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凌云,凤凰卫视资讯台助理台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兼职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广州妇联执委,微信公众号“凌云童行”創办人。
作为一个记者,她报道过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会议,并跟随两代中国领导人走过六七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妈妈,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通过新闻故事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她相信新闻也可以成为孩子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记者的孩子要习惯分离
迎接新的生命是每一个家庭最激动的时刻,而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每一个母亲的期望。然而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女性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确实非常不容易。香港的产假特别短,只有10周。尽管非常不舍,但作为一个“记者妈妈”,张凌云在孩子不到三个月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她开始意识到,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和儿子都要习惯的一件事便是分离。
当儿子到了两三岁时,他开始意识到妈妈工作的特殊性:只要妈妈在电视里出现的时候,就一定不会在家。于是他就不断地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你的飞机坏了,不能飞了”“妈妈,我要叫一架红色的飞机,把你接回来”。每当听到这些话,张凌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流泪,也暗下决心:在不出差的日子,陪伴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张地图遇见世界
工作再忙,孩子的成长也不能缺席。而陪伴孩子成长,不在乎时间的长短,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明白,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却要下一番功夫。在张凌云看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而她的法宝有三个:寄明信片、认识地图和多跟孩子聊天。
张凌云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出差,就开始从世界各地给孩子寄明信片。当孩子收到这些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信时,格外开心,也开始对这些未知的地方充满好奇。等妈妈回家后,他就会追着妈妈讲这些地方的见闻,还会自己找来相关的书看。寄明信片这个简单的方法已经坚持了10年,两大盒明信片不仅装载着母子之间浓浓的思念,也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特殊的记录。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张凌云买了一张世界地图贴在孩子房间的墙上。
一开始是一张儿童版的地图,每个国家的特点都有卡通图画配合,比如中国的位置上会有长城和熊猫,美国所在的位置有金门大桥等等,这对孩子来说非常有趣。
从这以后,每次妈妈出差,他都会自己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每当听到什么新的地名,他也会自己趴在地图上研究。记得有一段时间,新闻里有很多关于叙利亚战争的报道,张凌云随口问了一句:“你知道叙利亚在哪儿吗?”结果孩子马上回答,“就在伊拉克旁边。”一张地图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他自己探索世界的道路。
另外,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作为周游世界的“记者妈妈”,张凌云讲故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且都是亲身经历的真实的故事,包括采访的经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宗教。她一直都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交流对象,面对他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十分耐心地作答,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的内容,就会和孩子一起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就是这种认真的态度,帮助孩子养成了凡事探究的习惯。
用新闻故事陪伴更多孩子的成长
因为张凌云和丈夫都从事传媒工作,所以孩子从小对新闻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性。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特别是上了小学以后,他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回答。
“为什么叙利亚会打仗?” “钓鱼岛是中国的,为什么日本说是他们的?” “妈妈你见过特朗普吗?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张凌云开始意识到,普通的聊天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怎样才能带他认识这个世界,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呢?于是她开始探索制作一档音频节目,专门给孩子们讲新闻故事。
“太好了!我愿意做你第一个听众!”儿子期待的眼神和兴奋的表情,让张凌云决定把节目定位为公益性质,通过大家最容易接触到的形式“微信公众号”来运作,于是“凌云童行”在2017年3月诞生了。尽管平时的采访工作已经十分忙碌,但她还是坚持下来。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了100多个新闻故事,成为不少家庭周末的固定节目。
张凌云认为,新闻本来就是人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对于还未能独自远游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好途经。
她凭借记者的专业视角、传播学博士的学术背景,融合作为母亲的教育感悟,为孩子们精选话题。
通过问答或讲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加上新闻现场的同期声,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世界大事。
除了音频之外,“凌云童行”的文字部分可读性也非常强,为了给家长和高年级的孩子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还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作为补充,以鼓励家长跟孩子一起讨论新闻话题,从而提高孩子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激发思维之间的碰撞。
一转眼,张凌云的儿子就要上中学了,她又在思考怎样调整孩子的教育内容了。最近两年,她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公众号中开设了“媒介素养小课堂”,教孩子们如何分辨假新闻、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以及警惕网络陷阱等等。
她还应邀在中国科技馆、中国儿童中心以及多间学校举办公益讲座,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能够从新闻中受益。
张凌云常说,“记者永远在路上”。作为一个“记者妈妈”,她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也一直在路上。
作为一个记者,她报道过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会议,并跟随两代中国领导人走过六七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妈妈,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通过新闻故事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她相信新闻也可以成为孩子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记者的孩子要习惯分离
迎接新的生命是每一个家庭最激动的时刻,而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每一个母亲的期望。然而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女性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确实非常不容易。香港的产假特别短,只有10周。尽管非常不舍,但作为一个“记者妈妈”,张凌云在孩子不到三个月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她开始意识到,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和儿子都要习惯的一件事便是分离。
当儿子到了两三岁时,他开始意识到妈妈工作的特殊性:只要妈妈在电视里出现的时候,就一定不会在家。于是他就不断地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你的飞机坏了,不能飞了”“妈妈,我要叫一架红色的飞机,把你接回来”。每当听到这些话,张凌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流泪,也暗下决心:在不出差的日子,陪伴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张地图遇见世界
工作再忙,孩子的成长也不能缺席。而陪伴孩子成长,不在乎时间的长短,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明白,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却要下一番功夫。在张凌云看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而她的法宝有三个:寄明信片、认识地图和多跟孩子聊天。
张凌云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出差,就开始从世界各地给孩子寄明信片。当孩子收到这些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信时,格外开心,也开始对这些未知的地方充满好奇。等妈妈回家后,他就会追着妈妈讲这些地方的见闻,还会自己找来相关的书看。寄明信片这个简单的方法已经坚持了10年,两大盒明信片不仅装载着母子之间浓浓的思念,也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特殊的记录。
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张凌云买了一张世界地图贴在孩子房间的墙上。
一开始是一张儿童版的地图,每个国家的特点都有卡通图画配合,比如中国的位置上会有长城和熊猫,美国所在的位置有金门大桥等等,这对孩子来说非常有趣。
从这以后,每次妈妈出差,他都会自己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每当听到什么新的地名,他也会自己趴在地图上研究。记得有一段时间,新闻里有很多关于叙利亚战争的报道,张凌云随口问了一句:“你知道叙利亚在哪儿吗?”结果孩子马上回答,“就在伊拉克旁边。”一张地图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他自己探索世界的道路。
另外,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作为周游世界的“记者妈妈”,张凌云讲故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且都是亲身经历的真实的故事,包括采访的经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宗教。她一直都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交流对象,面对他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十分耐心地作答,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的内容,就会和孩子一起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就是这种认真的态度,帮助孩子养成了凡事探究的习惯。
用新闻故事陪伴更多孩子的成长
因为张凌云和丈夫都从事传媒工作,所以孩子从小对新闻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性。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特别是上了小学以后,他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回答。
“为什么叙利亚会打仗?” “钓鱼岛是中国的,为什么日本说是他们的?” “妈妈你见过特朗普吗?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张凌云开始意识到,普通的聊天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怎样才能带他认识这个世界,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呢?于是她开始探索制作一档音频节目,专门给孩子们讲新闻故事。
“太好了!我愿意做你第一个听众!”儿子期待的眼神和兴奋的表情,让张凌云决定把节目定位为公益性质,通过大家最容易接触到的形式“微信公众号”来运作,于是“凌云童行”在2017年3月诞生了。尽管平时的采访工作已经十分忙碌,但她还是坚持下来。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了100多个新闻故事,成为不少家庭周末的固定节目。
张凌云认为,新闻本来就是人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对于还未能独自远游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好途经。
她凭借记者的专业视角、传播学博士的学术背景,融合作为母亲的教育感悟,为孩子们精选话题。
通过问答或讲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加上新闻现场的同期声,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世界大事。
除了音频之外,“凌云童行”的文字部分可读性也非常强,为了给家长和高年级的孩子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还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作为补充,以鼓励家长跟孩子一起讨论新闻话题,从而提高孩子学习和表达的能力,激发思维之间的碰撞。
一转眼,张凌云的儿子就要上中学了,她又在思考怎样调整孩子的教育内容了。最近两年,她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公众号中开设了“媒介素养小课堂”,教孩子们如何分辨假新闻、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以及警惕网络陷阱等等。
她还应邀在中国科技馆、中国儿童中心以及多间学校举办公益讲座,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能够从新闻中受益。
张凌云常说,“记者永远在路上”。作为一个“记者妈妈”,她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也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