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
1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又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 实现语文教学审美化的途径
2.1 明确美学基本概念与范畴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存在审美,这种美是“活”的,这个“活”即来自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又来自教师的创造性。为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放开自己的思想,善于去发现美。拓展审美教学领域和范围。当然生活中的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丑恶、荒诞,就没有善良、美丽,我们开展审美教学,就应帮助学生了解和审视生活的千姿百态。既要识别美,更要区分丑。为了体现体验性,我们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审美情景:为了体现娱乐效果我们要注意教学的民主和互动:为了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美学领域,这些审美教育形态理论也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美学形态特征要纳入教师教学的考虑范围。但是具体的特征要教师自己把握。再有,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一种艺术的人生,艺术的生活,它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要使人们以艺术化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人生,是一种人生教育,我们应站在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它。
2.2 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要求按照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运用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像,进而去探讨和体验美。比如,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别具韵味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散文名篇。在教学中。我们可先利用录音带范读,在优美的朗读中把学生引入文章中描写的艺术氛围中,然后放映有春天景色的录像及名诗名句,让学生去品味。然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诗句、名句,把个人对春色的体味在课堂上说出来让全班赏评。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在这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春之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 其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实际生活中,美与丑总是形影相随。而引导学生识别美与丑,提高鉴赏能力则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总之,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教学中我们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像力,就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像。比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想像:公元207年,时值曹操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中国北方的统一局面已实现,南下统一的宏图已在描绘之中。诗人登上碣石,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浮想联翩。而此时此刻.最能表达诗人心潮澎湃、豪情横溢的诗句,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诗人是以大海自比胸怀,诗人的豪迈之气自景物描写之中隐隐透出,诗人的远大抱负也隐含其中。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想像,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诗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领略诗人当时的英雄气概。
1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又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 实现语文教学审美化的途径
2.1 明确美学基本概念与范畴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存在审美,这种美是“活”的,这个“活”即来自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又来自教师的创造性。为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放开自己的思想,善于去发现美。拓展审美教学领域和范围。当然生活中的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丑恶、荒诞,就没有善良、美丽,我们开展审美教学,就应帮助学生了解和审视生活的千姿百态。既要识别美,更要区分丑。为了体现体验性,我们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审美情景:为了体现娱乐效果我们要注意教学的民主和互动:为了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美学领域,这些审美教育形态理论也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美学形态特征要纳入教师教学的考虑范围。但是具体的特征要教师自己把握。再有,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一种艺术的人生,艺术的生活,它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要使人们以艺术化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人生,是一种人生教育,我们应站在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它。
2.2 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要求按照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运用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像,进而去探讨和体验美。比如,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别具韵味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散文名篇。在教学中。我们可先利用录音带范读,在优美的朗读中把学生引入文章中描写的艺术氛围中,然后放映有春天景色的录像及名诗名句,让学生去品味。然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诗句、名句,把个人对春色的体味在课堂上说出来让全班赏评。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在这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春之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 其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实际生活中,美与丑总是形影相随。而引导学生识别美与丑,提高鉴赏能力则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总之,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教学中我们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像力,就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像。比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想像:公元207年,时值曹操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中国北方的统一局面已实现,南下统一的宏图已在描绘之中。诗人登上碣石,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浮想联翩。而此时此刻.最能表达诗人心潮澎湃、豪情横溢的诗句,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诗人是以大海自比胸怀,诗人的豪迈之气自景物描写之中隐隐透出,诗人的远大抱负也隐含其中。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想像,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诗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领略诗人当时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