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的与人合作、口语交流、信息收集与处理、解决问题、自学等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均离不开语文。以中职语文教材为依据,就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应用能力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课标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职校语文教学,要以语言文字为基本抓手,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特色,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本文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向,探究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教学办法。
一、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
首先,需遵循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基础参差不齐,语文水平普遍偏低,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迁移能力不足;在情感上,一般自我评价比较低,有些害怕或缺乏安全感、怕失败、怕被嘲笑。但是他们喜欢动手,行动灵活,思维活跃。根据他们的特点,教师需留心自己的教授方式: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水平,重视夯实字、词、句的运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他们需要被带动起来,在课文的榜样或观念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他们需要自己动手,课堂要让他们动起来,以感受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其次,需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切教学之初,教师都需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我们知道,积极的情绪能够加强学习,而消极情绪,比如愤怒和恐惧,会减少学习成果。要给学生创设安全、有帮助的环境,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把对失败和尴尬的恐惧降到最小,理解学生们正在成长,关注到他们的需求和个人感受,尊重并接受他们正在寻求独立。创建积极的关系连接,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目标和情感取向,也有助于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策略
1.设定合理的目标,从真情实感出发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连接,学生才有话说,才有内容可写。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性,男生班和女生班因学情不同,教师应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授《我的空中楼阁》,女生班可以模仿课文写作手法写一篇小文,但这一目标对男生班来说则过难,不但不利于教学实施,更阻碍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容易使学生放弃;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并非不会表达,只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够。应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例如,带领学生到校园踩踩树林中落地的枯叶,望望阳光下的繁茂枝叶,摸摸粗糙的树干,看看篱笆墙上攀爬的小花,听听小鸟的呢喃,学生当堂课把自己所见所感记录了下来。切身看到了、触摸到了、感受到了,一切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就表达出来了。学生能诉真情、写实感,就是语文能力最好的运用了。
2.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切忌教师演讲式的授课。教师在课文的讲授中自我陶醉、自我感动,但是学生感受不到或者感受不深,教学就大大降低了价值。马克·吐温说:“讲课就是将教授讲义上的信息转移到学生的笔记上,而不需经过两者的头脑”,这是施与受的错位导致的。教师需要从施与受的错位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学手段稍加变化,学生的受就可以变成主动。例如,关于信息收集处理这样的训练,采用“抛纸球”的方式接力回答,学生在接、抛纸球的运动中,脑的活跃度增强,比传统方式的问答就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水平有参差,基础薄弱的容易厌学、弃学。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支架”,利用PPT做一个“纸牌墙”,一面是字、词和句式,一面是字、词和句式的解释和用法。小组可以自由“翻牌”,在PPT上点击相应的字、词进行“翻牌”,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注解。这样小组在学习中既有资料的支撑,又有“翻牌”的乐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尝试,就会找到适合学生,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模式,让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3.重视基础训练,体现语文教育特点
首先,根据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学要重视字、词、句的基礎训练,特别关注病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正确运用打下基础。其次,语文有它的学科特点,教师万不可偏离语文的教学轨道,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者其他类型的课。除了要帮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交流能力的培养。信息收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职业能力的培养,都需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如《离别的礼物》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在探究人物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应用,夯实基础。
4.创设应用情境,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职校语文要从职业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善于利用课文创设应用情景,提高语文在职业岗位上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授《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让学生角色扮演还原父亲偶遇博西先生的情景,然后通过评价,表现父亲品质的细节一一被探究出来;再让学生讨论机遇更重要还是人的品质更重要的问题,学生从讨论和争辩中明白了父亲的认真、执著的品质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继而,让学生思考:对于职业目标而言,自己需要具备哪些品质。这样,应用情境中有敬业精神的引导,有探究、表达、思辨等职业能力的训练;如《集体宿舍的故事》的延伸,让平面设计班的学生设计一张地球资源合理使用的电子海报,并加注标题;让幼师专业的学生设计一段关于合理使用地球资源的宣传语;让数控、模具专业的学生设计一个环保用具,写清设计理念。这样的活动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
5.组织综合活动,训练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包含信息收集整理、制定计划、交流合作等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组织、协调、策划等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整合运用。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需要,这些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应该重视。综合活动的内容根据单元学习或某一主题,贯穿学生的自我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职业活动三个方面。在实施中最好与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历练人生”的单元综合活动是“挫折是否利于成长”辩论赛,活动过程包含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组内交流、编写提纲、口语表达等能力训练,以及辩论技巧、规则、评判评分标准等知识的学习。职校语文课程的压缩使得课程安排紧张,为保证指导、评价效果,教师可以把单元中有些简单的课文设计为略读或自读课,灵活调整。
不仅其他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语文,而且交际日益重要的今天,以职业岗位为指向的语文教学,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职校语文教学不受升学压力的桎梏,教师可以大胆改革,在遵循学生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善于进行创新和改革的实践,摸索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地把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为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就业和创业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梁晶晶.基于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思考及实践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应用能力职业特色
中职语文课标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职校语文教学,要以语言文字为基本抓手,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特色,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本文从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向,探究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语文教学办法。
一、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
首先,需遵循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基础参差不齐,语文水平普遍偏低,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迁移能力不足;在情感上,一般自我评价比较低,有些害怕或缺乏安全感、怕失败、怕被嘲笑。但是他们喜欢动手,行动灵活,思维活跃。根据他们的特点,教师需留心自己的教授方式: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水平,重视夯实字、词、句的运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他们需要被带动起来,在课文的榜样或观念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他们需要自己动手,课堂要让他们动起来,以感受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其次,需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一切教学之初,教师都需与学生建立情感连接。我们知道,积极的情绪能够加强学习,而消极情绪,比如愤怒和恐惧,会减少学习成果。要给学生创设安全、有帮助的环境,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把对失败和尴尬的恐惧降到最小,理解学生们正在成长,关注到他们的需求和个人感受,尊重并接受他们正在寻求独立。创建积极的关系连接,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目标和情感取向,也有助于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策略
1.设定合理的目标,从真情实感出发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连接,学生才有话说,才有内容可写。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性,男生班和女生班因学情不同,教师应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授《我的空中楼阁》,女生班可以模仿课文写作手法写一篇小文,但这一目标对男生班来说则过难,不但不利于教学实施,更阻碍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容易使学生放弃;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并非不会表达,只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够。应引导他们去感受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例如,带领学生到校园踩踩树林中落地的枯叶,望望阳光下的繁茂枝叶,摸摸粗糙的树干,看看篱笆墙上攀爬的小花,听听小鸟的呢喃,学生当堂课把自己所见所感记录了下来。切身看到了、触摸到了、感受到了,一切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就表达出来了。学生能诉真情、写实感,就是语文能力最好的运用了。
2.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切忌教师演讲式的授课。教师在课文的讲授中自我陶醉、自我感动,但是学生感受不到或者感受不深,教学就大大降低了价值。马克·吐温说:“讲课就是将教授讲义上的信息转移到学生的笔记上,而不需经过两者的头脑”,这是施与受的错位导致的。教师需要从施与受的错位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学手段稍加变化,学生的受就可以变成主动。例如,关于信息收集处理这样的训练,采用“抛纸球”的方式接力回答,学生在接、抛纸球的运动中,脑的活跃度增强,比传统方式的问答就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文言文的学习,学生水平有参差,基础薄弱的容易厌学、弃学。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支架”,利用PPT做一个“纸牌墙”,一面是字、词和句式,一面是字、词和句式的解释和用法。小组可以自由“翻牌”,在PPT上点击相应的字、词进行“翻牌”,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注解。这样小组在学习中既有资料的支撑,又有“翻牌”的乐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尝试,就会找到适合学生,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模式,让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3.重视基础训练,体现语文教育特点
首先,根据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学要重视字、词、句的基礎训练,特别关注病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正确运用打下基础。其次,语文有它的学科特点,教师万不可偏离语文的教学轨道,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者其他类型的课。除了要帮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交流能力的培养。信息收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职业能力的培养,都需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如《离别的礼物》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在探究人物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应用,夯实基础。
4.创设应用情境,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职校语文要从职业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善于利用课文创设应用情景,提高语文在职业岗位上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授《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让学生角色扮演还原父亲偶遇博西先生的情景,然后通过评价,表现父亲品质的细节一一被探究出来;再让学生讨论机遇更重要还是人的品质更重要的问题,学生从讨论和争辩中明白了父亲的认真、执著的品质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继而,让学生思考:对于职业目标而言,自己需要具备哪些品质。这样,应用情境中有敬业精神的引导,有探究、表达、思辨等职业能力的训练;如《集体宿舍的故事》的延伸,让平面设计班的学生设计一张地球资源合理使用的电子海报,并加注标题;让幼师专业的学生设计一段关于合理使用地球资源的宣传语;让数控、模具专业的学生设计一个环保用具,写清设计理念。这样的活动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与学生专业紧密联系。
5.组织综合活动,训练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往往包含信息收集整理、制定计划、交流合作等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组织、协调、策划等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整合运用。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需要,这些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素养,应该重视。综合活动的内容根据单元学习或某一主题,贯穿学生的自我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职业活动三个方面。在实施中最好与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历练人生”的单元综合活动是“挫折是否利于成长”辩论赛,活动过程包含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组内交流、编写提纲、口语表达等能力训练,以及辩论技巧、规则、评判评分标准等知识的学习。职校语文课程的压缩使得课程安排紧张,为保证指导、评价效果,教师可以把单元中有些简单的课文设计为略读或自读课,灵活调整。
不仅其他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语文,而且交际日益重要的今天,以职业岗位为指向的语文教学,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职校语文教学不受升学压力的桎梏,教师可以大胆改革,在遵循学生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善于进行创新和改革的实践,摸索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地把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中,为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就业和创业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梁晶晶.基于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思考及实践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