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医生》是一篇非理性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乡村医生一次奇特的夜间出诊经历,而这次出诊最终也是他最后一次出诊,是一次死亡之旅。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医生到十里之外的村庄出诊,可是他的马因为过度劳累死掉了,女仆在村子里到处借马,却无一人肯帮忙。这时他无意中踢开了常年不用的猪圈的门,却从里面出来了两匹强壮的马和一个马夫。医生很高兴地让女仆给马夫帮忙,哪知马夫却粗暴地狠狠地亲了女仆一下,而且对于医生的训斥也毫不在意。医生很快到了病人家里,发现年轻的病人并没有病,只是轻声说:“医生,让我死吧。”医生正懊悔此行,又想起了被马夫纠缠的女佣人,急着要回去。但病人的家属期待医生作进一步检查,果然,经检查病人病得不轻,已经无可救药了,因为在他身体的右侧有个手掌那么大的溃烂伤口,蛆虫在里面蠕动。医生治不好病人的病,被病人的家人和村中的长者剥光了衣服,放在病人的床上。在安慰了病人以后,医生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想赶紧逃离病人家去救女仆,哪知回去时那两匹马却不听使唤了。医生赶着两匹不肯走的马,拖着沉重的马车在寒冷的雪地里徘徊,他赤身裸体,却没有一个人伸手相助,他的事业、他的家、他的生命,他在尘世中的一切就结这冰天雪地中了,他在严寒中流浪,永远回不到家。医生最后十分感慨地想道:“受骗了!受骗了!”本文将救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他人的救赎,另一部分是对自我的救赎。在救赎他人的过程中,出现两个对象,一位是医生的仆人-罗莎,一位是病人-男孩。
一、拯救仆人罗莎
1、遭遇困境——两难抉择
当出行的问题解决之后,医生又面临新的困境,即保护罗莎还是去十里之外诊治病人?对于拯救仆人罗莎,乡村医生始终处于拯救还是放弃的两难处境当中。医生叫她帮助马夫,却被马夫粗暴地亲吻,医生看到此情景骂了马夫一句,但突然又觉得马夫在没有人愿意帮助的情况下,雪中送炭送来了两匹马,便不予追究。之后医生要求马夫和他一块儿上路,可是马夫不愿意,马夫趁医生不备,拍了马一下,神秘的马便应声疾驰飞走了。医生瞬间便到了十里之外的村庄,这里的雪已停了,风也不再刮。而在他的家里,尽管仆人罗莎闩上一道一道门,可是还是没有挡住马夫的攻击,房门被撞开,顿时裂成碎片。而此时远在十里之外医生在为男孩诊治,他的头脑中忽然闪现出,仆人罗莎已经成了马夫的牺牲品。此时他才想到,女仆已服侍他多年,可是自己却一直忽略她的存在,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她还是一个漂亮的姑娘,而且处于危险的境地,需要他来拯救。所以在病人身边时,他心急如焚,又一心想回去救罗莎。甚至在衣服被人剥光的情况下,为了马上跳上马车回去搭救这位姑娘,他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但是为时已晚,命运似乎在对他进行惩罚不管他如何心急如焚,归心似箭,但没有人同情或支持他,连那两匹来时“黑旋风”似的骏马此时也失去了威力,像老人一样缓慢,陷入了冰雪荒原。对罗莎的拯救失败了!
2、“责任”难以推卸
《乡村医生》最初的名字是“责任”,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将责任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带有自我牺牲的内涵,小说的开头,医生便说“我是这个地区雇佣的医生,非常忠于职守,我的收入很少,但我非常慷慨,对穷人乐善好施”。罗莎成为了他的职业牺牲品,也就是为那两匹马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为了他作为医生有着拯救病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乡村医生面临的难题是读者非常熟悉的: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理性如何帮助我们在追求理想和对我们亲近的人负责任之间做出选择?乡村医生是该选择遵从职业使命呢,还是承担家庭责任?这两个问题类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乡村医生对面临两难困境,但是他对职业的责任使他想要保护罗莎的愿望变得不可能。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卡夫卡从创作之初就展现了他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生活中的选择经常是艰难的,而人又必须要做出选择。
二、救病人
1、遭遇困境——难以“治愈”
小说刚开始乡村医生这样自我评定:“我是区里委派的医生,恪尽职守,甚至超乎于此。我的报酬很低,但我对穷人慷慨解囊,乐善好施。”所以,当他在冬夜接到病人求救消息后,不顾风雪肆虐,立刻整装出诊,即使他的处境十分窘迫,因为他的马已经累死,但是他要求仆人罗莎去村里挨家挨户地借马,为了给十里之外的病人诊治。可见,他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把救死扶伤当成一个医生的天职,同时他也认为这是他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得到“神马”相助之后,他瞬间来到了病人家中。他打开他的药箱,准备为年少的病人诊治,但奇怪的是,那位病人见到医生,第一句话便是“大夫你让我死吧”。医生在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没发现那位少年有病,当他把诊治结果告诉那位年少的病人的家人时,他的姐姐拿出了一个满是血迹的手帕,在医生的面前摇晃。医生回到床前,细心检查,掀开被子,才发现男孩身上有一个手掌大的伤口,但是面对这一病症,医生不得不告诉病人没救了!这无疑对医生的职业及其存在根据是一个嘲弄,一个否定———这一层拯救也失败了。
2、精神信仰的失落
从本质上来讲这里的疾病是精神的,那么医生要想真正治愈病人,就需要从精神方面下手。《乡村医生》中,医生和村民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对方,他们对医生的职责有不同的认识,乡村医生认为自己是医治身体病痛的世俗人,村民们却需要一个精神的布道者,村民的痛苦是精神上的而非身体上的。信仰的失落,人们不再相信上帝,自然也无须牧师,却苛求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拯救人类的罪恶,乡村医生显然办不到。
三、结语
文章以“拯救”贯穿小说的始终,重点诠释了“我”所面临的三重拯救的焦虑:一救病人;二救侍女罗莎;三救‘我’—自己”。“拯救”一词来源于《圣经》,指“神藉着他儿子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拯救人类脱离罪恶,跟他恢复了正常的关系。……有时也指耶稣医病赶鬼,使病人恢复康健的行动、”。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所以要对人类进行拯救,包括对人的肉体和灵魂的拯救,特别是灵魂;通过拯救,使人类的精神达到完美的境界,进入天国。“神性拯救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它重视主体性的临在,关照人的理性与自由意志,特别是追求精神的超越,因为没有精神的超越,就没有人的超越。”
一、拯救仆人罗莎
1、遭遇困境——两难抉择
当出行的问题解决之后,医生又面临新的困境,即保护罗莎还是去十里之外诊治病人?对于拯救仆人罗莎,乡村医生始终处于拯救还是放弃的两难处境当中。医生叫她帮助马夫,却被马夫粗暴地亲吻,医生看到此情景骂了马夫一句,但突然又觉得马夫在没有人愿意帮助的情况下,雪中送炭送来了两匹马,便不予追究。之后医生要求马夫和他一块儿上路,可是马夫不愿意,马夫趁医生不备,拍了马一下,神秘的马便应声疾驰飞走了。医生瞬间便到了十里之外的村庄,这里的雪已停了,风也不再刮。而在他的家里,尽管仆人罗莎闩上一道一道门,可是还是没有挡住马夫的攻击,房门被撞开,顿时裂成碎片。而此时远在十里之外医生在为男孩诊治,他的头脑中忽然闪现出,仆人罗莎已经成了马夫的牺牲品。此时他才想到,女仆已服侍他多年,可是自己却一直忽略她的存在,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她还是一个漂亮的姑娘,而且处于危险的境地,需要他来拯救。所以在病人身边时,他心急如焚,又一心想回去救罗莎。甚至在衣服被人剥光的情况下,为了马上跳上马车回去搭救这位姑娘,他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但是为时已晚,命运似乎在对他进行惩罚不管他如何心急如焚,归心似箭,但没有人同情或支持他,连那两匹来时“黑旋风”似的骏马此时也失去了威力,像老人一样缓慢,陷入了冰雪荒原。对罗莎的拯救失败了!
2、“责任”难以推卸
《乡村医生》最初的名字是“责任”,卡夫卡的乡村医生将责任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带有自我牺牲的内涵,小说的开头,医生便说“我是这个地区雇佣的医生,非常忠于职守,我的收入很少,但我非常慷慨,对穷人乐善好施”。罗莎成为了他的职业牺牲品,也就是为那两匹马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为了他作为医生有着拯救病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乡村医生面临的难题是读者非常熟悉的: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理性如何帮助我们在追求理想和对我们亲近的人负责任之间做出选择?乡村医生是该选择遵从职业使命呢,还是承担家庭责任?这两个问题类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乡村医生对面临两难困境,但是他对职业的责任使他想要保护罗莎的愿望变得不可能。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卡夫卡从创作之初就展现了他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生活中的选择经常是艰难的,而人又必须要做出选择。
二、救病人
1、遭遇困境——难以“治愈”
小说刚开始乡村医生这样自我评定:“我是区里委派的医生,恪尽职守,甚至超乎于此。我的报酬很低,但我对穷人慷慨解囊,乐善好施。”所以,当他在冬夜接到病人求救消息后,不顾风雪肆虐,立刻整装出诊,即使他的处境十分窘迫,因为他的马已经累死,但是他要求仆人罗莎去村里挨家挨户地借马,为了给十里之外的病人诊治。可见,他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把救死扶伤当成一个医生的天职,同时他也认为这是他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得到“神马”相助之后,他瞬间来到了病人家中。他打开他的药箱,准备为年少的病人诊治,但奇怪的是,那位病人见到医生,第一句话便是“大夫你让我死吧”。医生在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没发现那位少年有病,当他把诊治结果告诉那位年少的病人的家人时,他的姐姐拿出了一个满是血迹的手帕,在医生的面前摇晃。医生回到床前,细心检查,掀开被子,才发现男孩身上有一个手掌大的伤口,但是面对这一病症,医生不得不告诉病人没救了!这无疑对医生的职业及其存在根据是一个嘲弄,一个否定———这一层拯救也失败了。
2、精神信仰的失落
从本质上来讲这里的疾病是精神的,那么医生要想真正治愈病人,就需要从精神方面下手。《乡村医生》中,医生和村民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对方,他们对医生的职责有不同的认识,乡村医生认为自己是医治身体病痛的世俗人,村民们却需要一个精神的布道者,村民的痛苦是精神上的而非身体上的。信仰的失落,人们不再相信上帝,自然也无须牧师,却苛求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拯救人类的罪恶,乡村医生显然办不到。
三、结语
文章以“拯救”贯穿小说的始终,重点诠释了“我”所面临的三重拯救的焦虑:一救病人;二救侍女罗莎;三救‘我’—自己”。“拯救”一词来源于《圣经》,指“神藉着他儿子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拯救人类脱离罪恶,跟他恢复了正常的关系。……有时也指耶稣医病赶鬼,使病人恢复康健的行动、”。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所以要对人类进行拯救,包括对人的肉体和灵魂的拯救,特别是灵魂;通过拯救,使人类的精神达到完美的境界,进入天国。“神性拯救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它重视主体性的临在,关照人的理性与自由意志,特别是追求精神的超越,因为没有精神的超越,就没有人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