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工程造价在生产过程中复杂多变。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影响建设工程的造价因素繁多,造价工程师要对政策、外部条件、内部条件、领导意识以及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等导致的投资调整,进行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
1 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项目方案的确定,工艺要求、材料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大小。因此,对此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与管理极为重要。
对于大型的投资项目,建设方要专门成立可行性研究专案组或委托专业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宏观调控。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常的评价,编制尽可能全面的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上涨、政策法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对于单项工程,也应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投资估算,对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控制,使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在一开始就在掌控之中。
2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和设计之间的横向联合,推行限额设计,逐步实行以“价”定“量”的设计方法,在项目批准的投资总概算内,按照“安全”、“经济”、“适用”、“节俭”的原则进行工程设计。
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而方案设计又是设计过程造价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因为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就已基本决定了建设布局、结构形式,形成了建筑产品的“雏形”。而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经济美观的设计方案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主要着重于:
1)在总图布置、建筑、结构方案选择、工艺设计等方面比选设计方案。
建设项目空间平面、层数层高、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及设计的选型,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新工艺的使用,新材料的投入,一些局部设计的改变,往往使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减。所以,要想抓住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就一定要通过招标投标做好设计的优选工作。
2)用技术经济方法组织评选设计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对备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真正达到以最优的设计、最经济的投资,建造最好的工程项目为目的。
3)协助设计单位开展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和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的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的设计。
3 招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
此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合同条款的设定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
为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合同条款既要有原则性,又要切合实际具有灵活性。
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审核必须严谨认真。依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确保招标清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工程量计算务必准确,熟悉招标图纸,算准工程量,不准确的工程量相应形成不准确的工程造价,是无法确定合理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而且造成结算价偏离中标价。②清单子目务必准确。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以及项目特征一定要描述准确、详尽和完整。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的描述不详尽完整,项目特征的描述和设计不一致均会导致投标报价的变更。③杜绝错漏项。工程量清单的错漏项情况造成无法反映工程的真实造价,更重要的是将导致新增项目多,而新增项目的单价往往高于投标单价,很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2)专家组评标、合理价中标。专家组在评标时除了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可采用合理最低价中标的单因素评标法,对一些较复杂的工程应尽可能采用综合因素评标法,对投标报价评分时,不能只看总报价,还要同时重视清单子目的单价,以防止和限制投标单位采用不均衡报价法。这是因为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一清单项目的单价也符合要求;总价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清单项目的单价也最低。总的来讲评标专家组对于低于成本价的投标应坚决拒绝,对于不平衡报价也应格外重视,避免中标后与招标人扯皮和高额索赔。
3)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根据法律法规、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招标文件等资料签订的。
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组织编制招标文件、标底—标底审核——专家组评标——合理价中标——签订施工合同。
4 施工阶段
1)进度款拨付的控制。根据已签订的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约定,对施工方的进度款申请报告,认真核实工程计量,按合同约定拨付工程进度款,避免超额拨付。
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和现场签订。建设工程的特点是投资大、工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受环境影响大,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在施1二前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听取各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问题设计和缺陷设计及时变更,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施工中的变更。有的施工单位会考虑到投标时的不平衡报价,向业主和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以达到变更投标综合单价的目的,对此一定要明察秋毫,杜绝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5 竣工结算审核价段
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竣工结算一般有两种方式:①固定单价合同: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包括澄清、补遗文件等)和竣工图纸以及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按实计量计价。②固定总价合同: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包括澄清、补遗文件等),对此招标图纸和竣工图纸的差异,结合工程变更、现场签证作增减计价。
对于两种不同的结算方式,审核工作的重点基本相同:①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竣工结算资料应包括招投标文件、承发包合同、施工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订、开工报告、隐蔽验收记录、工程进度表和监理的结算说明等。②计价依据、计价规范是否正确。③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是否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计算。④核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单内容,分析原因,对承包人原因造成的费用增加请求应不予认可。
6 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应重点放在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概算和预算力争准确不缺漏项,在不同阶段尽量及时更新调整相关数据动态管理工程造价。要充分体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性。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工程造价在生产过程中复杂多变。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影响建设工程的造价因素繁多,造价工程师要对政策、外部条件、内部条件、领导意识以及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等导致的投资调整,进行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
1 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项目方案的确定,工艺要求、材料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大小。因此,对此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与管理极为重要。
对于大型的投资项目,建设方要专门成立可行性研究专案组或委托专业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宏观调控。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常的评价,编制尽可能全面的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上涨、政策法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对于单项工程,也应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投资估算,对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控制,使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在一开始就在掌控之中。
2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和设计之间的横向联合,推行限额设计,逐步实行以“价”定“量”的设计方法,在项目批准的投资总概算内,按照“安全”、“经济”、“适用”、“节俭”的原则进行工程设计。
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而方案设计又是设计过程造价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因为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就已基本决定了建设布局、结构形式,形成了建筑产品的“雏形”。而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经济美观的设计方案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主要着重于:
1)在总图布置、建筑、结构方案选择、工艺设计等方面比选设计方案。
建设项目空间平面、层数层高、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及设计的选型,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新工艺的使用,新材料的投入,一些局部设计的改变,往往使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减。所以,要想抓住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就一定要通过招标投标做好设计的优选工作。
2)用技术经济方法组织评选设计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对备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真正达到以最优的设计、最经济的投资,建造最好的工程项目为目的。
3)协助设计单位开展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和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的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的设计。
3 招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
此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合同条款的设定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
为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合同条款既要有原则性,又要切合实际具有灵活性。
1)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审核必须严谨认真。依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编制工程量清单,确保招标清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工程量计算务必准确,熟悉招标图纸,算准工程量,不准确的工程量相应形成不准确的工程造价,是无法确定合理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而且造成结算价偏离中标价。②清单子目务必准确。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以及项目特征一定要描述准确、详尽和完整。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的描述不详尽完整,项目特征的描述和设计不一致均会导致投标报价的变更。③杜绝错漏项。工程量清单的错漏项情况造成无法反映工程的真实造价,更重要的是将导致新增项目多,而新增项目的单价往往高于投标单价,很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2)专家组评标、合理价中标。专家组在评标时除了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可采用合理最低价中标的单因素评标法,对一些较复杂的工程应尽可能采用综合因素评标法,对投标报价评分时,不能只看总报价,还要同时重视清单子目的单价,以防止和限制投标单位采用不均衡报价法。这是因为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一清单项目的单价也符合要求;总价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清单项目的单价也最低。总的来讲评标专家组对于低于成本价的投标应坚决拒绝,对于不平衡报价也应格外重视,避免中标后与招标人扯皮和高额索赔。
3)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根据法律法规、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招标文件等资料签订的。
本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与管理模式为:组织编制招标文件、标底—标底审核——专家组评标——合理价中标——签订施工合同。
4 施工阶段
1)进度款拨付的控制。根据已签订的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约定,对施工方的进度款申请报告,认真核实工程计量,按合同约定拨付工程进度款,避免超额拨付。
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和现场签订。建设工程的特点是投资大、工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受环境影响大,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在施1二前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听取各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问题设计和缺陷设计及时变更,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施工中的变更。有的施工单位会考虑到投标时的不平衡报价,向业主和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以达到变更投标综合单价的目的,对此一定要明察秋毫,杜绝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5 竣工结算审核价段
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竣工结算一般有两种方式:①固定单价合同: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包括澄清、补遗文件等)和竣工图纸以及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按实计量计价。②固定总价合同: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投标文件(包括澄清、补遗文件等),对此招标图纸和竣工图纸的差异,结合工程变更、现场签证作增减计价。
对于两种不同的结算方式,审核工作的重点基本相同:①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竣工结算资料应包括招投标文件、承发包合同、施工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现场签订、开工报告、隐蔽验收记录、工程进度表和监理的结算说明等。②计价依据、计价规范是否正确。③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是否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计算。④核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单内容,分析原因,对承包人原因造成的费用增加请求应不予认可。
6 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应重点放在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概算和预算力争准确不缺漏项,在不同阶段尽量及时更新调整相关数据动态管理工程造价。要充分体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