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式教学”助力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活动式教学日益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在“活动式教学”方面,涌现了很多卓有成就的语文名师和经典课例。然而,在有些语文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课堂活动肤浅化、无效化的现象。怎样理解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怎样让课堂活动有实效呢?
  一、我的“有效观”
  一块庄稼地,农民要给庄稼施肥。怎么看“肥效”呢?大家都知道,要看这一块地的庄稼整体长势如何,收成怎样,不能只挑选其中最好的几棵庄稼情况来评论肥料的效果。教学也是如此,检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能只看尖子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受益面,看每一个学生能否都从这堂课当中获益。学生受益面越大,就越“有效”。再者,要看学生是不是真正地“活动”充分,学生是不是在活动中获得了语文知识,增强了语文能力,获得了真切体验。
  二、怎样让课堂活动有效
  1.根据文章特点确定活动内容
  文章的体裁不同、题材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所设计的活动内容也应不同。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文章特点,备“课堂活动”点。针对不同的文章,名师们匠心独运设计“活动点”,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上海市特级教师肖家芸,为故事味较强的文言文《狼》设计活动:一读、二译、三演、四评;在执教议论文《讲讲实事求是》则设计活动是:学生作为嘉宾上台交流预习感受、研读感悟,在选词准确、逻辑严密、义理深刻几个方面进行分组交流。
  再如,湖北特级教师余映潮为感情细腻的《散步》设计的活动:请学生以“让我们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的句式说话;请学生试着为文章拟一个题目,要求能够表现你独到的课文味道;朗读课文;请学生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论。
  2.要确定好活动顺序
  余映潮老师说:“‘课堂活动’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方式和内容上学习语言、学习技能、发展智力、培育思想的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事情,分解为精细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尝试完成。”既然需要“细腻的操作步骤”,就要求课堂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展开。这个课堂活动的顺序,体现了教者的教学思路,遵循着一定的教育教学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述肖家芸、余映潮两位老师的课例也体现了一种教学思路。一般来讲,前面的活动应是后面活动的铺垫,后面的活动应是前面活动的延伸与提高。
  3.要明确活动的目的
  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要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活动不是根本目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每个课堂活动的设计,都应该有着明确的活动目标。教者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必须思考:设计每个活动的意图是什么?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的活动设计:填写《职业推荐表》,设计意图是引入生活中常用的推荐表,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能力,快速有效地筛选和提取有效信息,对阿长的形象有一个粗浅的理解;填写《工作表现考核表》,设计意图是通过对第3~18节的快速阅读,提取有效的语言信息,并对阿长日常行为进行概括。这个设计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感受儿时“我”对阿长的情感;陈述“关于继续留下阿长做保姆”的理由,设计意图是理解文章19~29节,并通过系列活动的设计,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和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对比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對阿长‘充满敬意’,请找出并比较这两个‘敬意’的区别。”设计意图是通过对语言隐含和有意义特征的比较、赏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只有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活动,才不会出现“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热闹,实则浮光掠影甚至无所获”的 “活动课”;才不会出现“满堂演”(演示多媒体)“满堂问”“满堂跑”(教师学生都在教室里来回跑)“满堂笑”的“创新课”;才不会出现“老师忙、学生忙,就是不知道都在忙些什么”的现象。
  4.要保证课堂活动“到位”
  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同样要思考课堂活动的预期效果如何,以及达到这个预期效果的途径问题。余映潮老师在上《童趣》时,设计了一个“读”的活动: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顺畅;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 “三遍读如行云流水”,余老师是怎样达到这个预期效果的呢?首先,他有知识铺垫,他出示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及读音;其次,他及时地纠错评点;再次,他有必要的示范,如范读“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一句,给学生以极好地示范与点拨;还有,他让学生反复试读、练读,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试想,这样的活动能没有实效吗?
  余老师这个案例启示我们:设计了课堂活动,还要关注活动的进展与质量。而不是设计了活动后,对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的质量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那样的活动,其效果可想而知。语文活动式教学,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相信共同努力之后,活动式教学定能够开出绚烂之花。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教育40学校(442000)
其他文献
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由于他们残疾的种类的不同,在医院就诊及治疗护理中与健全人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护理服务更为重要。现将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对我国环境风险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
通过医学留学生全英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从师资培养,教材选择,教学改革和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学生管理等方面介绍体会和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意见和参考。
目的:减少血液透析感染的发生,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将“治未病”理论运用于预防和干预血液透析感染中,针对常见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严格
串联、并联本是物理学名词,用在此处类比,指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内容,传统文化,各科内容之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体现出综合性学习优势。说明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科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形成“渗透”的学习。  一、注重学科内容之间的交叉联系  1.在积累中“并联”,在“比”中理解  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我们运用思维、交流沟通的工具,它承载了人类文明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必须把情感放在首位,只有乘情感的“方舟”,才可遨游語文的海洋,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风韵。  一、导语融情于景,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导语环节融情于景,让学生陶醉其中,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悟文中蕴含的真情与哲理。  导语是语文课堂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成功的景物描写能够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现中心、深化主旨、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当下中学生作文中对景物描写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于如何巧妙插入景物不甚明了。本文就以课文中写景的例子,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導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插入技巧。  一、从插入的位置角度考虑写景  景物描写不是随意地放在文章的任何一个地方,它必须和文章的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含有较多有毒有害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因此,渗滤液的处理成为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特点和危害,归纳总结了各种处理
目的:探讨家庭病房管理中褥疮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社区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家庭病房管理中褥疮患者护理治疗资料,观察疗效,判定疗效标准.结果:26例褥疮患者中,痊愈1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专业课程。为评价翻转课堂融合案例教学法(C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开展教学改革,对照组采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