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方案。针对该问题,首先通过SWOT分析方法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等因素,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从中得出一些列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医药产业;民族医药;SWOT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14-02
1 企业背景介绍
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属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遵照国家大力发展南药的指示,对名贵中药、传统南药血竭进行资源调查和研究,并于1972年在云南南部发现该药的原料植物――龙血树,成功研制了国产血竭,结束了该药材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专门建立药厂生产血竭,二十多年来,“雨林牌”血竭深受广大医患人员青睐,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改制为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北京中艺联合工贸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总资产3000万元,占地11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拥有提取、胶囊、片剂三条生产线,是我国最先生产龙血竭的厂家。2003年7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取得GMP认证证书,产品龙血竭胶囊亦取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证书。欣喜之余,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GMP改造后的隐忧,由于GMP改造投入较大,成本费用上升,企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改造中盲目竞相扩大了制剂加工能力,使原来就不高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更低了,这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公司2002年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珍惜资源龙血树GAP种植示范工程》项目并得到批准,该项目被列为2002年现代中药产业化立项项目之一,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5000亩,包括20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200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5000亩的种植计划以及种质研究、育苗、出脂技术、质量标准等科研项目。
2 针对雨林公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 雨林公司的发展优势
2.1.1 便捷的原料获取途径
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雨林公司厂址位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园内,不仅位处国内的产品原料主产区,而且毗邻原料的主产地国,在原料的采集、进口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而且,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之美誉,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立体气候特点,使云南同时具备热带药材、温带药材、寒带药材的生长条件,是我国著名的生物资源的富集区,天然药物资源居全国首位。这也为雨林公司发展产业多元化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2.1.2 公司积极与傣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联盟
2005年,公司与州傣医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家级傣药研究中心,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傣药民间方剂的筛选;进行傣药资源的种源调查和鉴定;筹建和发展傣药材GAP种植基地;加强傣药的药理、药学和临床研究,开发傣药新剂型。这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雨林公司因为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薄弱而造成的内部创新研发能力低的窘困境地。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
2.2 雨林公司发展的内部劣势
2.2.1 企业管理不规范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医药行业在开拓市场、营销方式上观念落后,缺乏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意识,有了好药却难以打开市场。对于雨林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雨林公司经营机制和营销观念落后,管理方法原始,管理手段落后;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尽力想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有效管理手段等措施改善公司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但往往由于能力有限而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公司事先没有制定统一的、贯穿始终的营销策划,尽管有优质的产品,但仍难以形成名牌效应,抢占有限市场,抵制竞争企业的压迫。由此造成的市场占有率低是企业无法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 自主研创能力低
受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雨林公司内部创新研制能力低,不具备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药研究团队。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主要依靠与之合作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这尽管能够弥补一部分自身研创能力不足带来的劣势,但对科研机构的依赖性,以及信息获取的滞后性,导致公司处于被动跟随发展的状态。
2.2.3 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低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分配的价值;相反,不合格、不优秀人才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工作不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雨林公司由于用人机制、工资待遇、企业前景等因素留不住人才,也无法吸收新型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进入企业,目前,企业员工多以大专毕业生为主,综合素质不高,缺少生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据了解企业研发部门尽管主要由药科人员组成,但部门多发挥的是协调作用而非技术研发;企业的营销团队缺乏创新和执行力;有了好产品面市但却不能做好市场运作,产品初期领先优势往往因为市场推广执行不力和竞争者快速跟随而瞬间丧失,其实都输在了营销策划和管理上。
2.3 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
2.3.1 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傣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傣医医院,专门从事傣医药的继承发掘、翻译整理、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云南省结合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融合省情,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设想,为加快云南医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把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确定为未来云南倾力建设的支柱产业和积极扶持的优势产业。200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了“云药”的发展策略,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这一系列政策、条例的出台,无疑为无数彷徨不定的“云药”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2.3.2 医药产业调整孕育的机遇
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大,其对时间、投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化学药物多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药源性疾病越来越明显,国家逐步转向了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得纯天然药品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雨林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一批开始进行天然药物研究生产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在天然药物生产方面有自己的特殊优势。
2.4 企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2.4.1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中国医药生产企业通过改革与重组,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6000多家企业将逐步减少到4000户或更少,加上13000多家批发公司,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医药企业将会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态势。形势逼迫一大批无特色、无优势的企业转向其他行业或联大靠强。雨林公司如果不能迅速发挥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就必将淹没于重组浪潮中。
2.4.2 来自化学药剂的压力
化学药剂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分子结构来达到治疗人体疾病的目的,有其自身的科学原理;加之,化学药剂是针对人体疾病而专门研制的,对人体器官的作用专一,所以往往见效较快。我们的天然药物,在治病过程中,并没有做到非常专一,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作用,疗效没有西药好,但是其在治病的同时,可以改善人体其它器官的生长环境,并且副作用比西药要小一些。
普通消费者在选择药物时经常会优先考虑化学药剂,而对于天然药物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对于以生产天然药物为主的雨林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企业销售难以上量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4.3 同行业竞争企业形成的威胁
从理论角度讲,这是因为行业内企业会容易产生过度竞争。按照鹤田俊正的定义,过度竞争是指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利润率很低或者陷入赤子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低或负的利润率长期继续。
医药企业属于进入门槛低、退出门槛高的产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龙血竭生产行业中,在有限的消费者群体内,过度竞争导致企业销售的产品仅能占到有限的市场份额的10%。
3 雨林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3.1 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正面竞争,为了生存发展壮大,唯有选择在大企业的市场空隙中成长的战略。企业在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即集中差异化战略。
民族医药企业所生产多为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对于急重病症,化学药物来的快,而天然药物往往来的慢,但其副作用小;而且天然药物在使用后,达到效果后,一般能根除,不易复发。对于一些顽疾,天然药物常具有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欠发达地区分布多。对于这类地区“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大难题。雨林公司可将其销售市场锁定在这些地区,并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让广大受众认识到天然药物的科学性,例如在主要科普杂志、报纸上刊登描述天然药物特性的科普文章等,充分发其产品纯天然、低价格的优势,深度开发并牢牢把握住这一有利市场。
3.2 进行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利用,加强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公司及同行业市场上所生产的龙血竭系列产品结构老化,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以物理的提取、分离等为主,对于原料植物的利用率也不够高,附加值低;随着对龙血竭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市场对龙血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使得资源稀缺的龙血树濒临灭种的危险,对于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势在必行。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雨林公司应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分析企业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选择优势品种,抓紧投入生产,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的生产线,促进其产业多元化发展。
3.3 积极推进企业间及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联盟与合作
创新是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源泉和基本立足点,对于中小型医药企业来说,渐进性的工艺创新固然重要,但要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仅仅通过工艺创新很难获取领先于大企业集团的独占性的竞争优势,中小型医药企业如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在产品创新领域维持持续性优势。然而新药的创制成本极高,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平均看来一个新药的研究开发需要耗资1亿-5亿美元,耗时7年-12年,在我国开发一个新药通常需要耗费近千万人民币,二类新药也需要百万元人民币,单个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很难独立完成。因此,要大力倡导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联盟与合作,谋求协同效力,提高研发能力,保持技术先导型企业的“二次创新”及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有特色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创新营销手段,丰富营销渠道,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3.4 孕育、积淀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纵观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无不是产、研结合、综合实力强者而居之。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长期稳定地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自身还必须要具有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地自我进步、自我完善,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尤其是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消除,国外医药企业的介入,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等,这一切都在证明一点: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总的来说,雨林公司唯有在认清自身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在生产、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身,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洪志慧.论我国民族医药的地位、现状及前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9:6-9.
[2]郭冬梅,王英.关于医药产业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1:12-4.
[3]段立纲,陈亚梅.傣医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
[4]郑进.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概述[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8-29.
[5]李磊.中小医药企业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初探[J].医药世界,2004,9.
关键词:医药产业;民族医药;SWOT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14-02
1 企业背景介绍
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下属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遵照国家大力发展南药的指示,对名贵中药、传统南药血竭进行资源调查和研究,并于1972年在云南南部发现该药的原料植物――龙血树,成功研制了国产血竭,结束了该药材一直依赖进口的历史,同时专门建立药厂生产血竭,二十多年来,“雨林牌”血竭深受广大医患人员青睐,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改制为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北京中艺联合工贸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总资产3000万元,占地11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拥有提取、胶囊、片剂三条生产线,是我国最先生产龙血竭的厂家。2003年7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取得GMP认证证书,产品龙血竭胶囊亦取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证书。欣喜之余,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GMP改造后的隐忧,由于GMP改造投入较大,成本费用上升,企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改造中盲目竞相扩大了制剂加工能力,使原来就不高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更低了,这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公司2002年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珍惜资源龙血树GAP种植示范工程》项目并得到批准,该项目被列为2002年现代中药产业化立项项目之一,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5000亩,包括20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200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5000亩的种植计划以及种质研究、育苗、出脂技术、质量标准等科研项目。
2 针对雨林公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 雨林公司的发展优势
2.1.1 便捷的原料获取途径
目前公认的国产龙血竭的资源植物为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剑叶龙血树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 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雨林公司厂址位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园内,不仅位处国内的产品原料主产区,而且毗邻原料的主产地国,在原料的采集、进口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而且,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之美誉,具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立体气候特点,使云南同时具备热带药材、温带药材、寒带药材的生长条件,是我国著名的生物资源的富集区,天然药物资源居全国首位。这也为雨林公司发展产业多元化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2.1.2 公司积极与傣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联盟
2005年,公司与州傣医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家级傣药研究中心,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傣药民间方剂的筛选;进行傣药资源的种源调查和鉴定;筹建和发展傣药材GAP种植基地;加强傣药的药理、药学和临床研究,开发傣药新剂型。这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雨林公司因为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薄弱而造成的内部创新研发能力低的窘困境地。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
2.2 雨林公司发展的内部劣势
2.2.1 企业管理不规范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医药行业在开拓市场、营销方式上观念落后,缺乏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意识,有了好药却难以打开市场。对于雨林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雨林公司经营机制和营销观念落后,管理方法原始,管理手段落后;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尽力想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有效管理手段等措施改善公司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但往往由于能力有限而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公司事先没有制定统一的、贯穿始终的营销策划,尽管有优质的产品,但仍难以形成名牌效应,抢占有限市场,抵制竞争企业的压迫。由此造成的市场占有率低是企业无法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 自主研创能力低
受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雨林公司内部创新研制能力低,不具备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药研究团队。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主要依靠与之合作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这尽管能够弥补一部分自身研创能力不足带来的劣势,但对科研机构的依赖性,以及信息获取的滞后性,导致公司处于被动跟随发展的状态。
2.2.3 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低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最好的、最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分配的价值;相反,不合格、不优秀人才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因为他们工作不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雨林公司由于用人机制、工资待遇、企业前景等因素留不住人才,也无法吸收新型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进入企业,目前,企业员工多以大专毕业生为主,综合素质不高,缺少生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据了解企业研发部门尽管主要由药科人员组成,但部门多发挥的是协调作用而非技术研发;企业的营销团队缺乏创新和执行力;有了好产品面市但却不能做好市场运作,产品初期领先优势往往因为市场推广执行不力和竞争者快速跟随而瞬间丧失,其实都输在了营销策划和管理上。
2.3 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
2.3.1 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傣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和西双版纳傣医医院,专门从事傣医药的继承发掘、翻译整理、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云南省结合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融合省情,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设想,为加快云南医药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把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确定为未来云南倾力建设的支柱产业和积极扶持的优势产业。200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了“云药”的发展策略,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这一系列政策、条例的出台,无疑为无数彷徨不定的“云药”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2.3.2 医药产业调整孕育的机遇
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大,其对时间、投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化学药物多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药源性疾病越来越明显,国家逐步转向了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得纯天然药品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雨林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一批开始进行天然药物研究生产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在天然药物生产方面有自己的特殊优势。
2.4 企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2.4.1 医药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中国医药生产企业通过改革与重组,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来的6000多家企业将逐步减少到4000户或更少,加上13000多家批发公司,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医药企业将会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态势。形势逼迫一大批无特色、无优势的企业转向其他行业或联大靠强。雨林公司如果不能迅速发挥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就必将淹没于重组浪潮中。
2.4.2 来自化学药剂的压力
化学药剂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分子结构来达到治疗人体疾病的目的,有其自身的科学原理;加之,化学药剂是针对人体疾病而专门研制的,对人体器官的作用专一,所以往往见效较快。我们的天然药物,在治病过程中,并没有做到非常专一,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作用,疗效没有西药好,但是其在治病的同时,可以改善人体其它器官的生长环境,并且副作用比西药要小一些。
普通消费者在选择药物时经常会优先考虑化学药剂,而对于天然药物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对于以生产天然药物为主的雨林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企业销售难以上量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4.3 同行业竞争企业形成的威胁
从理论角度讲,这是因为行业内企业会容易产生过度竞争。按照鹤田俊正的定义,过度竞争是指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利润率很低或者陷入赤子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使低或负的利润率长期继续。
医药企业属于进入门槛低、退出门槛高的产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龙血竭生产行业中,在有限的消费者群体内,过度竞争导致企业销售的产品仅能占到有限的市场份额的10%。
3 雨林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选择
3.1 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大企业正面竞争,为了生存发展壮大,唯有选择在大企业的市场空隙中成长的战略。企业在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即集中差异化战略。
民族医药企业所生产多为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对于急重病症,化学药物来的快,而天然药物往往来的慢,但其副作用小;而且天然药物在使用后,达到效果后,一般能根除,不易复发。对于一些顽疾,天然药物常具有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落后、欠发达地区分布多。对于这类地区“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大难题。雨林公司可将其销售市场锁定在这些地区,并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让广大受众认识到天然药物的科学性,例如在主要科普杂志、报纸上刊登描述天然药物特性的科普文章等,充分发其产品纯天然、低价格的优势,深度开发并牢牢把握住这一有利市场。
3.2 进行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利用,加强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公司及同行业市场上所生产的龙血竭系列产品结构老化,生产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以物理的提取、分离等为主,对于原料植物的利用率也不够高,附加值低;随着对龙血竭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市场对龙血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使得资源稀缺的龙血树濒临灭种的危险,对于龙血竭的二次开发势在必行。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共申报了包括傣药在内的12个新药品种,现已逐步得到批准投入生产。雨林公司应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分析企业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选择优势品种,抓紧投入生产,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的生产线,促进其产业多元化发展。
3.3 积极推进企业间及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联盟与合作
创新是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源泉和基本立足点,对于中小型医药企业来说,渐进性的工艺创新固然重要,但要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仅仅通过工艺创新很难获取领先于大企业集团的独占性的竞争优势,中小型医药企业如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在产品创新领域维持持续性优势。然而新药的创制成本极高,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投入,平均看来一个新药的研究开发需要耗资1亿-5亿美元,耗时7年-12年,在我国开发一个新药通常需要耗费近千万人民币,二类新药也需要百万元人民币,单个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很难独立完成。因此,要大力倡导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联盟与合作,谋求协同效力,提高研发能力,保持技术先导型企业的“二次创新”及持续创新能力。研究有特色的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创新营销手段,丰富营销渠道,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3.4 孕育、积淀企业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纵观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无不是产、研结合、综合实力强者而居之。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长期稳定地占领足够的市场份额,自身还必须要具有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地自我进步、自我完善,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尤其是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消除,国外医药企业的介入,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等,这一切都在证明一点: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总的来说,雨林公司唯有在认清自身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在生产、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身,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洪志慧.论我国民族医药的地位、现状及前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9:6-9.
[2]郭冬梅,王英.关于医药产业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1:12-4.
[3]段立纲,陈亚梅.傣医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
[4]郑进.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概述[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8-29.
[5]李磊.中小医药企业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初探[J].医药世界,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