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练合一”教学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中亮丽的风景,它标志着我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真正确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想使新的教育理念彻底贯穿到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需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现代的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交互性关系。因此,在课改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由讲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教师还要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书育人的源泉,爱是点燃希望的火花。教师要用自己的方式将爱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加尊师、亲师,这样就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最佳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二、 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心态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心情舒畅、不由自主地接受知识与被动勉强地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同。由于长期郁闷、压抑的心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巧妙地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的激情振奋学生的精神,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而不是“教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同甘共学”,课堂气氛就会十分活跃,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就会很高,课堂教学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三、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且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以教材为凭据,照本宣科,往往会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数学学习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初中生要建立空间观念是较困难的,必须借助于从生活获得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讲授“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把生活中收集到的各种平移和旋转得到的漂亮图案,在小组内交流、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学具、彩笔、画纸等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再让学生看一看图案,想一想该图是哪个图案是经过平移和旋转方法得到的,最后让学生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画一画,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在“做”中学数学。这一活动能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感性材料,体验动手实践操作,以及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将数学学习应用于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学生在“做”中学数学,老师在学生做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点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而指导的学与教的关系。“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做,只有做才能取得认识,获得感悟,得到经验。
四、 尊重学生个性,使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学生的个性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兴趣爱好,独立思考能力,理解信息的层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数学教学活动可以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既能达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学生能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只有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越来越强,人类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困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学生认为枯燥的概念和公式,而应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并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 将学生请上讲台,实行“小先生”制
陶行知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而且能教自己,人人都是教育者,又都是受教育者。因此,每个人既可以当教师又可以当学生。这就是陶行知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在讲授一些内容时,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在台上讲课我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然后再给予中肯的评价,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从而把学生带到更高境界。
推行“小先生”制,旨在班级开展“小组合作”,在各班划分异质合作小组,这为大力推行“小先生”制提供了很大方便,能够发挥各学习小组长的监督领头作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讨论、交流,这一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学困生能经常得到优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优生在给学困生讲解的同时,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实行“小先生”制,使全班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人人都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一、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现代的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交互性关系。因此,在课改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由讲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教师还要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书育人的源泉,爱是点燃希望的火花。教师要用自己的方式将爱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加尊师、亲师,这样就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最佳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二、 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心态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心情舒畅、不由自主地接受知识与被动勉强地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同。由于长期郁闷、压抑的心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巧妙地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的激情振奋学生的精神,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而不是“教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同甘共学”,课堂气氛就会十分活跃,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就会很高,课堂教学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三、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且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以教材为凭据,照本宣科,往往会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数学学习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初中生要建立空间观念是较困难的,必须借助于从生活获得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讲授“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把生活中收集到的各种平移和旋转得到的漂亮图案,在小组内交流、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学具、彩笔、画纸等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再让学生看一看图案,想一想该图是哪个图案是经过平移和旋转方法得到的,最后让学生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画一画,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在“做”中学数学。这一活动能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感性材料,体验动手实践操作,以及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力,将数学学习应用于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学生在“做”中学数学,老师在学生做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和点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而指导的学与教的关系。“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做,只有做才能取得认识,获得感悟,得到经验。
四、 尊重学生个性,使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学生的个性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兴趣爱好,独立思考能力,理解信息的层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数学教学活动可以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既能达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在应用中学生能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只有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越来越强,人类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困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学生认为枯燥的概念和公式,而应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并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 将学生请上讲台,实行“小先生”制
陶行知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而且能教自己,人人都是教育者,又都是受教育者。因此,每个人既可以当教师又可以当学生。这就是陶行知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在讲授一些内容时,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在台上讲课我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然后再给予中肯的评价,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从而把学生带到更高境界。
推行“小先生”制,旨在班级开展“小组合作”,在各班划分异质合作小组,这为大力推行“小先生”制提供了很大方便,能够发挥各学习小组长的监督领头作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讨论、交流,这一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学困生能经常得到优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优生在给学困生讲解的同时,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实行“小先生”制,使全班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人人都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我们应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