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识记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能归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措施;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不同的发展观,结合实例辩证分析我国现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内涵;(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2、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学案、课本
教学过程: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板书)
1、必要性(原因):(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甚至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因此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3)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这一部分由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理解内涵的具体内容)(略)
探究活动一:(略)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板书)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掌握每一点的重要性和要求)
探究活动二:2016-2017年大事件----G20峰会(略)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中国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G20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创新是走出危机和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唯一来源。G20杭州峰会倡导“创新驱动型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通过《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G20峰会让创新最大程度地应用于世界经济的具体行动当中,形成“协同、合作、开放、包容”的长效创新机制,推动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
分析材料,可以从中把握那些经济信息。(学生分组讨论,解读信息)
信息解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设计意图:通过G20峰会为背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引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承上启下。
教师展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重要性: 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具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①重要性: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具体要求:一个立足点、一个道路、一个战略、两个更多依靠
教师应点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调整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等多个方面。
探究活动三:2016-2017 年大事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略)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重要性: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具体要求:坚持走“两化”道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坚持一个方针;形成新型关系。
探究活动四:2016-2017 年大事件----霾锁中国,路在何方
12月18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71个城市达到重度以上污染,重霾面积扩大到62万平方公里。全国8个城市出现空气质量指数AQI小时值“爆表”情况,均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据悉,这是2016年入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大、污染程度重。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在内的20多个城市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超50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
对于许多中国老百姓来说,国家最明显的问题不是经济放缓,而是肮脏的空气。中国因污染导致的心肺疾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当厚重的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时,居民们会纷纷拿起他们的手机,查阅空气质量水平。污染正在缩短这个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预期人均寿命。污染提醒人们,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繁荣的现代国家这一过程中所做的重大取舍。
如何使中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环境问题对居民生命和健康构成的威胁,使中国重现蓝天?
信息解读:(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重要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具体要求:着力推进“三个”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形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内涵;(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2、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学案、课本
教学过程: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板书)
1、必要性(原因):(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甚至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因此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3)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这一部分由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理解内涵的具体内容)(略)
探究活动一:(略)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板书)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掌握每一点的重要性和要求)
探究活动二:2016-2017年大事件----G20峰会(略)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中国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G20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创新是走出危机和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唯一来源。G20杭州峰会倡导“创新驱动型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通过《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G20峰会让创新最大程度地应用于世界经济的具体行动当中,形成“协同、合作、开放、包容”的长效创新机制,推动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
分析材料,可以从中把握那些经济信息。(学生分组讨论,解读信息)
信息解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设计意图:通过G20峰会为背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引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承上启下。
教师展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重要性: 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具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①重要性: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具体要求:一个立足点、一个道路、一个战略、两个更多依靠
教师应点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调整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等多个方面。
探究活动三:2016-2017 年大事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略)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重要性: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具体要求:坚持走“两化”道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坚持一个方针;形成新型关系。
探究活动四:2016-2017 年大事件----霾锁中国,路在何方
12月18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71个城市达到重度以上污染,重霾面积扩大到62万平方公里。全国8个城市出现空气质量指数AQI小时值“爆表”情况,均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据悉,这是2016年入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大、污染程度重。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在内的20多个城市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超50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
对于许多中国老百姓来说,国家最明显的问题不是经济放缓,而是肮脏的空气。中国因污染导致的心肺疾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当厚重的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时,居民们会纷纷拿起他们的手机,查阅空气质量水平。污染正在缩短这个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预期人均寿命。污染提醒人们,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繁荣的现代国家这一过程中所做的重大取舍。
如何使中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环境问题对居民生命和健康构成的威胁,使中国重现蓝天?
信息解读:(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重要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具体要求:着力推进“三个”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形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