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歌词中的爱情隐喻解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4022489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大概是天生爱好文学,从能读书的日子起,我便爱读小说。由此,我的作文便每每带了小说的色彩。高二那年,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有意义的一天》。我写我去果园找看管果子的老头哄骗吃果子的事。早晨进去,连蒙带哄,老头被我逗得高兴,便放开了让我吃。晚上回来,腹胀胃痛跑肚拉稀,但其乐无穷——那个年代,能吃一天的果子,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我把一天的经过写进作文,本是记叙文,不想作文评判下来,语文老师说我们班有人会写、能
期刊
作者简介:艾方成,网名艾艾艾。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人才库》入库诗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人。教过书,当过村乡县市干部,业余喜欢文墨。有诗歌散文在岳阳日报、长沙晚报、湖南日报、中华辞赋发表;也有在百度、新浪、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等各大网站发表。  白天的余热像透明的蛇逶迤在夜空,将星星抽打得闪闪烁烁。朋友说,“到楼顶喝酒去,睡不着!”我一拍他的肩头,“正合
期刊
作者简介:王紫阁(2002.4-),女,汉族,河南洛阳人。  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荒漠深处,有一个曾经繁盛一时的河谷绿洲,因傍着一条名叫纳西的河流而称为纳西国。这里远离海洋,远离贸易中心,远离先进文明。唯一邻近的,是与它紧密相连的容斯勒雪山。这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脱下过貂皮衣裳,不分四季地过着寒冷而单调的生活。  传说第一个走出去的人是勒因。这纯属一次巧合。那年下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甚至还遇上了一场夹冰雹
期刊
作者简介:张心阳,笔名落花生,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七年级四班在读。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题记  冬天的残骸还在残存的积雪中埋藏,春之神已经接近了人间。笑容绽放了——绽放得像朵花。  人们渐渐地劳动起来,学校门口也就出现了生机。风吹落了一片树叶,在它落地的一刹那,铃声响起,书声琅琅。  隔着一条江的,是一座古老的书院,雕梁画柱,和对面的现代化大学校相映成趣。
期刊
摘 要:席慕蓉的爱情诗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一度在大陆引起了席慕蓉现象,她的爱情诗以独特的魅力打动着无数读者,本篇论文从她诗歌的文本出发,分析其诗歌中蕴含的“古典感伤”与“现代温暖”,借此揭示席慕蓉诗歌与众不同的美学特质。  关键词:“席慕蓉诗歌”;“古典感伤”;“现代温暖”  作者简介:何增辉(1989-),男,河南汝南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在基础部人文教研室任助教。  [中图分类号]
目的 分析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活化或抑制T淋巴细胞的CD28、CD152(CTLA-4)共刺激分子对、效
作者简介:张晓燕(1989-),女,河南周口市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在郑州科技学院新闻中心工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02  从1920年8月起,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称北京师范大学)、世界专门语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5月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授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