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切分、分辨、分析三分法以帮助考生从惰性层面思维提升到结构性、关联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分辨有效信,息并用逻辑分析方法,迁移、验证。
关键词 切分;分辨;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的问题,并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其中,“四层”考查内容分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对于高三语文备考来说,关注“考什么”,更要关注怎么“深度备考”,从停留于惰性知识层面的思维浅表层到结构性、关联性知识体系的构建,真正培养学生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思维品质。
那么,如何促使高三语文备考走向“深度”呢?以下,笔者以成都市2018级一诊语文诗歌鉴赏题为例,谈一谈巧用“三分法”备考的具体策略。
一、切 分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王惠教授曾将语文必备知识凝练压缩为下表所示:
在语言单位中,有我们熟知的字、词、词组、句子、语段、语篇,可以说,它们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明确这一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备考中有意识地用“/”进行切分,有利于快速阅读,把握内容。
本次成都市一诊考试诗歌鉴赏题是两首宋诗,如下:
筼筜谷
文与可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
定有葛陂種,不知何处藏。
筼筜谷
苏 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我们可以用“/”将其音节大致切分,如下:
筼筜谷①
文与可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
定有/葛陂②种,不知/何处藏。
筼筜谷
苏 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③?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④千亩/在/胸中。
在切分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结合注释,把握内容,大致明确诗意,是解题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将两首诗的大意梳理如下:
文诗:筼筜谷的竹子繁茂,俯看,犹如千万顶翠绿的车盖;平视,宛如武库架上矗立的万杆长枪,里面一定有葛陂的竹种,不知道藏在哪里。
苏诗:汉川高高的竹子繁茂如贱草,斧头哪里曾放过竹笋?我料想你这清贫而嘴馋的太守,定想把那渭水之滨的千亩竹笋尽吞胸中。
切分还可以用来精细审题,找准答题方向,本次一诊诗歌鉴赏的主观题是:“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我们可以将题干切分为:“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由此,可以明确考点指向“思想情感”。
二、分 辨
“分辨”就是根据题干的指向,分清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甚至是干扰信息,从而在此基础上来精准答题。在诗歌鉴赏题当中,客观选择题选项往往需要我们学会分辨,否则,就会出现在解答主观题时,利用错误信息的情况。那么怎么分辨,需要我们结合诗歌,以具体诗句为依据,进行分辨。
例: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诗前二句抓住竹的形、色特征,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谷中竹林的茂密。
B.文诗后二句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
C.苏诗第一句“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与下文砍笋、吃笋相关联。
D.文诗直接描写所见之竹,苏诗也采用同样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场景。
A和B两个选项定位区间为文诗,其中A选项为前两句,B选项为后两句,C选项定位区间为苏诗的第一句,而D选项对立两首诗。由此,再分辨选项中的考点,A选项,内容上“抓住竹的形、色特征”,“写出谷中竹林的茂密”,手法上“运用比喻手法”;B选项,手法上“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内容及效果上“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C选项内容上“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作用上“与下文砍笋、吃笋相关联”,D选项手法上,两首诗均采用“直接描写”。由此,便可分辨出与主观题情感有关的有效信息为B项中的“表达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可为己所用。
三、分 析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实质上就是思维认知能力的具体表现。在这一过程中,综合运用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来进行,需要做到迁移、反思与验证。
例如:在回答第14题选择题时,分析D选项,在手法上两首诗都采用了“直接描写”吗?回归诗句“斤斧/何曾/赦/箨龙?”,作者是用反问来写砍笋的场景,但并未直接描绘砍笋的场景,如若还是有疑惑,可以对比文诗进行反思,文诗写所见之竹,说其“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是比喻,也是直接描写,而苏诗并没有这样来写。
而在主观题的回答中,更需要学会分析。苏诗最后两句“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建立在整道题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包括了文诗,而在注释①中不仅提示了“文与可时为洋州太守”,还提示了“和苏轼常有唱和之作”,那么这两首《筼筜谷》应该是酬答唱和之作,一唱一和,苏诗中的“太守”应该是指“文与可”,据此,苏诗最后一句的情感表达对象就明确了。
在此基础上,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苏轼对太守文与可的思想情感。再结合该句进行分析,“料得/清贫/馋/太守”,苏轼说“太守”是“清贫”而“馋”,“清贫”是贫苦但坚守节操,是苏轼对文与可的赞美,而“馋”与吃竹笋有关,但直接说文与可“馋嘴”,却有调侃、打趣、戏谑的味道在当中,又含有自己的羡慕之情。这种情感的理解需要学生迁移日常生活场景来验证,比如,自己的母亲在自己狼吞虎咽的时候说自己“馋”,那是一种关爱,而朋友之间说“嘴馋”,而自己很大可能还吃不到,就是一种调侃、打趣了,这也是符合苏轼的性格的。
而后一句“渭滨/千亩/在/胸中”需特别注意注释④,不仅解释了渭滨的含义,还给出了其出处为《韩非子》中的“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从这一个层面来分析,除了说文与可胸怀千亩竹外,情感表达上还应该与这个典故的运用有关,为什么要用文王重用姜太公的典故,应该是希望文与可像姜太公一样得到重用,那么文与可有极大可能志向不得伸展。
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为:①戏谑,调侃对方嘴馋贪吃,惦念着千亩竹笋;②赞美,以笋解馋,赞美对方甘于清贫的品质;③感叹,用文王重用太公的典故,慨叹对方不得志的处境。(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总的来说,综合“切分、分辨、分析”的“三分法”,我们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才能走向“深度”,也才能指导学生通过必备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关键能力,养成学科素养,形成核心价值。
[作者通联:四川金堂中学校]
关键词 切分;分辨;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一核四层四翼”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的问题,并以“情境”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其中,“四层”考查内容分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对于高三语文备考来说,关注“考什么”,更要关注怎么“深度备考”,从停留于惰性知识层面的思维浅表层到结构性、关联性知识体系的构建,真正培养学生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思维品质。
那么,如何促使高三语文备考走向“深度”呢?以下,笔者以成都市2018级一诊语文诗歌鉴赏题为例,谈一谈巧用“三分法”备考的具体策略。
一、切 分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王惠教授曾将语文必备知识凝练压缩为下表所示:
在语言单位中,有我们熟知的字、词、词组、句子、语段、语篇,可以说,它们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明确这一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备考中有意识地用“/”进行切分,有利于快速阅读,把握内容。
本次成都市一诊考试诗歌鉴赏题是两首宋诗,如下:
筼筜谷
文与可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
定有葛陂種,不知何处藏。
筼筜谷
苏 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我们可以用“/”将其音节大致切分,如下:
筼筜谷①
文与可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
定有/葛陂②种,不知/何处藏。
筼筜谷
苏 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③?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④千亩/在/胸中。
在切分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结合注释,把握内容,大致明确诗意,是解题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将两首诗的大意梳理如下:
文诗:筼筜谷的竹子繁茂,俯看,犹如千万顶翠绿的车盖;平视,宛如武库架上矗立的万杆长枪,里面一定有葛陂的竹种,不知道藏在哪里。
苏诗:汉川高高的竹子繁茂如贱草,斧头哪里曾放过竹笋?我料想你这清贫而嘴馋的太守,定想把那渭水之滨的千亩竹笋尽吞胸中。
切分还可以用来精细审题,找准答题方向,本次一诊诗歌鉴赏的主观题是:“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我们可以将题干切分为:“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由此,可以明确考点指向“思想情感”。
二、分 辨
“分辨”就是根据题干的指向,分清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甚至是干扰信息,从而在此基础上来精准答题。在诗歌鉴赏题当中,客观选择题选项往往需要我们学会分辨,否则,就会出现在解答主观题时,利用错误信息的情况。那么怎么分辨,需要我们结合诗歌,以具体诗句为依据,进行分辨。
例: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诗前二句抓住竹的形、色特征,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谷中竹林的茂密。
B.文诗后二句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
C.苏诗第一句“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与下文砍笋、吃笋相关联。
D.文诗直接描写所见之竹,苏诗也采用同样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场景。
A和B两个选项定位区间为文诗,其中A选项为前两句,B选项为后两句,C选项定位区间为苏诗的第一句,而D选项对立两首诗。由此,再分辨选项中的考点,A选项,内容上“抓住竹的形、色特征”,“写出谷中竹林的茂密”,手法上“运用比喻手法”;B选项,手法上“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内容及效果上“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C选项内容上“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作用上“与下文砍笋、吃笋相关联”,D选项手法上,两首诗均采用“直接描写”。由此,便可分辨出与主观题情感有关的有效信息为B项中的“表达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可为己所用。
三、分 析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实质上就是思维认知能力的具体表现。在这一过程中,综合运用逻辑推理等思维方法来进行,需要做到迁移、反思与验证。
例如:在回答第14题选择题时,分析D选项,在手法上两首诗都采用了“直接描写”吗?回归诗句“斤斧/何曾/赦/箨龙?”,作者是用反问来写砍笋的场景,但并未直接描绘砍笋的场景,如若还是有疑惑,可以对比文诗进行反思,文诗写所见之竹,说其“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是比喻,也是直接描写,而苏诗并没有这样来写。
而在主观题的回答中,更需要学会分析。苏诗最后两句“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建立在整道题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包括了文诗,而在注释①中不仅提示了“文与可时为洋州太守”,还提示了“和苏轼常有唱和之作”,那么这两首《筼筜谷》应该是酬答唱和之作,一唱一和,苏诗中的“太守”应该是指“文与可”,据此,苏诗最后一句的情感表达对象就明确了。
在此基础上,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苏轼对太守文与可的思想情感。再结合该句进行分析,“料得/清贫/馋/太守”,苏轼说“太守”是“清贫”而“馋”,“清贫”是贫苦但坚守节操,是苏轼对文与可的赞美,而“馋”与吃竹笋有关,但直接说文与可“馋嘴”,却有调侃、打趣、戏谑的味道在当中,又含有自己的羡慕之情。这种情感的理解需要学生迁移日常生活场景来验证,比如,自己的母亲在自己狼吞虎咽的时候说自己“馋”,那是一种关爱,而朋友之间说“嘴馋”,而自己很大可能还吃不到,就是一种调侃、打趣了,这也是符合苏轼的性格的。
而后一句“渭滨/千亩/在/胸中”需特别注意注释④,不仅解释了渭滨的含义,还给出了其出处为《韩非子》中的“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从这一个层面来分析,除了说文与可胸怀千亩竹外,情感表达上还应该与这个典故的运用有关,为什么要用文王重用姜太公的典故,应该是希望文与可像姜太公一样得到重用,那么文与可有极大可能志向不得伸展。
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为:①戏谑,调侃对方嘴馋贪吃,惦念着千亩竹笋;②赞美,以笋解馋,赞美对方甘于清贫的品质;③感叹,用文王重用太公的典故,慨叹对方不得志的处境。(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总的来说,综合“切分、分辨、分析”的“三分法”,我们在高三语文备考中才能走向“深度”,也才能指导学生通过必备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关键能力,养成学科素养,形成核心价值。
[作者通联:四川金堂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