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的增大, 使得变电站在当下日常生和工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变电站的规划与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期在后期工作当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建设;系统;设计
前言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工业必须先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其左右显得越来越重要。变电站总布置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 是电力基本建设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站址选择是否正确, 总布置是否合理, 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 凡是重视前期工作, 站址选择得好, 总布置合理而又紧凑的, 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 反之, 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 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一、变电站地址的选用
1.1节约用地
选择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据最新统计,到今年为止,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已经接近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减少,因此,站址选择时必须落实国策,认真贯彻执行节约用地的方针,并应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布置配电装置,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近几年来,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投入使用了不少GIS组合电器,并积累了一定的运行经验。GIS组合电器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各地在进行变电站设备选型时,可借鉴一些较为先进的经验,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和布置,尽量减少变电站的用地面积。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也是我们选择站址的重要条件。在选择地形地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查明场地地质构造,避开地震区和有可能塌陷的地段;(2)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有无可开采的矿藏;(3)选取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场地,满足接地网对接地电阻的要求;(4)尽量减少平整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以加快建设速度和减少投资,山区选址还应特别注意挖填方、软硬地基不均、差异沉降和边坡稳定等问题;(5)选择地势开阔平坦的场地。
1.2线路走廊
与市政规划部门联合开展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研究,把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预留出必要的变电站用地和线路走廊,结合市政建设同步开展电网建设,提高城市中心区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为城市电网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3环境保护
要处理好变电所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变电所景观、噪声、无线电干扰、电磁污染等环境问题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强调变电所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1.4交通运输
站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已有或规划的铁路、公路等交通线附近,以减少交通运输的投资,加快建设和降低运输成本。站址的选择还应考虑施工时设备材料的运输。特别应考虑大型设备,如:主变压器等大件的运输方案,以及运行时抢修、维护的道路。变电站在运行后的对外运输量是很小的。
1.5盡量避开污秽地段
选择站址应尽量避开污秽地段,因污秽地段的各种污秽物,严重影响着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其对电气设备危害的程度与污染物的导电性、吸水性、附着力、气象条件、污染物的数量、比重及与污染源的距离有密切联系。
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需处理好与站内相关系统的关系
2.1变电站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系统的关系
继电保护系统担负着变电站和电网安全的重要使命,是保护电力系统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其安全性、可靠性等级是最高的,这些都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不得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独立性,保护的控制回路不进入站内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只是用来显示,一个安全可靠性等级较低的系统,不能影响到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系统,这是一条原则,必须坚持。
2.2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关系
在输纽变电站及关口变电站一般都安装有电能量采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向有关部门传送电量信息时多采用拨号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设,给电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提供了另一种快速、方便的形式,所以电能量采集装置可通过自身的网卡或网口连接到网络接入设备上,经过路由器上电力数据网,实现网络数据传输。
2.3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MIS系统的关系
变电站监控系统担负着电网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个闭环系统,而MIS系统是各种生产信息、管理信息的综合利用,是非实时系统,两系统不应混为一谈。变电站监控系统与MIS系统联网,其信息流应该是单向,就是允许必要的实时信息向MIS系统输送,但是不能够反向传输,闭环控制的很多实时信息是MIS系统所不需要的,没有完全开放的必要,所以变电站监控系统必须与当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MIS)有效隔离,以保证控制系统安全。
三、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中的几点考虑
(1)实时性要求,遥信1~2秒,遥测2~3秒(采集单元经监控系统处理到通信出口)。
(2)遥测数据精度要求(不低于常规RTU方式)。
(3)可靠性要求,一是远动通信工作站或通信网关与当地的数据服务器要相互独立,二是当地或上级调度下发的动作指令要准确可靠地执行。
(4)标准化要求,即软硬件产品以及通信接口、规约应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5)正确处理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变电站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即有联系又能保持独立性。
4、设备的布置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不一致。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系统图与平面图中柜屏的排列顺序相反。看系统图时是面向柜屏的正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而在平面图上却是面向屏的背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必然弄反了。要避免这一错误的关键是在系统图和平面图上都应面向柜屏的正面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其二是平面图上双排面对面布置的配电屏之间有母线桥,而在系统图却未画出。
(2)低压配电屏屏前、屏后通道宽度不满足新规范要求。如屏后有时仅距墙700mm,抽屉式低压屏双排面对面布置时仅相距1800mm。根据规范GB50053-94第4.2.9条规定,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配电屏的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为:其屏后通道,固定式和抽屉式均为1000mm;其屏前通道,固定式单排布置为1500mm,抽屉式单排布置为1800mm,固定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000mm,抽屉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300mm。只有当建筑物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时,凸出部分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
(3)配电柜屏后通道的出口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作为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第4.2.6条规定“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这一条要强制执行的理由,是为了当高压柜、低压屏内电气设备有突发性故障时,在屏后的巡视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点。
5、结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离不开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变电站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电力系统 的电力调配和运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集成式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采用坚固的面保式框架结构,将个功能原件、设备集成在房屋结构中,具有防雨、防晒、防噪音、防辐射的智能性变电站。
关键词:变电站;建设;系统;设计
前言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工业必须先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其左右显得越来越重要。变电站总布置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工程, 是电力基本建设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站址选择是否正确, 总布置是否合理, 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 凡是重视前期工作, 站址选择得好, 总布置合理而又紧凑的, 则投资省、建设快、经济效益高, 反之, 将给电力建设造成损失和浪费, 甚至影响安全供电。
一、变电站地址的选用
1.1节约用地
选择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据最新统计,到今年为止,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已经接近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减少,因此,站址选择时必须落实国策,认真贯彻执行节约用地的方针,并应遵循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布置配电装置,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近几年来,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投入使用了不少GIS组合电器,并积累了一定的运行经验。GIS组合电器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各地在进行变电站设备选型时,可借鉴一些较为先进的经验,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和布置,尽量减少变电站的用地面积。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也是我们选择站址的重要条件。在选择地形地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查明场地地质构造,避开地震区和有可能塌陷的地段;(2)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有无可开采的矿藏;(3)选取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场地,满足接地网对接地电阻的要求;(4)尽量减少平整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以加快建设速度和减少投资,山区选址还应特别注意挖填方、软硬地基不均、差异沉降和边坡稳定等问题;(5)选择地势开阔平坦的场地。
1.2线路走廊
与市政规划部门联合开展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研究,把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预留出必要的变电站用地和线路走廊,结合市政建设同步开展电网建设,提高城市中心区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为城市电网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3环境保护
要处理好变电所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变电所景观、噪声、无线电干扰、电磁污染等环境问题在设计中加以解决,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强调变电所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1.4交通运输
站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已有或规划的铁路、公路等交通线附近,以减少交通运输的投资,加快建设和降低运输成本。站址的选择还应考虑施工时设备材料的运输。特别应考虑大型设备,如:主变压器等大件的运输方案,以及运行时抢修、维护的道路。变电站在运行后的对外运输量是很小的。
1.5盡量避开污秽地段
选择站址应尽量避开污秽地段,因污秽地段的各种污秽物,严重影响着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其对电气设备危害的程度与污染物的导电性、吸水性、附着力、气象条件、污染物的数量、比重及与污染源的距离有密切联系。
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需处理好与站内相关系统的关系
2.1变电站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系统的关系
继电保护系统担负着变电站和电网安全的重要使命,是保护电力系统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是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其安全性、可靠性等级是最高的,这些都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不得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独立性,保护的控制回路不进入站内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只是用来显示,一个安全可靠性等级较低的系统,不能影响到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系统,这是一条原则,必须坚持。
2.2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关系
在输纽变电站及关口变电站一般都安装有电能量采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向有关部门传送电量信息时多采用拨号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设,给电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提供了另一种快速、方便的形式,所以电能量采集装置可通过自身的网卡或网口连接到网络接入设备上,经过路由器上电力数据网,实现网络数据传输。
2.3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与MIS系统的关系
变电站监控系统担负着电网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个闭环系统,而MIS系统是各种生产信息、管理信息的综合利用,是非实时系统,两系统不应混为一谈。变电站监控系统与MIS系统联网,其信息流应该是单向,就是允许必要的实时信息向MIS系统输送,但是不能够反向传输,闭环控制的很多实时信息是MIS系统所不需要的,没有完全开放的必要,所以变电站监控系统必须与当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MIS)有效隔离,以保证控制系统安全。
三、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中的几点考虑
(1)实时性要求,遥信1~2秒,遥测2~3秒(采集单元经监控系统处理到通信出口)。
(2)遥测数据精度要求(不低于常规RTU方式)。
(3)可靠性要求,一是远动通信工作站或通信网关与当地的数据服务器要相互独立,二是当地或上级调度下发的动作指令要准确可靠地执行。
(4)标准化要求,即软硬件产品以及通信接口、规约应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5)正确处理计算机监控系统与变电站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即有联系又能保持独立性。
4、设备的布置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不一致。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系统图与平面图中柜屏的排列顺序相反。看系统图时是面向柜屏的正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而在平面图上却是面向屏的背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必然弄反了。要避免这一错误的关键是在系统图和平面图上都应面向柜屏的正面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其二是平面图上双排面对面布置的配电屏之间有母线桥,而在系统图却未画出。
(2)低压配电屏屏前、屏后通道宽度不满足新规范要求。如屏后有时仅距墙700mm,抽屉式低压屏双排面对面布置时仅相距1800mm。根据规范GB50053-94第4.2.9条规定,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配电屏的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为:其屏后通道,固定式和抽屉式均为1000mm;其屏前通道,固定式单排布置为1500mm,抽屉式单排布置为1800mm,固定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000mm,抽屉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300mm。只有当建筑物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时,凸出部分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
(3)配电柜屏后通道的出口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作为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第4.2.6条规定“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这一条要强制执行的理由,是为了当高压柜、低压屏内电气设备有突发性故障时,在屏后的巡视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点。
5、结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离不开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变电站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电力系统 的电力调配和运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集成式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采用坚固的面保式框架结构,将个功能原件、设备集成在房屋结构中,具有防雨、防晒、防噪音、防辐射的智能性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