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在介入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在介入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介入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介入科护理实习生8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对两组临床能力及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教学效果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介入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可增强临床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于网络教育平台;典型案例教学法;介入科护理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介入护理属于护理学科分支之一,具有专业特色鲜明、知识体系独立等特点,但因目前教学内容较少,实习生往往难以充分掌握理论、技巧,对其职业生涯造成巨大影响[1]。常规网络教育虽然可通过图、文、视频直观了解教学知识,但缺乏自主性与互动性,典型案例教学法以病例为指导,通过对以往经验进行分析,使“教”“学”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对82名介入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介入科护理实习生82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在18~22(20.36±1.62)岁,大专26名,本科15名;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在18~23(20.41±1.68)岁,大专25名,本科16名。将上述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两组实习生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临床试验。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为介入科护理实习生;②实习生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实习生同时参与别的研究项目;②中途退出或无法全程参与。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由带教老师以多媒体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课后作业等。观察组采用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具体如下:(1)设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将实际病例与介入科理论、技巧相结合,制作视频、图片、PPT,并将其发布于网络平台上,便于学生查阅、学习;借助实际案例,如糖尿病足介入治疗,讲解病因、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并播放相关治疗视频。(2)建立典型案例库。对介入科各典型病例进行收集,将其编制程符合学生需求的详细案例,带教老师将案例相关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以便学生自行学习。(3)引导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带教老师可围绕典型案例进行问题设定,促使学生增强其独立分析、思考性,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对病例进行充分分析讨论,带教老师则进行适当归纳补充,以便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能力,由带教老师制定临床能力评价问卷进行评估,包括护理沟通能力、临床处置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维度,总分均为10分,分值与临床能力呈正比。②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等维度,总分均为10分,分值与教学效果呈正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n(%)]描述,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能力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能力(护理沟通能力、临床处置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教学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评分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介入科多涉及疾病类型繁多,需借助影像学进行治疗干预,属于新兴学科,由于介入科内容复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仅需学习护理相关知识,也需具备影像学理论与技巧,全面提高其专业素质,但因学科内容新颖性与复杂性,加大教学难度[2]。

常规网络平台教学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典型案例教学法将实际病例导入教学中,借助过往经验,方便学生对介入学理论、技巧进行理解和掌握,二者相结合,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护理沟通能力、临床处置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分更高,究其原因是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通过将典型案例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既方便学生直观地进行介入科知识学习,又可根据过往病例经验进行学习,加深对理论与技巧的理解,从而提高临床能力。此外,观察组教学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评分更高,究其原因是上述教學模式通过对实际病例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介入科护理实习生采用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其临床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谦,毛一民.Seminar教学法在介入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7):177-179.

[2]曾媛.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13-114.

[3]刘雪莲,胡细玲,秦秀群,等.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在介入科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9):949-9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持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持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认识功能、神经功能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oCA、MMSE、NIHSS、G-P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持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改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于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白内障患者(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抽签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及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62%),观察组(5.41%)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1.08%),观察组(97.30%)更高(P<0.05)。结论:于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发挥理想效
期刊
摘要:血液透析工作中患者因素、护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影响,积极做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诊疗效果,本文就舒适护理进行了介绍,而后就血液透析工作中舒适护理的诸多措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应用;舒适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引言随着科技术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分析透析舒适护理模式,进而使血液透析舒适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护理人员通过预防护理这一方法对骨科术后患者的有效干涉,进一步观察患者的临床试用与效果特征。方法:选出了我院就治过程中的90例骨科患者,并依据他们住院的时间顺序,让其分别组成了研究组与对照组这两个组合,每组的人数是45例患者。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性护理方式,研究组的患者则是体验预防护理模式。两组都使用6个月的时间,之后再把两个组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6个月之后,研究组患者发生DVT的概率为2.2%,明显比对照组13.3%的要低一些;同样,研究组对预防护理的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接收的44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2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有针对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辅助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情绪(SAS、SD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邀请患者在出院时填写护理满意调查表。结果:研究组患者经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后,其不良情绪有大幅改善,且显著优于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肺栓塞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老年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行常规对症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前后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肺栓塞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肺栓塞治疗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差异无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NICU护理实习生培训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NICU的117名实习生,12名带教老师,通过访谈法,收集当前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实习生在NICU培训期间,工作积极性低,培训效果未达目标要求。结论:NICU护理实习生培训存在缺陷,培训方法有待改进、带教质量有待提高。关键词:NICU;护理实习生;培训【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临床实习是每个护理专业学生所必须经历的步骤,是护理实习生从学生到合格护士的转变过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肺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用力肺活量(FVC)上,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干
期刊
摘要:目的:关于接受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实施复合保温护理的疗效分析。方法:病例选取2019-2020年我院60例接受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在此基础上联合复合保温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T1-T3阶段的体温数值范围与对照组患者的最低下降数值范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值批小于0.05。结论:针对接
期刊
摘要: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评估、护理干预方法、模式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总结护理干预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镇痛效果及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旨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圖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受损或疾病导致的疼痛,根据感觉神经受损的部位,分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1]。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