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的“体”即“人之本”,可以理解为身体、自身、亲身,“验”从字理上讲就是检验的意思,“体验”即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事物。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我认为应该予以“体”新的内涵,才能跟上时代。用“我”之“体”去“验”是“体验”,借他人之“体”加上“我”之“想”去“验”也应称为“体验”。基于这样的理解,“体验”便可以进行有效的训练。
一、生活中训练——用心感受
众所周知,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手,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促使学生从有意观察向无意观察转变,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我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让学生说说一日见闻或进行一周新闻回顾等形式,让他们进行交流。为了杜绝形式化,我在活动之初进行了这样的训练:今天,我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事)——。(人物)说:“
。”当时他(人物)是这样想的:——。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想:——。
这样的提示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当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就让学生不必再拘泥于上面的形式,可以自由发挥。但我强调,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一定要说出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说话的能力渐渐提高了,说话内容也充满了真情实感。
二、阅读教学中训练——真诚对话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变成了内容分析课、思品课、自然课,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只是懂得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内容或段意,没有多少阅读后的感受,更谈不上什么情感体验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采用阅读文本—创设情境一联系生活—谈谈感受一真诚对话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师:这三名同学的朗读,把大家带人了一定的情境中。其他同学应向他们学习,让我们的朗读再上一层楼。(板书:进入情境)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所有工程人员——
生(很有气势地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砂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差不多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测量队员说——
生:“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
接下来,这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因此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说
。(由学生补充。)
这位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联系生活(自己的或是从媒体中看到的或是他人的),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中,使他们的思想与文本产生强烈的碰撞,实现有效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次有效的朗读训练,还是一次人生体验。经过这样的长期阅读训练,学生不仅丰富了情感,累积了体验,也自然会“触景生情”和“多愁善感”起来。
三、写作中训练——换位回放
叶圣陶说:“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有了以上的丰富体验,学生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充实。但是写作是个艰难的思维过程,它不等同于一般的劳动,充实生活只是为写作打好基础,写作时还需要进行巧妙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教学中,我探索出了换位回放的训练方法。换位就是在审题和选材料时,把题目中的“他”变成“我”,把别人做的事变成“我”做的事,把别人的想变成“我”的想,把“此”变成“彼”,例如《公园一角》可以换位成《校园一角》《家乡一景》《一张风景画》,《我的老师》可以换位成《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同学》可以换位成《我的哥哥》《我的姐姐》。
“回放”就是在选材、构思时把别人做的事当做“我”做过的事,像放电影一样快速地回放一遍,迅速地选取符合作文要求的材料,也就是快速选材。“厚积”“你、我、他”的生活,然后“我”才能“薄发”。这个“厚积”包括厚积自己的,也包括“厚积”他人的。
厚积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次体验、训练的过程。叶圣陶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学生有效的“练”缘于教师巧妙的“训”,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郝勋)
一、生活中训练——用心感受
众所周知,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手,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促使学生从有意观察向无意观察转变,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我利用课前五分钟,通过让学生说说一日见闻或进行一周新闻回顾等形式,让他们进行交流。为了杜绝形式化,我在活动之初进行了这样的训练:今天,我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事)——。(人物)说:“
。”当时他(人物)是这样想的:——。看到这一切,我心里想:——。
这样的提示训练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当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就让学生不必再拘泥于上面的形式,可以自由发挥。但我强调,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一定要说出当时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说话的能力渐渐提高了,说话内容也充满了真情实感。
二、阅读教学中训练——真诚对话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变成了内容分析课、思品课、自然课,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只是懂得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内容或段意,没有多少阅读后的感受,更谈不上什么情感体验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采用阅读文本—创设情境一联系生活—谈谈感受一真诚对话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师:这三名同学的朗读,把大家带人了一定的情境中。其他同学应向他们学习,让我们的朗读再上一层楼。(板书:进入情境)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所有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所有工程人员——
生(很有气势地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砂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差不多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测量队员说——
生:“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
接下来,这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因此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说
。(由学生补充。)
这位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联系生活(自己的或是从媒体中看到的或是他人的),真正地融入到文本中,使他们的思想与文本产生强烈的碰撞,实现有效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次有效的朗读训练,还是一次人生体验。经过这样的长期阅读训练,学生不仅丰富了情感,累积了体验,也自然会“触景生情”和“多愁善感”起来。
三、写作中训练——换位回放
叶圣陶说:“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有了以上的丰富体验,学生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充实。但是写作是个艰难的思维过程,它不等同于一般的劳动,充实生活只是为写作打好基础,写作时还需要进行巧妙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教学中,我探索出了换位回放的训练方法。换位就是在审题和选材料时,把题目中的“他”变成“我”,把别人做的事变成“我”做的事,把别人的想变成“我”的想,把“此”变成“彼”,例如《公园一角》可以换位成《校园一角》《家乡一景》《一张风景画》,《我的老师》可以换位成《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同学》可以换位成《我的哥哥》《我的姐姐》。
“回放”就是在选材、构思时把别人做的事当做“我”做过的事,像放电影一样快速地回放一遍,迅速地选取符合作文要求的材料,也就是快速选材。“厚积”“你、我、他”的生活,然后“我”才能“薄发”。这个“厚积”包括厚积自己的,也包括“厚积”他人的。
厚积的过程也是学生一次次体验、训练的过程。叶圣陶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学生有效的“练”缘于教师巧妙的“训”,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