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9月出生,天津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担任美术系系主任一职,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及教学工作。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单纯、质朴、坦诚、自在的,与世无争的闲慢、散淡生活是我一直所期冀的。朝起,花露染鬓,花香沁袖;夏时,酸梅酿酒,荷露烹茶;入夜,月照竹间,对影三人;月起,摇扇吟诗,翰墨绘画。简单来说就是“闲散诗意”的生活。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居 瑢:对于艺术,特别是中国画这门艺术,如何看待“传承”“创新”,似乎已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大家对待二者的态度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传承与创新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相辅相成的,绝对不能割裂地去看待。但如何真正地把握与实践它,却是非常难的。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去了解已有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积累,如何知道我们现在所谓的创新是否就是真正的“创新”呢?在我看来,创新应该是建立在对前人、传统的汲取与思考下,同时结合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理念、生活经验以及所处时代艺术审美等的综合产物。其实艺术是无所谓新旧之分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艺术家对当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思考体验的反映并通过艺术创作呈现出来。这也正是我对“时代性”的看法。任何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是其所处时代的反映,这是无法逃避的,但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性其实是不受“时代”约束和限制的。很多艺术家会认为,只有紧跟时代、紧随潮流,其艺术作品才不会落伍,关于这一点,著名导演多纳托雷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块表走得不准,那它每一秒都是错的,但如果这表停了,那它起码每天有两次是对的。”其实时间、空间都有其有限和无限这两方面的定义,对于艺术作品的品评,我个人认为应该以永恒的时空观去看待它,也就是打破所谓的时代、地域等“有限”的标准,去找寻和遵循艺术对美的永恒性。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居 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我对所谓艺术界限的理解。我个人觉得,艺术不应该用所谓“地域”“材质”等去人为机械地划分甚至去制约,大抵好的艺术作品在大多时候,是会让人们忘记所谓“画种”,真正吸引人的一定是“画”本身。它所传达的情感、所讲述的内容、所引发的思考,是一些形而上的共鸣与思索,而技法也好,材质也罢,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艺术理念与艺术效果,这就像是“技与艺”的关系,不可本末倒置。其实我个人觉得古人用“神、妙、能、逸”四品对作品进行分类反倒是更符合艺术精神的。
人们现在谈及中西艺术,无外乎两种观点:要么是强调拉开距离,要么就是主张互为融合。而在我看来,不能预先强加给艺术某些所谓的“规则”或“界限”。艺术作品的呈现应该是自然生发的结果,艺术归根结底其实还是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思维意识与生活经验的呈现,也就是“画自己”。比如说一个人,他如果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或者接触了很多西方语境的艺术形式,那么其作品自然会传达出“中西结合”的艺术气质。反之,如果一个人自小耳濡目染,接触到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那么不用任何人去强加他什么艺术主张,他的作品所反映的也必定是纯正的传统精神。而我们也自然不用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或艺术标准去批判或品评他。当然,画者本身更无须用所谓的传统观点去标榜自己。目前画坛所呈现出的艺术的多样性,其实也正是我们这个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的显现。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外物,而忘了其实我们身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最契合自己精神气质与审美意向的艺术形式,并用自己最擅长的艺术语言去实现它,做好自己的艺术,这就足够了。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居 瑢:作为“80后”的画家,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一方面,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无论是信息与资源,还是展览、出版、比赛等,都比前辈更加丰富便捷,这也使我们的艺术创作思维更加自由与开放,而且“70后”“80后”艺术家大多经过了正统的学院派教育,有着更为坚实的绘画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所面临的诱惑也更多,这也使很多人投身艺术的目的不如前辈们那么质朴与纯粹。另一方面,身为“80后”的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更多的是对自我情感与体验的传达,不同于前辈画家,有更强烈与更深刻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居 瑢:说来也巧,就在访谈的前不久,我刚刚有了自己一个很小的工作室,在一个老民居里。选择它的原因一来是房子在一楼,按传统的说法是接地气,二来是它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可以供我养花养猫。因为是在老居民楼里,住的也自然多为老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也都是我小时候才有的状态,经常是我傍晚写着字儿,院外面就有听戏的声音,还有邻里间熟络的欢谈,这与高楼里“各自为政”的气息是完全不同的,而我的画室就像是卧游其中的一片“闹中取静”的小洞庭。我最喜爱的作家老舍先生,他在《我的理想家庭》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儿随意地鸣着。”这也正是我理想中的创作环境与生活环境。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居 瑢:因为教学的缘故,我经常外出写生,基本上保持着一年两次的写生频率。有很多人,特别是女生,总觉得外出带学生写生是一件特别累与麻烦的差事,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方面,但我就特别喜欢外出写生。一方面是我个人对所谓的物质生活或舒适生活没有过多要求,属于生活中没那么金贵、比较大条的人。另一方面,是我真的觉得,写生对于艺术创作太重要了。写生是一个画家最终形成个人风貌的必备条件之一。其实中国绘画一直是有“写生”传统的,但这里的写生并不是单纯的对景写生。对于中国画来说,写生是画家对真山真水真生活的亲身游历与体悟,除了是技巧方法的锤炼之外,写生更大的意义在于深入鲜活的生活和广阔的自然去感受和体会,所以在其过程中除了多看多画更应多思,将“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进而再转化为手中之竹”,将生活的感受和大自然的体验内化于心,物化于纸。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倪瓒、黄公望、石涛等画家的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张力,这是闭门造车或当今的“照片式”绘画所无法企及的艺术感染力。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如果不真实地走进生活去写生去体验,是无法创造真实的艺术、传达真实情感的。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居 瑢:我最喜欢的作家有两位,一位是老舍,一位是王小波,所以我经常读的书也是二位先生的作品。他们的文字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就是能从最平凡普通,甚至是卑微、坎坷的生活体验中,读出乐观与豁达,用一种近乎自我嘲讽与诙谐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不妄自尊大地想改变什么,但也不会随意人云亦云、妄自菲薄地改变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精神的独立性。关于“文艺”,老舍先生有这么一段话语:“第一,干文艺并不比当木匠高贵;第二,干文艺比作木匠还更艰苦;第三,干文艺更需要一些基础……要有生活底子,还应至少学会一种外国语。”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艺术观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居 瑢:绘画其实是一个很苦的过程,它需要你付出超乎常人的智力、心力、精力、体力、耐力、财力,也许你倾尽了所有,在别人眼里仍没有任何回报或意义,这也是很多艺术家被人们看成“疯子”“痴人”的原因。“人生本是痴,不悟不成佛,不疯不成魔”,这一切均源于最刻骨的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追求与执着。
《艺术沙龙》: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居 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我会选择生活在当下。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美好与暗淡,都有各自独有的才情与气质,秦汉的雄浑、魏晋的玄诞、大唐的华丽、宋代的禅意……这一切都是我想体悟与感受的。相对于“生活在哪个时代”而言,我更希望活得很长很长,看看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如同现在我们回望宋元明清一样,到那个时候,我再回想我出生的20世纪80年代,我成长的时代,我壮年的时代……这一定是一个很奇妙的心里体验。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单纯、质朴、坦诚、自在的,与世无争的闲慢、散淡生活是我一直所期冀的。朝起,花露染鬓,花香沁袖;夏时,酸梅酿酒,荷露烹茶;入夜,月照竹间,对影三人;月起,摇扇吟诗,翰墨绘画。简单来说就是“闲散诗意”的生活。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单纯、质朴、坦诚、自在的,与世无争的闲慢、散淡生活是我一直所期冀的。朝起,花露染鬓,花香沁袖;夏时,酸梅酿酒,荷露烹茶;入夜,月照竹间,对影三人;月起,摇扇吟诗,翰墨绘画。简单来说就是“闲散诗意”的生活。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居 瑢:对于艺术,特别是中国画这门艺术,如何看待“传承”“创新”,似乎已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大家对待二者的态度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传承与创新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相辅相成的,绝对不能割裂地去看待。但如何真正地把握与实践它,却是非常难的。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去了解已有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积累,如何知道我们现在所谓的创新是否就是真正的“创新”呢?在我看来,创新应该是建立在对前人、传统的汲取与思考下,同时结合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理念、生活经验以及所处时代艺术审美等的综合产物。其实艺术是无所谓新旧之分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艺术家对当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思考体验的反映并通过艺术创作呈现出来。这也正是我对“时代性”的看法。任何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是其所处时代的反映,这是无法逃避的,但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性其实是不受“时代”约束和限制的。很多艺术家会认为,只有紧跟时代、紧随潮流,其艺术作品才不会落伍,关于这一点,著名导演多纳托雷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块表走得不准,那它每一秒都是错的,但如果这表停了,那它起码每天有两次是对的。”其实时间、空间都有其有限和无限这两方面的定义,对于艺术作品的品评,我个人认为应该以永恒的时空观去看待它,也就是打破所谓的时代、地域等“有限”的标准,去找寻和遵循艺术对美的永恒性。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居 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我对所谓艺术界限的理解。我个人觉得,艺术不应该用所谓“地域”“材质”等去人为机械地划分甚至去制约,大抵好的艺术作品在大多时候,是会让人们忘记所谓“画种”,真正吸引人的一定是“画”本身。它所传达的情感、所讲述的内容、所引发的思考,是一些形而上的共鸣与思索,而技法也好,材质也罢,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艺术理念与艺术效果,这就像是“技与艺”的关系,不可本末倒置。其实我个人觉得古人用“神、妙、能、逸”四品对作品进行分类反倒是更符合艺术精神的。
人们现在谈及中西艺术,无外乎两种观点:要么是强调拉开距离,要么就是主张互为融合。而在我看来,不能预先强加给艺术某些所谓的“规则”或“界限”。艺术作品的呈现应该是自然生发的结果,艺术归根结底其实还是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思维意识与生活经验的呈现,也就是“画自己”。比如说一个人,他如果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或者接触了很多西方语境的艺术形式,那么其作品自然会传达出“中西结合”的艺术气质。反之,如果一个人自小耳濡目染,接触到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那么不用任何人去强加他什么艺术主张,他的作品所反映的也必定是纯正的传统精神。而我们也自然不用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或艺术标准去批判或品评他。当然,画者本身更无须用所谓的传统观点去标榜自己。目前画坛所呈现出的艺术的多样性,其实也正是我们这个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的显现。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外物,而忘了其实我们身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最契合自己精神气质与审美意向的艺术形式,并用自己最擅长的艺术语言去实现它,做好自己的艺术,这就足够了。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居 瑢:作为“80后”的画家,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一方面,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无论是信息与资源,还是展览、出版、比赛等,都比前辈更加丰富便捷,这也使我们的艺术创作思维更加自由与开放,而且“70后”“80后”艺术家大多经过了正统的学院派教育,有着更为坚实的绘画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所面临的诱惑也更多,这也使很多人投身艺术的目的不如前辈们那么质朴与纯粹。另一方面,身为“80后”的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更多的是对自我情感与体验的传达,不同于前辈画家,有更强烈与更深刻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居 瑢:说来也巧,就在访谈的前不久,我刚刚有了自己一个很小的工作室,在一个老民居里。选择它的原因一来是房子在一楼,按传统的说法是接地气,二来是它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可以供我养花养猫。因为是在老居民楼里,住的也自然多为老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也都是我小时候才有的状态,经常是我傍晚写着字儿,院外面就有听戏的声音,还有邻里间熟络的欢谈,这与高楼里“各自为政”的气息是完全不同的,而我的画室就像是卧游其中的一片“闹中取静”的小洞庭。我最喜爱的作家老舍先生,他在《我的理想家庭》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儿随意地鸣着。”这也正是我理想中的创作环境与生活环境。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居 瑢:因为教学的缘故,我经常外出写生,基本上保持着一年两次的写生频率。有很多人,特别是女生,总觉得外出带学生写生是一件特别累与麻烦的差事,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方面,但我就特别喜欢外出写生。一方面是我个人对所谓的物质生活或舒适生活没有过多要求,属于生活中没那么金贵、比较大条的人。另一方面,是我真的觉得,写生对于艺术创作太重要了。写生是一个画家最终形成个人风貌的必备条件之一。其实中国绘画一直是有“写生”传统的,但这里的写生并不是单纯的对景写生。对于中国画来说,写生是画家对真山真水真生活的亲身游历与体悟,除了是技巧方法的锤炼之外,写生更大的意义在于深入鲜活的生活和广阔的自然去感受和体会,所以在其过程中除了多看多画更应多思,将“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进而再转化为手中之竹”,将生活的感受和大自然的体验内化于心,物化于纸。而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倪瓒、黄公望、石涛等画家的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张力,这是闭门造车或当今的“照片式”绘画所无法企及的艺术感染力。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如果不真实地走进生活去写生去体验,是无法创造真实的艺术、传达真实情感的。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居 瑢:我最喜欢的作家有两位,一位是老舍,一位是王小波,所以我经常读的书也是二位先生的作品。他们的文字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就是能从最平凡普通,甚至是卑微、坎坷的生活体验中,读出乐观与豁达,用一种近乎自我嘲讽与诙谐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不妄自尊大地想改变什么,但也不会随意人云亦云、妄自菲薄地改变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精神的独立性。关于“文艺”,老舍先生有这么一段话语:“第一,干文艺并不比当木匠高贵;第二,干文艺比作木匠还更艰苦;第三,干文艺更需要一些基础……要有生活底子,还应至少学会一种外国语。”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艺术观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居 瑢:绘画其实是一个很苦的过程,它需要你付出超乎常人的智力、心力、精力、体力、耐力、财力,也许你倾尽了所有,在别人眼里仍没有任何回报或意义,这也是很多艺术家被人们看成“疯子”“痴人”的原因。“人生本是痴,不悟不成佛,不疯不成魔”,这一切均源于最刻骨的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追求与执着。
《艺术沙龙》: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居 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我会选择生活在当下。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美好与暗淡,都有各自独有的才情与气质,秦汉的雄浑、魏晋的玄诞、大唐的华丽、宋代的禅意……这一切都是我想体悟与感受的。相对于“生活在哪个时代”而言,我更希望活得很长很长,看看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如同现在我们回望宋元明清一样,到那个时候,我再回想我出生的20世纪80年代,我成长的时代,我壮年的时代……这一定是一个很奇妙的心里体验。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单纯、质朴、坦诚、自在的,与世无争的闲慢、散淡生活是我一直所期冀的。朝起,花露染鬓,花香沁袖;夏时,酸梅酿酒,荷露烹茶;入夜,月照竹间,对影三人;月起,摇扇吟诗,翰墨绘画。简单来说就是“闲散诗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