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军队院校中学员的心理挫折虽然不一定都会导致心理问题,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对待,使心理挫折激化或长期持续,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疾患。因此,为了维护学员的心理健康,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要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学员中出现的种种心理挫折。
[关键词] 军校学员;心理挫折;教育
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现象,虽然在军队院校中学员的心理挫折不一定都会导致心理问题,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对待,使心理挫折激化或长期持续,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疾患。因此,为了维护学员的心理健康,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学员中出现的种种心理挫折。
1 挫折与挫折耐力
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即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由此可见,它有别于我们生活中所讲的挫折。它并不是阻碍、干扰等客观事实本身或情境,而是一种对阻碍、不满足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因此,面对同一障碍并非每个人都有挫折感或同等程度的挫折感。即使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个挫折情境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处在焦虑、压抑的心境下,挫折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面对同样的挫折会坦然处之,很少或根本不会产生挫折心理。所以,是否产生挫折,主要取决于主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感受。
挫折耐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适应、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挫折耐力强的人不仅能经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较少有强烈情绪的困扰,而且能积极地改善挫折情境。他们或者通过无数个过渡目标来逐步达到原先动机所指向的目标。或者重新建立一代替目标来取代因阻碍而无法达到的原目标。积极地去排除障碍,对挫折作出积极的适应。挫折耐力弱的人,往往对挫折过分敏感,即使受到轻微的压力或打击也感到难以忍受,并容易长期为不良情绪所困扰,乃至出现心理和行为失常。因此,他们遭受挫折的机会就会大大多于前一部分人。
2 导致学员心理挫折的冲突
心理冲突是心理挫折的重要内部起因。心理冲突对个体的直接影响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会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甚至会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和心理反应。学员正处于心理变化的急剧时期,更容易产生心理矛盾或冲突。又由于处理冲突时经验不足,更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学员中常易发生的心理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期望与现实的冲突。首先,这种冲突常见于学员对学习的期望与实际学习状况的冲突。有些学员在实际行动中缺乏耐心和毅力,不愿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有些虽付出努力,但因要求过高或急于求成,使学习成绩都未能达到期望的标准,就容易对自己产生不满而导致心理上的挫折。其次,这种冲突还表现为对自己过分理想化的追求与自己现实表现的冲突。当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有较大差距时,通常会陷入痛苦之中,由此形成心理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调适。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②自尊与自卑的冲突。随着自我意识的触角对主体内在世界的指向和深入,学员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正是由于自尊心较强,青年学员也容易出现自卑感。他们非常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常把在这方面遭受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看成是莫大的屈辱。加之他们思维还存在着的片面性,往往因偶然的得失,使情绪动荡在狂热与灰心的两极上,更加重了自尊和自卑间的冲突。
③独立与依赖的冲突。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学员独立自主的需要逐渐强烈,独立意向迅速发展,产生“成人感”,渴望能独立生活;自己有困难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希望摆脱父母和领导的管束。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于成人,对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常常犹豫不定,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总是困扰着学员,使他们经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3 加强学员耐受挫折的教育
近些年来,挫折教育已受到学校、部队和家庭的普遍认可。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锻炼,提高学员的挫折耐力,在心理上形成对挫折心境的适应机制和对挫折可能带来的伤害的抗拒能力。
3.1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员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要让学员知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挫折很多,并且还要教会学员认识到挫折同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双重性,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既可能产生破坏力,使人丧失斗志,也可以产生再生力,使人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变得更成熟。挫折还可以产生自我张力,即容忍、谦让,不因为受到挫折灰心丧气,而是变得更冷静、更有耐受力。因此,要让学员明白,失败中的不屈、厄运中的刚毅、困难中的勇敢这才是军人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3.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像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学员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大小挫折,教师应抓住这种机会,给予必要的勉励,提供榜样和作出具体指导,使他们从中受到磨砺。同时还应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使学员经受磨难,取得直接的挫折经验。给学员提供一定的挫折情境,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受一些艰难的体能、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挫折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一种有远见的教育观。
3.3正确引导学员的需要。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会有各种需求。但人的需要既可能是正确的、合理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对于正确、合理的需要,应予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就要加以教育引导,不能迁就姑息。目前,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有些父母缺乏爱子女的理智感,认为疼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得到物质上的最大满足,使有些学员对物质生活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甚至恶性膨胀。以致稍不能满足或物质条件不如别人,就怨恨、自卑,心理不能平衡。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学员的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注意加强教育,使其逐步培养起勤劳节俭的美德,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 总政治部宣传部《军人心理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7
[关键词] 军校学员;心理挫折;教育
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现象,虽然在军队院校中学员的心理挫折不一定都会导致心理问题,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对待,使心理挫折激化或长期持续,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疾患。因此,为了维护学员的心理健康,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学员中出现的种种心理挫折。
1 挫折与挫折耐力
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即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由此可见,它有别于我们生活中所讲的挫折。它并不是阻碍、干扰等客观事实本身或情境,而是一种对阻碍、不满足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因此,面对同一障碍并非每个人都有挫折感或同等程度的挫折感。即使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个挫折情境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处在焦虑、压抑的心境下,挫折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面对同样的挫折会坦然处之,很少或根本不会产生挫折心理。所以,是否产生挫折,主要取决于主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感受。
挫折耐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适应、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挫折耐力强的人不仅能经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较少有强烈情绪的困扰,而且能积极地改善挫折情境。他们或者通过无数个过渡目标来逐步达到原先动机所指向的目标。或者重新建立一代替目标来取代因阻碍而无法达到的原目标。积极地去排除障碍,对挫折作出积极的适应。挫折耐力弱的人,往往对挫折过分敏感,即使受到轻微的压力或打击也感到难以忍受,并容易长期为不良情绪所困扰,乃至出现心理和行为失常。因此,他们遭受挫折的机会就会大大多于前一部分人。
2 导致学员心理挫折的冲突
心理冲突是心理挫折的重要内部起因。心理冲突对个体的直接影响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会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甚至会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和心理反应。学员正处于心理变化的急剧时期,更容易产生心理矛盾或冲突。又由于处理冲突时经验不足,更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学员中常易发生的心理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期望与现实的冲突。首先,这种冲突常见于学员对学习的期望与实际学习状况的冲突。有些学员在实际行动中缺乏耐心和毅力,不愿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有些虽付出努力,但因要求过高或急于求成,使学习成绩都未能达到期望的标准,就容易对自己产生不满而导致心理上的挫折。其次,这种冲突还表现为对自己过分理想化的追求与自己现实表现的冲突。当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有较大差距时,通常会陷入痛苦之中,由此形成心理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调适。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②自尊与自卑的冲突。随着自我意识的触角对主体内在世界的指向和深入,学员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正是由于自尊心较强,青年学员也容易出现自卑感。他们非常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常把在这方面遭受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看成是莫大的屈辱。加之他们思维还存在着的片面性,往往因偶然的得失,使情绪动荡在狂热与灰心的两极上,更加重了自尊和自卑间的冲突。
③独立与依赖的冲突。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学员独立自主的需要逐渐强烈,独立意向迅速发展,产生“成人感”,渴望能独立生活;自己有困难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希望摆脱父母和领导的管束。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于成人,对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常常犹豫不定,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总是困扰着学员,使他们经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3 加强学员耐受挫折的教育
近些年来,挫折教育已受到学校、部队和家庭的普遍认可。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锻炼,提高学员的挫折耐力,在心理上形成对挫折心境的适应机制和对挫折可能带来的伤害的抗拒能力。
3.1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员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要让学员知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挫折很多,并且还要教会学员认识到挫折同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双重性,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既可能产生破坏力,使人丧失斗志,也可以产生再生力,使人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变得更成熟。挫折还可以产生自我张力,即容忍、谦让,不因为受到挫折灰心丧气,而是变得更冷静、更有耐受力。因此,要让学员明白,失败中的不屈、厄运中的刚毅、困难中的勇敢这才是军人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3.2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像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学员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大小挫折,教师应抓住这种机会,给予必要的勉励,提供榜样和作出具体指导,使他们从中受到磨砺。同时还应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使学员经受磨难,取得直接的挫折经验。给学员提供一定的挫折情境,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受一些艰难的体能、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挫折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一种有远见的教育观。
3.3正确引导学员的需要。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会有各种需求。但人的需要既可能是正确的、合理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对于正确、合理的需要,应予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就要加以教育引导,不能迁就姑息。目前,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有些父母缺乏爱子女的理智感,认为疼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得到物质上的最大满足,使有些学员对物质生活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甚至恶性膨胀。以致稍不能满足或物质条件不如别人,就怨恨、自卑,心理不能平衡。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学员的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注意加强教育,使其逐步培养起勤劳节俭的美德,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 总政治部宣传部《军人心理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