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改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为對象,利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构建其就业能力指标,研究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由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文字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7大指标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继人社部公布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6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40万达到756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就业形势之复杂,就业任务之艰巨,就业状况之困难也似乎成了“常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产业转型升级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倒逼着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就业能力分为初次就业能力和可持续获取职业能力。初次就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在初始求职过程中为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接纳,从而能够进入就业状态的核心能力。初次就业能力是实现可持续获取职业能力的基础。管理类人才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支十分重要的人才队伍,如何提升管理类大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既是提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以南宁学院2013级、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为样本,提炼其在职业搜寻中用人单位关注度最高的能力维度,探索构建以提升初次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进模式。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修订,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英国工业联合会CBI(1998)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为适应雇主或顾客变化的需要而具备的资格或竞争能力,以及在工作中释放激情和潜力的能力。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提出了就业能力维度,包括资源、人际、信息、系统和技能等5大类21项胜任力(美国劳工部,1991);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意见和信息的交流、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团队工作、数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应用(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1992);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或关键技能、个人特性和企业运营知识(英国教育与就业部,1997);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或评价、团队合作和时间管理(The Dearing Report,1997)。总体上,在国外研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涵盖了专业技能、通用技能、胜任力和初次就业能力,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劳动者就业能力模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就业环境与工作的内容变化,提出8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同时,也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
国内的学者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初次就业领域,而且对就业能力维度的结论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主能力和应聘能力,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就业人格、社会兼容度和准职业形象,同时,发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三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有决定性影响。还有的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构建了包括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学习能力、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5大维度、17个因子和55个条目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
本文按照“文献综述——指标选定一实证研究一政策建议”的逻辑顺序,以“用人单位能力需求、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这一传导机制为技术路线,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微观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评估了其就业能力,通过因子分析划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指标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二、研究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筛选过程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提取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要素,编制初始问卷。第二步主要采取德尔菲法,通过对准毕业生、南宁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导师及一些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充实和修正问卷,通过专家访谈等形式讨论指标设计维度和问卷题项,力求提高问卷信度和效度。
(一)量表的设计
第一,文献综述。量表设计首先参考了现有学者对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等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重点参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等文献的研究成果,提取、收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项目和内容,并进行了分类汇总。
第二,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对2013级、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和本专业的教师进行访谈,主题为“大学生如何发展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求职的需要”。在访谈28名任课教师、9名辅导员、32名学生的基础上,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外导师9名以及和南宁学院签订校企合作的单位8个,调查内容包括“您认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能力?”“您认为现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缺乏哪些必备的能力?”“您希望学校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做怎样的改革”等。调查还要求被试者就所提到的内容或条款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同时收集了企业的《录用标准》和《面试计分表》,作为编制问卷题目的参考。
第三,汇总与归类。对文献综述、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提到的就业能力内容进行汇总并归类,如表1所示。 第四,编制并修改初始问卷。根据表1所列内容,邀请32位学生及36位校内外专兼职老师对就业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并计算按照重要性排序的就业能力项目所出現的频次,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项目、编制初始问卷。之后,邀请4名心理学教师和7名企业管理者对项目适当性、问卷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定,修改初始问卷,最终得到包含8个大项目46个子项目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预试问卷。
第五,预试。用预试问卷调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310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问卷有效率为97.41%。利用SPSS 21.0对302份有效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如下处理:删除在多个因子上有载荷的题目;删除在两个因子上各载荷均小于0.4的项目;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其中一个载荷在0.4以上,与另一个相差0.2以上的予以保留,最终形成了包含46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
正式问卷由包含10个项目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量表以及基本信息构成,运用5点量表法(1代表“很不重要”,5代表“很重要”),对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测量,并按照重要性排序对前5项能力要素自行排序。同时运用该方法(1代表“完全没有掌握”,5代表“完全掌握”)对要素的掌握程度进行测量,并按掌握情况对前5项能力要素自行排序。同时,由学生以李克特五点量表自陈回答。
(二)样本选择及基本情况描述
选取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见表1)。被调查者的实习单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上海、福建、海南、浙江、北京、江苏、四川、内蒙古。被调查者实习单位所属行业主要为金融、房地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制造、餐饮、通讯等。
(三)分析方法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通过因子分析划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指标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就业类型相关情况的差异性和显著性状况。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
(一)因子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KMO样本充足度衡量及Bartlett球状检验,得到的结果是样本充足度足够,并且显著,适合做因子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
对46个原始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cnt Analysis)来估计因子负荷量,以特征根值大于和等于1为标准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VARIMAX旋转,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9个因子,9个因子共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62.340%。对该9个因子的题项进行删减,删减标准如下:因素分析中,共同度在0.4以下的题项,因子负荷量在0.5以下的题项,因子负荷量在一个维度大于0.5,且在其他某一维度大于或等于0.4的题项。
按照上述方式,共进行了两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删除题项12项。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7个因子,即为基础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职业价值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聘能力,这7个因子共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61.925%。8个因子中,第8个因子只有一个题项,即“心理调试能力”,与第4个因子的题项属于同类问题,所以将两者合并成一个因子。即通过因子分析,一共得出7个指标。
结果表明,基础能力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因子,其解释能力值为34.436%;文字处理能力成为就业能力第二个因子,其解释能力值为6.579%。其他能力因子依次为:职业价值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聘能力。因此以上7个能力因子构成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指标。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1.不同性别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是劳动力市场中重要的求职群体,考虑到就业歧视因素,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不同性别的学生就业能力差异,为此运用SPSS 21.0对不同性别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和一元方差分析。
在对性别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时,选择性别为自变量,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程度为因变量。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检验值都显著(如表4),说明男女在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上有显著差异。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男女在收集与归纳材料、写作思路清晰、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有需求的群体、忍耐力、接纳变化能力、基本胜任力、识别事件的本质、自我包装能力等检验值显著,这说明从整体来看,男女在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收集与归纳材料、写作思路清晰、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有需求的群体、忍耐力、接纳变化能力、基本胜任力、识别事件的本质、自我包装能力等指标上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2.不同就业类型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调查中将学生就业类型归为六大类,即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私营企业、其他,不同就业类型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性检验中,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检验值都不显著(如表6)。说明不同就业类型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就业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就业类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收集与归纳材料、规范性报告撰写、了解风险的潜在负效用、从参与社会活动中获得责任感、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抗挫力、接纳变化能力、自信等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为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文字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7个指标,就业类型的差异对这7项指标在整体上没有显著影响。
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与理工类本科生相比较,管理类本科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从业环境中更多是与人交往。其就业能力也就更多的體现在人际处理能力和各类管理能力。要确保7项就业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强化和提升,形成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新型架构和模式,应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特性,从应用型教育之跨界教育、课程建设之跨界课堂、师生培养之跨界师生三个方面相互联动的培养模块具体实施。
(一)应用型教育之跨界教育
应用型教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界教育”,应该将产业中“职业文化”和学校中的“教育文化”有机融合,实现由普通教育的人到具备职业素养的人。而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三种“标准”,即公民标准、再现标准、表现标准。其中“公民标准”即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再现标准”即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基础理念的学习;“表现标准”即技能,包括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培养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和应聘能力。
(二)课程建设之跨界课堂
课程建设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必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思维理念相结合。简言之,就是“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打造企业预备队,形成校外的“跨界课堂”,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将校企合二为一,形成校内的“跨界课堂”,实现“教学任务工作化”;将学科知识解构,嵌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在原有课程体系上,以选修课等形式增设管理沟通、职场修身、社交礼仪、工商管理案例分析等新课,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同时,可增设课堂外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
(三)师生培养之跨界师生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个体需求”和“雇主需求”相结合的教育。基于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原理,需求会刺激供给发展,供给必须满足需求,体现在师生培养方面应该是培养具有前瞻意识的“跨界师生”。即在企业旺季的时候,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企业;在企业淡季的时候,揣着认识和反思回到校园。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对师生的考核应该多层面,多角度。对学生的考核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社会工作体验的情况,考核可以采取考试、团队作品展示、他人评价等方式进行;对教师的考核可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的认可情况、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状况等调研结论写进教学效果考核内容,并及时依据考核的结果,改进学校的教学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芳.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J].财政研究,2012,(11):35-39.
[2]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129-138.
[3]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S3):214-215.
[4]Knight P.Employability and Assessment[R].Skill splus-apaperprepared for the Fourth colloquium,2001,3rd October.
[5]Hillage,J.&Pollard,E.1998,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rt RR85.
[6]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01):52-55.
[7]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02):91-93.
本文为南宁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南宁学院为例”(2013XJSK6)的阶段性成果;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大学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学》为例”(2015JGB446)的阶段性成果。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继人社部公布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6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40万达到756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就业形势之复杂,就业任务之艰巨,就业状况之困难也似乎成了“常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产业转型升级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倒逼着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就业能力分为初次就业能力和可持续获取职业能力。初次就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在初始求职过程中为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接纳,从而能够进入就业状态的核心能力。初次就业能力是实现可持续获取职业能力的基础。管理类人才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支十分重要的人才队伍,如何提升管理类大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既是提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以南宁学院2013级、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为样本,提炼其在职业搜寻中用人单位关注度最高的能力维度,探索构建以提升初次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进模式。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修订,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英国工业联合会CBI(1998)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为适应雇主或顾客变化的需要而具备的资格或竞争能力,以及在工作中释放激情和潜力的能力。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提出了就业能力维度,包括资源、人际、信息、系统和技能等5大类21项胜任力(美国劳工部,1991);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意见和信息的交流、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团队工作、数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应用(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1992);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或关键技能、个人特性和企业运营知识(英国教育与就业部,1997);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或评价、团队合作和时间管理(The Dearing Report,1997)。总体上,在国外研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涵盖了专业技能、通用技能、胜任力和初次就业能力,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劳动者就业能力模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就业环境与工作的内容变化,提出8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同时,也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
国内的学者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初次就业领域,而且对就业能力维度的结论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主能力和应聘能力,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就业人格、社会兼容度和准职业形象,同时,发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三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有决定性影响。还有的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构建了包括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学习能力、沟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5大维度、17个因子和55个条目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
本文按照“文献综述——指标选定一实证研究一政策建议”的逻辑顺序,以“用人单位能力需求、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这一传导机制为技术路线,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微观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评估了其就业能力,通过因子分析划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指标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二、研究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筛选过程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提取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要素,编制初始问卷。第二步主要采取德尔菲法,通过对准毕业生、南宁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导师及一些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充实和修正问卷,通过专家访谈等形式讨论指标设计维度和问卷题项,力求提高问卷信度和效度。
(一)量表的设计
第一,文献综述。量表设计首先参考了现有学者对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等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重点参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等文献的研究成果,提取、收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项目和内容,并进行了分类汇总。
第二,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对2013级、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和本专业的教师进行访谈,主题为“大学生如何发展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求职的需要”。在访谈28名任课教师、9名辅导员、32名学生的基础上,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外导师9名以及和南宁学院签订校企合作的单位8个,调查内容包括“您认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能力?”“您认为现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缺乏哪些必备的能力?”“您希望学校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做怎样的改革”等。调查还要求被试者就所提到的内容或条款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同时收集了企业的《录用标准》和《面试计分表》,作为编制问卷题目的参考。
第三,汇总与归类。对文献综述、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中提到的就业能力内容进行汇总并归类,如表1所示。 第四,编制并修改初始问卷。根据表1所列内容,邀请32位学生及36位校内外专兼职老师对就业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并计算按照重要性排序的就业能力项目所出現的频次,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项目、编制初始问卷。之后,邀请4名心理学教师和7名企业管理者对项目适当性、问卷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定,修改初始问卷,最终得到包含8个大项目46个子项目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预试问卷。
第五,预试。用预试问卷调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310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问卷有效率为97.41%。利用SPSS 21.0对302份有效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如下处理:删除在多个因子上有载荷的题目;删除在两个因子上各载荷均小于0.4的项目;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其中一个载荷在0.4以上,与另一个相差0.2以上的予以保留,最终形成了包含46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
正式问卷由包含10个项目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量表以及基本信息构成,运用5点量表法(1代表“很不重要”,5代表“很重要”),对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测量,并按照重要性排序对前5项能力要素自行排序。同时运用该方法(1代表“完全没有掌握”,5代表“完全掌握”)对要素的掌握程度进行测量,并按掌握情况对前5项能力要素自行排序。同时,由学生以李克特五点量表自陈回答。
(二)样本选择及基本情况描述
选取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见表1)。被调查者的实习单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上海、福建、海南、浙江、北京、江苏、四川、内蒙古。被调查者实习单位所属行业主要为金融、房地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制造、餐饮、通讯等。
(三)分析方法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通过因子分析划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指标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就业类型相关情况的差异性和显著性状况。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
(一)因子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KMO样本充足度衡量及Bartlett球状检验,得到的结果是样本充足度足够,并且显著,适合做因子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
对46个原始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cnt Analysis)来估计因子负荷量,以特征根值大于和等于1为标准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VARIMAX旋转,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9个因子,9个因子共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62.340%。对该9个因子的题项进行删减,删减标准如下:因素分析中,共同度在0.4以下的题项,因子负荷量在0.5以下的题项,因子负荷量在一个维度大于0.5,且在其他某一维度大于或等于0.4的题项。
按照上述方式,共进行了两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一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删除题项12项。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7个因子,即为基础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职业价值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聘能力,这7个因子共解释了数据中总方差的61.925%。8个因子中,第8个因子只有一个题项,即“心理调试能力”,与第4个因子的题项属于同类问题,所以将两者合并成一个因子。即通过因子分析,一共得出7个指标。
结果表明,基础能力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因子,其解释能力值为34.436%;文字处理能力成为就业能力第二个因子,其解释能力值为6.579%。其他能力因子依次为:职业价值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聘能力。因此以上7个能力因子构成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指标。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1.不同性别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是劳动力市场中重要的求职群体,考虑到就业歧视因素,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不同性别的学生就业能力差异,为此运用SPSS 21.0对不同性别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和一元方差分析。
在对性别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时,选择性别为自变量,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程度为因变量。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检验值都显著(如表4),说明男女在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上有显著差异。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男女在收集与归纳材料、写作思路清晰、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有需求的群体、忍耐力、接纳变化能力、基本胜任力、识别事件的本质、自我包装能力等检验值显著,这说明从整体来看,男女在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收集与归纳材料、写作思路清晰、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有需求的群体、忍耐力、接纳变化能力、基本胜任力、识别事件的本质、自我包装能力等指标上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2.不同就业类型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调查中将学生就业类型归为六大类,即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私营企业、其他,不同就业类型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性检验中,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检验值都不显著(如表6)。说明不同就业类型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就业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就业类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收集与归纳材料、规范性报告撰写、了解风险的潜在负效用、从参与社会活动中获得责任感、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抗挫力、接纳变化能力、自信等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为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文字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7个指标,就业类型的差异对这7项指标在整体上没有显著影响。
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与理工类本科生相比较,管理类本科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从业环境中更多是与人交往。其就业能力也就更多的體现在人际处理能力和各类管理能力。要确保7项就业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强化和提升,形成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新型架构和模式,应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特性,从应用型教育之跨界教育、课程建设之跨界课堂、师生培养之跨界师生三个方面相互联动的培养模块具体实施。
(一)应用型教育之跨界教育
应用型教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跨界教育”,应该将产业中“职业文化”和学校中的“教育文化”有机融合,实现由普通教育的人到具备职业素养的人。而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三种“标准”,即公民标准、再现标准、表现标准。其中“公民标准”即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再现标准”即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基础理念的学习;“表现标准”即技能,包括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培养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和应聘能力。
(二)课程建设之跨界课堂
课程建设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必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思维理念相结合。简言之,就是“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打造企业预备队,形成校外的“跨界课堂”,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将校企合二为一,形成校内的“跨界课堂”,实现“教学任务工作化”;将学科知识解构,嵌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在原有课程体系上,以选修课等形式增设管理沟通、职场修身、社交礼仪、工商管理案例分析等新课,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同时,可增设课堂外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
(三)师生培养之跨界师生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个体需求”和“雇主需求”相结合的教育。基于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原理,需求会刺激供给发展,供给必须满足需求,体现在师生培养方面应该是培养具有前瞻意识的“跨界师生”。即在企业旺季的时候,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企业;在企业淡季的时候,揣着认识和反思回到校园。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对师生的考核应该多层面,多角度。对学生的考核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社会工作体验的情况,考核可以采取考试、团队作品展示、他人评价等方式进行;对教师的考核可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的认可情况、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状况等调研结论写进教学效果考核内容,并及时依据考核的结果,改进学校的教学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芳.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J].财政研究,2012,(11):35-39.
[2]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129-138.
[3]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S3):214-215.
[4]Knight P.Employability and Assessment[R].Skill splus-apaperprepared for the Fourth colloquium,2001,3rd October.
[5]Hillage,J.&Pollard,E.1998,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rt RR85.
[6]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01):52-55.
[7]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02):91-93.
本文为南宁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南宁学院为例”(2013XJSK6)的阶段性成果;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大学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学》为例”(2015JGB44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