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是集教师教授、示范,学生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那么,一节课教师往往既要讲知识,又要示范,既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又要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课堂教学40分钟,往往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下面我就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精讲多练,合理,科学划分课堂时间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都熟悉“精讲多练”这样一句话,它多少说出了美术教学的特征。所谓精讲,指的是讲述不要太多,但必须得要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练习的时间。在实际的课题教学中,特别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例,教师往往讲的太多,没有给学生留下较为充足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因此,教师讲要精讲,练要充分。要科学的划分教学时间,给学生留下不少于15分钟的实践时间。这也是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最基本的教学准则。要做到着一点,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讲授。很多老师的教学中都存在什么都想要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或示范课的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面具的制作》一课,教师从面具的由来,发展制作等方面全部进行讲过……
筛选,造成了学生没有时间去制作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的重心自然也就偏离了。
2)课堂的导入部分也应该清晰、明确、有针对性。
大部分教师认为一节课的导入很重要,导入成功了,这节课也就能成功了一半,所以很多教师花大量的笔墨用在开课的情境创设,氛围的营造、课题的引出上,但是,忘记了导入的作用。
3)课堂的组织形式不宜太过多样化。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表现手法可以多样化,但是对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不宜多样化。任何教学形式都需要有一定时间展开,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活动的目的性,合理、准确的进行运用,这样才能保证课
堂时间的科学划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4)教师示范。美术是一门教师示范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因此,教师的示范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示范不是教师的才艺展示,不能为了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而示范,应该是为学生的创作服务的
(2)示范要规范、体现科学性,这要求老师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示范,不能随意的信手拈来,导致示范的不严谨
(3)示范要直观:要让学生看的明白,操作过程要简洁、明了
(4)示范要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抓住学生在操作时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示范。
(5)示范要体现高效性:不能用时过长,要做到准确、迅速。
二、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无论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是审美能力,那一定是建立在学科知识基础上,就像一座大厦,美术表现的知识技能是基础,离开了这些美术知识基础,再好的装饰都是不稳固的,没有依托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理解造型与表现的关系。
不能过分的倾斜于表现,有的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表现,装饰等方面,可是最后这节课的造型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抛开造型,只谈表现,那么美术创作活动,就好比是茶壶里煮饺子,学生们徒有一腔热情,而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创作活动根本无法进行。如果抛开表现只谈造型,美术创作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并且也不知道他将要流向何方,完全成了没有意义的笔触的堆积和材料的拼凑,违背了新课标对表现这一概念所作的解释。美术教育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三,正确处理技能和技法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美术老师由于忽视了技能和技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满意。技能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和积累,每一位学生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在造型表现领域,学生进行造型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
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会按照教师的既定教学去展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预设上,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如: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接受,授课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造型基础等,每一个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转化都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这一原则,正确考虑、处理好技能和教法的关系,细化教学过程。
技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但是,技能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处理好技能和技法的关系。
一节美术课能否有好的教学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对基本的教学准则教师如果能有准确的把握,相信教学目标一定会达成,教学设计也会有效的实施。
一、精讲多练,合理,科学划分课堂时间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都熟悉“精讲多练”这样一句话,它多少说出了美术教学的特征。所谓精讲,指的是讲述不要太多,但必须得要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练习的时间。在实际的课题教学中,特别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例,教师往往讲的太多,没有给学生留下较为充足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因此,教师讲要精讲,练要充分。要科学的划分教学时间,给学生留下不少于15分钟的实践时间。这也是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最基本的教学准则。要做到着一点,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讲授。很多老师的教学中都存在什么都想要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或示范课的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面具的制作》一课,教师从面具的由来,发展制作等方面全部进行讲过……
筛选,造成了学生没有时间去制作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的重心自然也就偏离了。
2)课堂的导入部分也应该清晰、明确、有针对性。
大部分教师认为一节课的导入很重要,导入成功了,这节课也就能成功了一半,所以很多教师花大量的笔墨用在开课的情境创设,氛围的营造、课题的引出上,但是,忘记了导入的作用。
3)课堂的组织形式不宜太过多样化。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表现手法可以多样化,但是对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不宜多样化。任何教学形式都需要有一定时间展开,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活动的目的性,合理、准确的进行运用,这样才能保证课
堂时间的科学划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4)教师示范。美术是一门教师示范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因此,教师的示范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示范不是教师的才艺展示,不能为了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而示范,应该是为学生的创作服务的
(2)示范要规范、体现科学性,这要求老师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示范,不能随意的信手拈来,导致示范的不严谨
(3)示范要直观:要让学生看的明白,操作过程要简洁、明了
(4)示范要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抓住学生在操作时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示范。
(5)示范要体现高效性:不能用时过长,要做到准确、迅速。
二、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无论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是审美能力,那一定是建立在学科知识基础上,就像一座大厦,美术表现的知识技能是基础,离开了这些美术知识基础,再好的装饰都是不稳固的,没有依托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理解造型与表现的关系。
不能过分的倾斜于表现,有的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表现,装饰等方面,可是最后这节课的造型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抛开造型,只谈表现,那么美术创作活动,就好比是茶壶里煮饺子,学生们徒有一腔热情,而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创作活动根本无法进行。如果抛开表现只谈造型,美术创作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并且也不知道他将要流向何方,完全成了没有意义的笔触的堆积和材料的拼凑,违背了新课标对表现这一概念所作的解释。美术教育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三,正确处理技能和技法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美术老师由于忽视了技能和技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满意。技能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和积累,每一位学生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在造型表现领域,学生进行造型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
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会按照教师的既定教学去展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预设上,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如: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接受,授课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造型基础等,每一个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转化都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这一原则,正确考虑、处理好技能和教法的关系,细化教学过程。
技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但是,技能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处理好技能和技法的关系。
一节美术课能否有好的教学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对基本的教学准则教师如果能有准确的把握,相信教学目标一定会达成,教学设计也会有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