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cj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
  1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既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又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 实现语文教学审美化的途径
  2.1 明确美学基本概念与范畴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存在审美,这种美是“活”的,这个“活”即来自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又来自教师的创造性。为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放开自己的思想,善于去发现美。拓展审美教学领域和范围。当然生活中的美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丑恶、荒诞,就没有善良、美丽,我们开展审美教学,就应帮助学生了解和审视生活的千姿百态。既要识别美,更要区分丑。为了体现体验性,我们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审美情景:为了体现娱乐效果我们要注意教学的民主和互动:为了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美学领域,这些审美教育形态理论也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美学形态特征要纳入教师教学的考虑范围。但是具体的特征要教师自己把握。再有,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一种艺术的人生,艺术的生活,它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要使人们以艺术化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人生,是一种人生教育,我们应站在一种人生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它。
  2.2 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要求按照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运用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像,进而去探讨和体验美。比如,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别具韵味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散文名篇。在教学中。我们可先利用录音带范读,在优美的朗读中把学生引入文章中描写的艺术氛围中,然后放映有春天景色的录像及名诗名句,让学生去品味。然后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诗句、名句,把个人对春色的体味在课堂上说出来让全班赏评。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在这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春之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 其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提高识别美丑的能力。实际生活中,美与丑总是形影相随。而引导学生识别美与丑,提高鉴赏能力则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判断。总之,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教学中我们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像力,就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像。比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想像:公元207年,时值曹操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中国北方的统一局面已实现,南下统一的宏图已在描绘之中。诗人登上碣石,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浮想联翩。而此时此刻.最能表达诗人心潮澎湃、豪情横溢的诗句,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实诗人是以大海自比胸怀,诗人的豪迈之气自景物描写之中隐隐透出,诗人的远大抱负也隐含其中。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的想像,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诗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当时的情境,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领略诗人当时的英雄气概。
其他文献
1 宿舍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的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在大学和许多的寄宿学校,拥有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学生的经济条件还不宽裕,把这些电脑组建成宿舍局域网共享上网,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解、享受互联网的“魅”力,还可以为学生节省许多开销。  2 宿舍网络规划  经济性:宿舍网络主要供宿舍网络用户—学生的使用,所以投资建设也应以学生为主,在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
期刊
【摘要】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1、渗透受国主义精神;2、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渗透具体主义精神;4、渗透历史责任感。  【关键词】德育渗透;品德教育 ;受国主义精神; 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集体主义精神;历史责任感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神圣使命     中学历史以它学科特点的优势,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挖掘教材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与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提倡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领会,而不是东施效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其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语文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质疑,三是课堂拓展应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氛围;尊重学生    几年前,有人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  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
期刊
最近看到一则小短文:兔子是奔跑冠军,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亲强制它学游泳。兔子耗了大半生时间也没学会,它对自己很失望,很痛苦。猫头鹰说:“兔子是为奔跑而生的,应该发挥奔跑的特长。” 看来猫头鹰是智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要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孩子之间的差异更是千差万别。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年级化学的中考复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跳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习做到最优化的效果;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载体,以课本为基础,以中考要求为依据。”优化复习课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最大化。“低起点,抓基础;快爬坡,重提高;精讲,精练,重思考”课本上的实验达到“举一反三”;家庭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分析;重视组合型实验题;注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到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小学作为基础教育 的第一步,学好语文课意义特别重大。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性强,灵活性大,比其他学科更需要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也最能显示教师机智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充分体现在听、说、读、写等各
期刊
【摘要】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语文新课程准》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关键词】作文评语;阅读教学;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也许一个孩子在一年、两年、三年内什么
期刊
【摘要】目前中小学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不容乐观,书写水平较低。究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教师在课内外写字缺乏示范性和责任心。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字成为自身形象的“代言人”;要重视自我提高,课堂示范带头;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持之以恒,让书写成为学生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汉字书写;示范作用 ;教师责任    写字是一门功夫,一手好字,终身受益。“字如其人”,一笔一画就是
期刊
生态化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教研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生态化教学就是应用生态观点,使教学系统的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从而生成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学习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和谐、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已有的研究从理论上探索了历史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和历史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生态平衡下实践教学的可能性。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适度运用“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构建生态课堂。  以
期刊
【摘要】原生态、未经雕琢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平台。教师应自觉规范教学行为,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态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导航策略、促进主体提升等有效途径,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发展思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生态发展;激趣;导航;提升    学生的生态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常态课堂、常态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发展的状态。常态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平台,它没有了公开课那样非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