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于课改的前几年参加语文教学工作。那几年,我发现,如果没有教案,根本不知道怎么上课,上课时严格按照教案一丝不苟地教学,生怕教错了。如果没有参考答案(在我们眼里,那就是标准答案),课后练习根本不会写,有时对于自己经过一番努力思考得来的答案正确与否,心里压根儿没底,倘与参考答案稍有偏差,就会彻底地否定自己的答案,此后答题就更是战战兢兢,总怕与参考答案不一样。参考答案成了我的毒品,我也似乎成了机器人。我想,那时会有千千万万的语文老师有着同样的境遇。老师都如此,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又怎会有思想?
几年后,课程改革终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很多老师都获益匪浅。特别是语文老师,思想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除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了,练习也不再拘泥于参考答案了,还能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思考,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对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大加褒扬。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啊!然而,如今的应试教育却似乎又慢慢把我们拉回了“标准答案”的时代,善于开动脑筋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答案总是被老师判错,课程改革犹如许多革新运动一样,只昙花一现,渐渐逝去。
以下是我县2007年秋季学期小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2008年1月底考)的几道题目,老师的批改令人感到很困惑。
例一: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话使用了()说明方法。
这本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学过说明文的学生都知道答案:打比方。可有的学生偏答:比喻。我们的评卷老师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划了个鲜艳的红×。原因是那些答“比喻”的学生上课不听老师讲,把“比喻”的修辞方法与“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混为一谈。而且,按照往年的中考(指本县的中考),凡是将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混用者一律不给分,类似的还有,修辞方法是“对比”,而说明方法只能说“作比较”,混用则不对。
我们知道,“比喻”和“打比方”只不过是对同一种称谓的不同说法,我觉得与“父亲”和“爸爸”的使用相类似。或许有人会说,“父亲”是书面语,“爸爸”是口语,这是它们的区别。试问,如果有人口头上喊他爸爸为“父亲”(事实上有不少人这样喊),会不会有人说他用词错误?或者会有人不明白他喊的是谁?而他在书面语要用“父亲”一词时写“爸爸”,会有谁认为他指称不明吗?谁规定“比喻”是修辞方法的专用名词?“打比方”是说明方法的专用名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时候,往往说“打个比方”,是不是我们都用得不对?我为此翻找了很多参考资料,从未见过哪本书或哪位文学大师说过这两个词各有专属,不能混用。学生因通用这两个词而失分是不是太冤了?
例二:(这是一篇现代文阅读理解,前文叙述了“我”看到梨农们砍树,引发“我”跟一老农的对话。)
……
“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
我怔在那里,没有说话。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
问题: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是哪句?
一部分学生答:我怔在那里,没有说话。出题者给的答案是: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评卷老师依据答案,给回答前者的考生都“吃了鸡蛋”。出题者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理解为我那时心受震撼,是属于记叙部分,是有理可讲的。如果这么理解:“我”听了老农的话,给我的感受是“震撼”,那它何尝不是议论?而且,心灵受到震撼难道不是一种情感的强烈抒发?由此看来,学生吃了鸡蛋的答案似乎比参考答案更好吧?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信地写出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不料却被权威人士判了“死刑”,他们以后还敢自信的答题吗?他们还能相信自己的思维吗?看来,问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我们老师的头脑中更为根深蒂固。
例三:现代文阅读。
(1)一天,孔雀邀请天鹅做客,它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谈着。后来却为谁的天赋更多而争论起来了。
(2)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认,我远远地超过你。”
(3)天鹅回答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是否美丽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是比我的漂亮多了。但是,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我的羽毛是灰色的,但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到九天云霄。从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大地,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的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题目一:天鹅对美与丑的理解是()
A.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B.仅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C.丑陋的外表是有用处的 D.美丽的外表反而会使人骄傲出题者给的答案是B,我想其依据在于第(3)段中天鹅的回答:“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直到九天云霄。”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D,他们的依据也可以从天鹅的回答中找到:“你的羽毛是比我的漂亮多了……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的趾高气扬,神气活现。”在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的今天,老师是凭什么标准来否定这些学生的答案呢?更有个别独具慧眼的学生,在答这道题时选择了B和D,结果只能又“吃鸡蛋”。老师和学生的答题信心在参考答案的笼罩下显得脆弱不堪,长此以往,我们的思想能力将会丧失,对正误的判定只能依赖别人,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人。
题目二:文中最能体现孔雀性格的词语是()
A.华而不实 B.矫揉造作 C.骄傲自满 D.愚昧无知
从题目一可知,答案是A,若题目一往“骄傲”方向答题者,必选择C,题目一选择两项者,必选AC。毫无疑问,除了选A的学生得分外,其他的都失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评卷老师认为选两个答案的学生很离谱,因为题目中有“最能体现”这几个字加以限定,表明答案是唯一的。自然,很多情况下,“最”者,独一无二也。然生活中有很多“最”无法判定,因此我们常说:“最好之一。”可见,有很多时候,“最”并非唯一,“最”会因各人的眼光而异。本题中,有的学生认为“华而不实”和“骄傲自满”都非常能体现孔雀的性格特征,两者无法舍取,怎么就不对了呢?而且,对视考试分数为命根子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自信地写下他独创性的答案,这需要多大勇气和信心啊!然而,现在别人都说他错了,而且还错得有点离谱,他以后还敢思考吗?还敢发表那些被人认为是标新立异的意见吗?
我常常想,为什么在我国,很多革新运动过后不久又会走回改革前的老路?难道我们都继承了老祖宗的改革不彻底的遗传基因?我不否认,参考答案确实是个好答案。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以此为标准来限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把别人的这种思维盲目地继承过来,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循规蹈矩地不敢越雷池一步地继承这种思维。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要说创造性思维,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正常思维都不会有。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改革要彻底,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学会思考,开阔心胸,容纳百川,对学生的思想积极引导,并且要做到坚持不懈。
最后,我希望我们都能从一位教育家说的这几句话中再获新启示:一直到今天,我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我还常对他说那句话:“这是你的事,老爸不懂。我也有我要忙的,你的头在哪里?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几年后,课程改革终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很多老师都获益匪浅。特别是语文老师,思想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除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了,练习也不再拘泥于参考答案了,还能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思考,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对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大加褒扬。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啊!然而,如今的应试教育却似乎又慢慢把我们拉回了“标准答案”的时代,善于开动脑筋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答案总是被老师判错,课程改革犹如许多革新运动一样,只昙花一现,渐渐逝去。
以下是我县2007年秋季学期小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2008年1月底考)的几道题目,老师的批改令人感到很困惑。
例一: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话使用了()说明方法。
这本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学过说明文的学生都知道答案:打比方。可有的学生偏答:比喻。我们的评卷老师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划了个鲜艳的红×。原因是那些答“比喻”的学生上课不听老师讲,把“比喻”的修辞方法与“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混为一谈。而且,按照往年的中考(指本县的中考),凡是将修辞方法与说明方法混用者一律不给分,类似的还有,修辞方法是“对比”,而说明方法只能说“作比较”,混用则不对。
我们知道,“比喻”和“打比方”只不过是对同一种称谓的不同说法,我觉得与“父亲”和“爸爸”的使用相类似。或许有人会说,“父亲”是书面语,“爸爸”是口语,这是它们的区别。试问,如果有人口头上喊他爸爸为“父亲”(事实上有不少人这样喊),会不会有人说他用词错误?或者会有人不明白他喊的是谁?而他在书面语要用“父亲”一词时写“爸爸”,会有谁认为他指称不明吗?谁规定“比喻”是修辞方法的专用名词?“打比方”是说明方法的专用名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时候,往往说“打个比方”,是不是我们都用得不对?我为此翻找了很多参考资料,从未见过哪本书或哪位文学大师说过这两个词各有专属,不能混用。学生因通用这两个词而失分是不是太冤了?
例二:(这是一篇现代文阅读理解,前文叙述了“我”看到梨农们砍树,引发“我”跟一老农的对话。)
……
“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
我怔在那里,没有说话。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
问题: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是哪句?
一部分学生答:我怔在那里,没有说话。出题者给的答案是: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评卷老师依据答案,给回答前者的考生都“吃了鸡蛋”。出题者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理解为我那时心受震撼,是属于记叙部分,是有理可讲的。如果这么理解:“我”听了老农的话,给我的感受是“震撼”,那它何尝不是议论?而且,心灵受到震撼难道不是一种情感的强烈抒发?由此看来,学生吃了鸡蛋的答案似乎比参考答案更好吧?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信地写出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不料却被权威人士判了“死刑”,他们以后还敢自信的答题吗?他们还能相信自己的思维吗?看来,问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我们老师的头脑中更为根深蒂固。
例三:现代文阅读。
(1)一天,孔雀邀请天鹅做客,它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谈着。后来却为谁的天赋更多而争论起来了。
(2)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而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认,我远远地超过你。”
(3)天鹅回答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是否美丽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是比我的漂亮多了。但是,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我的羽毛是灰色的,但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到九天云霄。从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大地,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的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题目一:天鹅对美与丑的理解是()
A.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B.仅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C.丑陋的外表是有用处的 D.美丽的外表反而会使人骄傲出题者给的答案是B,我想其依据在于第(3)段中天鹅的回答:“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直到九天云霄。”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D,他们的依据也可以从天鹅的回答中找到:“你的羽毛是比我的漂亮多了……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的趾高气扬,神气活现。”在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的今天,老师是凭什么标准来否定这些学生的答案呢?更有个别独具慧眼的学生,在答这道题时选择了B和D,结果只能又“吃鸡蛋”。老师和学生的答题信心在参考答案的笼罩下显得脆弱不堪,长此以往,我们的思想能力将会丧失,对正误的判定只能依赖别人,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人。
题目二:文中最能体现孔雀性格的词语是()
A.华而不实 B.矫揉造作 C.骄傲自满 D.愚昧无知
从题目一可知,答案是A,若题目一往“骄傲”方向答题者,必选择C,题目一选择两项者,必选AC。毫无疑问,除了选A的学生得分外,其他的都失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评卷老师认为选两个答案的学生很离谱,因为题目中有“最能体现”这几个字加以限定,表明答案是唯一的。自然,很多情况下,“最”者,独一无二也。然生活中有很多“最”无法判定,因此我们常说:“最好之一。”可见,有很多时候,“最”并非唯一,“最”会因各人的眼光而异。本题中,有的学生认为“华而不实”和“骄傲自满”都非常能体现孔雀的性格特征,两者无法舍取,怎么就不对了呢?而且,对视考试分数为命根子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自信地写下他独创性的答案,这需要多大勇气和信心啊!然而,现在别人都说他错了,而且还错得有点离谱,他以后还敢思考吗?还敢发表那些被人认为是标新立异的意见吗?
我常常想,为什么在我国,很多革新运动过后不久又会走回改革前的老路?难道我们都继承了老祖宗的改革不彻底的遗传基因?我不否认,参考答案确实是个好答案。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以此为标准来限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把别人的这种思维盲目地继承过来,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循规蹈矩地不敢越雷池一步地继承这种思维。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要说创造性思维,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正常思维都不会有。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改革要彻底,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学会思考,开阔心胸,容纳百川,对学生的思想积极引导,并且要做到坚持不懈。
最后,我希望我们都能从一位教育家说的这几句话中再获新启示:一直到今天,我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我还常对他说那句话:“这是你的事,老爸不懂。我也有我要忙的,你的头在哪里?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