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在教育领域关于“课程”定义,众说纷纭,其定义比较复杂,歧义也多。要想研究课程理论,就必须对“课程”定义有一个基本认识。本文通过对原有“课程”定义的简单回顾,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课程,使课程成为增强个人适应能力和体现人生命“真、善、美”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生命视野;课程;定义
一、引言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和说明价值的媒介。”定义课程就是揭示课程的本质,它是我们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定义通过不断发展变得更加适时和准确,根据新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认知的发展重新定义课程,多视角的来看待课程定义。
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义是“人”学,不仅要学习知识、完善已有的经验,还要塑造品质、学会生活。课程应该关注人的生活与生命发展,适应个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智慧生成”。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于是本文笔者提出了一种课程定义的新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二、现有课程定义的讨论及其评析
首先,从词源上分析国内外对课程的定义。
国内,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汉语字典》中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进程”。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中。据陆谷孙英汉大词典考证拉丁语curriculum相当于英语curricle,指旧时双轮轻马车,由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而来。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这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学习的进程”。
其次,从课程活动的不同阶段、学者对课程认识的倾向性来分析课程的定义。
在课程设计阶段:课程是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科内容。王策三认为:“第一‘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第二‘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两种称谓,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可以用课程一词来概括。”
美国的塔巴、麦克唐纳、威尔逊等认为,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提出,仅限于学校设置的科目表和具体科目的学程,把课程当作学生接受教育的计划,把“教学计划”作为课程的总计划,把教学大纲作为具体学科的规划,教科书作为具体知识材料的叙述。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是学程内容或科目。这源于拉丁语“跑道”,即学生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的“跑道”。
针对课程研究领域中对课程定义的歧见,一些研究者开始考察各种课程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内涵。课程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顺势而变,下面来看看新的社会形势下是如何定义课程的?
三、课程定义的新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在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研究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见《亚里士多德》)。他指出:“定义是表明事物本质的短句”,“一个定义就是一个公式”。在《汉语字典》里,定义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在《社会科学大辞典》和《中国百科大辞典》里,定义又称解说,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口号。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笔者所理解的“生命视野”是从关注人的生命到发展完善人的生命,“以人为本”是让生命的真、善、美的本质得以彰显,使得人能够懂得艳羡生命,成为完整的人。
课程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综合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进,使得我们的课程无论从设置,还是评价都得考虑以人为本,为此我国推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先要在课程的定义上提出一些新的見解,使课程的设置、评价、分类等也能深入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义是“人”学,应该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课程应该是“以人文本”的课程。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其立足点和着眼点,须把学校作为课程创新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服务于知识的掌握转向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智慧生成”。
课程设计要按照时代发展的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来设计。课程是时代的产物,其内容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其发展水平可看出社会或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
根据当前中国急需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现实,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应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为主导。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人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课程的最终价值在于发展人、完善人,要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
生命视野下定义课程是人文课程的延伸与发展,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的人;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以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命内涵,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过程性,强调对教育中个体生命的关注。
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应是以国家对未来人才发展的要求作为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对已有的科技文化发展及人类先进的经验进行总结,以“生活即课程”来命题,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注重其身心发展的个性化,培养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全面能力素养,良好的品格,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健全的体魄,特别是具有以自信心和责任感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个体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明确学生不是“工具”,而是一个“人”,其定义不仅仅是教学科目、学习经验的总和,还包括提升人的能力、塑造人的品格;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善待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由对权威的尊重上升到对生命的敬重,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生命视野下的课程明确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可贵,懂得欣羡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敬畏生命。
生命化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它把人当作主体,当作有血有肉、能动的、创造性的、有思想感情的整体,生命视野下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人与人灵肉交流的活动。
参考文献:
[1]Taylor, P. H. & Richards, C. M. An Intro 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M]. Swindon: NF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9:1.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5。
关键词:生命视野;课程;定义
一、引言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和说明价值的媒介。”定义课程就是揭示课程的本质,它是我们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定义通过不断发展变得更加适时和准确,根据新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认知的发展重新定义课程,多视角的来看待课程定义。
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义是“人”学,不仅要学习知识、完善已有的经验,还要塑造品质、学会生活。课程应该关注人的生活与生命发展,适应个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智慧生成”。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于是本文笔者提出了一种课程定义的新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二、现有课程定义的讨论及其评析
首先,从词源上分析国内外对课程的定义。
国内,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汉语字典》中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进程”。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中。据陆谷孙英汉大词典考证拉丁语curriculum相当于英语curricle,指旧时双轮轻马车,由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而来。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这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学习的进程”。
其次,从课程活动的不同阶段、学者对课程认识的倾向性来分析课程的定义。
在课程设计阶段:课程是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科内容。王策三认为:“第一‘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第二‘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两种称谓,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可以用课程一词来概括。”
美国的塔巴、麦克唐纳、威尔逊等认为,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提出,仅限于学校设置的科目表和具体科目的学程,把课程当作学生接受教育的计划,把“教学计划”作为课程的总计划,把教学大纲作为具体学科的规划,教科书作为具体知识材料的叙述。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是学程内容或科目。这源于拉丁语“跑道”,即学生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的“跑道”。
针对课程研究领域中对课程定义的歧见,一些研究者开始考察各种课程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内涵。课程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顺势而变,下面来看看新的社会形势下是如何定义课程的?
三、课程定义的新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在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研究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见《亚里士多德》)。他指出:“定义是表明事物本质的短句”,“一个定义就是一个公式”。在《汉语字典》里,定义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在《社会科学大辞典》和《中国百科大辞典》里,定义又称解说,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口号。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笔者所理解的“生命视野”是从关注人的生命到发展完善人的生命,“以人为本”是让生命的真、善、美的本质得以彰显,使得人能够懂得艳羡生命,成为完整的人。
课程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综合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进,使得我们的课程无论从设置,还是评价都得考虑以人为本,为此我国推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先要在课程的定义上提出一些新的見解,使课程的设置、评价、分类等也能深入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义是“人”学,应该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课程应该是“以人文本”的课程。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其立足点和着眼点,须把学校作为课程创新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服务于知识的掌握转向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智慧生成”。
课程设计要按照时代发展的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来设计。课程是时代的产物,其内容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其发展水平可看出社会或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
根据当前中国急需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现实,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应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为主导。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人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课程的最终价值在于发展人、完善人,要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
生命视野下定义课程是人文课程的延伸与发展,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的人;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以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命内涵,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过程性,强调对教育中个体生命的关注。
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应是以国家对未来人才发展的要求作为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对已有的科技文化发展及人类先进的经验进行总结,以“生活即课程”来命题,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注重其身心发展的个性化,培养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全面能力素养,良好的品格,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健全的体魄,特别是具有以自信心和责任感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个体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明确学生不是“工具”,而是一个“人”,其定义不仅仅是教学科目、学习经验的总和,还包括提升人的能力、塑造人的品格;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善待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由对权威的尊重上升到对生命的敬重,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生命视野下的课程明确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可贵,懂得欣羡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敬畏生命。
生命化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它把人当作主体,当作有血有肉、能动的、创造性的、有思想感情的整体,生命视野下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人与人灵肉交流的活动。
参考文献:
[1]Taylor, P. H. & Richards, C. M. An Intro 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M]. Swindon: NF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9:1.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