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所以关于班级管理的探索一直成为广大班主任老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发扬民主这一视角出发,从民主创设自我教育环境和民主参与班级自我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民主 高年级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2-01
  在很多班主任看来,提到班级管理总是感觉有一种“硬生生”的味道。似乎班主任老师就是具有绝对权威的严厉管理者,而学生则是“小绵羊式”的被管理者。也许这样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在小学低年级还能行得通,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不是那么“畅通”。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已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他们的民主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还是采用“统治式”管理,效果就不会理想。新课程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实际上就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民主权利,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最近两年来,我在班级管理这片“田野”中,让“民主”的春雨慢慢飘洒,使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自我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民主创设自我教育环境——沾衣欲湿杏花雨
  要想使高年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自觉自愿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就需要发挥他们的民主权利,让他们参加班级目标的规划,制定班规,创设自我教育环境。让他们在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中,感受不到外来的压力,从而达到“沾衣欲湿杏花雨”的境界。
  (一)民主规划班级目标,寻求最近发展区
  合理的班级目标要包括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对学生个体而言,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建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班级里每个大大小小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并朝着这个既定目标共同努力,在共同进步的或承重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此外,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设立良好目标的基本要求是目标能够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的需求,所以民主化的目标要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目标的制定要力求全面,要控制目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再者,目标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到从同一时间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也要考虑事物的发展性,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地进行,个体和班集体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
  (二)民主制定班级规章,创设自我教育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具有合理班规的班集体是保障班级活动有效开展和良好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前提。班级民主化管理要求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经过师生集体讨论、更改,制订出最适合本班的严明的班级纪律制度。
  在确定班规之前,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卫生、纪律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学生讨论班规,不仅是民主参与班级决策的体现,实际上也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由他们自己制定出来的班规,在心理上就会有种认同感。当有个别学生违反规定时,其他同学就会自动站出来维护班规的尊严。
  二、民主参与班级自我管理——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干部和优秀学生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能够为班级管理积累正能量。如果让学生参与班干部的选举和优秀学生的推荐,他们就会愿意学习心目中的“先进人物”,即使有时候犯下一点小错误被班干部批评,他们也会感觉到是“理所当然”,而不会感到灰心失望,正所谓“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民主选举班干部,实行自主管理
  首先,班干部的选举应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全班同学做最后决定。同时全班同学有监督、罢免班干部的权利。其次,班干部轮流制度要做到民主化的原则。承担班干部的工作不仅对学生管理班级、管理自我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人性格养成和能力发展也起着独特作用。在“民主化”的原则下,全班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班级管理,拥有平等的实践锻炼机会,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问”。
  (二)民主评优评先,鼓励全体参与
  每学期学校都会在每个班级开展各种优秀先进学生的评比,这对学生来说是头等大事,因为这是对自己学习、行为优秀的肯定和最好的体现方式。对于班级优秀学生的评选,大多都是采用民主评选的方式,就是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以无记名投票或毛遂自荐的形式评选。
  总之,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各项活动进行调控引导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是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而进行的。新课程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更充分的主体作用,最终达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赵磊.尊重学生主体实现教育目的[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3]刘志华.如何建立健全班委会[J].希望月报(下半月),2007,(7).
  [4]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有人曾问过一位哲学家这样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正是因为有那一滴滴海水的力量汇集,才能让大海展现出汹涌澎湃!正像教师的岗位那样,虽然平凡而普通,但教书育人的责任却十分重大,我们不就是这滴滴水珠吗?却能聚集充盈的能量!  【关键词】学习激情 提高积极性 消除害羞感 吸引注意力 大胆的笑起来 掌握自如 激发兴趣 英语兴趣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以及一些经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析 解决问题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6-02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创新是发展的力量之源,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为了与时俱进,众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开始思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期刊
【摘要】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既有对学科本身的兴趣也有对教师的兴趣。可是让学生对原本从心底抵触的东西开始感兴趣到有浓厚的兴趣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更是考验老师的上课技巧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61-01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好,才能盖好高楼
期刊
【摘要】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化学与食品科学交叉的纽带。食品化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本文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重点探讨如何优化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以使该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化学 教学内容 优化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食品化学》教学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12C56)。  【中图分类号】G64【文
期刊
【摘要】运动员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赛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教师与学生的难题。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加入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原有基础出发,注重学生新旧知识“桥梁”的搭建,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开设一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选修课程,作为基础数学课程的补充的想法就油然而生了,该课程从兴趣开始,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它的呈现是隐蔽的,是学生难以独立地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直接获取的,它隐含于数学知识与教学活动中。本文就初三平面几何“圆周角”一节的教学谈些这方面的作法与体会。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活动 圆周角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0-01  一、运动变化、引出定义,培养学生的运动变化观和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依据爱好和兴趣自愿组成,并遵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精神文明的承受者,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拓宽知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但在实践中,社团发展也出现了令人困扰的诸多问题,社团文化以及核心价值的偏差,社团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社团内部管理的混乱,干部素质以及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社团人才的流失
期刊
【摘要】借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对高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重新构架课程框架,充分利用平台的教学功能辅助我的《有机化学》教学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功能应用 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1-01  随着网络的社会化,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改变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94-01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增进以课程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自主,然而,当校本课程被定位于“持续时间长”“大规模”“精英教师主导”取向时,其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理想预期就被降低了,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微课堂以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基点,既体现了校本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定位,同时又因其“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