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生态、未经雕琢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平台。教师应自觉规范教学行为,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态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优化导航策略、促进主体提升等有效途径,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发展思维,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发展。
【关键词】生态发展;激趣;导航;提升
学生的生态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常态课堂、常态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发展的状态。常态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平台,它没有了公开课那样非常的境况和太多的负担,师生都可用一种平常的心态,真实地投身于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常态的课堂中,重新认识并能坚守常态教学的意义。本文试从“激趣、导航、提升”这三个语文教学的典型策略中探寻学生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获取文本的言语智慧
我们强调:常态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路”为着眼点,顺应学生学习的心理,选择简单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习画面感特别强的诗歌、散文,当然要把品味语言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学生是情感的王子,他们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进入到优美的意境后再进行说话练习,在说中加深对语言的品析,对内容的理解,进行审美的体验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语文变得充满情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文素养在日积月累的扎实训练中得到有效提升。
秋天的色彩是绚丽的,秋天的风景是迷人的,秋天的诗歌是充满情趣的。儿童诗《秋天》中,诗人把瓜果飘香、如诗如画的秋天通过儿童的视角,用充盈着童趣的语言来展示。怎样充分利用好文本,让诗歌学习也弥漫着情趣呢?逐段讲解诗歌的意蕴不仅会破坏诗歌整体的美感,而且会使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我们所要做的是聚焦文本的“趣”,以诗意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比较、体悟,获得深层的言语智慧。整堂课,我以一个问题展开教学:“同学们,你觉得诗歌什么地方最有趣,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的兴趣被点燃,兴致勃勃地穿梭在文本中寻找秋天之“趣”。在研读、交流中,充满灵性的语言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调皮可爱的秋风、肥嘟嘟的牛羊、成熟的水果和庄稼一一呈现,拟人手法的童趣、比喻句的精妙、重点词语的品析、美丽情景的再现等都在阅读实践中内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体悟。
2 优化导航策略,探寻文本的核心价值
引领学生体悟到文本深处的意味,是理想的语文生态课堂应该追求的境界,也是常态课不可缺失的目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能看到”的内容,还要解开文字的密码,让学生透过文字表层看到更精彩的“內隐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浅层次的解读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多纠缠,创设话题情景,提供时空让学生充分自主思考、互动交流。教师所设计的导航话题要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冲击和挑战,引领学生透过表层的符号直抵文本的核心,享受到思维之花结出果实的愉悦。
《螳螂捕蝉》一课在“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教学环节中,学生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都说到了少年以讲故事的方式劝说吴王,很巧妙。那么,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看出少年计谋的巧妙呢?学生必须细读文本才能领悟到:对话的地点在花园,时间在早晨,手中的弹弓和身上的露水,无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谋划。恰当的时空和煞费苦心的道具准备,都是为了引到“螳螂捕蝉”的话题。只要吴王发现少年,问到弹弓,少年对成功劝说吴王就有了十足的把握。在进行“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的话题讨论中,学生对于少年的足智多谋印象深刻,但也仅此而已。教师此时应顺势而导,引领学生走向深处:“少年就一定会劝说成功吗?如果吴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后结果会怎样?”在层层推进的交流中,学生惊讶地发现:少年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劝谏的。“少年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年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非常爱国的人呀!至此,少年的形象已经立体饱满起来,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层。当然要取得这样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对文本有感觉,自己先细读文本,然后才能在课上不露声色、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渡过“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
3 “但写真情与实境”,着眼所有儿童的真实发展
在课上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创设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在学生不到位的地方适时地引导,搭建阶梯,最大化地满足学生思维、能力、言语发展的需要。因为是常态课,更要面向全体,着眼学生的真实发展。适当放慢课堂的节奏,触摸到学生思维的生长,引领学生在语言构建的王国里倾听、感悟、内化、升华,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切实得到发展。
小制作,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到大做了很多有趣的小东西,对于制作过程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要三年级的孩子用一段话把制作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口语交际课上,我出示了学习任务:1.回忆一次做小制作的经过,并流利地把制作的经过说清楚。2.注意说话时表情、动作要自然、大方。在学生自由练说时,我在行间巡视。发现学生不得要领,再次凝视黑板上的学习要求,我突然觉得“把制作经过说清楚”是多么笼统而模糊的一个目标,应该有更细致的说明才行。于是我继续引导:把制作经过说清楚,就是要交代清楚你要做什么,用了哪些材料,对这些材料你怎样加工、拼贴和组装的,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在说的过程中要学会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用词不要重复。指名学生交流时,橘子灯、橘子娃娃、西瓜帽、漫画书……五花八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点评,教师适时地纠正、追问,让学生逐步把话说规范,说清楚。
学生展示告一段落后,我想:让学生有进一步提升,教师该有怎样的作为?于是,我设计了和学生一样的话题,“同题再说”。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增补、调整和加工。学生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回味自己的制作过程,把所领悟到的内容增补到自己的讲述中,在层层提升的过程中,圆满地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而成为千古绝唱。绮丽是美,更多的只是一种外在的美,而朴素之美,则美在本质。“常态课”不是潦草,不是肤浅,更不是倒退。它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潜心于教材和生态课堂,细心钻研,在简单中见博大,于平淡中品深味。我们应该追求这样的常态教学,在润物细无声的朴素环境中始终关注、不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生态发展;激趣;导航;提升
学生的生态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常态课堂、常态教学环境下学生自然发展的状态。常态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平台,它没有了公开课那样非常的境况和太多的负担,师生都可用一种平常的心态,真实地投身于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常态的课堂中,重新认识并能坚守常态教学的意义。本文试从“激趣、导航、提升”这三个语文教学的典型策略中探寻学生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激发兴趣,发展思维,获取文本的言语智慧
我们强调:常态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路”为着眼点,顺应学生学习的心理,选择简单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习画面感特别强的诗歌、散文,当然要把品味语言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学生是情感的王子,他们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进入到优美的意境后再进行说话练习,在说中加深对语言的品析,对内容的理解,进行审美的体验活动。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语文变得充满情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文素养在日积月累的扎实训练中得到有效提升。
秋天的色彩是绚丽的,秋天的风景是迷人的,秋天的诗歌是充满情趣的。儿童诗《秋天》中,诗人把瓜果飘香、如诗如画的秋天通过儿童的视角,用充盈着童趣的语言来展示。怎样充分利用好文本,让诗歌学习也弥漫着情趣呢?逐段讲解诗歌的意蕴不仅会破坏诗歌整体的美感,而且会使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我们所要做的是聚焦文本的“趣”,以诗意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比较、体悟,获得深层的言语智慧。整堂课,我以一个问题展开教学:“同学们,你觉得诗歌什么地方最有趣,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的兴趣被点燃,兴致勃勃地穿梭在文本中寻找秋天之“趣”。在研读、交流中,充满灵性的语言进入了学生的视野:调皮可爱的秋风、肥嘟嘟的牛羊、成熟的水果和庄稼一一呈现,拟人手法的童趣、比喻句的精妙、重点词语的品析、美丽情景的再现等都在阅读实践中内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体悟。
2 优化导航策略,探寻文本的核心价值
引领学生体悟到文本深处的意味,是理想的语文生态课堂应该追求的境界,也是常态课不可缺失的目标。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能看到”的内容,还要解开文字的密码,让学生透过文字表层看到更精彩的“內隐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浅层次的解读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多纠缠,创设话题情景,提供时空让学生充分自主思考、互动交流。教师所设计的导航话题要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冲击和挑战,引领学生透过表层的符号直抵文本的核心,享受到思维之花结出果实的愉悦。
《螳螂捕蝉》一课在“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教学环节中,学生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都说到了少年以讲故事的方式劝说吴王,很巧妙。那么,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看出少年计谋的巧妙呢?学生必须细读文本才能领悟到:对话的地点在花园,时间在早晨,手中的弹弓和身上的露水,无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谋划。恰当的时空和煞费苦心的道具准备,都是为了引到“螳螂捕蝉”的话题。只要吴王发现少年,问到弹弓,少年对成功劝说吴王就有了十足的把握。在进行“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的话题讨论中,学生对于少年的足智多谋印象深刻,但也仅此而已。教师此时应顺势而导,引领学生走向深处:“少年就一定会劝说成功吗?如果吴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后结果会怎样?”在层层推进的交流中,学生惊讶地发现:少年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劝谏的。“少年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年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非常爱国的人呀!至此,少年的形象已经立体饱满起来,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层。当然要取得这样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对文本有感觉,自己先细读文本,然后才能在课上不露声色、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渡过“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
3 “但写真情与实境”,着眼所有儿童的真实发展
在课上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创设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在学生不到位的地方适时地引导,搭建阶梯,最大化地满足学生思维、能力、言语发展的需要。因为是常态课,更要面向全体,着眼学生的真实发展。适当放慢课堂的节奏,触摸到学生思维的生长,引领学生在语言构建的王国里倾听、感悟、内化、升华,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切实得到发展。
小制作,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到大做了很多有趣的小东西,对于制作过程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要三年级的孩子用一段话把制作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口语交际课上,我出示了学习任务:1.回忆一次做小制作的经过,并流利地把制作的经过说清楚。2.注意说话时表情、动作要自然、大方。在学生自由练说时,我在行间巡视。发现学生不得要领,再次凝视黑板上的学习要求,我突然觉得“把制作经过说清楚”是多么笼统而模糊的一个目标,应该有更细致的说明才行。于是我继续引导:把制作经过说清楚,就是要交代清楚你要做什么,用了哪些材料,对这些材料你怎样加工、拼贴和组装的,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在说的过程中要学会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用词不要重复。指名学生交流时,橘子灯、橘子娃娃、西瓜帽、漫画书……五花八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点评,教师适时地纠正、追问,让学生逐步把话说规范,说清楚。
学生展示告一段落后,我想:让学生有进一步提升,教师该有怎样的作为?于是,我设计了和学生一样的话题,“同题再说”。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增补、调整和加工。学生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回味自己的制作过程,把所领悟到的内容增补到自己的讲述中,在层层提升的过程中,圆满地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而成为千古绝唱。绮丽是美,更多的只是一种外在的美,而朴素之美,则美在本质。“常态课”不是潦草,不是肤浅,更不是倒退。它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潜心于教材和生态课堂,细心钻研,在简单中见博大,于平淡中品深味。我们应该追求这样的常态教学,在润物细无声的朴素环境中始终关注、不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