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大鼠早期经不同液体复苏后的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将1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9 g/L盐水复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大鼠早期经不同液体复苏后的细胞因子水平.方法 将1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9 g/L盐水复苏组(9 g/L盐水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复苏组(低右组),人血清蛋白复苏组(清蛋白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6h、12h、24h采血送检,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IL-10、IL-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IL-10水平各时间点均升高(P均<0.05).与休克组比较,9g/L盐水组、低右组、清蛋白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在12 h、24 h时均降低(P均<0.05);与休克组比较,低右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升高(P均<0.05),清蛋白组IL-10水平在6h升高(P<0.05),9g/L盐水组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休克组比较,各液体复苏组血清IL-4水平仅24h高于休克组大鼠(P<0.05).3个液体复苏组间比较,血清TNF-α、IL-6、IL-1β、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休克组比较,各液体复苏组7d生存率明显升高.结论 液体复苏可通过下调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上调IL-10及IL-4水平,抑制脓毒性休克早期炎性因子的爆发,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根据GB/T14925-94国家标准,对宁夏实验动物中心采用彩钢板及环氧树脂等材料改建的部分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测并综合评价其改建效果.结果表明,改建后的实验动物设施质量达到了国
应用盲法脑片膜片钳记录并结合biocytin细胞内染色方法,研究了新生大鼠(生后3~5 d)离体海马脑片CA1锥体神经元突触反应和树突分枝的关系.发现,在生后3~5 d锥体神经元的形态呈现
肝脂酶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能水解各种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血浆中肝脂酶活性增高,可使小而致密LDL等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水平增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肝
测定了赤眼鳟肉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赤眼鳟肉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总氨基酸中的必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57.8%.
控制真菌病害的关键 ,取决于对植物与病原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的了解。向植物导入抗病基因、植物防卫反应基因、抗菌蛋白基因 ,或将病菌的 avr基因、avr- R基因与一真菌诱
线粒体12S rRNA 基因A1555G 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致聋相关.文章通过对一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 突变的中国汉族
脓毒症,特别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ICU中的主要死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现主要介绍近年来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目的 观察常频机械通气(CMV)、高频振荡通气(HFOV)、部分液体通气(PLV)3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肺损伤(ALI)新生猪BALF炎性因子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水平的影响.方
目的 评价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NIPPV)作为气管插管呼吸机撤离后的过渡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胎龄<35周、需应用
目的 总结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PS)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的镶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及2例危重型PS患儿镶嵌治疗手术资料和术后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