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开发出一种叫做News Feed的东西,这是一种能主动把用户主页上的变动向所有好友广播的内置功能。学生们再也不用把时间花在转来转去检查朋友的主页是否更新了。他们登录Facebook后就会看到News Feed,一个类似18世纪社交界新闻公报的页面,上面列出了所有好友的最新动态。用扎克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像是“一股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件汇聚而成的涓涓细流”。
这个发明开始并不为人看好。总的说来Facebook用户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经常的实时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然而,当他们身处这种无处不在的信息中时,却逐渐感觉十分有趣甚至流连忘返。这是什么原因呢?
社会科学家给这种不间断的网络联系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环境知觉”(ambient awareness)。每条小的更新,每一条单独的社交信息,本身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十分平庸的。但若假以时日,当它们汇集起来,这些小片段就渐渐接合成一幅细致得惊人的描绘你朋友或家人生活的画卷,就像成千上万个点构成的一幅印象派画作。
“究竟有谁会在乎我一天24小时都在做些什么?”非常多的人有足够的理由在乎这一点。他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觉到朋友们生活的韵律,也可以增进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人际联系。工作的流动性要求人们为了职业而更加频繁的迁移,日益增多的自由职业者更是常常终日独处。“环境亲密感”(ambient intimacy)由此成为一种让人感觉“不那么孤独”的办法。
在这样的语境中。Twitter诞生了。140个字符、“What are you doing?”的微博客不仅比Facebook能更好地提升环境知觉,而且还有着比后者更强大的力量,更新速度快、信息源数量丰富、传播力度惊人。
Twitter的核心是关注与被关注。用户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人,只要这些人贴了新的讯息,用户就会收到通知。Twitter使用价值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你所选择关注的人的品质的高低。Twitter的一些固定工具,如回复、锐推和私信,使得对话得以发生。标签则使我们看到议题的集结过程,一个对话场就此形成了。
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更趋于自省的文化。很多Twitter的深度用户都曾说起经常性的自我报道行为带来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当你每天都要数次停下来观察自己的感受和思绪时,日积月累,这种行为就变得具有哲学含义了。就好像希腊格言中的那句“了解你自己”,又近似心理治疗中的“内观”的概念。
和Facebook一样,Twitter让许多出色的第三方应用得到了高速发展。博客时代也有第三方应用,但与Twitter相比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第三方为Twitter拉大与竞争者之间的差距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些数量众多的第三方应用赋予了Twitter更多的空间,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越是开放的东西,成长速度越快。
那么,Twitter和Facebook的本质区别又在何处呢?发明了Web 2.0说法的美国科技作家蒂姆·欧内利有个总结:“Facebook给你带来的是你曾经认识的人,而Twitter给你带来的是你希望认识的更多的人。”从设计上来看,Twitter的界面更加简洁,感觉像1998年的Google,而Facebook则更具门户的味道,让人想起当年的Yahoo。Facebook拥有更丰富的功能,但它的沟通较为被动和间接;Twitter高度集中于对话,更适于实时的和直接的沟通。
Facebook对“社会动物”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对那些想与老朋友密切联系和结识新朋友的人来说。这会降低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使用。因为人们可以完全依靠Facebook来发信、聊天、分享文字、图片和视频。Twitter的吸引力初始看上去没有那么大,但它的魅力是缓慢散发的:关注上一天,它开始有点儿像篇短文了;关注一个月,它就变成了一部小说。它是一个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博客的集合体。
对用户而言,每一种工具可能价值很大,也可能价值甚微,这取决于在特定的情形之下你想做什么。无法简单地说清Facebook与Twitter究竟谁好谁坏。它们服务于不同的功能,运行在不同的机制上,两者也还会不断演变,要看用户从中提取何种价值,才能决定在正在形成的社会性空间之中,谁会成为长期的赢家。最终两者决战的是,看谁能够找到一个赢利的、可扩展的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当然,也不排除它们把出售作为自己的退出战略。
这个发明开始并不为人看好。总的说来Facebook用户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经常的实时了解其他人在做什么。然而,当他们身处这种无处不在的信息中时,却逐渐感觉十分有趣甚至流连忘返。这是什么原因呢?
社会科学家给这种不间断的网络联系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环境知觉”(ambient awareness)。每条小的更新,每一条单独的社交信息,本身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十分平庸的。但若假以时日,当它们汇集起来,这些小片段就渐渐接合成一幅细致得惊人的描绘你朋友或家人生活的画卷,就像成千上万个点构成的一幅印象派画作。
“究竟有谁会在乎我一天24小时都在做些什么?”非常多的人有足够的理由在乎这一点。他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感觉到朋友们生活的韵律,也可以增进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人际联系。工作的流动性要求人们为了职业而更加频繁的迁移,日益增多的自由职业者更是常常终日独处。“环境亲密感”(ambient intimacy)由此成为一种让人感觉“不那么孤独”的办法。
在这样的语境中。Twitter诞生了。140个字符、“What are you doing?”的微博客不仅比Facebook能更好地提升环境知觉,而且还有着比后者更强大的力量,更新速度快、信息源数量丰富、传播力度惊人。
Twitter的核心是关注与被关注。用户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人,只要这些人贴了新的讯息,用户就会收到通知。Twitter使用价值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你所选择关注的人的品质的高低。Twitter的一些固定工具,如回复、锐推和私信,使得对话得以发生。标签则使我们看到议题的集结过程,一个对话场就此形成了。
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更趋于自省的文化。很多Twitter的深度用户都曾说起经常性的自我报道行为带来的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当你每天都要数次停下来观察自己的感受和思绪时,日积月累,这种行为就变得具有哲学含义了。就好像希腊格言中的那句“了解你自己”,又近似心理治疗中的“内观”的概念。
和Facebook一样,Twitter让许多出色的第三方应用得到了高速发展。博客时代也有第三方应用,但与Twitter相比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第三方为Twitter拉大与竞争者之间的差距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些数量众多的第三方应用赋予了Twitter更多的空间,再一次验证了一个道理:越是开放的东西,成长速度越快。
那么,Twitter和Facebook的本质区别又在何处呢?发明了Web 2.0说法的美国科技作家蒂姆·欧内利有个总结:“Facebook给你带来的是你曾经认识的人,而Twitter给你带来的是你希望认识的更多的人。”从设计上来看,Twitter的界面更加简洁,感觉像1998年的Google,而Facebook则更具门户的味道,让人想起当年的Yahoo。Facebook拥有更丰富的功能,但它的沟通较为被动和间接;Twitter高度集中于对话,更适于实时的和直接的沟通。
Facebook对“社会动物”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对那些想与老朋友密切联系和结识新朋友的人来说。这会降低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使用。因为人们可以完全依靠Facebook来发信、聊天、分享文字、图片和视频。Twitter的吸引力初始看上去没有那么大,但它的魅力是缓慢散发的:关注上一天,它开始有点儿像篇短文了;关注一个月,它就变成了一部小说。它是一个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和博客的集合体。
对用户而言,每一种工具可能价值很大,也可能价值甚微,这取决于在特定的情形之下你想做什么。无法简单地说清Facebook与Twitter究竟谁好谁坏。它们服务于不同的功能,运行在不同的机制上,两者也还会不断演变,要看用户从中提取何种价值,才能决定在正在形成的社会性空间之中,谁会成为长期的赢家。最终两者决战的是,看谁能够找到一个赢利的、可扩展的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当然,也不排除它们把出售作为自己的退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