理解作者所拟标题的深意所在。
3.加上副标题,如《皇帝的新装》——一个××样的皇帝,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比如《一个爱穿新衣服的皇帝》,《一个自以为是的皇帝》,《一个愚蠢的皇帝》等等,通过学生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质疑法(提问法),教师可以就标题提出问题,或高屋建瓴,或一语中的,或引发深思,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师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呢?”,再如《死海不死》,可以提问:“它为什么会被称为死海?死海为什么又不死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一石可以激起千层浪。高中课本选编的巴金的《灯》,一位教师这样设问:“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灯?”学生回答:“驱散黑暗”。教师又问:“黑暗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夜晚的黑。”教师又问:“有没有另外一种黑暗呢?”学生想了半天,教师提示:“比如阴暗,暗无天日。”学生豁然开朗,联想到悲观丧气,厌世绝望,心灰意冷,回答:“心灵,内心的黑暗。”教师进一步启发:“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巴金的‘灯’指的是什么?它要照亮什么?”……教师的步步设问,让学生进行了一场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更有助于把握住文章的精神内涵。
二、抓重点 理解文章要找对“准星”,这样才能百发百中。这“准星”就是文章的重点和关键。理解了重点部分,其他部分就可以高屋建瓴,迎刃而解,甚至可以淡化处理,可以不求甚解。抓住重点解读文章,可以说是理解文章的万能钥匙。例如,理解记叙文,人物和事件是重点。记人为主的,就要看记了几个人,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什么性格特征;叙事为主的,要了解记的是什么事,其来龙去脉,何因何果;当然,解读记叙文,理解其思想内涵也很重要。议论文就应抓住中心论点,以及中心论点下面的各个分论点。
抓重点,就要锁住关键词,找出中心句,抓住重要语段,这样理解文章往往是取其大概,舍形取神,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往往用于初读时的整体感知课文,精读之后的归纳总结课文。例如,警句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理解了几句警世名言,也就大致理解了文章的精华,这种方法,初看似乎过于功利,实际上用于初读时的整体感知,精读之后的归纳总结,比较合适,比较易于宏观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读古文时,尤为合适。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记住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抓住了主旨,理解并背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一写景名段,完成了对语言的鉴赏与积累,其他部分大可不求甚解。江苏教育出版社新编课本《语文》(九年级下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后的探究练习四,要求背诵两篇课文,我觉得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但似乎有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之嫌。只要背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身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对课文的理解就抓住了重点,而对于那些艰涩古奥的语句,尽可以不求甚解,能通读一遍就算完成。 理解重点句,是理解文章的捷径,并不意味着其他部分都可一略而过。如唐弢先生的《琐忆》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句高度概括了鲁迅先生的人格,也统领了全文的内容。虽然理解了它,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只有细细地体味其他七件小事,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鲁迅这种爱憎分明的情感;只有对七件小事咀嚼分析,才能真正懂得鲁迅先生的为人。
对于一些实用文体,理解的重点就是文体模式,即文章的结构章法。宁鸿彬主讲新闻《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只用了三个步骤,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步,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标题),第二步谁能用一段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导语),第三步,谁能用几段话来概括这篇新闻的内容?(主体),这三个问题明白了,就理解了新闻的结构。
三、抓联系 教读某一篇课文时,教师应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找出联系点,打通理解文章的血脉和关节。如初中选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人物形象,熟悉故事情节。郑屠户对金翠莲,是一占、二弃、三诈;鲁提辖对金家父女,是一问、二赠、三救;鲁提辖对郑屠户,是一嘲耍、二揭露、三痛打;郑屠户对鲁提辖,是一顺从、二拼命、三求饶。从对比中,可以看出鲁智深与郑屠户的不同性格,一个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一个是恃强凌弱、欺压良善的泼皮无赖。
鉴于学生的阅历不足,经验有限,体验不深,往往对有些文章理解起来有障碍。如果能适当联系生活,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正像美国的爱默生所说:“我们读书时,要把自己的生活当成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把学习语文同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自己的影子,通过生活来唤醒他们的感觉体验,就可以激活并拓展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领悟生活的内涵、人生的真谛。例如,讲解《背影》、《散步》,可以让每个学生讲述或描写身边的亲情;讲《这不是一颗流星》与《羚羊木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初一课本),可以让学生讲述与父母的隔阂与代沟;教读《我的叔叔于勒》,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人与人之间这种金钱关系,了解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苏秦的故事,苏秦落魄时,家里人侧目视之,而他得志时,家里人则对他毕恭毕敬。也可以联想到《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尤其是其岳父胡屠户的前后不同表现。或者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于勒们”的遭遇。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人们之间都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关系——虚情假意;人性之中,都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弱点——趋炎附势。
另外,课文之间也有诸多的联系,比如,同一题材和体裁,主题挖掘有深有浅,写作风格可能大异其趣,这些都可在联系中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鉴别和欣赏能力。比如,高中阶段,读鲁迅的《药》、《祝福》、《拿来主义》等作品,由于初中阶段对鲁迅及作品已有初步了解,孤立地讲可能效果一般。可以把他的作品串联起来讲解,甚至还可以开一个鲁迅及其作品专题讲座,把学生已有的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回忆激活,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鲁迅及作品。比如从《<呐喊>自序》,了解它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演变;从他的杂文与小说,《故乡》、《狂人日记》、《药》等等,可以看出他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的深邃的思想和锐利的眼光;从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风筝》、《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以及唐弢先生的《琐忆》,可以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的童年,了解他对老师的怀念,对弟弟的愧疚,对朋友的同情与爱,对青年的扶助和激励,了解他侠骨中柔情的一面。通过如此的重新盘点与介绍,使学生既了解了文学中的鲁迅,又让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鲁迅,鲁迅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莫测高深的伟大的作家,而是一个平易亲切、幽默风趣、可亲可近的长者,学生更容易走进作品,走近鲁迅。
四、抓因果 事物之间有时有因果联系,在剖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可以由因寻果,或由果溯因。因果关系也非常复杂,有时一因一果,有时多因一果,有时一因多果,有时多因多果。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果溯因,探寻事件背后深在的原因,是揭示文章主旨,领悟作者深意的一个重要捷径。
如教读鲁迅的《药》,小说两个事件交织,明线是华老栓为华小栓去买人血馒头回来治病,结果小栓的病也没有治好;暗线交待夏瑜被杀,鲜血被做成人血馒头出卖。两件事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果溯因地深究起来,夏瑜为何被杀,一方面由于革命者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孤军奋战;另一方面,由于老栓和小栓这样的民众的普遍的不觉悟,普遍的愚昧,对革命及革命者缺乏了解、支持和同情。所以,夏瑜被杀与老栓买人血馒头之间也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这也是鲁迅要给我们揭示的一个社会痼疾,普遍存在于民众精神上的痼疾——麻木与不觉悟。 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鲁迅对华老栓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矛盾的心理了。
有的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宝玉挨打》,其中心事件是宝玉挨打,如果由这一结果去追溯原因,可以找出直接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与戏剧演员蒋玉菡的平等交往,二是对金钏跳井而死的同情,三是贾环出于嫉恨的诬告。了解了直接原因,有助于对情节进行概括与了解,而其挨打的根本原因是:宝玉鄙弃道德文章,厌恶仕途经济,与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贾政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两种价值观念、两种文化思潮的对立与冲突,了解了根本原因,是吃透作者深意了解作品宏旨的关键。
五、抓演变 比如小说,故事情节有起伏变化,人物的外在容貌、行为举止及内心情感也会有所变化,抓住了这些变化,然后去追究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就会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一个角度。如《最后一课》,主人公是小弗朗士,他由开始对法文课不喜欢到最终的喜欢,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教师提问设计就可以抓住这种变化,比如提问:小弗朗士为什么会转变?其转变过程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大的启发性,学生找到了答案,就理解了文章的精髓:当一个人不但要失去祖国,甚至连运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权利也要被剥夺时,那种耻辱感和心灵的震撼,能唤起人们对祖国的巨大热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由忍耐到造反,这种演变,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道理。《故乡》有家乡的变化和人物的变化,闰土由活泼圆润的少年变成了木讷寡言的中年,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顺手牵羊、庸俗自私的“细脚伶仃的圆规”。闰土和杨二嫂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也有三次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包含了什么深意?《我的叔叔于勒》中,家里人对于勒前前后后态度的变化揭示了什么?诸如此类,抓住变化,进行探究设问,深入探究导致变化的深层的主客观缘由,从而深入理解鲁迅在《故乡》中寄予的苍凉怅惘、悲悯无奈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祝福》中鲁迅对旧时代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人文内涵。
以上简要论述了阅读教学解读文章的一些方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当然解读文章的方法很多,不一而足,并各有千秋,方法充其量只是技巧层面,“真正的技巧是无技巧”,要达到这样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还需汲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随机应变,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姜玉梅,山东烟台教育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