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亲历了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集体备课更不例外。此处笔者就将对本校集体备课情况作一介绍与研究。本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很重视,所以也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制度的研究与推进工作。笔者谨以此文献给广大教学工作者,希望能为本主题研究——集体备课的有效实践与创新管理添砖加瓦。
【关键词】个案研究集体备课校本研修
一、引言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在学校里,教师构成了学生的重要环境。林语堂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在牛津和剑桥,学生是在教授的烟斗里熏出来的。由此可见,教师本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高质量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集体合力与智慧互补。正如一些名校像黄冈中学所示,集体备课是一个重要法宝。
二、“集体备课”现状
经笔者与当地教育局教研人员交流获知,现在的集体备课活动往往存在一些低效的现象。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无“备”而来,应付式走过场。每到集体备课时间,大家聚集到固定地点,各自带着自己的作业或者材料,坐下来要么忙自己的事情,要么与同组老师聊天,即使是某个老师提出一个话题,也是七嘴八舌地无秩序讨论。这些情况是因为老师们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到位,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对自己在集体备课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清楚。
备而不“研”,只备课不研讨。集体备课的重要目的一是提高教师本身教学素质,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只有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而目前一些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只是以个人备课为主,在原教案上进行少量的修改,忽略了整个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剖析,教学环节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
“备”而不用,徒劳无功。集体备课的成果如果不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据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是因为集体备课本身“备”而不“研”,或者有些老师根本就没有真正参与到集体备课中去。
三、本校“集体备课”制度与实践
笔者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亲历了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集体备课更不例外。此处笔者就将对本校集体备课情况作一介绍与研究,为集体备课的有效实践与创新管理研究添砖加瓦。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我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很重视,所以也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制度的研究与推进工作。
记得笔者2005年刚参加工作那时,学校虽然也专门安排时间地点要求教师进行集体研修活动,但其效果都并不理想,基本属于形式化、走过场。高中三个年级的教师被分配到一个集体备课室,有组织无纪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没有记录人员和组织者,热闹得跟个菜市场一样。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学校经历了领导班子的整顿与制度的更新,出台了新的集体备课制度。每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时间调整为一周两次,第一次为组内示范汇报课的展示和评论,第二次为分年级组集体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主题研修。负责教学管理的分管校长说:“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备课制度。我校致力于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向研究型、合作型、创新型、发展型的方向转变。”
此外,本校在集体备课制度的改进中通过理论钻研与实践探索出了校本研修的基本路径。主要为:
(一)打造“精英”组长,使其担起“领军”角色
一方面,纵向引领——学校给予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充分的深造与发展空间。学校积极参与校际、市县级的各项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每次活动两组长必须参加并做好活动记录,回校后进一步反思与创新运用;另外,学校制订了各教研组间的量化评比制度,其中包括对两组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分。另一方面,横向互助——学校充分发挥两组长的传、帮、带作用。每学期两组长被要求上公开课至少六节,每周的示范汇报课必须由两组长、分管年级组长、蹲点领导带领同组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同课异构等形式展开课例研究,及时准确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关注组内情感,创设和谐氛围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2010年的某一个集体备课评议会上,高三英语组的老师们聚集在备课室里,准备对刚听完的赵老师的课进行评议。赵老师的这节课是为下周的校际公开课做准备的,这次试上是让组内的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以改进公开课的质量。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赵老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研究教材、学生以及设计流程。
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议论起来。A老师说,这节课的流程太乱,要重新设计。B老师说,后面的那个“知识竞赛”应该去掉,不好。C老师说,这节课课题不好,重新换……
赵老师听了大家的评论,再也忍不住,争辩起来:“难道就没有一个亮点吗?都是缺点?当初选题设计时为什么没有人来帮我?”这时,备课组长发话了:“大家说你是为了你好,总比让外人来听课评价不好吧?”赵老师急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直言相谏固然好,但也不能不顾及当事人的情感;此外,提出的建议必须要中肯和有借鉴价值,这样才算是对别人负责。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该校老师忽略了组内同事的情感关注。教师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和“人际”的人。
以上的案例便是发生在本校的一个真实故事,后来大家通过学校安排的各种理论学习和活动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我校认为,教研及备课组长要在组内加强人际沟通,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实施“人本管理”,提高教研组的凝聚力。比如,集体活动应该能够为教师创设一个安全的、可以信任的、允许出错的氛围,不要把课堂教学中的研讨、教师的反思变成“检讨大会”,教学中的问题不应成为教师的压力,而应作为教师进一步成长的起点。
(三)重视主题活动,集思广益
在集体活动中,我们将传统的备课活动转变成了为增强主动意识、加强上下合作和同伴互助而展开的自主研究,转变成了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具有特殊的校本研修。在学习理论与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式:问题引领——抛砖引玉(个体谋略)——实践切磋(同伴互助)——理论提升(专家指导)——总结创造——导出新问题。
在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下,本校推出了各种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活动形式,例如理论学习式、专家讲座式、专题论坛式、案例分析式和主题综合式。
(四)培养好习惯,时时处处皆研修
集体的主题式研修活动固然可以营造教研组的研修氛围,但我们所追求的是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中教师的自觉自主研修。因此,本校制定了一系列良好的机制。
学校网站专门开设了“教育博客”栏目,要求每位教师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参与教育、教学问题的集体研讨,鼓励全体教师参与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另外,建立了“四课”即“随堂课、研讨课、推门课、开门课”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教研组内的考核制度,并以课堂为载体,促进研修的日常化、常态化。
在学校精心打造的集体备课与校本研修的机制下,一个充满民主气氛、洋溢自主精神和体现务实作风的学习型组织和实践共同体诞生了,其中的每位教师都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既愿意敞开自己的不足求助于同伴,也乐于奉献自己的经验分享于同伴;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进行教学研究。
四、结语
当然,本校的机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求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有不断的可使用资源和不竭的动力。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制度应以校本研修为重心,而校本研修应以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孙联荣 .校本视导理论与实践初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48.
[2]陈伟.加强课例研究 推进校本教研[J].北京: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2009:468.
【关键词】个案研究集体备课校本研修
一、引言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在学校里,教师构成了学生的重要环境。林语堂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在牛津和剑桥,学生是在教授的烟斗里熏出来的。由此可见,教师本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高质量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集体合力与智慧互补。正如一些名校像黄冈中学所示,集体备课是一个重要法宝。
二、“集体备课”现状
经笔者与当地教育局教研人员交流获知,现在的集体备课活动往往存在一些低效的现象。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无“备”而来,应付式走过场。每到集体备课时间,大家聚集到固定地点,各自带着自己的作业或者材料,坐下来要么忙自己的事情,要么与同组老师聊天,即使是某个老师提出一个话题,也是七嘴八舌地无秩序讨论。这些情况是因为老师们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到位,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对自己在集体备课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清楚。
备而不“研”,只备课不研讨。集体备课的重要目的一是提高教师本身教学素质,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只有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而目前一些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只是以个人备课为主,在原教案上进行少量的修改,忽略了整个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剖析,教学环节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
“备”而不用,徒劳无功。集体备课的成果如果不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据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是因为集体备课本身“备”而不“研”,或者有些老师根本就没有真正参与到集体备课中去。
三、本校“集体备课”制度与实践
笔者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亲历了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集体备课更不例外。此处笔者就将对本校集体备课情况作一介绍与研究,为集体备课的有效实践与创新管理研究添砖加瓦。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我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很重视,所以也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制度的研究与推进工作。
记得笔者2005年刚参加工作那时,学校虽然也专门安排时间地点要求教师进行集体研修活动,但其效果都并不理想,基本属于形式化、走过场。高中三个年级的教师被分配到一个集体备课室,有组织无纪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没有记录人员和组织者,热闹得跟个菜市场一样。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学校经历了领导班子的整顿与制度的更新,出台了新的集体备课制度。每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时间调整为一周两次,第一次为组内示范汇报课的展示和评论,第二次为分年级组集体研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主题研修。负责教学管理的分管校长说:“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备课制度。我校致力于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向研究型、合作型、创新型、发展型的方向转变。”
此外,本校在集体备课制度的改进中通过理论钻研与实践探索出了校本研修的基本路径。主要为:
(一)打造“精英”组长,使其担起“领军”角色
一方面,纵向引领——学校给予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充分的深造与发展空间。学校积极参与校际、市县级的各项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每次活动两组长必须参加并做好活动记录,回校后进一步反思与创新运用;另外,学校制订了各教研组间的量化评比制度,其中包括对两组长的发展情况进行评分。另一方面,横向互助——学校充分发挥两组长的传、帮、带作用。每学期两组长被要求上公开课至少六节,每周的示范汇报课必须由两组长、分管年级组长、蹲点领导带领同组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同课异构等形式展开课例研究,及时准确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关注组内情感,创设和谐氛围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2010年的某一个集体备课评议会上,高三英语组的老师们聚集在备课室里,准备对刚听完的赵老师的课进行评议。赵老师的这节课是为下周的校际公开课做准备的,这次试上是让组内的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以改进公开课的质量。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赵老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研究教材、学生以及设计流程。
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议论起来。A老师说,这节课的流程太乱,要重新设计。B老师说,后面的那个“知识竞赛”应该去掉,不好。C老师说,这节课课题不好,重新换……
赵老师听了大家的评论,再也忍不住,争辩起来:“难道就没有一个亮点吗?都是缺点?当初选题设计时为什么没有人来帮我?”这时,备课组长发话了:“大家说你是为了你好,总比让外人来听课评价不好吧?”赵老师急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直言相谏固然好,但也不能不顾及当事人的情感;此外,提出的建议必须要中肯和有借鉴价值,这样才算是对别人负责。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该校老师忽略了组内同事的情感关注。教师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和“人际”的人。
以上的案例便是发生在本校的一个真实故事,后来大家通过学校安排的各种理论学习和活动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我校认为,教研及备课组长要在组内加强人际沟通,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实施“人本管理”,提高教研组的凝聚力。比如,集体活动应该能够为教师创设一个安全的、可以信任的、允许出错的氛围,不要把课堂教学中的研讨、教师的反思变成“检讨大会”,教学中的问题不应成为教师的压力,而应作为教师进一步成长的起点。
(三)重视主题活动,集思广益
在集体活动中,我们将传统的备课活动转变成了为增强主动意识、加强上下合作和同伴互助而展开的自主研究,转变成了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具有特殊的校本研修。在学习理论与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式:问题引领——抛砖引玉(个体谋略)——实践切磋(同伴互助)——理论提升(专家指导)——总结创造——导出新问题。
在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下,本校推出了各种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活动形式,例如理论学习式、专家讲座式、专题论坛式、案例分析式和主题综合式。
(四)培养好习惯,时时处处皆研修
集体的主题式研修活动固然可以营造教研组的研修氛围,但我们所追求的是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中教师的自觉自主研修。因此,本校制定了一系列良好的机制。
学校网站专门开设了“教育博客”栏目,要求每位教师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参与教育、教学问题的集体研讨,鼓励全体教师参与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另外,建立了“四课”即“随堂课、研讨课、推门课、开门课”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和教研组内的考核制度,并以课堂为载体,促进研修的日常化、常态化。
在学校精心打造的集体备课与校本研修的机制下,一个充满民主气氛、洋溢自主精神和体现务实作风的学习型组织和实践共同体诞生了,其中的每位教师都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既愿意敞开自己的不足求助于同伴,也乐于奉献自己的经验分享于同伴;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进行教学研究。
四、结语
当然,本校的机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求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有不断的可使用资源和不竭的动力。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集体备课制度应以校本研修为重心,而校本研修应以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孙联荣 .校本视导理论与实践初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48.
[2]陈伟.加强课例研究 推进校本教研[J].北京: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200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