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20~21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和江苏教育厅共同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南京钟山宾馆举行。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且十分艰巨。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首届论坛,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席本届论坛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江苏省省长助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育司宋毅司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600余名代表(包括100余所高校的领导)。
论坛开幕式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主持。开幕式上,徐南平省长助理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宋毅司长助理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育司,欧阳平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先后致辞。徐南平在讲话中指出,本届论坛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畅谈教学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探讨教学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必将对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要求参加论坛的江苏代表以实现高等教育强省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宋毅在讲话中,希望本次论坛能开成解放思想的大会,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大的突破。他呼吁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切实解决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使“质量工程”成为旗帜工程。他认为,国家正在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此次论坛选择的机会很好,一定会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的会议。
周远清、杨卫、沈健、杨叔子、袁驷(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谢金星(代表数学建模组委会)、李元杰、王志林(代表南京大学)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Yvonne Ng女士围绕论坛的主题先后作了大会报告。
周远清在报告中说开门见山地指出,论坛因《中国大学教学》杂志而得名,希望经过若干年努力,论坛能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名牌论坛、知名论坛,各个学校好的教学经验、想法都希望来论坛上交流,希望得到新思想、新经验的也可以到论坛上来获取。他说,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广泛关注。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体制改革后,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把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提到议事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杨卫院士在报告中以求是学院的院风到国立浙江大学的校风再到当代竺可桢、路甬祥和潘云鹤校长治学理念为脉络,梳理了浙江大学的发展壮大历程。他还着重介绍了浙江大学设立本科生院、重视本科生教学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经验。
沈健厅长在报告中表示,江苏高校要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强优质资源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五个方面来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杨叔子院士的报告以“课堂教学——教学的主战场”为题。他强调,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师生文化“互动”,既是学术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语有理有据,又是艺术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扣人心弦。他认为,当前教学的问题主要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在教学方法。他呼吁:加强教学基础组织建设;加强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研究;出台课前、课堂、课后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关规定;制定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政策与措施;正确而充分地发挥学生作用:广泛而有效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树立典范。
袁驷副校长在“改进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中,结合清华大学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着重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具体问题:一是大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二是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四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谢金星在“科学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报告中,总结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历程与组织运行机制,指出这项竞赛是在先进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全国性教改实践探索,它创造了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新模式,将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王志林的报告以“深化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题。他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后,着重阐述了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实践思索与探讨。
李元杰的报告以“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题,与论坛代表分享了他的大学物理教学创新与改革及成果。
麻省理工学院Yvonne Ng女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校开放课程的新进展,并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为活跃论坛的气氛,增加交流与互动,论坛还分三个专题安排了38场专题报告。应邀作专题报告的有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道、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等一批知名的专家和高校领导。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代表们反映,论坛主题紧扣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立意高、内容丰富,既有对教学改革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和思考,又有对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涉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诸多具体环节的分析与阐述,还有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趋势的介绍;论坛有助于开阔大家的视野,启迪大家的工作思路,必将对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论坛从上半年开始筹备,论坛的主题是在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和高校教务处的意见后才确定下来的。因此,论坛无论是在筹办过程中,还是到正式举办时,都受到了广大高等学校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代表们对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为论坛所提供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
论坛期间,许多代表主动向论坛组委会秘书处提出承办下一届论坛的申请。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且十分艰巨。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首届论坛,从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席本届论坛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江苏省省长助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育司宋毅司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600余名代表(包括100余所高校的领导)。
论坛开幕式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主持。开幕式上,徐南平省长助理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宋毅司长助理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育司,欧阳平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先后致辞。徐南平在讲话中指出,本届论坛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畅谈教学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探讨教学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必将对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要求参加论坛的江苏代表以实现高等教育强省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宋毅在讲话中,希望本次论坛能开成解放思想的大会,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大的突破。他呼吁各高校积极行动起来,切实解决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使“质量工程”成为旗帜工程。他认为,国家正在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此次论坛选择的机会很好,一定会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的会议。
周远清、杨卫、沈健、杨叔子、袁驷(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谢金星(代表数学建模组委会)、李元杰、王志林(代表南京大学)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Yvonne Ng女士围绕论坛的主题先后作了大会报告。
周远清在报告中说开门见山地指出,论坛因《中国大学教学》杂志而得名,希望经过若干年努力,论坛能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名牌论坛、知名论坛,各个学校好的教学经验、想法都希望来论坛上交流,希望得到新思想、新经验的也可以到论坛上来获取。他说,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广泛关注。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体制改革后,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把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提到议事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杨卫院士在报告中以求是学院的院风到国立浙江大学的校风再到当代竺可桢、路甬祥和潘云鹤校长治学理念为脉络,梳理了浙江大学的发展壮大历程。他还着重介绍了浙江大学设立本科生院、重视本科生教学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经验。
沈健厅长在报告中表示,江苏高校要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加强优质资源建设,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五个方面来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杨叔子院士的报告以“课堂教学——教学的主战场”为题。他强调,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师生文化“互动”,既是学术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语有理有据,又是艺术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扣人心弦。他认为,当前教学的问题主要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在教学方法。他呼吁:加强教学基础组织建设;加强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研究;出台课前、课堂、课后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关规定;制定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政策与措施;正确而充分地发挥学生作用:广泛而有效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树立典范。
袁驷副校长在“改进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中,结合清华大学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着重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具体问题:一是大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二是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四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谢金星在“科学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育改革”的报告中,总结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历程与组织运行机制,指出这项竞赛是在先进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全国性教改实践探索,它创造了一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新模式,将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王志林的报告以“深化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题。他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后,着重阐述了南京大学大理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实践思索与探讨。
李元杰的报告以“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题,与论坛代表分享了他的大学物理教学创新与改革及成果。
麻省理工学院Yvonne Ng女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校开放课程的新进展,并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为活跃论坛的气氛,增加交流与互动,论坛还分三个专题安排了38场专题报告。应邀作专题报告的有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道、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等一批知名的专家和高校领导。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代表们反映,论坛主题紧扣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立意高、内容丰富,既有对教学改革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和思考,又有对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涉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诸多具体环节的分析与阐述,还有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趋势的介绍;论坛有助于开阔大家的视野,启迪大家的工作思路,必将对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论坛从上半年开始筹备,论坛的主题是在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和高校教务处的意见后才确定下来的。因此,论坛无论是在筹办过程中,还是到正式举办时,都受到了广大高等学校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代表们对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为论坛所提供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
论坛期间,许多代表主动向论坛组委会秘书处提出承办下一届论坛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