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语文教学难点之一。但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阅读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滞后、阅读范围较窄,学生缺乏阅读主动性等问题。本文以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为基础,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拓宽阅读范围和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力图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依据新课改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规定,其教学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等;第四,具备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的能力;最后,能读懂浅近童话、寓言等故事所蕴含的情景和寓意。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语文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非常必要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亦影响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适的阅读材料、正确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发散思维、缓解学习疲劳、拓宽知识领域,还能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基本文学素养的前提下,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面临着如何适应新课教学标准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等问题。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面对信息纷繁复杂的科技时代,传统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小学生一遍一遍重复阅读课文内容,或者在学生阅读前提出具有既定答案的问题,采取简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重复阅读课文。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其集中力维持时间较短,且对“旧”知识易产生厌倦情绪。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多次阅读课文,容易让学生感到阅读枯燥,从而降低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范围较窄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的阅读范围较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其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内容。如学习冰心的《小橘灯》时,教师将所有的阅读注意力都放在了课本上,不仅忽视了冰心的其他作品介绍,而且缺乏对同类作品的纵向对比。正因阅读范围有限,往往使小学生提不起阅读兴趣。
(三)小学生缺乏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受传统教师中心理论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扮演被动学习的角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提出范围、数量、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学生仅被动依从“领导”型教师的指示而进行阅读学习。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自控能力差、自主调节能力不足等特点,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这些本质特点认识不足,或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缺失。
(四)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在当下社会为了实现所谓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偏向于设置更复杂的作业让学生完成;而在课后,在家长的督促下学生还需要参加门类繁多的特长班、补习班等,从而导致了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课外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也仅仅是教师所提供的语文课本而已。
三、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一)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解决其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教学方式老化、单一等问题。如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可引入情境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在简单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和认知通过表演、设置情境等方式表达出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入多媒体课件等载体,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
(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师中心”以不适应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换言之,只有从根本的观念上理清教学关系中的主体问题,才能进一步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主体”的观念。其所在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时刻以学生为念。其次,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协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课外阅读时间,拓展其阅读范围
进行课外阅读是学生重温课堂学习、检验学习成果、强化阅读技巧、丰富知识构架、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步骤。如前文所言,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们由于课业繁重等原因,并未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协调合作,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课外作业,为他们的课外阅读腾出更多的时间。除此之外,还可设置读书角,或开展读书比赛等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参考文献:
[1]赵俊宏.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现代阅读,2012(9)
[2]密浩.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效率[J].现代阅读.2012(7)
[3]江月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4]赵艳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J].新课程(小学版).2012(3)
[5]周玉颖.如何做好阅读教学中读写的结合.[J].科学之友.2010(3)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依据新课改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规定,其教学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等;第四,具备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的能力;最后,能读懂浅近童话、寓言等故事所蕴含的情景和寓意。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语文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非常必要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亦影响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适的阅读材料、正确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发散思维、缓解学习疲劳、拓宽知识领域,还能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基本文学素养的前提下,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面临着如何适应新课教学标准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等问题。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面对信息纷繁复杂的科技时代,传统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小学生一遍一遍重复阅读课文内容,或者在学生阅读前提出具有既定答案的问题,采取简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重复阅读课文。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其集中力维持时间较短,且对“旧”知识易产生厌倦情绪。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多次阅读课文,容易让学生感到阅读枯燥,从而降低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范围较窄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的阅读范围较窄。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其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内容。如学习冰心的《小橘灯》时,教师将所有的阅读注意力都放在了课本上,不仅忽视了冰心的其他作品介绍,而且缺乏对同类作品的纵向对比。正因阅读范围有限,往往使小学生提不起阅读兴趣。
(三)小学生缺乏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受传统教师中心理论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扮演被动学习的角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提出范围、数量、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学生仅被动依从“领导”型教师的指示而进行阅读学习。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自控能力差、自主调节能力不足等特点,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这些本质特点认识不足,或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缺失。
(四)课外阅读时间不足
在当下社会为了实现所谓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偏向于设置更复杂的作业让学生完成;而在课后,在家长的督促下学生还需要参加门类繁多的特长班、补习班等,从而导致了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课外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也仅仅是教师所提供的语文课本而已。
三、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一)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解决其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教学方式老化、单一等问题。如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可引入情境式教学,即引导学生在简单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和认知通过表演、设置情境等方式表达出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入多媒体课件等载体,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
(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师中心”以不适应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换言之,只有从根本的观念上理清教学关系中的主体问题,才能进一步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主体”的观念。其所在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时刻以学生为念。其次,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协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课外阅读时间,拓展其阅读范围
进行课外阅读是学生重温课堂学习、检验学习成果、强化阅读技巧、丰富知识构架、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步骤。如前文所言,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们由于课业繁重等原因,并未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协调合作,适当减少不必要的课外作业,为他们的课外阅读腾出更多的时间。除此之外,还可设置读书角,或开展读书比赛等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参考文献:
[1]赵俊宏.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现代阅读,2012(9)
[2]密浩.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效率[J].现代阅读.2012(7)
[3]江月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4]赵艳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J].新课程(小学版).2012(3)
[5]周玉颖.如何做好阅读教学中读写的结合.[J].科学之友.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