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面有哪些方法、技巧可借鉴呢?
1.剔除论据,保留“干货”
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往往会引用一些资料或者名言警句,列举一些事例,这就是所谓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论据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把论据去掉后,余下的才是“干货”,段落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自然好理解多了。
2.勾画词句,理清逻辑
作者阐明观点往往隐藏在重点语句中,总领句、总结句、重复句都是重点句子;去掉论据后,重点词主要指人名以及表明作为、成果等的相关词语。这些词句在阅读时应重点勾画,以便于我们在做题时快速理清作者思路。找出关键词句后,可以通过画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方法还原作者的思维逻辑。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完美的思维逻辑的基础。
3.把握观点,求同存异
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有不同的方法和套路。有时候文题即观点。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文题只是个中心“话题”,它的主要观点是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的,但也有部分话题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有的作者喜欢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论述文必须达到“观点明确”这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论述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文章开头。有的论述文观点的提出后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支撑,分论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再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有的论述文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分,而非集中在某一处,且表面看不一定统一。这种观点的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求同存异是首选的基本原则。
4.前后关照,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才能对文章的观点形成准确可观的理解,否则很可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在前三个方法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绘出的思维导图,通读一遍,看能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觉得矛盾漏洞太多,则应该检查前面的观点和中心观点的提炼概括是否科学完整。
模拟演练
国学的焦灼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嘗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节选自《现代交际·说事》)
1.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具体指什么?(本题重点考查概括中心意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2.(1)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这批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3)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却并不因此而消亡。
论述类文本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面有哪些方法、技巧可借鉴呢?
1.剔除论据,保留“干货”
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往往会引用一些资料或者名言警句,列举一些事例,这就是所谓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论据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把论据去掉后,余下的才是“干货”,段落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自然好理解多了。
2.勾画词句,理清逻辑
作者阐明观点往往隐藏在重点语句中,总领句、总结句、重复句都是重点句子;去掉论据后,重点词主要指人名以及表明作为、成果等的相关词语。这些词句在阅读时应重点勾画,以便于我们在做题时快速理清作者思路。找出关键词句后,可以通过画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方法还原作者的思维逻辑。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完美的思维逻辑的基础。
3.把握观点,求同存异
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有不同的方法和套路。有时候文题即观点。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文题只是个中心“话题”,它的主要观点是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的,但也有部分话题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有的作者喜欢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论述文必须达到“观点明确”这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论述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文章开头。有的论述文观点的提出后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支撑,分论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再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有的论述文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分,而非集中在某一处,且表面看不一定统一。这种观点的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求同存异是首选的基本原则。
4.前后关照,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才能对文章的观点形成准确可观的理解,否则很可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在前三个方法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绘出的思维导图,通读一遍,看能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觉得矛盾漏洞太多,则应该检查前面的观点和中心观点的提炼概括是否科学完整。
模拟演练
国学的焦灼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排,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害怕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辉历史的民族,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的确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
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
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忽视了一些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也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净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说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本土新创造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创造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如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嘗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
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
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
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明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爆发。
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心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部分“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缺乏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节选自《现代交际·说事》)
1.作者认为,当下的“国学热”折射了一种“焦灼”心态。在文本中,这种“焦灼”心态具体指什么?(本题重点考查概括中心意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定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定的理由。(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2.(1)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这批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3)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却并不因此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