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了政府的法定义务,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了有效保障。大数据环境下政府的信息公开对于提高政府施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公开;
1 大数据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具有意义
大数据(Dig Data)是继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个热门的科技概念。从产业角度,常常把这些数据与采集它们的工具、平台、分析系统一起被称为“大数据”。 2013年被称作是中国大数据时代元年,随着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大数据的运用,我们正在加快步入大数据时代。2015年9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①
2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2.1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途径呈现多样化、实时性的态势
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传统媒体途径获取。这里的传统媒体是指公众通过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订阅报刊等方式来获取,这类主要活动信息通过传统媒体报道出来,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二是,从传统文献中获取。传统文献获取是指公众通过阅读政府文件、资料、政府出版刊物,来获取政府丰富的信息资源。三是,从新媒体途径获取。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中青年群体更倾向于从新媒体途径获取,新媒体途径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各大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APP等方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拥有自己相应的政府网站。
2.2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2.2.1时效性不强。信息的生命在于快速、准确,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的意见最大,有时政府公开的信息甚至严重滞后。一些地区、基层的政府网站中,普遍存在严重滞后现象,对最新信息更新过慢,很容易造成公众不能及时得到他们所需的信息,严重时甚至会让公众对政府产生质疑。
2.2.2密级的确定存在随意性。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其余都可公开”,但是第八条又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②但是社会稳定的概念有较大浮动性。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引发文件时,出于谨慎考虑,通常会有意扩大保密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保密的事情定性为保密事项,这些往往是公众更为关心的事项,这些事件带上神秘感反而更容易让公众产生疑惑,反而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2.2.3选择性公开信息。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有些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时,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地进行信息公开,对公开信息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些公众迫切需要获取、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往往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2.2.4重要政府信息公而不宣。有些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要文件,只求形式公开,没有进行有效宣传,不能使相关信息深入人心。这样会使重要文件失去它的重要性,发挥应有的效力,也会让关心此类文件的公众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容易使会产生“不负责”、“暗箱操作”等质疑。这类公而不宣信息,虽然已经公开了,但是并没有达到公开的效果,适得其反还让公众更加质疑,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 大数据环境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议
3.1强化“阳光政府”意识。
跟上时代的潮流趋势,重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能保守封闭,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可以有效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治民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把握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密”尺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对于法律法规有明确的公开或保密的信息,必须严格执行公开或保密;对于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公开或保密的信息,只有当行政部门可以证明此信息公开会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國家安全,否则必须公开。让公开政府信息成为常态,不公开成为例外。
3.2大力推广官方微博。
高度重视并完善官方微博的注册,政府信息在微博中发布,不仅能使公众信息得到有效传播,同时也方便了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各级政府要注册微信公众号,民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与政府部门展开互动,既便民也能拉近民众与政府间的距离,提高政府办事效能。
3.3重视自身网站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自身网站建设,那些信息滞后的政府网站,应该在内部组建网络团队,将网络发布与传统的纸质发布同样重视,不仅要将政府信息以纸质形式发出,更要及时更新网页内容,这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下,满足公民对政府信息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针对有些政府信息公而不宣,达不到公开目的的现象,政府部门应该拉长重要信息发布时间,在公示栏的纸质文件应该摆在明显位置,而网页文件则应该标为红色顶置,同时可以加强在电视、电台、报纸等上的有效宣传。
3.4推进“互联网+”战略。
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人不仅要重视新媒体,更应该尽可能的融入新媒体之中。李克强总理,非常重视互联网发展,提出“互联网+”战略,深入了解广大网民的疾苦,为便捷网民提出过“降低网费、提升网速”等惠民政策。各级政府官员应该更好地利用好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与公众“近距离”交流,拉近官民之间的距离,切身的感受公众们所需所求,更高效的为人民群众办事实、多办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
大数据是当今世界大潮流,政府信息公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数据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让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大数据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善用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在大数据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释:
①人民网:《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通知》。http://www.npopss-cn.gov.cn/n/2015/0907/c219468-27551180.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http://www.most.gov.cn/yw/200704/t20070424_43317.htm
参考文献:
[1]赵远龙.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及路径选择[J].品牌(下半月),2015,03:117.
[2]李明.大数据技术与公共安全信息共享能力[J].电子政务,2014,06:10-19.
[3]王婷.大数据思维为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中外企业家,2015,21:105-106.
[4]胡小明.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J].电子政务,2015,01:67-72.
[5]熊枫.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研究[J].兰州学刊,2015,05:193-197.
[6]张震,1992年1月,男,苗族,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州,研究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公开;
1 大数据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具有意义
大数据(Dig Data)是继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个热门的科技概念。从产业角度,常常把这些数据与采集它们的工具、平台、分析系统一起被称为“大数据”。 2013年被称作是中国大数据时代元年,随着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大数据的运用,我们正在加快步入大数据时代。2015年9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①
2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2.1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途径呈现多样化、实时性的态势
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传统媒体途径获取。这里的传统媒体是指公众通过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订阅报刊等方式来获取,这类主要活动信息通过传统媒体报道出来,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二是,从传统文献中获取。传统文献获取是指公众通过阅读政府文件、资料、政府出版刊物,来获取政府丰富的信息资源。三是,从新媒体途径获取。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在大数据环境下,中青年群体更倾向于从新媒体途径获取,新媒体途径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各大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APP等方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拥有自己相应的政府网站。
2.2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2.2.1时效性不强。信息的生命在于快速、准确,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的意见最大,有时政府公开的信息甚至严重滞后。一些地区、基层的政府网站中,普遍存在严重滞后现象,对最新信息更新过慢,很容易造成公众不能及时得到他们所需的信息,严重时甚至会让公众对政府产生质疑。
2.2.2密级的确定存在随意性。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其余都可公开”,但是第八条又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②但是社会稳定的概念有较大浮动性。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引发文件时,出于谨慎考虑,通常会有意扩大保密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保密的事情定性为保密事项,这些往往是公众更为关心的事项,这些事件带上神秘感反而更容易让公众产生疑惑,反而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2.2.3选择性公开信息。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有些政府部门在信息公开时,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地进行信息公开,对公开信息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些公众迫切需要获取、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往往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2.2.4重要政府信息公而不宣。有些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要文件,只求形式公开,没有进行有效宣传,不能使相关信息深入人心。这样会使重要文件失去它的重要性,发挥应有的效力,也会让关心此类文件的公众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容易使会产生“不负责”、“暗箱操作”等质疑。这类公而不宣信息,虽然已经公开了,但是并没有达到公开的效果,适得其反还让公众更加质疑,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 大数据环境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议
3.1强化“阳光政府”意识。
跟上时代的潮流趋势,重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能保守封闭,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可以有效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治民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把握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密”尺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对于法律法规有明确的公开或保密的信息,必须严格执行公开或保密;对于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公开或保密的信息,只有当行政部门可以证明此信息公开会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國家安全,否则必须公开。让公开政府信息成为常态,不公开成为例外。
3.2大力推广官方微博。
高度重视并完善官方微博的注册,政府信息在微博中发布,不仅能使公众信息得到有效传播,同时也方便了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各级政府要注册微信公众号,民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与政府部门展开互动,既便民也能拉近民众与政府间的距离,提高政府办事效能。
3.3重视自身网站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自身网站建设,那些信息滞后的政府网站,应该在内部组建网络团队,将网络发布与传统的纸质发布同样重视,不仅要将政府信息以纸质形式发出,更要及时更新网页内容,这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下,满足公民对政府信息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针对有些政府信息公而不宣,达不到公开目的的现象,政府部门应该拉长重要信息发布时间,在公示栏的纸质文件应该摆在明显位置,而网页文件则应该标为红色顶置,同时可以加强在电视、电台、报纸等上的有效宣传。
3.4推进“互联网+”战略。
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人不仅要重视新媒体,更应该尽可能的融入新媒体之中。李克强总理,非常重视互联网发展,提出“互联网+”战略,深入了解广大网民的疾苦,为便捷网民提出过“降低网费、提升网速”等惠民政策。各级政府官员应该更好地利用好新媒体,通过新媒体与公众“近距离”交流,拉近官民之间的距离,切身的感受公众们所需所求,更高效的为人民群众办事实、多办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
大数据是当今世界大潮流,政府信息公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数据促进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让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大数据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善用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在大数据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释:
①人民网:《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通知》。http://www.npopss-cn.gov.cn/n/2015/0907/c219468-27551180.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http://www.most.gov.cn/yw/200704/t20070424_43317.htm
参考文献:
[1]赵远龙.大数据时代下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及路径选择[J].品牌(下半月),2015,03:117.
[2]李明.大数据技术与公共安全信息共享能力[J].电子政务,2014,06:10-19.
[3]王婷.大数据思维为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中外企业家,2015,21:105-106.
[4]胡小明.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J].电子政务,2015,01:67-72.
[5]熊枫.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研究[J].兰州学刊,2015,05:193-197.
[6]张震,1992年1月,男,苗族,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州,研究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