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地基的弱土层较厚(一般指4m以上),建筑物的荷载较大,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限制要求,做人工地基又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常常采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基因其造价低、节省等优点,在沿海地区工程中广泛使用,工艺日趋完善。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是成桩的关键环节,但往往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断桩、堵管、夹泥、蜂窝、少灌等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运用科学、实用的混凝土灌注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 质量问题 控制方法
一、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一)混凝土原材料
粗骨料宜选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防止堵管。
(二)混凝土初凝时间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仅(3~5)h,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而深桩灌注时间约为(5~7)h,因此应加缓凝剂,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于8h。
(三)混凝土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
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90)s内。
(四)坍落度选择
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0mm之间,混凝土灌注距桩顶约5m处时,坍落度控制在(160~170)mm,以确保桩顶浮浆不过高。气温高,成孔深,导管直径在250mm之内,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二、混凝土灌注操作技术
混凝土灌注量与泥浆至混凝土面高度、混凝土面至孔底高度、泥浆的密度、导管内径及桩孔直径有关。孔径越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量越多,由于混凝土量大,搅拌时间长,因此可能出现离析现象,首批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和易性变差,受的阻力变大,常出现导管中堵满混凝土,甚至漏斗内还有部分混凝土,此时应加大设备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混凝土,然后再稍拉导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则应用卷扬机拉紧漏斗晃动,这样能使混凝土顺利下滑至孔底,下灌后,继续向漏斗加入混凝土,进行后续灌注。
后续混凝土灌注中,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混凝土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再向漏斗中加入混凝土。
在混凝土灌注后期,由于孔内压力较小,往往上部混凝土不如下部密实,这时应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实度。
在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同时,必须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这对提高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三、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一)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1、导管接送严重漏水,造成断桩。发生这种故障的后果非常严重,进水,使混凝土形成松散层次或囊体,出现浮浆夹层造成断桩,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废桩重做。
2、导管轻微漏水、导管埋入混凝土太深,混凝土含砂率偏小、和易性欠佳等因素,可能造成导管的堵塞,导致浇注中断,若重新浇注时,则混凝土内存在浮浆夹层,造成断桩。
3、护筒外壁冒水,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位移,使桩孔偏斜,无法施工。
4、孔壁坍塌。施工中发生孔壁坍塌,往往都有前兆。有时是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隆,这都是塌孔的跡象。
如果上述问题出现,势必增加工程投资,又拖延工期,工程质量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
1、导管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各节的安装接头所用的胶热及法兰的对接位置,预先试拼并作好标记,安放时须对正放平,拧紧螺栓,严防漏水;导管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m,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以便在混凝土内。每节导管的长度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度,并作出标记和记录;导管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试验。导管不要埋入混凝土过深,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等技术指标。
2、为预防孔壁坍塌,我们采用了维持护筒水位简外水位高出(1.3~1.4)m,操作中避免碰撞孔壁,并随时注意控制泥浆的和比重。
3、为保证施工质量,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选用要比设计强度高20%左右,坍塌度宜采用(18~22)cm。
4、注意灌注所需混凝土数量,一般较成孔桩径计算的大,约为设计桩径体积的1.2倍左右。在正常钻孔作业时,中途不要随便停钻,以避免扩孔导致混凝土超灌量。浇注标高就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1.0)m,以便清除浮浆和消除测量误差。务必注意,不要因误测而造成短桩。导管埋入混凝土的尝试取决于浇注速度和混凝土的性质,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内。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并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
1、对钻孔设备钻头的切削性能、泥浆的处理设备等与施工效率和质量有关的机具、仪器等都应进行检查。
2、不同的施工方法其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差异,应从施工方法着手进行预先控制。
3、认真研究质量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大小应变动测的适用范围等。检测结果不准确易引起纠纷,处理不当会降低安全度,留下工程隐患。
4、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应以工序控制和事前控制为主,建立系统化的动态管理制度和方法。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 质量问题 控制方法
一、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一)混凝土原材料
粗骨料宜选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防止堵管。
(二)混凝土初凝时间
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仅(3~5)h,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而深桩灌注时间约为(5~7)h,因此应加缓凝剂,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于8h。
(三)混凝土搅拌方法和搅拌时间
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90)s内。
(四)坍落度选择
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0mm之间,混凝土灌注距桩顶约5m处时,坍落度控制在(160~170)mm,以确保桩顶浮浆不过高。气温高,成孔深,导管直径在250mm之内,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二、混凝土灌注操作技术
混凝土灌注量与泥浆至混凝土面高度、混凝土面至孔底高度、泥浆的密度、导管内径及桩孔直径有关。孔径越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量越多,由于混凝土量大,搅拌时间长,因此可能出现离析现象,首批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和易性变差,受的阻力变大,常出现导管中堵满混凝土,甚至漏斗内还有部分混凝土,此时应加大设备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混凝土,然后再稍拉导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则应用卷扬机拉紧漏斗晃动,这样能使混凝土顺利下滑至孔底,下灌后,继续向漏斗加入混凝土,进行后续灌注。
后续混凝土灌注中,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混凝土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再向漏斗中加入混凝土。
在混凝土灌注后期,由于孔内压力较小,往往上部混凝土不如下部密实,这时应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实度。
在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同时,必须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这对提高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三、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一)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1、导管接送严重漏水,造成断桩。发生这种故障的后果非常严重,进水,使混凝土形成松散层次或囊体,出现浮浆夹层造成断桩,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废桩重做。
2、导管轻微漏水、导管埋入混凝土太深,混凝土含砂率偏小、和易性欠佳等因素,可能造成导管的堵塞,导致浇注中断,若重新浇注时,则混凝土内存在浮浆夹层,造成断桩。
3、护筒外壁冒水,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位移,使桩孔偏斜,无法施工。
4、孔壁坍塌。施工中发生孔壁坍塌,往往都有前兆。有时是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隆,这都是塌孔的跡象。
如果上述问题出现,势必增加工程投资,又拖延工期,工程质量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
1、导管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各节的安装接头所用的胶热及法兰的对接位置,预先试拼并作好标记,安放时须对正放平,拧紧螺栓,严防漏水;导管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m,其底端不得带法兰盘,以便在混凝土内。每节导管的长度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度,并作出标记和记录;导管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试验。导管不要埋入混凝土过深,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等技术指标。
2、为预防孔壁坍塌,我们采用了维持护筒水位简外水位高出(1.3~1.4)m,操作中避免碰撞孔壁,并随时注意控制泥浆的和比重。
3、为保证施工质量,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选用要比设计强度高20%左右,坍塌度宜采用(18~22)cm。
4、注意灌注所需混凝土数量,一般较成孔桩径计算的大,约为设计桩径体积的1.2倍左右。在正常钻孔作业时,中途不要随便停钻,以避免扩孔导致混凝土超灌量。浇注标高就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1.0)m,以便清除浮浆和消除测量误差。务必注意,不要因误测而造成短桩。导管埋入混凝土的尝试取决于浇注速度和混凝土的性质,任何时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内。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并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
1、对钻孔设备钻头的切削性能、泥浆的处理设备等与施工效率和质量有关的机具、仪器等都应进行检查。
2、不同的施工方法其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差异,应从施工方法着手进行预先控制。
3、认真研究质量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大小应变动测的适用范围等。检测结果不准确易引起纠纷,处理不当会降低安全度,留下工程隐患。
4、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应以工序控制和事前控制为主,建立系统化的动态管理制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