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比较初级的阶段,应该扎实地学好每一部分的内容,为之后更深入地学习打好基础。在当前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偏重于词汇、语法等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对于提升初中生英语综合水平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感 培养 对策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丰富而强烈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鱼得水,同时也会让英语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为提升其英语素养铺平道路。本文首先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普遍缺乏英语语感的原因,而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对策。
一、现阶段初中生英语语感普遍缺失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学习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口语,通常都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在教师的提问下才会说几句英语。然而,当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受中考制度的影响,教学重点往往在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以及听力上,忽视了口语教学。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可以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随时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练习口语的兴趣大大降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也不敢用英语。
第二是知识背景。美国著名科学家萨皮尔曾说过,如果没有文化,语言就不存在,语言具有文化信息,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思想。因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外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制约着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水平。由于文化视角的狭隘,他们对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诸多话题都不了解。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本来不错,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但当教师为他们就某一个话题,让他们用英语谈谈自己的看法时,他们却哑口无言。
第三是对语感培养的认识不足。很多师生认为语感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很难用一种尺度衡量出来,因而有意无意地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忽视。一些教师认为,语感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来的实在。这样一来,时间久了,语感的培养自然就彻底被师忽略了。事实上,语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对提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英语语感比较强的学生,其语法理解能力较强,词汇记忆能力较强。因而,英语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对策
(1)为学生创设培养语感的生活教学情境
学生强烈的母语语感是在长期的国内生活中逐渐积累的,而经验的积累恰恰是语感形成的必要材料。经验源于生活,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将生活经验引入英语课堂,与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英语知识“活”起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My name’s Gina这一课时,由于这是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英语课,学生彼此之间还不熟悉,借此机会,教师可以将这堂课变成一个新生交流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用简单的英语句子相互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会被成功调动起来,主动融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之后,语感在此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另外,在学生相互自我介绍的时候,当学生想表达一个想法但因为语法和句子上的欠缺,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本来就是拉进英语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将生活融入英语,将英语用于生活。唯有将生活和英语学习真正融入到一起,才能让语感的培养成为可能。
(2)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任务,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中培养语感
仅仅通过某一单方面的英语技能的训练,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因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多管齐下。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自我监督和調控能力还不足,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自觉性,必须主动围棋布置学习任务,加强监督,实现四项技能的平衡发展。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只懂得机械地记录课堂笔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很少有主动思考、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其主体地位没有被凸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只具备片面的应试能力。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英语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锻炼各种能力。
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其中的佳段,有意识地培养其语感。背诵是提升语感的重要方法,背诵阅读中精挑细选的佳段,有助于学生内化英语句子,体会地道的英语表达。通过背诵,可以让书本上毫无生气的字母的排列组合变得更有生命意义。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性地背诵,而不是死记硬背,不然不但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3)加强师生、生生的课堂交流,让学生在用英语的过程中养成语感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也只有的在应用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促使语感的形成。要极强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以是同桌间的二人对话,也可以是小组间的多人对话等等。再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不拘泥于一种交流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开展交流活动。
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正方持“Should”观点,反方持“Shouldn’t”观点,就此单元主题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全过程要用英语。课前,学生要充分准备好辩论的英语材料。相信在这场唇枪舌剑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都会获得大幅提升,语感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上述列举的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等待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感对提升学生其他能力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强化自己的语感。
参考文献
[1]蒋丽卿.初中英语语感的提升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7(20).
[2]梁玉洁.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J].求知导刊,2016(06).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感 培养 对策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丰富而强烈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鱼得水,同时也会让英语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为提升其英语素养铺平道路。本文首先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普遍缺乏英语语感的原因,而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对策。
一、现阶段初中生英语语感普遍缺失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学习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口语,通常都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在教师的提问下才会说几句英语。然而,当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受中考制度的影响,教学重点往往在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以及听力上,忽视了口语教学。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可以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随时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练习口语的兴趣大大降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也不敢用英语。
第二是知识背景。美国著名科学家萨皮尔曾说过,如果没有文化,语言就不存在,语言具有文化信息,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思想。因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外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制约着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水平。由于文化视角的狭隘,他们对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诸多话题都不了解。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本来不错,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但当教师为他们就某一个话题,让他们用英语谈谈自己的看法时,他们却哑口无言。
第三是对语感培养的认识不足。很多师生认为语感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很难用一种尺度衡量出来,因而有意无意地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忽视。一些教师认为,语感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来的实在。这样一来,时间久了,语感的培养自然就彻底被师忽略了。事实上,语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对提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英语语感比较强的学生,其语法理解能力较强,词汇记忆能力较强。因而,英语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对策
(1)为学生创设培养语感的生活教学情境
学生强烈的母语语感是在长期的国内生活中逐渐积累的,而经验的积累恰恰是语感形成的必要材料。经验源于生活,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将生活经验引入英语课堂,与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英语知识“活”起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My name’s Gina这一课时,由于这是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英语课,学生彼此之间还不熟悉,借此机会,教师可以将这堂课变成一个新生交流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用简单的英语句子相互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会被成功调动起来,主动融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之后,语感在此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另外,在学生相互自我介绍的时候,当学生想表达一个想法但因为语法和句子上的欠缺,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本来就是拉进英语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将生活融入英语,将英语用于生活。唯有将生活和英语学习真正融入到一起,才能让语感的培养成为可能。
(2)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任务,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中培养语感
仅仅通过某一单方面的英语技能的训练,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因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多管齐下。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自我监督和調控能力还不足,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他们的自觉性,必须主动围棋布置学习任务,加强监督,实现四项技能的平衡发展。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只懂得机械地记录课堂笔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很少有主动思考、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其主体地位没有被凸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只具备片面的应试能力。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英语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锻炼各种能力。
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其中的佳段,有意识地培养其语感。背诵是提升语感的重要方法,背诵阅读中精挑细选的佳段,有助于学生内化英语句子,体会地道的英语表达。通过背诵,可以让书本上毫无生气的字母的排列组合变得更有生命意义。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性地背诵,而不是死记硬背,不然不但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会使其产生厌学情绪。
(3)加强师生、生生的课堂交流,让学生在用英语的过程中养成语感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也只有的在应用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促使语感的形成。要极强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以是同桌间的二人对话,也可以是小组间的多人对话等等。再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不拘泥于一种交流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开展交流活动。
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正方持“Should”观点,反方持“Shouldn’t”观点,就此单元主题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全过程要用英语。课前,学生要充分准备好辩论的英语材料。相信在这场唇枪舌剑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都会获得大幅提升,语感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上述列举的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等待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感对提升学生其他能力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强化自己的语感。
参考文献
[1]蒋丽卿.初中英语语感的提升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7(20).
[2]梁玉洁.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分析[J].求知导刊,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