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看死亡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社会上不少的人怕谈死亡。有一个故事:某君听说老友得病住院,便到医院看望。见老友病床空,便问,他哪去了?同室病友答,他走了。意思是,他出院了。可是某君却按如今的俗说,把“走了”理解成“死了”。于是,他回家后闹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来。
  一个人降生之后就伴随着死亡。即使是活过了耄耋之年,也总有死亡那一天。这种谁也绕不过去的生命终点,都知道谁也要去。可是如今人们变得避谈死亡,净说些故意让人肉麻的吉利话儿。我原以为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生死有了科学认识,会平静地视死如归。其实不然。怕死倒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状态。可是据我观察,人在堆起财富和握有权力之后,也同时潜蓄起对死亡的恐惧。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历代皇帝没有不怕死的。说古人不懂科学自然是情有可原。但是如今有些人越活越怕死,这却是一种对科学的悖逆。由死亡带来的厚葬死者,不但继承了埋葬多年的陈规陋习,而且发展了花样纷繁的“现代葬仪”。为此,不但浪费了大量钱财,而且已经毁掉了某些握有权柄的人们。问题是,虽然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天天有大量的人死亡,我们就要淡看死亡。
  说到淡看死亡,必然要说到战争。前些年我见过一个统计说,人类有史记载的5560年的历史中,大小战争有14531次之多。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说,在这些战争中总共死亡了多少人。但是大小战争中必有军人的阵亡,十三亿中国人的幸福里流动着军人的血,这确是个不争的事实。预备死亡,这是古今中外军人必有的心理准备。济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战前预计我军阵亡人数,有一个规划安排:
  预计南北线伤亡五万人中,阵亡约占20%,共一万人(北线4000人,南线6000人),每人包尸布五丈(一尺二寸阔土布),共需土布五万丈(北线20000丈,南线30000丈)。另需准备10%的干部棺材,计1000口(北线400口,南线600口)。
  这个史料中深含的战争悲壮,是如今的年轻人不会知道和无法理解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令人信服的是那个预备死亡人数,被战后的最终结果证明相差不多。因为南线国民党三个兵团未敢北援,双方基本上没有伤亡;而北线我军攻城部队阵亡3764人,比预算人数只少了二百多人。
  多少年来我总是难以忘掉“白布裹尸”的悲壮场面。心中总在回荡那些描摹中国古战场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常把这种古代将士悲壮豪饮,与“马革裹尸”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中人”“古来白骨无人收”的悲凉情感归并起来,去追溯“白布裹尸”的历史渊源,解释战争。
  那时,人的生命很便宜。我所在的部队阵亡一个战士不是五丈白土布,而是一丈二尺或八尺。阵亡者的后事处理都是在匆忙中进行:白布一裹,往土里一埋,堆起一个小坟包,插上一块木牌,写上阵亡者的姓名、部队番号和家乡住址,之后,再往他的家乡发一份“阵亡通知书”。到这里,这位阵亡者的后事也就办完了。至于那些无名烈士的后事处理,也就更为简单了。“一丈二尺白布”原是战士死后的一种埋葬方式,我们也把它看作一种待遇。要打仗了,大家总要说些谁死谁活的玩笑话儿,“赚它一丈二尺白布”,则成了一种笑谈死亡的口头禅。这种看淡死亡的壮士豪情,默默地潜入我的心灵深处,悄悄地驱赶着我对死亡的恐惧。我也就在这种不惧死亡的笑谈中悄悄地成长。这年我16岁。
  有一次战斗,我们连有两个战士在送炸药包去炸敌人地堡时,炸药包被敌人的子弹打响,他们的身体被炸飞了,收尸时无法分清谁是谁的。从这以后,大家都翻开自己的衣襟,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家乡住址。我学着老兵的样子,在自己的左腿右腿、左襟右襟上,都写上了“丛正里独立一团警通连战士山东省招远县第七区丛家村”。我之所以写这么多,因为怕自己的身体也被炸飞了,别人收我尸时分不清。这些预备死亡的想法和做法,是那时战争生活的重要内容。那时的军人几乎都在这种生死难卜中锻炼成长。这是我的军旅生涯中,十分珍视的一段永生难忘的历程。
  当然,人都怕死,我也怕。“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珍惜生命这是人的本能属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战争中你要是怕死,大家会把你羞得无地自容。所以,大家都把不怕死作为炫耀自己的本钱,去挖苦戏弄胆小怕死的人。“越怕死,死得越快。”这种有点宿命观点的生死预测,还常被哪个怕死的人的死亡证明是对的。所以,那时我相信。
  我们班里有个姓栾的战士,因为怕死跑回家了,这叫“逃亡”。国民党军队处置逃兵的办法常常是枪毙;而我们则是动员归队。因为我和小栾要好,连里就派排长带着我到他的家乡把他动员回来。巧的是他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就去打仗,小栾因为恐惧,跑进了我们自己的重机枪“射界”里,身中6颗子弹,死了。连长指导员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死有力地证明了“越怕死,死得越快”的无比正确。而我哭小栾的眼泪中,却暗含了那么多的痛惜与悔恨。我当时或在此后多少年来,心里总在说,如果他不归队,抑或是晚一天归队,他就有可能躲过这次死亡。战争应该放过他,他太年轻,才16岁。这种心灵深处的痛楚,一直伴随着我的生命走到今天。
  然而,使我的心灵稍安的是,小栾的父亲在到部队来认尸拉灵时,所表现的看淡儿子死亡的凛然大度。这位父亲在极度悲伤中,对部队没有提任何要求,只说了句:叫孩子回家吧!团里派运输连的胶轮马车,由我和排长赶夜路送小栾回家。马车在山路上颠簸,马灯在细雨中摇荡,那位父亲一直那么轻声地喊着:孩子,回家吧!
  我终生不忘这个细雨中的悲凉夜晚,也终生不忘我也可以称他父亲的那个伟大的父亲。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还有我们连二排的姚排长。令人特别伤心的是,姚排长年轻的妻子从家乡到部队来探亲,她刚赶到,姚排长的尸体也从战场上抬下来了。姚排长的妻子扑到丈夫身上那撕心裂肺的痛哭,把我们一连人,把我们驻地一村人哭得泪流不止。等到团里来人问排长的妻子有什么要求时,这位年轻的军人妻子也说:叫他回家吧!
  如今,我每闻生命赔偿的要价高得吓人时,眼前总会显现出那遥远年代的悲哀情景和小栾父亲、排长妻子的崇高形象。如今是人的生命价值高了?还是社会的道德贬值了?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万语千言。但是高扬道德旗帜,并守住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思想文化精华——道德,这道最后防线而不被污泥浊水冲垮,这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舍生取义,为国献身,是古今中外伟大品格的最高境界。荆轲刺秦上路时,当然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他决然赴秦;谭嗣同在知道反清失败,自己必死时,并不求生,而是慷慨就义;董存瑞、黄继光,都是在明知自己的生命将不再存在时,毅然举起了炸药包和扑向抢眼。在淡看死亡甚至傲视死亡上,我们的先辈和先烈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又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都成为民族气节的最高典范,教化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他们自己或者是他们的后人,曾经向哪里索取过什么生命赔偿。我知道,要求所有国人都成为我之所列中华英雄,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求所有国人,学习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高风亮节,却不为过。
  科学地对待人的生命,淡看自己的死亡,在世界范围内,早就有人走在了人类的前锋位置。一百年前一位英国妇女要求“安乐死”。近几年一些国家已经出台法律,使“安乐死”成为合法的生命归宿。据《青年报》报道,西安9名尿毒症患者,集体要求“安乐死”。他们不堪忍受长期病痛折磨,不希望“灰色化”的生活再继续下去,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另据报载,上海一位妇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用笔记下了她在即将离世的分分秒秒的生命体验。如今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研究人的“濒死体验”,已经成为许多学科的一项热点。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实验”,参加实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在濒死的22秒钟内,他们都看到了气象万千的世界。有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的“濒死体验”,在日本东京悄然进行。来自美国、日本、瑞士的16名志愿参加者,年龄从19岁到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一个名叫佛迪的试验者,在他死后的第三天,测试他的电脑收到他的信息: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了20多遍突然停止。一个23岁的白血病患者,在死亡后的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他的信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
  我把这些志愿参加“死亡实验”的人,统统称为勇敢的人,高尚的人。他们正在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穿越死亡的“黑洞”,打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让每个人都能平静地理智地也就是科学地看待人的死亡。
  我经历过很多癌症患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也不愿承认或不愿说出面临的残酷真实。那种夫妻相对,泪眼相视,各自心知,却还在强装笑脸的“相互欺骗”,实在是太痛苦了。如果能淡看死亡,坦荡地接受这种自然的生命安排,反倒可能延长生命的时日。
  毛泽东笑谈死亡的话,说得那么精彩、有趣,对世人是那么有教育意义。他常说,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都不死,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两千五百多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什么样子呢!他曾对护士长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可以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人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上就装不下了。”他还多次对王海容说:“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扔到大海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我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上,品尝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幸运,但没有体验过死而复生的滋味。战争给我留下了生命,但如今看到了我生命的终点,在并不遥远的地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己那个非去不可的地方,只是去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其他文献
当那句闪烁在心灵深处的诺言  在琴弦上渐行渐远时  被岁月拍打的尘埃  在季节的边缘成为生命的律动  当追梦的脚步在金色的秋天  日益熟稔的时候  被思念燃烧的血液  在目光的收割的麦场沸腾起来  当所有的歌唱在遥远的故乡  炊烟中袅袅升腾时  被月光舞动的灵魂  在日子与日子中成为飞翔的音符
期刊
飞蓬连翩跹  一路秋瑟  自问此生  无缘锦色腥膻  也莫叹铁血英雄事  一简行装  穿墨色  看朝晖霞韵  清明路上千里客  卧素榻 坐听风雪  几盏烛台扑朔  迷离了几曲孤烟  夜光杯里盛新愁  滴滴莹露 一沾便醉  望断天涯  弯月新上弦  寂静处  回头是故乡
期刊
在外漂泊多年  我住过各式各样的宾馆  有豪华的,也有简陋的  有昂贵的,也有廉价的  但更多的时候,我住过  或十几个人挤一间的大通铺  或四处漏风、顶上淋雨的帐篷  或羊粪味、羊膻味弥散的羊圈  这些于我的军旅中  已经是最好的。但令人难以忘怀的  是在寒风中: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三两个战士挤在一起,或相互取暖  或坐拥篝火,等待天明  在星子的明灭中,  我经常念想老家的祖屋,以及  那暖
期刊
新兵刘黎已经想好了,如果今天晚上熄灯后,靠在炊事班后面那堵墙上的梯子还在,那他铁定要做一名逃兵了。  刘黎不得不承认,踏出青春稚嫩区的头一脚,是让人失望的。这话不是他想出来的,是他在高考完那个失眠的晚上,随手从一本杂志上看来的。那会儿的他已经对上大学不抱任何希望了。其实无论成绩高低,糊弄着上一个杂七杂八的学校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刘黎觉得没意思。刘黎宅在家里,哪里都不想去。  再后来,刘黎在微信里看到
期刊
东武望余杭,  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  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无需诉离肠,  痛饮从来别有殇,  今夜送归灯火冷,  无妨,  堕泪诸公将远航!
期刊
白天,我把思念变成石头  夜晚,将自己种植在它旁边  以星星的姿势  遥望着你  白天,看的是山  沉寂的群山间  人的颜色,地的颜色  你的颜色,我最了解  夜晚,枕的是牵挂  无尽的牵挂里  草的信息,树的信息  你的信息,我最关注  思绪四季如歌  解读和抚摸春夏秋冬  我以永恒守候着当初的承诺  就为此刻  我的守候,你的等待
期刊
阳台上那盆葱绿的老山兰,是我离开老山时特意带来的。离开老山前线已是二十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那令人怀念的老山兰。  老山兰,我心中的花。一首《我爱老山兰》把你唱成驰誉全国的“花中之王”。你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生命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前线战士的喜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战火硝烟里,你经受风吹雨打,备受摧残。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你那长长的茎、绿绿的叶。蔚蓝色的花朵,微风轻拂像姑娘绽开的笑靥,那层层的花瓣
期刊
我向来是路痴,总怕走错了路,每次面对路口我都在万分纠结、担心着急。坐在副驾驶的我,通常会全身紧绷,每一个细胞都紧张起来,总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得帮驾驶员提神,跟他聊天,还得“帮忙”认路,虽然我并不认路。  只有一次我的担心不是庸人自扰。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拐错了弯,我提醒时也没人相信,谁会相信一个路痴的感觉?后来越走风景越美丽,我就越疑惑,去济南的路走了好几次了,怎么没发现路两侧有这么壮观美丽的山峰?
期刊
一  请问你说什么?让我重新选择一次?人生没有回头路,这可能吗?  其实你不问我,我也考虑过多次。假如有来生,让我重新选择一次,那肯定是自主择业,或者干脆混满三十年军龄,退休之后无官一身轻地加入到英雄山下泉城广场大明湖畔那一堆又一堆悠闲自得或打“够级”或砌“长城”的老头、老太太队伍中去,放任自流无话不说,也无话不敢说。  我这人说话,一直都是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当然
期刊
罗平,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东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东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南与广西百色市隔河相望,素有“滇黔锁钥” “入滇门户”之称。  离罗平县城不远有一个美丽的村寨,名叫青草塘。1927年腊月十五,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这天,寨子里朱姓大户人家降生了一名男婴。尽管已有了两个儿子,但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还是给这个家带来莫大欢喜,父亲给他起名开富,开始富裕的意思。  “四月里来豆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