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时,要以身作则,当学生的道德榜样和行为导师。管理学生要宽严相济,结合适当的奖惩方式。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期望。
关键词:以身作则;奖惩;宽容管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班级日常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担,班主任管理、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着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那么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的管理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己后人,以身作则。
小学生思想还未成熟,行为方式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形象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楷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首先班主任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同事和睦相处,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才能要求学生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同学友好相处,作业认真完成。其次在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要起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全班的积极性,比如在大扫除时,班主任不要单纯在旁边指手画脚,要亲自加入到劳动中去,带领学生一起搞卫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实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逐步提高,单一的说教和批评,已经不能解决当前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学生的道德榜样和行为导师。
二、奖惩结合,弘扬正气。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班风去影响、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而良好班风的形成除了班规的约束,更重要的还是离不开奖励与惩罚。
小学生都比较好强,无论是乖孩子还是问题比较多的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表扬和奖励。特别是当他们做了一件好事,或取得了一点成绩时,内心会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班主任应该及时地在全班进行公开褒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该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继续发扬他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在班中弘扬正气,因势利导,为其他同学树立好的榜样。小学生比较容易哄,奖励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小奖品,比如印章盖出来的图案,或者一小张贴贴纸,积累到一定数量还可以换学习用品,这些奖品学生都很喜欢,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份荣誉感。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不断前进,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违反了纪律,如果没有得到制止,没有受到惩戒,他就很可能会继续错下去,更严重的是还会给其他同学树立反面榜样,产生不良风气。适当的惩罚让学生受到一点挫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惩罚教育其实是一种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但是当前的多数学生从小都在长辈的细心呵护下长大,严厉的批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而且教师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惩罚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明确惩罚是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措施,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宣泄到学生身上。教师需要采取谈心、引导等方式,先罗列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都看到眼里,然后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师——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对班级的风气以及他自身的危害性。最后惩罚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是写一篇规定字数的检讨,还是做一件好事来将功补过。
对学生的奖惩应该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不能因人而异,这样老师在学生心中才会有威信。
三、宽严相济,用爱感化。
小学生自制力不强,需要制订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班规一旦公布,就必须严格执行,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班级。班规中的奖惩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儿戏,从而导致纪律的散漫。只有要求严格,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严格要求不等于严厉批评。处理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班主任要认真了解事情的经过,采取宽容的态度,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处理过程中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帮助学生分析病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能使他们迷途知返,改正缺点。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犯错的次数多,班主任不能失去耐心,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讽刺挖苦,这样挫伤学生身心和人格,容易让学生自暴自棄,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对他的关爱,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所收敛。
小学生心智未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犯错。我们要用博大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行为,实现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目标。
四、轻“管”重“理”,理顺关系。
班主任肩负着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管好全班学生的纪律,但不等于班主任就要一本正经地端着老师的架子,时刻告诫学生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我们当老师的,其实也不喜欢整天被人管束,如果有人整天告诫我们应该这样,不该那样,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人很苛刻、很刻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学生喜欢有人“理”他,不喜欢有人“管”他。
班主任要如何“理”学生呢?班主任要先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在班中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与学生聊天,看似不着调,实际上聊天会让学生觉得受到老师的重视,会觉得老师是他的朋友。这样老师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要大事小事一概管,而是要管班干部管不了的事。平时要注意班干部的培养,在教给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大胆放手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培养班干部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总之,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时,要以关爱学生、帮助学生为出发点,深入到学生之中,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期望;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带动整个班级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以身作则;奖惩;宽容管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班级日常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担,班主任管理、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着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那么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的管理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己后人,以身作则。
小学生思想还未成熟,行为方式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形象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楷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首先班主任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同事和睦相处,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来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才能要求学生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同学友好相处,作业认真完成。其次在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要起带头作用,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全班的积极性,比如在大扫除时,班主任不要单纯在旁边指手画脚,要亲自加入到劳动中去,带领学生一起搞卫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实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逐步提高,单一的说教和批评,已经不能解决当前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学生的道德榜样和行为导师。
二、奖惩结合,弘扬正气。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班风去影响、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而良好班风的形成除了班规的约束,更重要的还是离不开奖励与惩罚。
小学生都比较好强,无论是乖孩子还是问题比较多的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表扬和奖励。特别是当他们做了一件好事,或取得了一点成绩时,内心会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班主任应该及时地在全班进行公开褒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该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继续发扬他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在班中弘扬正气,因势利导,为其他同学树立好的榜样。小学生比较容易哄,奖励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小奖品,比如印章盖出来的图案,或者一小张贴贴纸,积累到一定数量还可以换学习用品,这些奖品学生都很喜欢,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份荣誉感。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不断前进,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违反了纪律,如果没有得到制止,没有受到惩戒,他就很可能会继续错下去,更严重的是还会给其他同学树立反面榜样,产生不良风气。适当的惩罚让学生受到一点挫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惩罚教育其实是一种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但是当前的多数学生从小都在长辈的细心呵护下长大,严厉的批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而且教师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惩罚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明确惩罚是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措施,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宣泄到学生身上。教师需要采取谈心、引导等方式,先罗列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都看到眼里,然后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师——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对班级的风气以及他自身的危害性。最后惩罚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是写一篇规定字数的检讨,还是做一件好事来将功补过。
对学生的奖惩应该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不能因人而异,这样老师在学生心中才会有威信。
三、宽严相济,用爱感化。
小学生自制力不强,需要制订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班规一旦公布,就必须严格执行,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班级。班规中的奖惩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儿戏,从而导致纪律的散漫。只有要求严格,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严格要求不等于严厉批评。处理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班主任要认真了解事情的经过,采取宽容的态度,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处理过程中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帮助学生分析病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能使他们迷途知返,改正缺点。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犯错的次数多,班主任不能失去耐心,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讽刺挖苦,这样挫伤学生身心和人格,容易让学生自暴自棄,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对他的关爱,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所收敛。
小学生心智未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犯错。我们要用博大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行为,实现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目标。
四、轻“管”重“理”,理顺关系。
班主任肩负着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要管好全班学生的纪律,但不等于班主任就要一本正经地端着老师的架子,时刻告诫学生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我们当老师的,其实也不喜欢整天被人管束,如果有人整天告诫我们应该这样,不该那样,我们会觉得这样的人很苛刻、很刻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学生喜欢有人“理”他,不喜欢有人“管”他。
班主任要如何“理”学生呢?班主任要先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在班中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聊天,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与学生聊天,看似不着调,实际上聊天会让学生觉得受到老师的重视,会觉得老师是他的朋友。这样老师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要大事小事一概管,而是要管班干部管不了的事。平时要注意班干部的培养,在教给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大胆放手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培养班干部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总之,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时,要以关爱学生、帮助学生为出发点,深入到学生之中,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期望;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带动整个班级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