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组画《睡莲》的艺术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莫奈的《睡莲》是美术史上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印象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主要分析莫奈不同发展阶段所创作《睡莲》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莫奈;睡莲;光与色
  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终其一生追求和表现着瞬间的视觉印象,描绘着大自然中变化无穷的光与色,哪怕是在后期双眼患有白内障,也还在忠实地表现着那盛开着的莲花。在笔者看来,他最让人心动的艺术作品不是被称为印象派开山之作的《日出印象》,而是他的《睡蓮》系列。相信看过画的人都会沉入那片暗绿幽静的池塘!那些“睡着”又“醒着”的花,会烙印般地在观者的脑中久久开着。
  19 世纪法国印象派是绘画上的一项重要的革新,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莫奈在《睡莲》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无穷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
  莫奈少年时代在风景宜人的港口城市阿尔度过,18 岁到巴黎进入古典主义画家格莱尔的画室学习。在巴黎,他生活窘迫,艺术上受到主流派的排斥,但是他顽强地坚持着,组织了印象派画家的多次展览,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逐渐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中年以后的莫奈在绘画上有了市场,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于是他在巴黎郊外的吉维尼村建造了一个人工的池塘,并引入河水,形成一个水上花园。莫奈还在池塘周围种植了各种垂柳和花卉,在池塘里则繁殖了大量睡莲。在午后
  的阳光下,如镜子般的水面上,睡莲漂浮,这些异常的水生植物,大叶子向外平摊开来,和令人神往的花朵奇怪地移动着,西方的色彩、光线和东方的诗意情调在这里巧妙地交汇在一起。晚年的莫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有关睡莲的创作当中去了。莫奈展出了第一批12 张睡莲池塘作品,当时作品中还有日本式的小桥,它从苍翠遮天的树丛中拱起,形象十分生动别致。1904年以后,莫奈又画了48张睡莲画作,这里已经没有了小桥,池内的睡莲更加简练,有的时候天空看不见,水画得很深沉。展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的评论家不再吝惜他们的赞美:“我们认为较早的那些组画不能够和这些非凡的池塘景色相比。它们把春天俘获到画廊里。淡蓝和深蓝的水,金液一般的水,反映着天空和池岸边的变化莫测的水,在倒影之中淡色的睡莲和浓艳的睡莲盛开着。绘画如此近似音乐和诗歌,谁曾见过?这些绘画中含有内在的美,精练、深邃;是戏剧和协奏的美,是造型和理想的美。”
  晚年的莫奈视力越来越差,白内障几乎使他失明,但他仍然坚持作画,在风格上更加简洁、抽象;具体的花卉、睡莲都消融了,只有颤动的笔触和闪烁、跳跃的色彩。我们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水底,哪里是倒影,作品具有东方式的梦幻气息。有人认为莫奈晚年的睡莲题材过于单一,过于讲究技巧,不如他19世纪的作品那样有革新性。因此在他去世后,他的池塘花园和画室长期空置,很少有人过问。然而在1950 年以后,随着抽象表现艺术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画家的睡莲实际上离开了印象派对自然的自然主义的描摹,走向了前人从未有过的自由的、主观的表现领域。画家在表现池塘时,将自己的意愿凌驾于自然之上,这无疑在艺术史上是突破性的进展。如今法国政府在吉维尼村他的池塘边建造了一座圆厅形的博物馆,厅内墙壁悬挂着《睡莲》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环绕在观众周围,池水和莲叶无边无际,虚幻缥缈,让人们好像漂浮在水面上,十分奇幻和迷人。
  莫奈不仅仅是自然的观察者,也是人生的观察者。 法国后印象派杰出画家之一,现代绘画之父塞尚曾赞美莫奈:“莫奈啊,只不过是只眼睛,但美好的上帝,那是何等独特的眼睛啊!”由于对大自然的风景情调有着极其敏锐的感受,这只“眼睛”不但抓住了事物瞬间的形象,而且也把握了它们的内在结构,非常富有想象力。他的画是他对自然景物的瞬间感觉的阐释。
  组画《睡莲》是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绝唱”。画面中没有具象的睡莲,只有灿烂如火的红和黄,热烈奔放和流动的光影,疏落有致、有着随意但奔放流畅的线条,从火到水,从动到静,从炽热到深沉。自然的宁静中略带忧伤,从自然光无穷变幻中表达一瞬间的感动,留住刹那间的永恒。画坛中名家不朽的作品大多数是因为画面中描绘了美好的意境,这正如袁枚所说的:“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画中隐隐的睡莲,盛开在清凉的夏日,流动的水流,如梦境般幽美。这种深远的境界,有中国画般写意的感觉。
  莫奈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大自然的风景画家。自由的光和色扑捉瞬间的印象中,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理解。大型油画《睡莲》是他对以前一系列睡莲组画的总结,它被安置于法国巴黎奥郎热利的椭圆形博物馆内。这对莫奈的《睡莲》是一种认可。这位用光和色来诠释人生,给我们留下那片花的海洋的艺术大师可以欣慰了,他画的睡莲和他种的睡莲永远光华灿烂。
  参考文献:
  [1]王亚林. 莫奈绘画的艺术特征——以《睡莲》为例. 芒种. 2013
  [2]李慧慧. 浅谈莫奈《睡莲》的艺术价值.美术大观.2009年11期
  [3]郭永强.光与色的绝唱——莫奈组画《睡莲》的艺术分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7期
其他文献
【摘要】:《林兰香》是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家庭小说,文中所描绘的的世俗家庭的生活状态也是一个新颖却未受重视的研究角度。而且相比于传统的夫妻关系,《林兰香》为我们展现了新颖的夫妻模式,那就是“以夫妻之名”达成自己的愿景或使命。丈夫不再作为妻妾的生活中心,妻妾也不以依附丈夫作为生存手段。《林兰香》中的宣爱娘和田春畹就是这样对传统婚姻提出异议的奇特女性。  【关键词】:《林兰香》;夫妻模式;情义  一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旅游网站文本及其翻译质量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典型的修辞话语,旅游网站文本旨在通过语言象征的手段对受众(即潜在游客)进行说服和影响,使其建立认同并付诸旅游消费。当代西方修辞学认为,修辞话语是通过话语内容、诉求策略、话语建构和美学手段这四个语言象征手段与受众建立认同并实现劝说功能的。英汉旅游网站文本的修辞传统各有千秋,汉语旅游网站文本要实现有效英译,就必须根据英文受众的
期刊
【摘要】:黛西是盖茨比所钟情的女人,她在盖茨比的一生中起到的作用无以复加。她是推动盖茨比实现美国梦的强大动力,盖茨比一直为她作不懈的努力;在盖茨比拥有财富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与黛西一齐分享,通过黛西的肯定获得自己的价值;然而,盖茨比在本质上与黛西是不同的,黛西与盖茨比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黛西把盖茨比的梦想彻底打破。  【关键词】: 梦想;动力;标准;不同;打破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
期刊
【摘要】:西方文论是文学所有学科里公认涉及的理论知识最庞杂、最晦涩的一个类别,想要学生把这门课程的内容理解透彻,教师必须做一些课程改革的创新,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掉这些艰涩的知识点。本课题主要探讨笔者在两年的教学工作中,关于这门课程进行的创新讲授,展示了课堂成果,分析了创新的优势,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让这门传统的课程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西方文论;外国文学;影
期刊
【摘要】:《论语》是记载空自己其弟子言论的儒家经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言行观,他主张慎言慎行,言行一致,先行后言,敏于事而讷于言等在今天依旧适用。  【关键词】:《论语》;言行观  在这个人脉是银牌的社会,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说话艺术。殊不知几千年前,孔子就开始注重言行举止。《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言行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言行观。  一、慎言  孔子在《论语》中多
期刊
【摘要】: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借鉴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审丑学,创作了一批表现丑和审丑的作品,出现了“审丑”现象。以形式之丑来表现内容之丑是先锋派实验小说的特征之一,表现其在文学艺术审美、哲学等方面的思索。  【关键词】:先锋;审丑;现象  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以其独特的先锋实验性、纯文学性和精英知识分子立场,与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关系的暧昧,成为甚嚣尘上的潮流。先锋派由于文学实验产生了“戏仿”、
期刊
【摘要】:《局外人》作为加缪的早期创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加缪的荒诞哲学,哲人化的小说家意识到荒谬是人类经验的一种无法超越的既定事实,并在此之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小说的主人公默而索就是生活在荒谬世界中为反抗荒谬而生存着的荒谬之人。  【关键词】:加缪 局外人 默而索 荒谬  作为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局外人》无疑是加缪荒谬哲学的文学构建,本文参考了加缪同时期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的若干观点
期刊
【摘要】:嵇康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自律论”的代表人物,其论著《声无哀乐论》,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些观点和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评价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
期刊
【摘要】:《格林童话》是闻名世界的童话故事集,也是语篇分析研究的经典素材。本文将结合普洛普(Vladimir Propp)提出的童话故事叙事语篇分析模式以及心理语言学派提出的相关叙事语篇分析的理论对《格林童话》中的童话故事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和风格,给中国童话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格林童话》;叙事结构;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也称话语分析,是对超出单句长度的语言段
期刊
【摘要】: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和《所罗门之歌》中塑造了几个典型的被遗弃者的形象:佩科拉、麦肯·戴德第二和奶娃。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三个被遗弃者的形象,窥探托妮·莫里森探索黑人精神出路的歷程。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寻根之旅  一、美不单单是眼中所见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把重心放在了社会最柔弱的成员——女性儿童佩科拉身上,她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双无与伦比的“最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